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遺韻長

作者: xyjuven

導讀杏花春雨,落霞秋水,雲窗霧閣,陋巷纖橋,這一切,構成了我們視覺中的江南水鄉紹興。在現代城市文明日漸浮躁的變化趨勢中,紹興仍執著地保留下了一份傳統,一份古樸,古的氛圍如氤氳了大街小巷的醇酒女兒紅般,濃濃地把整座城裹住,古典得沉重。蘭亭、大禹陵、魯迅故居、和暢堂、青藤書屋······古跡斐然,足以令你逸興遄飛,不忍卒歸。 但最招人眼的還是紹 ...

杏花春雨,落霞秋水,雲窗霧閣,陋巷纖橋,這一切,構成了我們視覺中的江南水鄉紹興。在現代城市文明日漸浮躁的變化趨勢中,紹興仍執著地保留下了一份傳統,一份古樸,古的氛圍如氤氳了大街小巷的醇酒女兒紅般,濃濃地把整座城裹住,古典得沉重。蘭亭、大禹陵、魯迅故居、和暢堂、青藤書屋······古跡斐然,足以令你逸興遄飛,不忍卒歸。

但最招人眼的還是紹興傳承沿襲了千百年人文內涵所帶出的,處處流溢的濃郁書卷氣。其中徐渭的青藤書屋,就仿佛是山陰五千年韶光譜就的越中文化長卷上,那一方鮮紅奪目的印章。

徐渭,字文長,號青藤,明嘉靖時人,負時譽,被目為“韓(愈)、曾(鞏)之流亞”,以書畫詩文曲著稱於世,湯顯祖譽其曲為“詞壇飛將”;黃宗羲嘆其文“光芒夜半驚鬼神”;齊白石制印“青藤門下走狗”······奈何他如斯文采風流,卻屢試則蹶,潦倒困厄,終佯狂自殘,抑郁而終。而今人去屋空,四百載春來秋往,恍惚只在揮手彈指間,唯剩得雅韻風流的“書屋”依然,作邈遠時空的孤證,讓後人瞻仰憑吊。

青藤書屋,便位於紹興觀前巷大乘弄中,狹窄的巷道,剝蝕的粉牆,攀附蔓延的苔痕青絲,蒼猷古樸中透幾分荒索凄迷。入得門去,眼前豁然開朗,庭院頗為疏朗敞闊,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並無什麼泉石之勝,軒廊之構。不過一叢斑竹,幾莖蕉葉,三樹翠木,數塊巉岩,一眼泉井。山牆上勒一方“自在岩”題額,卵石漫就的甬徑映帶曲折,青苔點點,直達正室。左首一道“天漢分源”的月亮洞門,復界開一小小內庭,隔而不斷,界而一體,虛實交融,咫尺方寸立生廓遠意境。天趣蕭閑,隨意中即點染出余韻不盡的妙趣。

緣徑前行,步入書屋。但見三間房舍窗壁潔清,幾案蕭靜,外間北牆當中懸文長先生像,左右掛著先生名聯“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書案上筆墨縱橫。南辟檻窗、隔扇門,以通內庭。下臨深池,寬不盈丈,游魚唼喋,跳躍翔游,號“天池”。西牆根處亭蓋如傘,那株著名的青藤即盤屈於此,枝干虯蟠,蒼蒼郁郁,活化石般,飽浸著歷史滄桑感。內室書畫四壁,《墨葡萄圖》、《驢背吟詩圖》、《梅花芭蕉圖》等文長先生的書畫名作盡在其中,筆鋒奇恣怪誕,蒼勁中姿媚躍出,超逸有致。逐一瀏覽,那猝不及防的視覺衝擊力,瞬間便震撼感動著你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心弦。

當你懷著一份莫名的情愫,駐足盤桓於青藤前,聽風拂枝葉,清音颯颯,冥冥中仿佛夾著一長串曼聲吟哦:“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清麗的詞章自述心曲,晚年雖困厄潦倒愈甚,而文長先生氣骨彌高,才氣靈感在一次次磨礪挫折中爆發出耀眼的光芒。“顯者至門,或拒不納”,“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奴之”,傲然以“恐因車馬亂青苔”拒絕縣令的造訪。一介文人風骨錚錚若是,閃耀著一個真正的人的凜然正氣。四百年逝水流年,青藤書屋雖幾易其主,卻依然揉合了一股蒼茫沉郁、高逸瀟灑的氣氛,自有其足以令人低回不已的魅力。蕭蕭書屋,郁郁青藤,記下了茫茫青史中一代代報國無門,在現世時空裡找不到靈魂棲所知識分子的永恆悵惘憤懣。或許,在你靜下心來品讀《四聲猿》、《歌代嘯》時,青藤書屋就將以另一種奇異的魅力走進你的靈魂深處。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