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行記之二–“召城”呼和浩特

作者: henrysui

導讀呼和浩特分為舊城和新城兩部分。舊城,即始建於明代的歸化城(庫庫和屯),召廟多集中在這一地區。新城在舊城的東北方,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興建,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賜名“綏遠城,”設綏遠將軍衙署。故呼和浩特漢名為歸綏。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從大都建德門北逃,明兵入京,昭示著元朝的覆滅。自此漢族勢力重新推進至長城沿線 ...

呼和浩特分為舊城和新城兩部分。舊城,即始建於明代的歸化城(庫庫和屯),召廟多集中在這一地區。新城在舊城的東北方,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興建,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賜名“綏遠城,”設綏遠將軍衙署。故呼和浩特漢名為歸綏。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從大都建德門北逃,明兵入京,昭示著元朝的覆滅。自此漢族勢力重新推進至長城沿線,據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滅亡,中國北方淪陷於游牧民族的控制之下已經241年。在明朝延續的二百七十多年中,明廷始終未能對長城以北、哈密以西的大部分地區實行有效的管轄。成吉思汗的後裔和蒙古諸部依然稱雄蒙古高原,與明王朝抗衡。《明史-外國-韃靼》雲:“諸部長多以雄傑之姿,恃其暴強,迭出與中夏抗,邊境之禍,遂與明終始。”這些諸部大汗,概以大元為正統,史稱“北元。”雖與明廷保持通貢關系,但絕非藩屬,所以《明史》列傳也以外國待之。



蒙元勢力退居北方草原地區後,出現了諸部爭長、領主割據的局面。雖然瓦剌也先、元裔答言罕曾實現過蒙古諸部短暫的統一,都曾以“大元”相號召,但人亡政息,分崩離析狀況又重新出現。答言罕的孫子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阿勒坦汗)因非嫡系長房,未能承襲宗主大汗的位置,但是他雄才大略,經營有方,成為諸部中最具實力的領主,並越過宗主大汗(察哈爾汗)直接與明廷進行戰爭和通貢貿易。俺答汗注重發展農墾、建立城鎮,在推動蒙古民族走向定居化的過程起過重要作用。



俺答汗另一偉績是正式將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大規模引入蒙古地區。他延請三世達賴索南嘉措來蒙宣教,據薩囊徹辰《蒙古源流》,索南嘉措稱俺答汗前世曾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而他曾是被忽必烈尊為國師西藏薩迦派僧人八思巴,於是俺答汗決定效法先人,率舉國部屬歸依黃教,因而黃教得以在蒙古民族迅速傳播。萬歷六年(1578年)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花寺被俺答汗尊為“聖識一切瓦切爾達喇達賴喇嘛,”達賴喇嘛的稱號及由此而來。而為了報答俺答汗對黃教的貢獻,索南嘉措也作出一項非同尋常之舉,他臨終遺言將會轉世在俺答汗的家族裡。於是,俺答汗的曾孫成了四世達賴喇嘛,取名雲丹嘉措。《蒙古黃金史綱》稱俺答汗此舉是為了“欲延續妥灌帖木爾可汗之世失去的國祚,中斷的宗教。”



《蒙古源流》雲:“時阿勒坦合罕許於其收集遷徙之眾之呼和浩特”,此可見呼和浩特建成之由是出於俺答汗對黃教的歸依及對三世達賴的許諾。據載,俺答汗在興建美岱召後不久,便決定另建第二座城寺。所謂城寺,就是城堡和寺廟合而為一的建築群。但是,和第一座城寺美岱召不同的是,歸化城沒有把再把寺廟建在城內,而是建於城外路南一裡許。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正式動工興建,第二年寺廟落成,又一年城池竣工。明廷賜城名為歸化城,寺名為弘慈寺,蒙語稱“伊克召”,意為“大廟”,故今稱大召。



明熹宗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史籍記載林丹汗“克歸化城、奪銀佛寺”。伊克召因供奉一尊純銀釋迦牟尼佛像而又稱“銀佛寺。”林丹汗所率察哈爾部名義上為蒙古各部的宗主,但自俺答汗崛起以來,實際上各部一直各自為政,不停號令。林丹汗登基以後,試圖重振先祖答言汗統一蒙古的偉業,憑借武力企圖迫使各部承認他宗主大汗的權威。不料此舉卻引發各部紛紛投附於東北崛起的建州女真。天聰六年(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率領軍隊征討察哈爾部,追擊林丹汗至呼和浩特,命令部下在城中縱火,“只剩銀佛寺等廟宇未毀”。八年(1634年),林丹汗死於青海逃亡途中,次年,林丹汗子率余部投降。崇德元年(1636年),內蒙古十六部四十九王公聚會於盛京(今沈陽),上皇太極“博克多徹辰汗”尊號,後金更國號大清。自此,內蒙古徹底臣服清朝。



