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之冬

作者: caisam8337

導讀漠 河 之 冬彩旻 漠河地處53030′N,是我國最北的地方,有“神州北極”之稱。每年夏季,那裡因奇特的“白夜”、“北極光”而游人如織。冬季,那裡是我國最冷的地方,平均氣溫-32ºC,極端最低氣溫曾達-52.3ºC,幾乎與南極的氣溫相差無幾。這樣的低溫,冰天雪地,天寒地凍,阻滯了人們探游的腳步。而我這個純粹的南方人,偏偏選擇嚴寒、凜冽的季節,與幾個朋友� ...

漠 河 之 冬彩旻

漠河地處53030′N,是我國最北的地方,有“神州北極”之稱。每年夏季,那裡因奇特的“白夜”、“北極光”而游人如織。冬季,那裡是我國最冷的地方,平均氣溫-32ºC,極端最低氣溫曾達-52.3ºC,幾乎與南極的氣溫相差無幾。這樣的低溫,冰天雪地,天寒地凍,阻滯了人們探游的腳步。而我這個純粹的南方人,偏偏選擇嚴寒、凜冽的季節,與幾個朋友結伴,抱著大無畏的精神,踏雪北上,去感受漠河的冬天。

一、體驗冰凍的滋味

出征前,我們做了充分的御寒准備。把廣告中熱熱鬧鬧的“南極棉”、“北極絨”全套上了,帽子過耳,兩層手套,三層襪子,真是立體包裝,多層防護,儼然一幅去極地考察的樣子。

一路上,東北的老百姓都感到驚詫,冬天的漠河有什麼可玩的?有的說,真要體會冷,到冰櫃裡體會就行了,何必千裡迢迢呢?有的說,你們熱氣騰騰去,肯定會被硬梆梆地運回來!對於這些善意的譏笑,我們淡然置之,仍然滿腔熱情、豪氣衝天、義無返顧。誰叫我們是“城”外之人呢?

從長春出發,經加格達奇轉車,穿越林密雪厚的大興安嶺,行程1700多公裡,歷時28個小時,在傍晚時分,我們終於到達了漠河縣城。

剛下火車,我們就被“投入”了大自然酷寒的懷抱。僅一會兒,我們身上的余熱就被寒氣“逼”走了。呼出的熱氣,迅即變成一條條在朔風中飄曳的白煙。凜冽的寒風,像一把把小刀,“刮”在臉上,有絲絲灼痛感。我還感覺到鼻毛嘁嘁喳喳結冰,變成了一根根冰針。最奇特的是,我們在自己身上觀察到了“霧淞現像”,我們呼出的帶有水分的熱氣,凝聚在眉毛、頭發、領口上,形成乳白色的疏松的針狀冰晶,遠遠看去,就像一層冰霜薄薄地塗著。經過“霧淞”的精心包裝,男同胞變成了“聖誕老人”。我的頭幸虧包得嚴實,否則肯定成“白毛女”了。我們的四肢盡管防護得很好,但在冰凍三尺的雪地上,不一會兒,我們的手腳便“失去知覺”。為防止意外,我們不停地蹦跳、揉搓,樣子很滑稽很狼狽。

當地人報告氣溫不說零下,而只報度數,剛開始我腦子拐不過彎來,非得問清是零上還是零下,實在是多此一舉。據介紹,當天的最低溫度是45ºC,最高溫度是35ºC。啊,真是冷得舒暢,凍得過癮,感覺自己更英勇了。當然在英雄氣概了一番後,我們還是不斷地往店鋪去避寒。我們真怕被東北人言中,變成冰棍被運回去。這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是冰凍,什麼叫溫暖。才真正感覺到寒冬肅殺、殘酷的一面,體會到科學家們在極地考察、建站的那種艱辛和勇氣。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我們關注了身體御寒,卻疏忽了所帶物品的保暖。凜冽的寒風恣意地蹂躪著它們:背包凍得僵硬像脆皮似的,大衣變成了硬梆梆的模具,食品變成了棱角鋒利的石頭,……最糟糕的是照相機不聽使喚了,弄得我們始料未及,很揪心。幸虧我們到的是漠河,要是到極地考察,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據說,1912年英國的斯科特帶了大量燃料去南極探險,但他疏忽了那些盛液體燃料的鐵筒焊接縫的錫,錫遇到-330C的低溫,就化成了灰土。鐵筒破裂,燃料流得干干淨淨,使他無法獲得補給,結果被凍死在南極。

