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行晉記

作者: yuancong

導讀引子 旅行家理查德.富朗西斯.波頓說過:“在我們呆板的日常生活中,所能享受的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經過了漫長的旅行後,置身於一個陌生的世界。在這裡你可以擺脫世俗的牽絆,生活的壓力,虛偽的假面具,家庭瑣事的重負。這是一種重生的幸福。”因此我被自助旅行的衝動包圍著,壓抑愈久就愈強烈,終於覓得“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機會。 所謂旅游“百年看上海,五百� ...

引子

旅行家理查德.富朗西斯.波頓說過:“在我們呆板的日常生活中,所能享受的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經過了漫長的旅行後,置身於一個陌生的世界。在這裡你可以擺脫世俗的牽絆,生活的壓力,虛偽的假面具,家庭瑣事的重負。這是一種重生的幸福。”因此我被自助旅行的衝動包圍著,壓抑愈久就愈強烈,終於覓得“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機會。

所謂旅游“百年看上海,五百年看北京,一千年看西安,三千年看山西”,細細品味此話並不為過,我國宋元以前的70%的古跡建築皆在山西,雖然它缺少水的靈韻,但文化積澱的厚重使我在倉促中選擇了此次山西之行,又因我網名喚圓蔥,故諧音“匆行晉記”為“蔥行晉記”。

大同初記

(7月22日)清晨我睜開惺忪的睡眼,從顛簸搖晃的車窗望出去,黃土地那特有的景像慵懶地呈現在我面前。(2180次,沈陽—大同,15:03開,次日7:03到)

也許晉北的風沙大的緣故,樹木極少有筆直的,且極少成片的,孤零零的伸展著纖細婀娜的虯枝歪扭地刺向灰蒙蒙的天空;遠處逶迤起伏的山上植被稀少,近處則是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滿眼的黃和星星點點的綠交織著單調的色彩,然而在此貧瘠的地表下卻蘊藏著豐富且耳熟能詳的大同煤。

剛下火車,便看見了網友推薦的出租車司機郝同生師傅,(山西大同永安出租車公司 雷鋒車隊,車號晉B5270,手機:13703520061,強烈推薦!!!火車上通過短信聯系我們決定包他的車去雲崗石窟、恆山懸空寺、五台山,費用400元,價格公道。)一個個子不高但精神矍爍的中年人,幾番言語,他答應幫我們訂回來的火車票,雖然素未謀面,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蕩漾在我們之間,誠信何其重要,此種真情至今我們都難以忘卻,引一句極俗的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好人老郝!

郝師傅見我們沒吃早飯,便推薦北大街上的一家東方連鎖面館,我們感覺大同刀削面味道不錯,雖未見到“柳葉落湯鍋”的情景,但入口勁道爽滑,填飽了肚子。

我們先去雲崗石窟,到處在修路,煙塵四起,只是沒看見網上盛傳令人恐怖的煤車,郝師傅說最近煤礦又出事了,所以運煤也暫停了,謝天謝地!

雲崗驚艷

遠遠地向武周山麓望去,頗像一面牆壁的山上,洞窟大大小小,錯落有致,只有光緒年間修建的閣樓上的琉璃瓦才為灰暗的色調添上一絲淡淡的色彩,雖然貌不驚人,但華麗絢彩的藝術珍品就藏在著大大小小的洞窟裡。

世界文化遺產雲崗石窟現存53窟,歷經北魏至今的千年歲月,愈來愈使人感到珍貴了,石刻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是因為繪畫可以修改,而雕刻尤其是石雕一旦錯了無法修改,更體現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藝和膽識,在這裡我不得不用“震撼”兩個字,在山西我也不得不頻繁使用,而且體會最深的感覺似咒語般縈繞著不曾散去。

曇曜五窟(大概是15窟——19窟)基本是以北魏皇帝的形像為原形的雕刻佛像,也是最早的洞窟,造像高大威武,高約十幾米不等,眉目傳神,但細微之處更是令人叫絕,如交腳彌勒造像的腿與手臂之間居然有一個托扛力士(約1.8米高)的形像連接,既生動添彩,又起到支撐作用,從造像那栩栩如生的表情中我讀出了什麼是鮮活,仿佛是神靈附體般呼之欲出。

