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那山那水那小城

作者: 單身小野貓

導讀又是南國秋雨時,淅淅瀝瀝的雨絲飄落窗前,拂去連日難耐的酷暑,也蕩滌了彌漫我心靈的喧囂凡世的紅塵,忽然步入清淨的我,不禁憶起那一方淨土——靖西。那個給過我一片清涼世界的地方!一直都喜歡到山村小鎮游歷,因為那裡可以尋找到一種真實、一種淳樸、一種久違的歸宿……。不知道是都市人的通病還是我的宿命,反正去年的那一天,友人簡單的幾句話,竟然讓� ...

又是南國秋雨時,淅淅瀝瀝的雨絲飄落窗前,拂去連日難耐的酷暑,也蕩滌了彌漫我心靈的喧囂凡世的紅塵,忽然步入清淨的我,不禁憶起那一方淨土——靖西。那個給過我一片清涼世界的地方!一直都喜歡到山村小鎮游歷,因為那裡可以尋找到一種真實、一種淳樸、一種久違的歸宿……。不知道是都市人的通病還是我的宿命,反正去年的那一天,友人簡單的幾句話,竟然讓我感到西部的那個小城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有吸引力,以至我毫不猶豫地背起行囊,踏上旅途。

西去的路在延伸,城市的繁華在消失,我的思緒在沉寂中慢慢釋然。

幾個鐘頭的路程在田園村落、崇山峻嶺中不知不覺地結束了,到達靖西縣城已經中午時分,簡單用過午飯,略為小憩,當地的朋友便告知下午有兩個極具特色的地方值得游覽,一個是舊州,一個是鵝泉。

舊州,有“小桂林”之稱,近前看來:山巒挺秀,綠樹掩映,碧波環繞,小橋流水,幾座古色古香的宅居點綴其間,雖然無需多時便可游覽全貌,但讓人感到清秀別致,一番滋味在心頭。貫“城”而過的是廣西最大的“繡球產地”——繡球一條街,據說這裡的繡球還遠銷海外。街上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繡球,街道兩旁盡是五彩斑斕、制作精美、各形各式的繡球,徜徉環顧,還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也許是電影《劉三姐》的緣故,尤其是影片中三姐與阿牛哥在大榕樹下拋繡球定終身的情景深入人心,所以繡球也成了廣西的一種像征而家喻戶曉,廣西的許多旅游景點把繡球作為旅游紀念品出售給游客。其實繡球的來歷大有文章,現在的繡球一般意義上作為愛情的信物,每逢春節、三月三、中秋等傳統佳節舉行的歌圩中,壯族青年男女相邀彙集村邊地頭、河畔草灘,男女分列,相互對歌,達情表意,然後女方將繡球拋向意中人,若兩情相悅,即可訂立終身……。而有多少人知道,廣西寧明有二千多年歷史的花山壁畫上就繪制有繡球的圖案,不過當時它可不叫“繡球”,亦非表示柔情的物品,而是用青銅鑄造,在作戰或狩獵時甩投的兵器,稱為“飛砣”。到了宋代,才逐漸演變成由彩緞、花布裹繡,內藏豆粟、棉花籽或谷殼的“繡球”,內中之物亦有說法:一來使繡球具有一定的重量,適宜拋接;其次隱喻將友誼和愛情的種子拋給對方。如今,球的上端系著一條便於投擲的彩帶,下端綴上一束或幾束彩穗,球面的繡飾更加精妙,不管是繡球凌空飛舞還是擺飾家中,都是那麼的情趣盎然,意味深長。這也許是舊州的個性所在,一種文化的沉澱,一種歷史的傳承……

天蔚藍、水清澈、山疊翠,舊州在山籠水抱之中靜謐地數著流逝的歲月,把人生的經緯線編織到了美麗的繡球上,向來來往往的人們述說滄海桑田的故事。

在去鵝泉的路上,友人娓娓道來鵝泉的典故:相傳古時,鵝村有一楊氏老婦,孤苦伶仃。一日趕圩歸來,拾得兩枚大鵝蛋,興高采烈地捂在懷裡,帶回家中。沒料到進了家門不久,一雙小鵝便破殼而出,楊氏歡天喜地,精心喂養,小鵝長得很快。可是有一天,正值鵝戲溏中之時,忽然天昏地暗,雷聲大作,剎時池塘下塌,陷為深淵,楊氏尋鵝不見,憂郁成疾而死。村人哀憐,為其治喪,誰知出殯之時,棺材不翼而飛。原來,這是龍王見楊氏孤苦,便命兩王子化蛋投身,與楊氏作伴,如今時日已至,王子化龍而歸,並接她升天而去。於是,後人在泉邊立廟,“以祀楊媼”,適時祭祀。感慨之際,已到鵝泉。下車臨泉,但見一峰突兀,群山拱擁,嶺嶺蒼翠,山山蔥蘢,其狀若憑水而憩,坐地昂首,“曲項向天歌”的大鵝,這便是鵝山,我估摸著這才是“鵝泉”得名的真正原因。由於不是節假日,所以游人不多,我們可以悠閑地繞泉徐行。鵝泉實際的泉面寬度約在三十余丈,據說泉水可分三層:第一層深約四丈;第二層深約六丈;第三層深不見底,下通暗河。所以池水由地下湧出,澄然一潭,波清水碧,不枯不涸。夾岸修竹玉立,舒枝展葉,宛若臨水梳妝的少女;清風過處,婆娑起舞,婀娜嫵媚,亦如曼妙青紗搖曳生姿。方入鵝泉碑亭,即見一“鵝”字巨碑,字長約六尺,寬約三尺,筆走龍蛇,神采飛動,點畫遒美,行氣流暢,頗具右軍瀟灑飄逸之風。

