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旅游日記

作者: lvtao83

導讀9月8日 星期五 多雲下午坐上4:00從杭州開往武昌的火車,我們出發了。隨著火車的開動,兩邊熟悉的房屋、田野不斷地遠去,我的心卻像壓了一塊石頭般的沉重。工作中的不愉快,讓人心煩。為了逃避這喧囂的塵世,為了忘卻這煩惱,我們決定爬山去。正因為如此,我們選擇了人氣尚不旺的三清山。同行的有小邱、王濤、還有要從九江趕去和我們會合的小戴。 火車號稱空調� ...

9月8日 星期五 多雲下午坐上4:00從杭州開往武昌的火車,我們出發了。隨著火車的開動,兩邊熟悉的房屋、田野不斷地遠去,我的心卻像壓了一塊石頭般的沉重。工作中的不愉快,讓人心煩。為了逃避這喧囂的塵世,為了忘卻這煩惱,我們決定爬山去。正因為如此,我們選擇了人氣尚不旺的三清山。同行的有小邱、王濤、還有要從九江趕去和我們會合的小戴。

火車號稱空調直快,可惜空調不打,因為心情不好,所以懶得和他們去理論,如果哪天心情好,一定要找他們打官司。車票每人40元,沒空調的是26元。

經過六個多小時的旅途,在晚上10:10,我們到達了從浙江進入江西境內的第一站——玉山縣。下了車之後,一群三輪車夫上來攬客,我們跟著火車上認識的當地人小陳,從火車站出來走了大約10分鐘,到三清賓館住宿。住客寥寥,最後談下來的房價是兩個標准間共200元。回房無話睡覺。

9月9日 星期六 多雲

早上起得很早,看看外面的天空,有點藍,應該是個登山的好天氣。到樓下飯店吃早飯,要了炒粉,王濤嫌太干,又要了一碗肉餅湯。炒粉吃得我滿嘴流油,肉餅湯是由一塊肉餅加水煮成的,有點甜,我是第一次見識,僅賣1元錢。嚼嚼,竟吃出點上海的味道來。

7:50,退房後,我們從三清賓館對面的車站坐車。等了半個小時,8:20,中巴終於緩緩駛出車站。開了近半小時,到了橫街鎮,正趕上所謂的“Meizha”會(土語發音),我們開玩笑叫“煤渣會”,不過問了當地人,我們最後半懂不懂地理解為“每家會”,或者叫“莓楂會”(當地一種山楂,會上看到許多人脖子上都套著一串串的)。實際上是一個大規模的物資交流會,只要你願意,可以隨便擺個攤位,賣你願意賣而又不違法的東西,不過車在人流中緩緩前進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還是交易日常用品的居多。小小一條街上,擠滿了當地及附近鄉鎮來趕集的幸福的人們。

在長鳴的喇叭聲中,我們的中巴終於擠出了“煤渣會”。再前行近10分鐘,到了所謂的“三清第一景”——峽口水庫。水庫大壩下看看不過如此,但就像柳宗元的詩裡所寫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巴轉了個彎,來到水庫大壩上游時,我不禁被這綠色的水吸引住了。光為了這彎綠水,已經值得我們如此遙遠地來到這裡了。中巴車沿著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水庫的山路開著,司機年紀很輕,火氣比較旺,把車開得飛快,讓人有一些緊張,但轉眼看到那恬靜深沉的綠水,心裡就想,短暫的生命如果就此融入到如此美麗的山水中,應該也叫死而無憾了,於是就坦然地欣賞起風光來。

看著路邊的風景,不知不覺中,汽車開始爬坡,爬了一山又一山,轉了一彎又一彎,海拔的迅速升高,使得耳內的鼓膜有些脹痛,連忙開始吞唾沫。正好上車兩個導游,我們和其中一個談好價格,一天40元,兩天共80元導游費。