20窟的露天大佛是雲崗石窟的標志性代表作,出現在中小學的歷史教科書的彩頁上,通體高20米,慈眉善目,大耳垂肩,盤膝而坐,連衣褶的紋路都流暢可見,大作品,小細節,實在難得。

由於石窟岩層屬於砂岩,易受侵蝕,加之塞北風沙大,煤灰形成的酸雨多,因此有些石窟造像已被風化得像骷髏般立在那裡,不堪入目。

五華洞色彩鮮艷明快是清代補飾的作品,頗有驚艷之感;音樂窟飛天造型飄飄欲仙,亦有手舞足蹈之感;蹭著導游的講解,我們來回幾遍的欣賞,真是一窟一感,流連忘返呀!

整整轉了兩個小時,在離開雲崗石窟時,我禁不住回眸遠望,思緒萬千,洞窟之華麗的超出想像令我受寵若驚,然而風化之嚴重的面目全非令我痛心疾首,那種切切之情也許你只有親見才能有的… …

懸空驚魂

號稱北岳的恆山可以忽略不看,但“三根馬尾空中吊”的懸空寺卻不能不看,先輩們的技藝之精巧,超凡的膽識令我們嘆為觀止,震撼!(門票60元,值!!!)

走到它的面前,懸空寺巧奪天工的險峻設計不禁讓我瞠目結舌,它恰恰懸在金龍峽的凹兜處,風吹不著,日曬不著,雨淋不著,面臨深淵,緊緊地貼在岩壁上,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而歷經千年而不損,難怪許霞客曾慨嘆其為“天下大觀”。

懸空寺極像一只倒掛在刀削斧劈般岩壁的蝙蝠,依附得讓你心驚肉跳,仿佛那幾根直立的柱子艱難的支撐著,咿呀作響。實際上這座有著1400多年高齡的古寺,是先在岩壁上鑿出圓洞,再將粗大的圓木浸過桐油,三分之二插進圓洞,三分之一露在岩壁外,然後在三分之一的圓木上搭建起玲瓏若飛的懸空寺。

攀上那高懸空中的三層殿宇,如此精致小巧且寸土寸金的寺內卻還供奉著“佛、道、儒”三教的始祖,還有千手觀音,武聖關羽等,難為了!有趣的是關羽的塑像是沒有長髯的,據說其被賦予神的形像,在佛教的塑像中佛是不長胡須的,周倉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連同手臂都不見了,所以便用玻璃櫥窗將他們如同芭比娃娃般裝起來供人們欣賞。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觀賞,令我們嘖嘖贊嘆,心滿意足之後,才向下個目標——五台山而去。

下午14:30分左右,懸空寺去五台山的路上,可以看見北岳恆山的主峰和著名的道觀群,還有兩棵高大的迎客松,郝師傅特意為我們停下車,在路邊指給我們看,由於時間有限,只好望梅止渴了。

香煙五台

從恆山去五台山的一路上,風光怡人,看著層層疊疊的梯田,金燦燦的油菜花,青綠怡眼的麥苗,令我們不覺心醉;郝師傅則用高亢的嗓音唱了幾支山西民歌小調,聽著地道的原汁原味,令我們一番贊嘆。

當車子盤旋進入五台山區時,風光更是極美,亞高原的草甸風光令人心醉,難怪網友疑似西藏,不算太過分。午後的陽光從雲縫裡擠出來,吝嗇地將山頂漆上一抹亮色,一切仿佛油畫的感覺。草甸上散落著成群的牛羊,悠閑地覓食,點綴在畫上,一個“美”字略顯單薄些吧!漫山遍野的綠,還有路邊不知名的野花,白的、橙的、紫的、黃的,像綠色天空裡閃爍的星星,隨風搖曳,頻頻頜首,迎接著我們這些遠客。(五台山進山門票90元,台懷鎮永樂苑賓館,聯系人:鄭三手機:13935056409)

