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雲南邊陲小鎮騰衝(一)

作者: 往往

導讀游雲南邊陲小鎮騰衝(一)翻越高黎貢山,和順僑鄉 今天我們離開了神秘的怒江大峽谷,准備翻越高黎貢山,向騰衝進發了。司機楊師傅就是騰衝人,出來好幾天了,就要看到他一雙小兒女了,自然願意早點出發,我們也希望在騰衝多看看,所以天剛蒙蒙亮,我們就從六庫出發了。行不多遠,來到一個邊防檢查站,兩個小兵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出示身份證,看過之後,立刻親 ...

游雲南邊陲小鎮騰衝(一)翻越高黎貢山,和順僑鄉

今天我們離開了神秘的怒江大峽谷,准備翻越高黎貢山,向騰衝進發了。司機楊師傅就是騰衝人,出來好幾天了,就要看到他一雙小兒女了,自然願意早點出發,我們也希望在騰衝多看看,所以天剛蒙蒙亮,我們就從六庫出發了。行不多遠,來到一個邊防檢查站,兩個小兵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出示身份證,看過之後,立刻親熱起來,說他們是從北京當兵到這裡的,看到我們北師大的住址,更是親熱,說他原來就在北京電影制片廠和我們是鄰居。他們來了兩年了,這裡生活還好,氣候溫和,只是太閉塞,把小伙子悶壞了。聽說我們到這裡旅游,小伙子很不理解,到這個深山大川有什麼可玩的?雖說是鄉親,例行公事還要執行,我們的行李被打開,估計是查毒品,這裡與緬甸接壤,以前都要邊防證,這幾年松多了,當然我們也不會有違禁品。翻了一陣就放行了。離開檢查站,我們的車仍舊沿著怒江走了一段,漸漸開始走上了山路。進入高黎貢山,楊師傅的話多了起來,談起他的家鄉,贊美之情溢於言表。騰衝確實值得稱贊,4萬年前的造山運動造就了高黎貢山,造就騰衝90座火山與80處溫泉相伴相生的奇觀,也造就了北海濕地的盛景。高黎貢山是騰衝高聳的脊梁,難怪騰衝人視它為母親山。高黎貢山屬於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山體狹長,山勢雄偉,地形切割劇烈,由南北縱向的嶺谷相間排列而成,相對高差達2826.7米,最高峰握那山海拔3916米,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裡免遭第四紀冰川的侵襲,許多古熱帶植物得以保存下來。從怒江河谷到山頂,植被呈現出明顯的垂直景觀,當河谷裡木棉花盛開的時候,山頂仍然白雪皚皚。加上高黎貢山巨大的山體擋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襲,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濕氣流,使地處低緯度高海拔的保護區,形成了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在這個綠色寶庫中,珍稀植物隨處可見,據說,這裡有高等植物1000多種。聞名於世的“大樹杜鵑王”,樹齡500余年,樹高25米;有被稱為“綠色壽星”的古老孑遺植物——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樹種禿杉,樹干高大挺拔,最大的樹齡已有1000多年;其它珍貴樹種有楠木、滇楸、山龍眼、雲南鐵杉等20多種;藥用、油料、纖維植物種類繁多。還有稀世的古銀杏王、千年禿杉王名揚於世,這裡也是雲南山茶的發源地。難怪被譽為“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又因為高黎貢山是一道由北向南縱貫在怒江以西的天然屏障。怒江幾乎是平行地奔騰咆哮在峽谷中。歷史上記載過侵華日軍打到龍陵、騰衝時,中國軍被迫炸斷當時唯一一座怒江的橋惠通,國民黨堅守怒江一線,日軍試圖用橡皮艇多次強渡,都被打了回去。落入江中的屍體瞬間就被洶湧的漩渦吞沒。有了這些歷史,你更對這山這水肅然起敬起來。

