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的明珠---下溪

作者: 20.30.40

導讀在婺源的景點中,有一部分是以“坑”命名的,如李坑,理坑等。起初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還以為是什麼洞。因為婺源有“四古”古樹,古洞,古文化,古 屋。後來才知道“坑”在贛語中的意思是“溪”。在往東線游玩的時候,無意中 路過一處村莊---下溪。這是在眾多景點中唯一不收門票的村子,而恰巧卻是我 們幾個以忘懷的地方。載我們的司機要檢查車子讓我們隨處走� ...

在婺源的景點中,有一部分是以“坑”命名的,如李坑,理坑等。起初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還以為是什麼洞。因為婺源有“四古”古樹,古洞,古文化,古

屋。後來才知道“坑”在贛語中的意思是“溪”。在往東線游玩的時候,無意中

路過一處村莊---下溪。這是在眾多景點中唯一不收門票的村子,而恰巧卻是我

們幾個以忘懷的地方。載我們的司機要檢查車子讓我們隨處走走。正好停的地方

是個村落,我們便走了進去,問了村口的小販知道了這個村子叫做下溪。午後的

下溪村靜靜的,村子裡很少能看到人,連路邊的狗和貓都是懶洋洋的,看到我們

這幾個默生人連抬頭都不原意。就如我們看到的像其它的村子一樣,一條蜿蜒曲

折的小河穿村而過,倒映著兩邊粉牆黛瓦的古民居。走過小橋,一條長長的弄堂

出現在眼前,弄堂兩邊是高高低低的牆,大多數已經呈灰暗色,燦爛的陽光就像

個調皮的小男孩那樣透過屋檐在這些紀錄著滄桑的牆面上跳躍著。隔幾步路就會

看到一座幽暗的門洞和一扇有些年代的大門。大多數的門緊閉著,這不免給我們

帶些掃興。正當要離開的時候,遇上了一位業余畫家,他住在清華,利用空閑時

間到這兒來寫生。我們興味盎然昂然的和他交談起來。得知我們是從上海來的,

他也顯得很高興,問我們去了哪些地方。我們告訴說去了上下曉起,李坑等。畫

家撇了撇嘴,不以為然的說:這些地方只能唬唬你們外地人,真正的精華是在那

些不為人知的地方,就如現在我們所在的下溪,他每次到這裡都能發現新的驚

喜。他的話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央求也能帶我們一起去看看。畫家七轉八彎的領

我們到了一個大宅子前。匝眼看上起這座房子與我們已往看到的老房子沒什麼兩

樣,兩扇落地大門,門環烏黑發亮,門樓上翹角飛檐,正中雕刻著八仙的故事。

跨過高高的門檻,就進入了正廳,空蕩蕩的客堂裡沒有多少家具,光線很昏暗與

外面明媚的陽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屋中間有一張大大的八仙桌,四邊放了幾條

長凳,依稀的能看到條案上供著老祖宗的畫像,牆上貼著好多獎狀。走進一看,

似“三好學生,積極分子,五好家庭”之類,數數有十多來張。畫家說:這家的

祖上是個進士 雖不如朱熹,詹天佑等有名,卻在這一帶可以數得上來

,傳到如今的這一代也是有名的讀書世家,從牆上的獎狀就可看出來。聽了這

些,我們不禁暗嘆婺源真不虧是著名的“書鄉”,並又有著“江南曲阜”,“進

士縣”的美稱。讓我們激動的是東西廂房外的木雕完好無損,以往看到的都有損

壞,聽說是在文革中破四舊時毀掉的。而這兒,也許是這個村子太不足外人知道

了,或者是這座宅子掩蔽的太好了,這才能保留至現在。兩旁的廂房外各有八扇

雕刻瓏玲的木板並列組成,雕刻的是行雲流水,福祿壽全,最為人稱道的是木板

的主圖也就是正中的圖案,每扇各不相同。或是“歲寒三友”,或是“山水人

物”,或是“吉祥動物”,簡直是唯妙唯俏。我們都看痴了,手中的相機閃個不

停。一旁的畫家看到我們這個樣子,笑了起來。“再看看地上吧”他說道。地面

是一色的水磨清磚,由於年代的久遠,有的地方已被磨平。在靠近門的地面上對

稱的有兩塊凹下去的方磚,有兩尺見方,磚面上各刻著蝴蝶和蝙蝠。咦?這是干

什麼用的,其它的地方好像沒有看到過。畫家不答,笑咪咪地看著我們,又抬頭

看了看天。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哦原來是派這個用處。我們不覺獲然,是下水

道。因為婺源老屋都建造成開放式的,不開門也知道屋外是什麼天氣。這時候屋

的主人回來了,我們很怕他生氣因為我們是不請自來。不過我們的擔心是多余

的,顯然他跟畫家很熟,親熱的打著招呼。聽見我們在說下水道的事,他走到門

後打開了一扇我覺得是壁櫥門,“來,到這兒來看看”他對我們說。我們走近一

看,裡面是排列著幾根粗粗的管子,很高,直通層頂。“這是排屋頂上的水的,

剛才你們看到的是排屋子裡的水的。”主人介紹道。我們不禁感嘆古人的偉大和

聰明連排水設備都做的如此精致。婺源有名的三雕,“木雕,石雕,磚雕”都淋

漓盡致的體現在這座無名的宅子裡。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而我們幾個依然沉浸在這“藝術建築的寶庫”裡,忘

了一切。我們的司機盧師傅氣喘喘的跑進來,“真難找你們,快走吧,再不走天

暗了就不好走了。”我們依依不舍的和畫家告了別。哦,天已經暗下來了,家家

戶戶已開始燒飯了裊裊的炊煙慢慢的升上天空。村子裡的狗也因為人多了恢復了

它的本性對著我們吠叫起來。我站在村頭的小橋上忽然想起了陶淵明的詩句“曖

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裡不就是他筆下的桃花

源嗎?

走了很遠想起了忘了畫家的名字了,有點後悔。可又想到“相逢何必曾相

識,有緣就能再相遇”。

下溪宛如鑲嵌在江西的一顆綠明珠,清新脫俗。看慣了麟次櫛毗的高樓大廈

和凌空橫越的高架環線,聽慣了城市的喧嘩和流溢於都市大街的流行樂。這次之

行正好淨化了我們胸中都市塵埃,心情也變得平靜與和諧了。一生痴絕處,無夢

到徽州。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