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地圖玩巴黎——8月31日(上)

作者: 來的都是客

導讀今天是在巴黎的最後一天,Z女士已經幫我們聯系好一位留學生,定在下午三點准時從旅館出發去機場。昨天晚上雖然聚餐到11點,就寢之前,仍然把一些東西都收拾好:餅干盒和裡面的餅干送給晚走的同志、一雙在辦公室穿了三年又在此次布展中勞苦功高的布鞋准備丟在巴黎……為的是把今天上午騰出來去看看榮軍院,離得最近,卻最晚才去。 今天的行程: ①步行至榮軍院。 ...

今天是在巴黎的最後一天,Z女士已經幫我們聯系好一位留學生,定在下午三點准時從旅館出發去機場。昨天晚上雖然聚餐到11點,就寢之前,仍然把一些東西都收拾好:餅干盒和裡面的餅干送給晚走的同志、一雙在辦公室穿了三年又在此次布展中勞苦功高的布鞋准備丟在巴黎……為的是把今天上午騰出來去看看榮軍院,離得最近,卻最晚才去。 今天的行程: ①步行至榮軍院。 ②La Tour Maubourg乘M8→Concorde換M1→Franklin D. Roosevelt換M9→Iéna基梅博物館。 ③Iéna乘M9→Trocadéro換M6→Sèvres Lecourbe回旅館。 榮軍院(Des Inalides), M Invalides,門票7.5歐元 每天都能瞻仰著榮軍院金碧輝煌的園屋頂,那些耀眼的金色是巴黎時常能夠看到,比如大歌劇院頂角上、路過的一個大橋橋頭等處的雕塑,嶄新得有些發假,特別是在晴朗的藍天映襯下,一點歷史感也沒有,不知道用的什麼材料,反正不像是純金。 中國歷來養兵於民,打完仗馬放南山,刀兵入庫,從未說過戰時龐大的軍隊如何解決了,士兵們大約都像花木蘭一樣“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回家去了,但外國軍人不回家,據說巴黎的那些受傷的士兵,常到西岱島的“新橋”上去展示他們的傷口,這不是向國家示威嗎,於是路易十四修建了榮譽軍人院。“榮譽軍人”簡稱“榮軍”,應該與台灣說“榮民”是一個意思吧,這詞在中國大陸不用,榮軍院總之是為國家打過仗的人退養的地方,省得他們到公共場所去展示傷口。 其實參觀榮軍院,並非大家對那些默默無聞的士兵感興趣,而是因為這裡埋葬著所謂“法國最偉大的士兵”——拿破侖。如同北京香山碧雲寺的孫中山衣冠塚一樣,拿破侖的巨型石棺陷落在環狀的瞻仰台下面,與傳統中國的起墳丘的作法截然相反,不知道是設計者的別出心裁,還是歐洲傳統使然,但孫中山衣冠塚一定是學樣的,倒不一定是學拿破侖。下到底層的瞻仰台,才與紅色石棺平行,環繞一周是必須的,因為通道規範了參拜者的行程。底層瞻仰台正在上層瞻仰台的下方,成了覆頂回廊,光線只能來自從穹頂並通過石棺折射,而石棺的下陷距離本來就高聳的穹頂更遠,在此瞻仰這位皇帝,大有石棺壓人的氣勢。 圍繞著拿破侖有他的愛將的墓,讓人想起昭陵的陪葬陵,甚至昭陵六駿。離開穹頂,北面是平實的四合院,那裡才是真正的榮軍院,在1770年,一共接待過一千五百名傷殘士兵,可見要很大的地方,估計四合院周邊的二層樓都住滿了,據說現在這裡只有八十位寄宿者,所以顯得十分冷清。辦了幾個與軍事有關的展覽,比如二次大戰史,瀏覽了一下,真正是歐洲中心論的產物。真正的收藏品是法國在歷次戰爭中繳獲的外國軍隊的戰旗,所以那間展室裡的燈光很暗。



(遠眺榮軍院穹頂)



(榮院內廊)



(榮軍院邊的街角)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