多少年後,當你懷著崇拜的心情走在山路上,所見只是萬木葳蕤,所聽的也只是山風颯颯,心中不免感慨萬千。雖為冬季,山上卻郁郁蔥蔥,楊師傅不時的指給我們看路邊的原始森林,茂密的綠色中閃現了粉紅的山櫻花,不知名的小鳥發出悅耳的鳴叫,真的是太美了。到了森林濃密的地方,楊師傅還會停下車來讓我們拍照。高黎貢山連綿起伏,巍峨壯美。才上到半山就都是濃稠的雲。雲海填壑,雖是當地的老司機,車速也慢了下來,緩緩前行。雖然一路盤山的公路修得很好,但車子爬到山頂時,往下看這陡峭的山峰,地勢險峻仍讓人嘆為觀止。 經過了近5個小時翻山越嶺,我們終於來到了騰衝。騰衝位於雲南西部,距昆明770公裡,全縣面積5848平方公裡,居住著23個民族,總人口近60萬。騰衝,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通向緬甸、印度的最後一站,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承載著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一進入騰衝縣城,馬上就讓人刮目相看起來,不敢相信這是一個邊陲小城,一切都井井有條,街道一塵不染,綠化也完備,讓人賞心悅目。我們住的賓館是新建的四星,條件很好。稍事休息我們就驅車趕往第一個景點“和順僑鄉”了。在僑鄉的進門處,是一個巨大的牌坊,灰色的,高大而有氣勢,正面書寫的是“和順順和”四個大字。走進這裡你會以為來到了江南小鎮,無論格局和風格都讓人感到親切。進門以後我們就看到一個叫做“和順人家”的庭院,原本以為是個什麼景點,走進卻原來是個飯店。我們於是在這裡用餐。這裡規模不小,院子裡有假山和各種植物,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古色古香,一點不亞於一個江南園林。在司機楊師傅(他就是騰衝人,從怒江和我們一路走來)的熱情介紹下,我們吃了一頓騰衝的特色菜,大救駕、炒餌絲,各種涼拌野菜、松尖、松花菜等都極具地方色彩。大救駕是雲南騰衝縣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是炒餌塊的一種,制作的方法是將餌塊切成小片,再加上火腿、雞蛋、肉、蘿蔔、番茄等,一起放在鍋中爆炒而成。傳說,明永歷帝逃亡的時候,逃到騰衝這一帶時,已經飢餓交加,當地一家好心的農戶,為他炒了一大盤餌塊,此時,永歷帝才覺得世界上竟有如此美味的食物,回味之余,感慨:"救了朕的駕"。於是,大救駕便成了騰衝餌絲餌塊的代名詞,名聲不徑而走。據說在別的地方是根本吃不到地道的“大救駕”的。我們在昆明吃了一頓餌絲,味道不敢恭維,而騰衝的餌絲細滑,寬湯味鮮,真是一絕。吃了飯,我們就在一個小導游的帶領下進入僑鄉了。千百年的滄桑孕育出光照邊地的第一僑鄉——和順,和順是雲南騰衝縣的一個小鎮,歷史在這裡沉澱下了許多獨一無二的資源:水岸濕地和沃地良田,一萬多僑居海外的同胞和許多名人。和順僑鄉,古名陽溫登,舊為佤族居住地,因有小河繞村而過,起名“河順”。以後再由文人雅士借詩“雲湧吉祥,風吹和順”之意,更名和順。和順四周是大大小小的火山錐,全鄉住宅從東到西環山而建,漸深漸高,房舍密集,錯落有致。一條三合河繞村而過,兩座石拱橋連接村內外大路。村中所有的道路、甚至連村外的田埂都是用石條鋪就的,晴不揚塵,雨無泥濘,不爛不滑。環村大路邊,每一條巷道的交會處,都有一道圍有石欄的半圓形或是扇形“月台”,有的還有照壁,據說是依風水而建,月台中間種有一棵大榕樹或是槐樹,綠陰如蓋,旁有石凳供人休憩、談天。環村每隔一段就有洗衣亭跨河而建,亭約十平方大小,四角微翹,水上鋪有井字形石條,飲用水和洗濯水的流向自然分開。抗戰期間,和順得遠征軍保護,幸免於炮火。走進僑鄉,在環繞村子的小河上,兩座石拱橋跨河而建,形似雙虹臥坡,這就是著名的雙虹橋,一個巨大的牌坊矗立橋頭,上書“文治光昌”四字,很有些氣勢。過石橋即到和順圖書館。它位於村子正中,依山勢逐級向上。據介紹這是中國鄉鎮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六萬多冊館藏圖書中不乏古籍善本。和順圖書館建於1924年,門面是仿照蘇州原東吳大學的三孔西式鐵門建造的,門匾是胡適的題詞“和順圖書館”。主樓兩層,柱少梁多,上下均為玻璃窗,顯得寬敞明亮。主樓及旁邊伸出的六角亭和天井、花園等構造和諧。遠遠看去倒像公園中的亭台樓閣。大堂裡的讀書架上有很多報紙、雜志,都是最新的,可以隨意翻看。我們去時,就有一位老人在翻看報紙。屋角有電腦,撥號即可上網。在這樣的邊陲僑鄉還真是與時俱進呢。多年來,和順圖書館的知識之光,照亮了和順幽深的小巷,也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和順人的心靈。在雲南邊遠的僑鄉,創建了這樣一個影響深遠的鄉村圖書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它體現了和順人重商亦重文,是一種有境界的面向未來的文化現像,看到如此崇尚文化的地方,實在讓人感動。70多年前,和順僑商寸以莊、賈鑄生為了把向更多人傳播科學文化新知識,便自費到緬甸向僑商募捐,得到了寸海亭、張寶廷、尹玉山、李玉山等大批僑商的支持,很快籌集了大量經費和圖書,終於在1928年建成了邊地僑鄉的和順圖書館,先後由讀書報社社長李仁傑、艾思奇兄李莊生、著名教育家寸樹聲任社長。圖書館辦得生機勃勃,不僅藏書、借閱書報,而且還通過收音機播發的新聞,創辦了《三日新聞》油印報,成為騰衝最早的報紙。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盡快把重大新聞傳播到民眾之中,改三日刊為日刊,為宣傳抗日救國做出了貢獻。聽導游介紹和順圖書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仍有藏書7萬多冊,並珍藏有許多孤本、善本和地方文獻,如《二十四史》、《武英殿聚珍叢書》、《雲南通志》、《續藏經》、《四庫全書》、《萬有文庫》、《永昌府文征》、《華僑寶鑒》等,成為中國鄉村圖書館的一大奇觀。為此,許多專家、學者、政治家都為和順圖書館題詞贈匾。其中有胡適先生題寫的橫匾“和順圖書館”,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廖承志題寫的館名“和順圖書館”、有著名數學家熊慶來題贈的“民智泉源”等。站在和順圖書館大門前,腳下綠水環繞、白色的雙虹橋和金黃的莊稼鋪展在你眼前,心中充滿了對這些傳播知識的人和歷經滄桑的圖書館的崇敬之情。中國多年來,並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對文化的廣泛傳播。也許有人以為上了大學就有了文化,其實文化的修養是要世代熏陶的。正是因為文化素養不夠,才使我們國家的發展處在不平衡的狀態,多希望年輕的一代能多多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並像幾十年前的文人一樣,把文化之光灑向祖國每個角落呀。從圖書館出來,我們踏著石板鋪就的小路,沿著環繞村子的小河去看那些遠度海外的人用自己血汗錢建造的家園。是的,和順僑商的馬幫就是從這裡走出去,和順人的血與雨淚河也是從這裡流過。和順人當年因生活所迫背井離鄉的人實在太多了。如今僑鄉一千多戶近6000人口,而在海外的和順華僑就七千余人,可謂家家有人在海外,人人都是僑屬僑眷。在水邊,我們看到許多方形亭子,亭子四周的欄杆上晾曬了許多衣裳。導游告訴我們這叫“洗衣亭”。在海外掙了點錢的和順人,難忘故鄉的親人,便在湖畔溪旁,修建了一座座簡樸的小亭子,讓親人們洗衣時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睹物思人,在亭裡搗衣的女人,邊洗衣邊懷念遠在他鄉的親人,此情此景,到叫人心裡有些酸楚。行走間,我們看到了一個貞潔牌坊,當年和順的寡婦多,親人上路,常常一去不歸,留在家中的妻子便在在凄風冷雨中苦等一生,那灰色孤零零的佇立在路口的牌坊,就是她們的人生寫照。上面凝結了多少思念的辛酸淚。