下車後,買了一張導游圖,幾瓶礦泉水。10:00,我們開始漫長的登山路程。首當其衝的一段路是從索道下站到索道上站。一路的風景不多,僅僅有觀音聽曲和老道拜月兩個。但清新的空氣,清脆的鳥鳴,已經很讓我們激動了。所謂漸入佳境,隨著不斷登高,風景也逐漸好起來。爬到將近四分之三處,我們找了一戶人家搭伙,由於不是正宗的飯店,菜就便宜一些,我們5個人只花了80元。我還品嘗了當地特產——黃金茶,茶香中夾雜著淡淡的藥的清香,聞了精神為之一振。點菜時,我們看中了他們養在家門口的一只雞,不知是真的本雞還是假的,因為我沒機會吃到,也不能妄加評論。但這只雞是早知道自己可能厄運臨頭,於是在樹叢中飛來飛去,時而停落在岩石上,其中有一次竟正好飛到離懸崖邊緣僅一步之遙的一塊石頭上,而兩位主人則跟著它竄上蹦下,但仍然無可奈何。聽導游介紹,這只雞已經數次死裡逃生。因為抓不住它,我們的中飯就少了所謂的本雞。不過還是向熱愛生命的在三清山的山水中飛翔的那只小母雞致敬,同時希望它能多活些日子,多享受些新鮮的空氣和美好的生活。

中飯後繼續往上攀登,在13:30左右,我們終於到達了纜車上站,穿過隨處亂建,破壞自然景觀的這個山莊,那個賓館,我們到達了三清山的精華景區——南清園景區。該景區為環行,繞著一座山打著圓圈,奇山怪石組成了一個個如“狐狸啃雞”、“巫婆念經”、“巨蟒出山”等景點。其中,我認為最值得一去的是玉皇頂、玉台兩處,看著腳下的白雲變換著形狀,雲霧繚繞的山峰也隨著雲的變化或幻或真,讓人恍入仙境。形狀千奇百怪的松樹頑強地從光禿禿的岩石中奪路而出,不得不讓人感嘆松樹那頑強的精神。

繞南清園一圈的時間將近4小時,我們在17:00左右到達神龍山莊住宿。神龍山莊附近,一邊是只露出一頭一尾的“神龍”,另一邊是張著血盆大口的“鱷魚”,離可以看日出的三排尖只有15分鐘路程。我們要了三個房間,共200元,但房間沒熱水,電視機只有三個頻道,還沒有遙控器,只好用爬山時借力用的拐杖捅。晚飯比在杭州的四星級酒店還貴,5個人吃了5個看不到肉的所謂的“××肉絲”、“××肉片”,竟要125元。熱水泡腳睡覺。

半夜醒來,撩起窗簾往外看,能看到天空有一些亮,已經是農歷八月十二,離中秋節不遠了,但因為在山谷當中的緣故,看不到月亮。在清冷的月光下面,張嘴的鱷魚也不像白天那麼猙獰,有些溫柔起來。

9月10日 星期日 多雲

終於又沒看上日出,可遇而又不可求的事。如果認真算起來,該有很多年沒有看到日出了。天從蒙蒙亮起,山中就籠罩著一層霧。

在吃了12元一碗的湯粉之後,我們四個人兵分兩路,小邱、小戴決定下山,而我和王濤則跟著導游去攀登三清山最高峰——玉京峰(1817m)。

路上靜悄悄的,不時聽到鳥兒在山谷中的歌唱。我們走得很快,但我經常被他們甩在後面。終於穿出雲霄谷,眼前豁然開朗,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如三位老人靜靜地等待我們的到來。看到了目標,我們的感覺就像被打了強心針一樣。休息片刻後,我們繼續努力向峰頂攀去,越往上走霧越大,漸漸就伸手不見五指。我們在早上8:20到達玉京峰頂,耗時不到一個半小時。大舞緊緊包圍著我們,轉眼頭發就濕了。四周的景致無法尋覓,只好先去三清宮。