賞析未已,天色現晚,太陽慢慢走向山的那一邊,蔚藍天際的雲層鑲上了一道銀白的邊,緩緩地,原來身披聖光,讓人目不可視的太陽,變成了金黃色的圓輪,繼而又變得紅彤彤的,透射出柔和的萬道霞光,浸染了天空,在悄無聲息中穿越雲間,把一抹艷紅塗到白雲羞澀的臉上。雲兒醉了,隨著夕陽,在湛藍的畫布上演繹著美麗與光彩,淺白、淡青、嫩黃、緋紅……像百變精靈一般,時兒像金蛇狂舞,時兒如騎龍跨鳳,時兒若波濤漾動,時兒似沙場戰陣。

在絢爛紛呈的雲霞面前,眼前的山峰只好無奈地留下一道輪廓,而起伏跌宕的山勢,恰似翩翩舞者,讓觀賞它的人從那永恆的曲線中領悟一種真諦。平靜的水面見證了這美好的一切,浮光掠影映襯著對逝去的眷戀,就像歷史長河裡曾經感動過它的每一個記憶。

霞光漸漸退去,山嵐微微泛起,鄰村已是炊煙裊裊,雞鳴狗叫,呼兒喚女之聲在暗去的天地間隱約著招喚我回到現實。一帶晚煙浮山麓,依稀遙聞喚兒聲,我不知是回到了兒時的故鄉?還是走進了陶淵明的世界……

許是我的真誠感動了上蒼,許是冥冥之中的一種緣分,一種注定,我在鵝泉的這個傍晚,得到久違了的解脫。

第二天,在友人的陪同下向古龍山峽谷群進發,友人說那裡是剛剛發現的原始生態林區,值得一看。真的“原始”嗎?我表示著一種懷疑,在我看來,人類對“原始”已經陌生,這個世界的原始山谷,已被文明侵占得再也沒有什麼神秘感了。行不多時,景區已進入眼簾,綿延的山勢莽莽昌昌,雖算不上雄渾,卻有厚重感。來到谷口,沿著小道拾級而下,愈行愈深邃,兩旁惟有知名或不知名的樹木與花草相伴,偶爾一、兩聲鳥啼蟲鳴在峽谷間回蕩,在耳旁縈繞,空寂悠遠襲上心頭,我開始有一種步入遠古洪荒的感覺。

秋天的山色果然是最美的,它不僅有郁郁蔥蔥的翠綠,金黃和火紅也熱熱鬧鬧地來趕場,繽紛點綴在綠色的海洋裡,彼此相得益彰,大山就像穿上了過節時的錦緞,斑駁陸離,光鮮明麗,一掃平日的單調與乏味。山風夾著秋的清涼,吹去游人身上的燥熱之氣,迎面而來的山澗、溪流、河灘、幽潭、溶洞、飛瀑,讓且行且住的我一次次驚嘆大自然的偉力。這裡的河流大多較淺,水色清澈澄碧,可以細數游魚,如果漂流其上,自然是閑庭信步,別有情趣。有時溪澗也會隨峰回路轉,突然舍去湍流細浪,在幽靜處形成池潭,到這裡,一切好像都是靜止的,水面無聲無息平滑如緞,水色瑩潤碧綠,仿佛鑲嵌在寶山中的一顆巨大的祖母綠,潭邊茂密的樹林裡,連一聲兩聲鳥兒的叫喚也聽不見,佇立潭邊,萬籟俱寂,有的只是陶醉。整個游程中,展轉間有瀑布的轟鳴打破山谷的寂靜,瀑布雖然沒有逼人的氣勢,但纖巧秀美,不失韻味,凌虛飛下,雲蕩霧走,入潭濺水,散珠騰煙,滃滃然而彌四合。你還可以歷攬溶洞暗河的今古奇觀,“鯉魚噴玉”“金龍吐珠”令人遐想,當“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許願石”橫亙在你的面前,石上的條紋是千百年嵌刻下來的願望,也許你真的許下願望,才會“柳岸花明又一村”。

數小時的游覽不知不覺完成了,我再度領悟我們原始的本能,那高低起伏的韻致,述說著一種溫暖、一種柔情,告訴人們:你愛高山深谷的悸動,帶著原始的快樂。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