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鼓台山(位於黔東南州黃平縣)

作者: 茶舞之韻

導讀夕陽時分,步行至鼓台山腳下,我就以為來到了距離人煙千裡之外的深山絕境。 走完一條路上已經長出淺淺青草的毛坯公路,背靠著一座地形構造奇特的丹霞山峰,就開始登上了去鼓台山的山路。路在峰嶺間彎彎曲曲,時上時下,其中還居然有一座玲瓏小橋。這裡崇山野嶺,本來艱險難行,是鼓台寺裡的信徒們為了給香客方便,捐資修建的這條山間小道。 且不說那盤根錯節� ...

夕陽時分,步行至鼓台山腳下,我就以為來到了距離人煙千裡之外的深山絕境。

走完一條路上已經長出淺淺青草的毛坯公路,背靠著一座地形構造奇特的丹霞山峰,就開始登上了去鼓台山的山路。路在峰嶺間彎彎曲曲,時上時下,其中還居然有一座玲瓏小橋。這裡崇山野嶺,本來艱險難行,是鼓台寺裡的信徒們為了給香客方便,捐資修建的這條山間小道。

且不說那盤根錯節的古藤隱現在茂密的叢林中,亦不說那藏匿山腰的古洞裡奇形怪狀的岩石上空漏鬥一樣的大坑,也不說那些濃郁的辨不清來自何種植物花草的芳香,單就兩峰之間那一線高聳入雲的天梯,細長絕險。當在山澗裡突圍似的行走了很久後,突然看到這高高的石階,仿若看到了希望,知道目的地就在這梯的盡頭,疲憊之中,力量陡增。而梯腳下紛繁盛開的各色野花,高可齊腰,圍繞身畔,五彩繽紛,更令這十月的秋色更加艷麗。

登完145級天梯,爬完丹霞山上石匠們哐哐啷啷披星戴月在礫岩鑿出的小徑,推開一道古樸陳舊的山門,再走完一溜竹枝掩映的長牆,就來到了鼓台山的頂峰,也就是鼓台山寺廟的所在地。

站在山巔上,回望舊州。寬闊的蒼穹下,舊州大壩盡收眼底。舊州古鎮在一片群山和稻田的包圍中,炊煙如霧,一片寧靜。崇山峻嶺延綿無窮,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唯有遠遠的舞陽湖,像一個柔靜的女子,在夕陽下揮舞著它輕薄透亮的紗衣,翅羽飄仙。陽光此時亦醉了,把群山裝扮得一片薄霧似的朦朧,既而又灑下萬道嫣紅的晚霞,把山川河流一起遮蓋在它的光芒裡,全然不顧尋訪者那目瞪口呆的痴樣,恣意施展著它的魅力。

來到寺院的正門,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景像。只見鼓台山片片山峰直刺青天,下寬上窄,宛如錐形,巍然壯觀,陡峭林立。這就是奇特的丹霞地貌了。舊州一帶的山地,岩石組成非常復雜,包括火山岩、礫岩、砂岩和泥岩等,由於火山岩、礫岩質地堅硬,而砂岩、泥岩質地松軟,於是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日曬、雨淋、冰凍、風吹的種種風化和侵蝕,使得松軟的岩層不斷的被剝蝕崩塌,堅硬的岩石愈加顯現,亭亭矗立起來,形成了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也構成了舊州周圍的奇峰異石。 丹霞山峰因礫岩堅硬,所以極少有樹,就連野草也極少,更多的是大片大片裸露出來的岩石,色澤黛青,令人有荒涼之感。

站在峰頂上觀賞四周,更有一番不同的景像。有寬闊的溪流自東向西而來,把群山分隔開。溪邊有寬寬窄窄 的平壩,平壩裡上大大小小的村落沿溪分布,田園風光迤麗,自然景色宜人。而舊州古鎮則是這些壩中最大的一塊。想想人們的生存能力真頑強,只要有水有耕地,就能居住繁衍,把那些犁耙簸箕代代傳承。甚至在那些大一點的平壩裡貿易結市,形成集鎮,代鑄繁華。人的信仰更是不可思議,但凡名山大川,都建有廟宇寺院,世事輪換,香火不息。當我蹲在鼓台山巔的一口清澈的古井邊正欲掬一捧水的時候,忽然聞到周圍飄飄渺渺傳來淡淡的清香,我閉著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覺得這香味無比熟悉,抬頭一看,原來井上方供奉著一尊佛像,寺院裡的出家人們每天早晚都要給菩薩上香,現在已近黃昏,難怪得菩薩又要開始享受人們敬獻給它的虔誠了。宗教的盛行是由於人們需要得到內心的寧靜。因為種種貪欲造成了世間的不平等,因為不平等造成了世間的萬種罪惡,因為各種隱顯的罪惡,人們在自己的能力不能改變周遭環境的時候,才需要有一種更為強大的力量來寬恕罪過,平息憤怒,寄托夢想。哪怕這種力量僅僅只是一種虛幻,也寧願把幻想當成現實。有盼頭總比絕望好吧。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他們生長的那個年代戰亂紛繁,天災人禍常常不期而至,命運常常不能由自己把握,便把一生福碌寄托在神的身上,期翼神能給自己好運。所以初一十五便誠心敬供,生怕對神的怠慢會給自己惹來天大的災難。我從小習慣看每月初一十五的時候香火熏繚,也對這種香味格外的熟悉了。對於寺廟,我常常有一種親近感,也覺得那種清雅幽深古剎會是自己年老時的歸宿,但是,即便老年會選擇這種地方居住,那也不是因為想向佛祈求點什麼或者潛心研究佛教,而是希望在忙碌大半生後,能有這樣一種環境靜心看書,寫作,觀景,則無所求矣。

鼓台山在歷史上又稱擂鼓台,我沒有聽到什麼有關它的傳奇,也無從查證。想之所以又得其名,大概是因為其山陡峭,而山頂平緩,形狀如鼓。但我更相信它是因為海拔較高,視野開闊,在戰亂時期,人們在此設有哨台,一有敵情,便擂鼓示警,以便鄉親們有充分的准備迎敵。不過據本地人講,鼓台山上沒有鼓,倒是曾經有一口大鐘,鐘聲洪亮,十裡相聞,只是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口鐘已不復存在。站在懸崖邊上,我仿若看到了山下峰煙四起,殺聲震天,旗幟招展,勝者喜笑顏開,而敗者狼狽逃竄。不管歷史曾經以何種形式存在,今天的鼓台山,除了每年的農歷六月十九香客雲集外,已是人跡罕至。那些奇花異花,奇峰異石,寂靜地迎接著一年又一年的風霜雨雪。身處其中,你仿如已遠離市井,置身於千裡外的名川古峽,但當你不經意間聽到幾裡外的古鎮上女人訓兒之聲,雞犬相聞之聲的時候,你又覺得其實離你生活的環境很近。

這樣秀麗雄奇的鼓台山,本距市鎮不遠,為何卻又顯得如此的寂寞,十天半月也無一個游人探訪,我感到十分不解。但仔細一想,可能是本地處處皆美景,在我看來美麗奇險的鼓台山在他們看來實屬平常,亦或是因為人們都忙著衣食功名,對於這樣能陶冶情操,濾卻煩惱的純美的大自然,他們實在是無暇他顧吧。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