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海經——福州鼓山

作者: 點點滴滴83

導讀偏向鼓山行 福州的東邊,有座山叫做鼓山。傳說山頂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蕩之聲,故名鼓山。頗有蘇軾的《石鐘山記》 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的味道。趁得一個難得的好天,自己也充一回這當初的文豪,親自將這石鼓來一個小考 ,徒當周末閑暇時光,聊以自慰了。海拔969米的鼓山聳立於榕城福州東郊,閩江北岸。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 ...

偏向鼓山行

福州的東邊,有座山叫做鼓山。傳說山頂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蕩之聲,故名鼓山。頗有蘇軾的《石鐘山記》

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的味道。趁得一個難得的好天,自己也充一回這當初的文豪,親自將這石鼓來一個小考

,徒當周末閑暇時光,聊以自慰了。海拔969米的鼓山聳立於榕城福州東郊,閩江北岸。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

右鼓,全閩二絕"之贊。

來到了山腳,從山下的地圖得知,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山下東側的一條盤山公路走行直達湧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山腳

做纜車直達鼓山十八景;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走2000多級台階的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途中的七亭後進

山門直達湧泉寺。想來機動車的山路吵鬧太多,空中索道會讓爬山變得沒有興致,因此索性與大隊人馬一起登上了古道。

可以說,絲毫不差的說,鼓山是福州人的後花園,首先,鼓山的面積廣闊。將全部的福州人填將進去,恐怕也未必能塞滿‘其

次,鼓山不收門票,這也造就它的“親民性”。

看著山腳嘈雜的湧動的人群,內心升起了一股動力,索性快馬加鞭的向山頂奔去。

鼓山的風景,總體來說還可以稱之養眼的,真正的賞心到未必。一路上頗為繁多的石刻體現了山的一定的文化內涵,可惜這石

刻的年代並不久遠,大多是清末民國年間的,論到歷史性來說,是遠遠不能和三山五岳相比的。這裡的石刻有這裡的特色,無

論那“登山有益”的公益性宣傳口號,還是由早期的愛國運動工商聯合會篆刻的“國貨救國”,都體現出鼓山的年輕與時代特

色。不合目的事情似乎在每個風景區都可以看到,大片石刻上經常爬滿了照相的游客,石頭邊緣由於土質堅硬,成為不少人上

山的捷徑,這不能不說是鼓山的一個莫大的悲哀。

鼓山的山上路上,幾乎每400米就有一個亭子供人休息,這樣算來加上山頂山腳,一共是有7個亭子的,說也奇怪,每經過一個

亭子,人流似乎減少了一些,使得上山的道路愈加通暢,小亭子中,是一些同任何一座山上一樣的賣著所謂的紀念品的攤販,

間或有一些投球套圈的把戲,吸引了眾多的看客。對於這些,我是不大感冒的,依舊繼續我的上行的路。

一路上的索道與爬行人群的百態讓這本不枯燥的旅途更加充滿生機,到了山頂。人群又是驟然增多,熙攘著將本不寬敞的山頂

的觀景台填滿,讓人失去了看的興致。好在山頂還算地域闊綽,找尋得一個空曠的地方一覽福州市容:閩江占據了畫面的最左

邊,白紗後面是隱約的高樓,中州島的黃色隱匿在綠色的江面中,看不分明;光明港從畫面中間割裂開來,讓景致更為均勻的

分布。

鼓山的半山頂,還算平坦。到鼓山名剎湧泉寺的路上,充滿了佛教意蘊的雕刻,當然也成就了無數圍觀的看客,成為默契的一

景!

隱約覺得前面傳來了佛教的音樂,嗅到了香火的氣息,眼前蒼翠掩映下的山路變成了佛教紅牆夾成的甬道,一位僧人緩步前行

,我跟隨他恍入無人的境地,來到了寺中。

湧泉寺,始建於五代後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重興。面臨香爐峰,背枕白雲峰。相傳因寺前有羅漢泉湧出地面而得名。相傳

湧泉寺所在地原是一個深水龍潭,有毒龍占據,時常出來危害百姓。唐建中太守裴胄請靈嶠禪師入山來誦華嚴經降龍,並在龍

潭邊建一個小寺,名為華嚴台,不久後荒廢。至五代後,閩王王審知大興土木,填潭建寺,並到閩侯雪峰寺邀請神晏法師來湧

泉寺住持,取名"國師館"。宋朝正式賜額"白雲峰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賜名"湧泉寺",清康熙皇帝欽筆御頒"湧泉寺"泥金匾

額。寺前的一對千陶佛塔讓人感嘆建構的精美。喝水岩前各處搜羅來的石刻更是叫人嘆為觀止。頗有泰山頂上的氣勢。

連戰對石鼓名山的歷史早有所聞。第二次來訪大陸的時候親自拜謁古剎,頗感稱意。在方丈室,喝著普法法師用湧泉寺甘泉衝

泡的香茶,聽普法法師說古道今,親切的笑容始終掛在他的臉上。

到了湧泉寺之後,大部分人選擇了回程。看著山頂的雷達站,我知道我的路還沒有走完。登一座山,對於我來說,是一定要登

頂的!