已是傍晚時分,我們在台懷鎮裡漫步,完全商業化的感覺,一幅熱鬧非凡的景像,到處都是購買紀念品的游客,如果不是街上不時走過絳紅衣著的喇嘛和青灰衣著的和尚,我們幾乎忘記這是佛教的勝地。行不多遠,猛一抬頭看見五台山的標志性建築——著名的塔院寺大白塔,歷經多年的風雨矗立在那裡。顯通寺是五台山的首廟(門票6元,晚上7點還可以進去),除卻稱為“釋源”的洛陽白馬寺,它就是佛教傳播到中國的第二座寺廟,名氣大得不得了,我們自然要瞻仰一番。明代成化年間的無梁磚殿,內銅外金而輝煌耀眼的金殿,一切都在佛法的氛圍下顯得與眾不同,仿佛連那盤旋在寺裡的鴿子都是如此的不凡,整個氛圍使我這個局外之人況且肅然起敬,更何況信佛之人是如何的誠惶誠恐了。

翌日(7月23日)清晨起來,我們便去爬那號稱“小朝台”的黛螺頂,共計1080級台階,因台灣的老板捐資修築,起名曰“大智路”,據說爬時不能回頭看,寧信其有吧!所以我也只能低頭一路登上去,不時經過跪拜的信徒的身旁,他們皆三步一叩首,虔誠之至。一番大汗淋漓和氣喘吁吁之後,我走進寺院(門票4元)。院內有兩棵三百多年的古松,參天蔽日,使得廟宇多了幾分色彩。殿前供奉的銅鼎香爐是香港某董事長捐贈的,大雄寶殿的牌匾是新加坡某董事長敬奉的,只有乾隆皇帝的御碑確是難得的真跡,我可以飽飽眼福。

在黛螺頂上,俯瞰台懷鎮全景,淡淡的雲霧籠罩著,頗有神秘之感。偶然望見在綠色掩映間與那高高白塔遙遙呼應的居然是賓館建築工地的塔吊,想想台懷鎮內賓館和寺廟擁擠成一團,如此大煞風景令我費解,即使不能成功申報世界遺產,也不能戕害五台的勝境呀,看到有著千年歷史的佛教勝地被急進功利的人們肆意“開發”,難免有些酸楚和無奈湧上心頭。

萬佛閣(又名五爺廟)香火極旺,香爐前人山人海,大殿裡摩肩接踵,我卻驀然發現殿宇壓脊的圖形與西藏大昭寺的金頂一模一樣,在朝陽下熠熠生輝地溶在如洗的天空裡,映襯著塔院寺裡巍峨的白塔,伴隨裊裊的輕煙和飄渺的梵音,五台的美剎那間凝固在我眼前。

中午時分,我們在長途汽車站坐大巴去太原(車費51元),說是直達車,結果在路上居然還是被“賣”了,網上的消息果然真實。誰知後來在平遙和兩個廣東的小姑娘聊天時,才知道我們是幸運的,她們途中被“賣”了兩次,哦,我的山西!

一聲嘆息

(7月23日下午4:00匆匆趕到太原,就在火車站買去平遙的火車票,晚上7:40分左右抵平遙,雇上電瓶車,每人2元)在天即將黑下來的時候進入期待許久的平遙古城,入住平遙縣衙旁邊的衙門官舍。(標准間120元)安頓好行囊,我們就在著名的明清街上游蕩,暮色低垂,街上卻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見到家戶戶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仿佛嗅到山西特有的味道,我這時好想尋一壺黃酒,把二兩秋風,此樂何極!可惜天氣有點熱… …

(剪紙、漆器、黃酒、牛肉是平遙有名的特產,我們隨便詢詢價,准備臨走時帶上一些。晚上10:00在縣衙附近的田師傅的食攤上吃宵夜,人很好,碗禿3元,牛肉10元,啤酒3元,爽!強烈推薦)