從玉京峰到三清宮一路都是下山,路邊景致也不少,其中有一個景竟被稱為男女合歡,一塊酷似女子的石頭靠坐在一塊酷似男子的石頭上,栩栩如生,兒童不宜。路上有一個山谷也有些意境,青翠的竹子綿延到谷底,讓人不禁浮想聯翩,谷底是否是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我們在9:10到達位於三清山北山的三清宮,讓人大失所望。道教聖地竟破敗到如此地步,房子破破爛爛,道觀的一半被觀世音菩薩占去了,一群40歲左右的女人正向觀音娘娘訴說著心事,我不方便聽,也聽不懂她們的當地話,於是快快離開。三清宮附近的松樹倒是值得一看,俊秀挺拔,姿態各異。由於來的游客少,不少店鋪都關門大吉,也顯出一些破敗的景像。此處據說屬於德興縣治,當地領導是否應考慮一下如何合理地利用身邊如此豐富的旅游資源。

看玩三清宮,我們往回趕。看霧已經散去,於是我們在10:40第二次登上玉京峰。站在最高峰上,一覽眾山小,白雲在腳下流淌,昨日所看到的出山的巨蟒變成了剛從土堆裡鑽出來的蚯蚓。

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離得很近,其中玉華峰上沒有護欄,由於我感到體力有所不支,就未敢去冒險。看到兩個大學生模樣的在險峰上拍照,不禁感嘆,年輕真好。

今天的景致和昨天相比是有差別的,昨日重在觀景,今天是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而奮鬥,在實現這個目標中體會到一種成功的愉悅。1817米,又一座山峰在我的腳下,我又一次成功了。雖然不能和攀登珠峰的登山隊員比,但獨樂,不亦樂乎。人生的體會也是如此,奮鬥的過程是讓人激動的,而超越自我,經過努力奮鬥得來的東西才是彌足珍貴的。

11:00,我們離開玉京峰開始下山,到纜車上站後坐纜車下山。由於吃中飯、中巴車要等人等原因,我們將近16:00到達玉山縣城。由於回杭州的火車要19:00開,於是我們叫了兩輛三輪車在玉山縣城兜風。一條小河靜靜地流淌,幾頭老牛在河邊青草地悠閑地吃草,讓我回憶起了童年時的情景。

晚飯點了一個弋陽魚,用新鮮鯉魚做成,上面漂著厚厚的一層辣油,湯多且辣,魚極嫩,不忍停箸。

凌晨2:00到杭州。

9月11日 星期六 多雲

兩腿無法彎曲,只能直來直去。

注意事項:

1. 吃飯前應侃好每個菜的價格,而不像杭州是吃完飯再打折,否則你會像我們一樣被殺得很痛的,不過侃好的價格,當地人一般都會遵守。不要吃所謂的野味,因為是從山下買來的,價格很高。

2. 交通比較方便,一般傍晚有不少發往杭州的臥鋪汽車,火車往北方(杭州上海)方向的車一般在19:00之後比較多。

3. 玉山縣城中有玉山賓館、三清賓館,雙人標間價格可以談到100元/間左右;山上價格相對較高,有衛生間但無單獨浴室的雙人間要100元左右。如果要看日出,可以在女神峰附近的女神賓館住宿,也可以在索道上站附近的一些賓館住宿,到三排尖或玉京峰看日出。

4. 如果同行者中有老人、小孩、婦女的,建議坐纜車到纜車上站,游覽南清園景區;如果體力好的,也可選擇自己走。

5. 離開玉山盡量不要到長途車站買票,原因之一是最近320國道在修路,原因之二是車站售票員服務態度很差。實在要坐汽車的,可以到國道線上去攔過路車。

6. 根據個人體力情況,三清山可以二、三、四日游。一般華東地區周末可以安排二日游,行程安排和本人的游記差不多。三日、四日游可以玩北山的一些景點,同時爬山的速度不需太快。

7. 景區除收大門票60元外,沒有其他門票。纜車上50元,下40元。

8. 當地的菜偏辣偏鹹,江浙滬附近可能不大適應,應有思想准備。(


精選遊記: 三清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