看來光有冒險精神、頑強意志還遠遠不夠,要征服嚴酷的大自然,必須有豐富的知識,有過人的智慧。不過,有成功、有失敗,這樣的體驗也許會更深刻、更令人難忘。

二、領略冰雪的詩意

為了盡快地領略到冰雪世界的詩情畫意,我們於次日凌晨五點就起床了,顧不得用早餐,便急急地懷著美好的憧憬,坐車由漠河縣城向其最北的村莊——漠河北極村進發了。

車子蜿蜒穿行在軟綿綿的林中雪道上。由於冬季晝短,日出晚,天色還很昏暗,周圍的景物撲朔迷離,頗有幾分神秘。偶爾從車燈的微光中,隱隱約約看見有雪花在飛舞,感到有一種純淨的色彩包裹著我們。

經歷了一段迷夢般的時間,晨曦終於降臨了,溫柔的陽光漸漸從樹林間透射過來,萬物顯現。我們恍如步入了仙境:樹林冥迷,群山重疊。厚厚的積雪填平了溝谷山坡,道路是銀白的,執著地伸向遠方。白樺樹銀妝素裹,婷婷玉立部列於道路兩旁。樟子松蒼翠欲滴,生機勃勃,以其可貴的綠色頑強地點綴著白色世界,給人帶來一種說不出的感動和安慰。

天空是銀白的,只見白白的雪花漫天飛舞。雪是冬天的精魂,它讓眼前的景色變得簡潔起來,它給世界營造了一種純淨至極的美。置身其境,可以蕩滌煩惱,可以讓思緒飄飛,心靈得到了真正的寧靜。

不知不覺,車子停在了不能再往北開的“天邊”——中俄界河黑龍江江畔。江邊“神州北極”的醒目石碑,提醒我們已經到了中國的最北點。

下了車,我們放眼四望,驚喜得幾乎喘不過氣來。眼前是一片銀白的、耀眼的的世界。寬闊黑龍江雪海茫茫,寂靜無聲,似乎正為來年的奔騰不息積蓄著能量。主航道中心線處,留下一道墨綠的清晰界線 ,那是下這一場雪時江中水還在奔流,現在已經冰封,可以開汽車了。江上陳列著許多天然的藝術品,它們都是冰與浪、風與雪共同創造的傑作。那波狀起伏的冰壩冰柱,訴說著它曾經擁有的急流澎湃;那金字塔般的連綿的微小雪峰,是凝固了的柔波,是靜止的粼粼漣漪;那水晶般透亮的冰塊中,凍結著還來不及逃逸的空氣;------。江中,一位老漢正在鑿冰洞捕魚。老漢長得高大魁梧,氣宇軒昂,有著俄羅斯血統。他悠然自得,專心致志,在群山、雪野、冰河的背景下,顯現了一種“獨釣寒江雪”的意境。

冰面上的皚皚積雪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透明的絲絹光澤。雪粒晶瑩剔透,一層不染。我忍不住抓了一把雪,放在嘴裡,絲絲清涼、甘甜的感覺,絕不亞於酷暑天喝雪碧。寒雪沒把我們的牙齒凍壞,卻刺激了我們的胃口。我們干脆席地而坐,開始了雪地野餐。我們拿出了硬梆梆的“石頭”,化費了不少力氣,才用刀砸成一塊一塊的。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上,吃一口白雪,咬一口“石頭”,那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大自然絕妙的享受,那是世間最美味、最瀟灑、最刺激的一頓午餐。

我們情不自禁地躺在雪地上,享受著冰雪給我們帶來的浪漫與快樂。漠河之冬雖是嚴酷的,卻擁有超脫的美麗。在與冰雪的交流中,我們得到了很多,感悟了許多:冬天的靜穆和清冽,冰雪的神韻和純美。雪很厚,幾乎掩埋了我們。等我們小心地爬起來,雪地上留下了深深的人印。不知它能保留多久,可能有半年時間吧,我們只希望後來的旅人,能看到四個不畏嚴寒,鐘愛冰雪的朋友曾探訪過這裡,而獲得一點感應,得到一些勇氣。

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江邊,坐上了馬拉雪橇,在通向村落的雪道上奔馳。“北極村”屬於集聚型村落。房屋建築很有特色,住房全是用木頭,人稱“木尅楞”,富有濃郁的森林鄉土氣息。屋頂上覆蓋著厚厚的雪被,家家戶戶都有籬笆牆,圈圍起一院落的瑞雪。從屋頂煙囪裡不斷溢出的裊裊輕煙,在清冽的空氣中彌散、飄繞,似乎告訴我們,這裡也是充滿活力、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田園,是北極村人溫馨的家園。

山林、冰雪、人家,組成了一幅多麼寧靜、祥和、美好的畫面。徜徉於鄉野山林的靜謐裡,流連於冰河雪海的浪漫中,讓我心曠神怡,讓我不想離去。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