新疆三城記——烏魯木齊,吐魯番,喀什8

作者: shairmao

導讀是阿帕霍加陵墓,不是香妃墓阿帕霍加陵墓位於喀什市區以東,乘20路公交車到底就是。站名卻是通俗講法的“香妃墓”。它始建於1640年前後,是一座具有濃郁維吾爾族傳統特色的古建築群,由淨水池、高低禮拜寺、講經堂、主墓室和園林組成。主墓室面南背北,方體圓頂,高27米,建築的表面鑲以藍底白花的琉璃磚,精致而帶有通透感。存有阿帕霍加歷代家族成員墳墓58座。� ...

是阿帕霍加陵墓,不是香妃墓阿帕霍加陵墓位於喀什市區以東,乘20路公交車到底就是。站名卻是通俗講法的“香妃墓”。它始建於1640年前後,是一座具有濃郁維吾爾族傳統特色的古建築群,由淨水池、高低禮拜寺、講經堂、主墓室和園林組成。主墓室面南背北,方體圓頂,高27米,建築的表面鑲以藍底白花的琉璃磚,精致而帶有通透感。存有阿帕霍加歷代家族成員墳墓58座。在文化大革命中奇跡般的沒有遭到破壞。“香妃”據考證即容妃,乾隆眾妃嬪中唯一一位來自回疆,信奉伊斯蘭教的妃子。不知為何她的故事一開始就被人穿鑿附會為什麼大小和卓中小和卓霍集占之妻,清朝回部平亂後將其俘回京城,乾隆如何如何垂涎她的美色,香妃又是如何如何守節不屈,最後是被皇太後賜死,成就了好一段貞節烈婦的美談。以後又有金庸大俠筆下“是焉非焉,化為蝴蝶”的香香公主喀絲麗,瓊瑤阿姨的含香與喀爾丹“你是風兒我是沙”,如此演繹不休。歷史上的容妃買木熱·艾孜木是葉爾羌王朝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阿帕克和卓之侄孫女(又一說為外孫女),事實上叛亂的大小和卓也同為阿帕克和卓的孫輩。歷史走上了三岔路口,是“緊密團結在以乾隆皇帝為核心的清政府周圍”還是實現民族獨立創建一個自主的維吾爾族回教國家,同一家族內部都出現了重大分歧。事實證明額色尹、帕爾薩、圖爾都、瑪木特等一班有眼光的新疆上層人士在這一重大抉擇中壓對了寶,成為了維護祖國統一的大功臣,加官進爵,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羨慕流口涎中)。如果歷史以相反的結局收場,大小和卓就不是叛賊而是爭取民族獨立的開國大英雄,買木熱·艾孜木的父兄則成為萬世唾棄的“維奸”,買木熱·艾孜木本人屬黑五類子女,哪來這麼多的風光體面?從當日的政治形勢來看乾隆迎娶阿帕霍加家族的女子為妃並加以禮遇,不過為了穩定新疆局面爾采取的一種懷柔安撫手段,買木熱·艾孜木本人的相貌妍媸、是否真的體有異香倒是次要問題(捎帶一句,團結各民族還要數清朝做的最好,對西藏是拜達賴喇嘛為國師,對蒙古是不斷的將一位又一位格格嫁給王公貴族,難怪民國創立後各族都宣稱自己忠心侍奉的是清朝王室而非孱弱漢人,紛紛獨立,其中外蒙的獨立成為永久性的)。如果一定要深究,生於雍正十三年(1734年)的買木熱·艾孜木卻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方始入宮,家世顯赫又是美女中的美女直至二十五六歲時還大齡未嫁,這一點著實可疑,足夠引發起後人無數不浪漫的聯想。總之買木熱·艾孜木入宮時早已不是什麼豆蔻年華天真未鑿的少女了,說不定正因為年齡上的成熟讓她講求實際,對於嫁給年長自己23歲的乾隆皇帝並無任何不滿(相比之下鐘情小白臉的香香公主和含香就太不夠實惠),而乾隆對買木熱·艾孜木一半是民族大團結的需要,另一半也可能是當真迷戀上了回教美女的異族氣質,為其修建寶月樓、設回子營,一生恩寵不絕。至於“體有異香”一說,史料並無記載,唯一的相關鏈接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可能是為了恩寵買木熱·艾孜木,解除她的思鄉之念,下令把新疆沙棗樹移植宮廷。漢文史籍記載新疆烏什縣(位於南疆阿克蘇以西)的240人負責將事先栽種在木桶裡的沙棗苗運往北京,當地官府卻不肯為此付給酬勞,人民為抗拒這一不合理的徭役而爆發"烏什人民起義",嚴厲鎮壓的結果是參加起義的男丁一律斬首,婦幼被收沒為奴。故事的開頭令人聯想到“一騎紅塵妃子笑”,結局卻不堪的多。如果因為這一樁因沙棗樹引發的慘案而附會出容妃“身上總有一股濃郁的沙棗花香”,簡直就是一個諷刺。容妃伴隨乾隆帝和和美美二十八載,雖然兩人之間沒有子嗣成為一大遺憾,總算也是平安富貴渡過了一生(總好過了那許多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卻死於兵役徭役的窮苦老百姓)。五十四歲薨逝,稱不上長壽但也屬當時婦女的正常壽命,身後葬於清東陵乾隆裕陵的妃嬪園寢,棺木上篆有阿拉伯文的禱詞:“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根據我們這邊的史料記載,容妃葬於清東陵是確鑿無疑的事實。然而新疆人民卻認為容妃臨終遺言,要求把自己的屍身送返家鄉,長眠於家族的陵墓裡。於是乾隆皇帝悲痛之余派遣124人的送葬隊伍將容妃的棺木運返喀什,路途遙遠歷時三年之久。容妃的墳墓位於墓室現存58座墳墓的右側後排,如今來此地參觀的游客,往往只知“香妃”而不知白山派領袖阿帕霍加,無視前排較大、裝飾也講究的阿帕霍加父子之墓,而只專注位列後排的那一座小小的,覆以紫紅帷幕的女子墓。講到這裡我自己也糊塗起來,無論哪個民族的習俗裡已出嫁之女歸葬娘家的陵墓都是不合理的,何況是大清王室和阿帕霍加這樣的顯赫家族?而且維族不承認存在衣冠塚,那麼這座女子墳墓裡安葬的不是容妃又是何人?也許歷史上真的有一位身體散發異香的美人,她是小和卓霍集占的妻子,正史中對她沒有記載是因為她從未真正成為乾隆之妃?死後乾隆帝因敬重她的節烈而容許她歸葬故裡。霍集占是阿帕克和卓的孫子,她是阿帕霍加家族的媳婦,自然有權入葬家族的陵寢。對於非原則的問題我們其實用不著較真,相信歷史記載的可以堅信香妃容妃實為一人,喜歡浪漫故事的可以想像另有一位嫵媚而又剛烈的霍集占之妻,如果有人一定要把含香與喀爾丹當作真有其人其事那也是個人自由旁人無權干涉。只是應當記住,這裡是阿帕霍加家族的陵寢,不是香妃墓。



(香妃墓)



(禮拜寺)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