翌日(7月24日)清早,我們去有“華夏第一民宅”之譽的王家大院。(乘火車從平遙到介修,票價3.5元,20分鐘就到,在介修火車站廣場坐11路中巴,票價3元,一個小時左右到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現分為高家崖、紅門堡、王氏宗祠三個部分,依山而建,層樓疊院,繼承了我國西周時期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共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總面積45000平方米,整個大院之大之是喬家、渠家等大院不能比的,恢恢乎游刃有余呀,稱之為“民間故宮”不算過分,而且建築的每一個細節都有一番典故,滿眼的文化,實在是太講究了,比起王家的獨具寓意的設計,我們如今的豪華裝修太沒有底蘊了,慚愧嘍!再想想王家大院的第一代王石僅僅是靠賣豆腐起家的,我們就更震撼不已了。

在導游(50元,值!)一陣眼花繚亂的指點和滔滔不絕的講述下,我們仿佛每走一步都踩到文化了,尤其是清嘉慶年間建成的高家崖宅院(王汝成和王汝聰兩兄弟家)的雕刻裝飾即使連篇累牘也說不完,在這裡我只舉三兩個例子,余下的你只好親自去看了。兩個獅子一前一後的石雕,諧音寓意“好事(獅)在後”;大猴子背著小猴子的石雕,諧音寓意“輩輩(背)封侯(猴)”;五只蝙蝠雕刻在影壁之上,諧音寓意“五福(蝠)臨門”;甚至連下水的井蓋也做成銅錢形狀,曰“流水不流財”。

在這黃土高坡上的清代城堡式建築裡,我們曲折迂回,轉了兩遍,發現每一個磚雕、石雕、木雕都有美好的期盼和對家族幾代人的教育哲理,從精致的雕刻到深遠的寓意,我們不難發現主人的構思精巧,用心良苦,中國的傳統文化深深地浸透在高宅大院中;王家先族的良好願望也許是期盼家族長盛不衰,永世榮華富貴,但“富不過三代”的箴言終究會驗證,其實王家自乾隆年間傳至清末累計富貴傳盡八代,已實屬不易了。

在體驗晉商因誠信經營而富足的傳統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一路走過山西所目睹的顛簸的公路、搖晃的煤車、林立的煙囪… …唉!山西的晉商文化在清代發揮到了極至,彙通天下,生意也遍及全國,卻將財富積累在山西的深宅大院;可今日的山西晉商的子孫是將腳下的資源遠銷全國,反而使山西污染嚴重,經濟缺乏深層次的開發,但願一聲嘆息不要成為一生嘆息吧!

雙林賞珍

(依舊是原路返回,在介修坐去平遙的中巴,5元/人,在雙林寺路口下車,步行大約10分鐘可到。)雙林寺是許多網友極力推薦的,我們不得不看,因此我們覺得十分幸運,因為那些栩栩如生的彩塑能保存多久,只能聽天由命了。我們去時恰逢周一,又是正午時分,烈日高懸,沒有一個游客,三進院落裡只有幾個內蒙古大學的美術學生在用泥雕臨摹彩塑,四周極幽靜的,那些古老彩塑依舊保持千年的姿態卻散發著迷人氣息,果然名不虛傳,我們也被這種藝術的氣氛感染著,連腳步也輕了起來。

自在觀音神態自若,手臂之優美,線條之流暢;侍者韋陀騰已斷手,但騰挪之傾轉,側身之回眸;露臉頻繁的山西老鄉關羽(山西運城人,緣分啊!)的塑像和背景的懸塑連成一片,像壯觀的立體片場,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等光輝的“業績”一一呈現;如此之多的彩塑和壁畫顏色已暗淡許多,但這些歷史遺留的藝術珍寶都不影響你贊嘆的言語和心情。

這座因釋迦牟尼“雙林入滅”之說而建的古寺甚至大雄寶殿的匾額也是清代道光年間的,字體蒼勁有力,雖已褪色,卻比五台山黛螺頂的真實許多,我最不願接受的就是“修舊如新”的感覺。

而我擔憂的是這些令人流連的古老藝術品如何長久呵護,自在觀音所在的殿內從水痕的情況看,殿頂大概漏雨,所以著名的自在觀音蓋上了防雨的塑料“裙子”,保護得如此隨意,但願我不是杞人憂天。

(雇電瓶車5元/人到平遙火車站,我們回到古城,在西大街上的德居源暴“撮”了一頓,過油肉,拔絲山藥,炒碗禿,共計55元;明清街上的天元奎、雲錦成價格昂貴,受不了!)

