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一峨眉山之旅(四)(吃住行花費耗時感受等超詳細)

作者: qingqiushui

導讀5.4日,鬧鐘六點正響。自己打開廟門跑到齋堂去拿了鞋子回來穿好。吃過早飯之後,6:55,開始了我們第三天的行程。從遇仙寺出來,滿山都聽到鳥兒清脆的鳴叫,讓人心曠神怡。沒走幾步,看見路邊樹林中有一只正在唱歌的美麗小鳥,趕緊用相機抓拍了下來。經過九嶺崗,就開始了難走了鑽天坡。又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石梯。這是一個艷陽天,還沒走幾步呢,已經又熱又累了。� ...

5.4日,鬧鐘六點正響。自己打開廟門跑到齋堂去拿了鞋子回來穿好。吃過早飯之後,6:55,開始了我們第三天的行程。從遇仙寺出來,滿山都聽到鳥兒清脆的鳴叫,讓人心曠神怡。沒走幾步,看見路邊樹林中有一只正在唱歌的美麗小鳥,趕緊用相機抓拍了下來。經過九嶺崗,就開始了難走了鑽天坡。又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石梯。這是一個艷陽天,還沒走幾步呢,已經又熱又累了。還好一路上,林木森森,千岩萬壑,景色優美,將峨眉山的秀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知道是我們休息一晚之後走得快,還是遇仙寺的師傅為了留人住宿故意把時間往長了說,總之,從遇仙寺到洗像池,五公裡的路程,遇仙寺師傅說走得快要兩個小時,走得慢要兩個半小時,而我們只走了一個半小時就到了洗像池。在洗像池,特意看了下住宿的條件和價格,暗自慶幸自己昨天選擇遇仙寺住宿的正確。在洗像池,又看到了一只孤單單的猴子。 過了洗像池,以為肯定沒有猴子了,於是大搖大擺的拎著水杯前行。這一路上,漫山遍野的各種杜鵑,有的正在開花,有的花已經謝了,有紅色的有白色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松樹,杉樹,映襯著碧藍的天空,美麗無比。過洗像池,還沒走多遠,又聽到下山的人說前面有猴。急忙把水杯放進包裡。這次遇到的猴群數目還不少,有好幾只。有的正在吃東西,有的正在尋找覓食的目標。在我們前面有一個穿紅色T恤的男青年,他從猴群旁邊經過的時候,就只見一只猴子嗖地從欄杆邊鑽出來,開始追著抓他。我和BF都沒敢招惹這些猴子,從它們旁邊快速通過。從洗像池到雷洞坪的路是很好走的,當然這是相對於九十九道拐和鑽天坡來說的。這一路上的人要稍微多一點點了。基本上走一段就能碰到幾個上山或下山的人。十一點二十,我們達到雷洞坪。一到雷洞坪,頓時又有在清音閣的感覺,人山人海。雷洞坪寺廟旁邊就是停車場,還有很多旅館和飯店,不過看起來都有點貴。還是在山間的小店吃比較劃算一些。酸辣粉五塊錢一碗,和在成都的份量相比差不多,可價格卻沒貴多少。蛋炒飯也是五塊一碗,但是相當於成都一元一碗的蛋炒飯三碗了。

從雷洞坪到接引殿,人很多,上山的,下山的,人滿為患。一路上都是賣旅游紀念品的。我也在這裡買了一個蝴蝶標本。老板喊價35,我還價20,輕松買下,老板還生怕我變卦似的,於是感覺買貴了。在這一段路上,還找了一個小賣部買電池,兩對20元,真是吃人呀。不過也沒有辦法呀,誰讓我沒有帶充電電池走呢。從雷洞坪走不多遠,路邊上又有了猴子。不過這個猴子不是野猴子,是有管理員看管的,還拉了線圍了欄杆把猴子的活動範圍和人的行動區域隔了開來。這裡的猴子好像是比較溫柔的,看見有人將水淋在猴頭上,猴子一激淋,不過也沒見猴子有什麼過激行為。這些人也真是不知好歹,沒見識到半山野猴的霸道。如果在半山這樣對待出沒的野猴,恐怕早就被抓得遍體鱗傷了。從雷洞坪到接引殿,路不難走,但人相當多,所以速度也快不起來。雖然只有1.5km,我們卻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到接引殿的時候,已經中午12:30了。在接引殿的素食餐廳吃了午飯,每人15元,四菜一湯。只要不浪費,飯菜都可以隨便加。吃飯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女孩,可能是屬於驕生慣養型的,坐在桌子旁邊,嘴巴撅得老高,非常生氣的說,“15塊錢一個人,還不准浪費,關你什麼事嘛。肯定很不好吃,我肯定吃不飽”。呵呵,現在的小孩子呀~~我吃得飽飽的,又往杯子裡灌了水,坐在外面石欄杆上曬太陽休息。這個時候BF一個不小心將杯子掉落在石欄杆下的泥地上。從石欄杆到泥地有一人多高,當時也沒想那麼多,直接就翻到了石欄杆外面,然後跳了下去。杯子是撿到了,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上去了。最後在BF的幫助下,使勁地拉了我一把。我抱住了石欄杆,膝蓋跪在了石欄杆開洞的地方,磕得我膝蓋好痛。然後再站起來,翻過石欄杆。拯救水杯的行動結束。兩個在餐廳吃飯的小女孩目睹全過程,其中一個就是剛才桌子旁邊抱怨的小女孩。我上來後,她們都用崇拜的眼光望著我,一邊說“好歷害哦”。哈哈~~我的粉絲~~

13:20,我們從接引殿往上走,上山下山的人都很多。不過下山的遠多於上山的。過接引殿,就開始走七裡坡,又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石梯,我的天啊~~好在就快要到金頂了,堅持就是勝利呀。經過七時坡,終於在14:40到達太子坪。因為覺得金頂住宿貴,我們本是打算住太子坪的,然後第二天一早爬到金頂看日出。可一問太子坪的師傅,居然已經滿了。我差點沒暈死,才下午三點不到耶~~沒辦法,這下只能上金頂了。

明天更新就寫到金頂了。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