崇德三年(1638年),漠北蒙古喀爾喀扎薩克圖汗進逼歸化城,背清兵擊退。清太宗皇太極遂令擴建歸化城,設歸化城土默特都統、副都統駐扎於城中,由土默特部俺答汗後裔及余部將領充任。



崇德五年(1638年),都統古祿格奏請擴修伊克召,重修後賜名“察格拉什-烏蓋蘇墨,”漢譯名為無量寺。無量、弘慈,分別取義於阿彌陀佛和彌勒佛。佛教中彌勒佛,漢義為慈氏,阿彌陀佛,漢義為無量壽,前者為未來佛,後者住於西方淨土。這種變更並非一個簡單的名稱變換,這和佛教信仰在明清兩代的演變及彌勒信仰的衰微相關。



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僧格杜棱汗(俺答汗之子,《明史》稱黃台吉)邀請達賴三世來呼和浩特。達賴三世在土默特部盛大的歡迎儀式中,自鄂爾多斯進入呼和浩特,主持了大召(弘慈寺)銀佛的“開光”法會。清代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大召的銀佛、龍雕、壁畫堪稱“三絕”,但是整座寺廟似乎以前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維護修繕。目前不少殿堂仍被各種旅游用品銷售點占用,毛主席像和神佛們一起供奉在櫥窗中櫃台裡,靜靜的等待著虔誠的香客門來挑選。部分殿堂正在重新彩繪,佛像被請了出去。而大召門外卻建起了一片寬闊而現代的水泥廣場,尚未拆遷完畢的老屋不時可見。雖然西側延伸著一條經過整修過的老街,但已很難想像以前的舊貌究竟如何。國人似乎更喜歡做一些表面功夫,而內在的價值則因為不易察覺而為人忽視。



位於大召東面,相隔一條馬路的席力圖召(清代稱席勒圖召)又稱小召。萬歷年間(1573年至1619年),席力圖一世呼圖克圖希體圖噶,深諳佛典,精通蒙、藏、漢文,備受當時俺答汗推崇,故召中香火日盛。呼圖克圖意為化身,清朝常以此封號授予蒙藏地區佛教上層大活佛。四世達賴喇嘛,即俺答汗的曾孫-雲丹嘉措幼年時曾從希體圖噶學習經典,萬歷三十年(1602年)由他護送回藏坐床。相傳希體圖噶曾坐在達賴喇嘛的法座上,藏語稱法座為“席力圖”。因此,他從西藏歸來後,便改召名為席力圖召。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值康熙皇帝西征噶爾丹回師,御賜此召經典、念珠、弓失、甲胄、寶刀等,並命漢名為延壽寺。故廟中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采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但是,大召小召的大殿屋頂均是漢式的單檐或重檐歇山頂,明顯帶有明代建築風格。堂內供奉三世佛、文殊菩薩、白傘蓋、白度母、綠度母、蓮花生、宗喀巴、三世達賴、四世達賴及現任十一世呼圖克圖卡爾文-扎蘇木活佛的塑像。和大召相比,建築更顯得飽經滄桑,訪客也較稀少。而山門北牆上兩面都懸掛著現任十一世呼圖克圖卡爾文-扎蘇木活佛向前國家主席敬獻哈達的兩張大幅彩照,和庭院中兩座碑亭中的康熙御碑遙相輝映。廟門外的石頭巷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拆遷。雖說如此,舊日歸化城的風貌依然依稀可辨。



走出小召,在尚未拆完的胡同中向東南方穿行,大約十五分鐘就可以到達五塔寺北門。五塔寺即金剛座舍利寶塔,始建於清雍正十年(公元1731年),是原慈燈寺內的一幢建築。寺內其他建築早已塌毀,只有此塔巍然獨存。塔高約16米。塔座是一個長方型高台,台上簇立著五座小塔,故名五塔寺,蒙語稱“塔奔·斯普日嘎”。塔身均以琉璃磚砌成,塔身下層是用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經文,上層則為數以千計的鎏金小佛。這樣的塔全國有五座,北京有兩座,一坐在白石橋附近的真覺寺內,今為石刻藝術博物館。一座在西山碧雲寺,即孫中山先生衣冠塚所在。



舍利寶塔北面照壁上嵌有三幅線雕刻石,中有“須彌山分布圖”,西面是“六道輪回圖”。召廟一般在正殿的外牆兩邊都畫有這兩幅圖,大召小召均如此,這在漢地廟宇中比較罕見。蒙文天文圖石刻緊靠在五塔寺北牆上。天文圖直徑144.5釐米。它是世界上發現的唯一的用蒙古文標注的一幅天文圖。目前五塔寺已經重建了以前毀壞的所有建築,大批藏地民工正在為新塑的佛像貼金彩繪。新建大雄寶殿及其他配殿,整體亮麗的色調,和金剛座塔的鐵褐色頗不協調。



據稱,過去呼和浩特城內召廟雲集,有大小廟宇五十多座,故有“召城”之稱,而今天我們能看到或值得看一看的恐怕也只有這三個地方了。



2006-7-23


精選遊記: 呼和浩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