我們在德居源服務員的推薦下來到雷履泰(日昌升票號的創始人)故居附近的渾漆齋,這是座清代四品官員(相當於省長)的老宅子,上馬石就有兩級台階,氣派得很。主人耿寶國50多歲,在平遙頗有聲譽的名人,從事漆器藝術幾十年,他毫無保留向我們展示他的漆器、字畫,的確很見功力。我們談得投機,很快便成了忘年交,他介紹說還想搞個人的藝術作品展覽,我也答應他為展覽做些宣傳,後來他送我的那幅對子“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我覺得就是他的寫照,這種古城民俗的難得的原生態接觸也令我回味無窮,可惜平遙的商業味越來越濃,也許有窒息那一天。

(剪紙也是在縣衙附近的掛著“古城剪紙藝術展銷”牌匾那家買的,店主姓楊,價格還可以;牛肉一定要買冠雲牌的,注意不要被魚目混珠了)

龍城徜徉

(7月25日早,我們從平遙乘火車到太原,2個小時左右,票價8元/人,在火車站對過的盛唐賓館入住標准間110元,條件不錯,關鍵是離火車站近。在火車站乘104路電車到柳南下車,順著柳巷走到銅鑼灣廣場,去認一力吃的羊肉蒸餃,味道很好。後回火車站乘856路公共汽車,票價2.5元/人,直達晉祠公園)

北方的園林少得可憐,太原古稱“龍城”,懸甕山麓的晉祠便是龍城的明珠,就像頤和園秀於北京,但晉祠的歷史可是1000的倍數。

晉祠在吳伯蕭筆下被我熟識,今日終於親見了,仿佛一種久違的感覺油然而生。古樸的三個圓形拱門凹進紅牆內,上面兩個暗淡的金字“晉祠”,在極普通的門後卻是有著“三絕”的“山西小江南”,宋代侍女像,難老泉,周柏統稱為“晉祠三絕”,在北方的土地上有此園林,實屬不易。

在晉祠內悠然漫步,品味山西的歷史,是很愜意的事。

聖母殿內宋代侍女們班駁的身體已承受了千年的風雨,卻躲在陰暗的側面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故事;蟠龍柱上的龍蜷曲著身體經歷千年的滄桑,卻依然遒勁有力;聖母殿的建築更是榫鉚的木制結構,可以如此巍峨,令人贊嘆。難老泉已干涸,但現在卻用水泵抽地下水偽裝出泉湧的樣子,不知是喜還是悲?3000年的高齡周柏幾乎傾倒,像一條龍橫臥在那裡,樹的疤結恰似“龍眼”,惟妙惟肖。魚沼飛梁稱之為古代的“立交橋”,通俗點說就是魚塘上的十字交叉橋,但名氣頗大… …真是一步一景,值得徜徉呀!

(從晉祠回來,還是去柳北吃郝剛剛羊雜割,8元/碗,味道還行。7月26日早,我們乘N266次到大同,票價30元/人)下午,我們來到九龍壁參觀,其原是朱元璋的十三子朱桂王府的照壁,比起北京北海公園內的九龍壁大氣了多,但色彩上不如其華麗,還是值得一看。(最後在北大街上的林姥姥大快朵頤,筱面沾臊子挺好吃,花費56元;乘2178次列車返沈。)

結束語

一路走過,感慨萬千。“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她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極美的歌詞,現在看來有些誇張,雖然它受到許多人為的戕害,但我覺得山西是值得徜徉的地方,它的文化和歷史底蘊是無法復制和嫁接的,我祈禱它能永遠留駐這些令人震撼的古跡,像老郝一樣淳樸的民風,讓它遠離煤車、煙囪、旅游商業化的傷害,但願此次山西之旅的回味如它千年的歷史般綿長吧!

2006年7月31日圓蔥追記於沈陽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