走了剩下的山路,知道這裡才是鼓山真正的發源地:老鼓山,也就是山頂真正有石鼓的地方。而這經典卻被埋沒在人聲鼎沸的

旅游中,往年的徐霞客,或者是蘇軾這些真正考究山水,把玩自然的人是愈加少見了。

從所謂的新鼓山到老鼓山的公路上,真的可以說人跡罕至。這寬闊的道路真的是埋沒於荒山野嶺中了。不時的可以看到朱漆寫

的“前往老鼓山”的字跡。順著小路走進去,是偏離公路的一小段山路。荒草將階梯隱沒在其中,用手撥開竹葉,另一番天地

才得以顯現。眼前突然顯現一塊大石,上面的石刻上的朱漆早已褪去。字體蒼勁有力,沒有了山下那種經過後人加工刻畫的做

作,顯得更加真實。用手拂去刻痕中央的灰塵,算做對前人工匠的紀念吧。

之後的路,依舊是山路與公路的交替,那“往老鼓山”的提示不斷,心中的目標愈加渺茫。好比西方的探險家追逐海盜的藏寶

圖一樣不知前方的路究竟如何。就在我的精力支撐不住疲憊的身體的時候,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開闊的空地。面前一座山峰,

極頂,是一塊上面系著絲帶的大石,這便是真切的鼓山所在了。鼓山得名的真正處所,反而如今成為配角,也許人們追逐的文

化也走上了時尚的道路,將本源忘記了吧。走到山頂,撫摩著這被人們遺棄的自然的精靈,我想他應該是有靈性的,他也許曾

經暗自悲痛,可著靈器畢竟不能左右現今人們愈加追求簡約的生活方式。人們只要登山賞景,至於那景色後面的文化內涵,大

部分是懶得去發掘的,再說,就算真正的發掘出來,又有誰人會去重視呢?

在鼓山頂四望,東邊的福州市區的痕跡已經是很模糊,幾乎分辨不清了,西邊是閩江口,其間行駛著眾多船只,與鼓山頂對望

的,是同樣秀頎的鼓嶺,福州早在很久以前是一片汪洋,這裡的眾多的山自然有了海蝕風貌,一座座山頭被昔日的海水打磨得

光滑有加,在那凹陷的地方,可以見到一叢叢綠樹生長出來,為棕色的背景上增添了一點亮色。人的心理,總是不會滿足現狀

的,看著鼓嶺,就總覺得這邊的風景似乎不比那邊的好,可惜腿腳已經沒了氣力,只好望山興嘆了。

從老鼓山下山,途中需要經過一個叫白雲洞的地方,起初還以為是一處頗深的山洞,到了眼前才知道,只不過是面前的一處凹

陷向內的山崖罷了。因洞在海拔700多米處,常常是“白雲混入、咫尺莫辨”故稱“白雲洞”。洞上方由一塊百丈大小的方壁

橫蓋,叫“一片岩”。距地面2米多高,作為屋頂,其下面有寬約6米、長約40余米的石坪,前面圍上石頭,稱為“良心寺”。

洞旁有一清泉,一股水流從高澗懸注而下,由於最近的少雨,那種據說是水流激蕩的聲音我是無緣聽到,只是看著那涓涓細流

慢慢的低落而下。爬山的煩躁的心情不由得平靜下來。

過了白雲洞,是一溜的石磚路,這路一般的游客是不怎麼走的,只有附近的山民或者是和我一樣喜好刨根揪底的人才喜歡。走

在濃蔭遮蓋的山路上,與外界似乎完全隔絕一般,靜靜的,只有鳥的鳴叫與不時傳來得流水的聲音。享受一個人的後花園,這

樣的愜意也只有經過了艱苦的探詢才能夠體會得到吧。

少頃,眼前的小路盡頭是一塊偌大的岩石,下方僅有一小塊可以讓人通過,頗有一夫當關之勢。這樣的景點,在國內的眾多名

山是屢見不鮮的,只不過在那些地方,反倒成為了游客怨聲載道的瓶頸,此時一人獨自穿越石洞,心下多少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生怕石頭掉下。走的時候,天真的用手將石頭“擎著”。其實若是石頭真的掉了下來,我可真的是重演螳臂當車了。

過了石洞,眼界豁然開朗,一塊大石上鑿出了下山的道路,拉著鐵鏈慢慢向下走,身旁是從山上一直流下的泉水,水聲淙淙,

可是沒有多大氣勢,只是薄薄的將石頭覆蓋了一層,那種飛流直下的氣勢是半點也找尋不到的。也許這水一如福州人的生活一

樣,平靜而恬淡。在瀑布下的一個小水壇濯洗手足,涼涼的感覺真的是“可以清心也”。

經過了陡峭的山路,山腳下的路好比有意設置成供人放松的,平直寬敞的路邊,頭頂是一層一層交替覆蓋的樹干與枝葉。陽光

透過來灑在地面,頗有日劇中那讓人覺得浪漫的場面,可惜此時我的身旁卻沒有人可以偎依,抑或傾訴,只有一個人向自己吐

露心聲了。回眸望過去,剛剛被我征服的鼓山依然是傲然的挺立。先前的所謂的征服產生的喜悅一掃而空,人依舊是要拜服於

自然的魄力的,一千年以後,我早已經灰飛煙滅,只能任憑我的靈魂與鼓山共舞。


精選遊記: 福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