我們行走在和順幽深的巷道,尋覓小巷人家的故事。這裡面不僅有凄苦,也有悲壯和輝煌。自明清以來,在6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那些走夷方的和順人,以他們的勤勞和才智,以他們的誠信和德行,在緬甸、泰國、甚至澳大利亞、加拿大、美、英等國,樹起了和順人亦商亦儒的形像。在緬甸,僑商尹蓉以他淵博的學識,成為四朝緬王的國師;僑商玉石大王張寶廷,富而不吝,樂善好施,在緬甸修建了許多重大工程,受到當地人的敬重;才十余歲就離開和順赴緬經商的寸玉亭,幾經風雨,成為了一代翡翠大王。他順應時代洪流,為雲南騰越起義和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孫中山為其題贈了“民國策勛”的匾額,贊譽他為“華僑領袖,民族光輝”;曾在和順砍柴割馬草為生的尹其順,在14歲時,步行7天到緬甸八莫。他節衣縮食,勤勞創業,從做小生意開始,成為一代富商。他富而仁厚,誠信待人,賑濟貧苦群眾,被海內外人士稱之為割馬草出身的仁義富商……我們就這樣聽著走著,腳踏在石板鋪就的古道上,或坐在小巷的月台小憩,看著樹影婆娑的村落,產生了一種要走進小巷尋覓的渴望。可惜我們時間有限,只能走馬觀花了。

和順的民居基本上由石頭、木材、泥磚建造而成,不同的家境選擇不同檔次的材料,房屋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既有傳統庭院式建築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也有中西合壁式的,還有糅合白族民居特色的。每家宅院中的天井都用石板鋪砌,院內廣植盆景花卉,廳堂裡懸掛著對聯、匾額,其內涵與講究著實讓人驚嘆。有的人家還裝有進口鑄鐵花窗以點綴廳堂,在有的人家可以見到雕花精美的中式窗欞鑲著進口的彩色玻璃。大多房舍修繕良好,粉牆黛瓦,整潔美觀。也許最值得和順人驕傲,也是建築最精美的就是幾個富戶的宗祠。我們參觀了最有特色的劉氏宗祠,它建於鹹豐5年,距今150多年了,但仍保持著完整的結構,它的前面是一個人工湖,既可灌溉,又可觀賞,一個半月形荷塘,塘上築有雙孔石橋直通月台,牌樓式的大門精美無比,進入祠堂,只見建築依山向上,規模宏大,正殿供奉劉氏先人,據說每年的清明節,劉氏子孫都會在這裡祭祀祖先,這裡成為族人聯絡感情的場所。行走間,忽見一潭池水,這是從山麓湧出的泉水蓄積而成,以前人們以為是龍神顯現,故圍成一潭,這裡的水碧綠,據說水質很好,潭邊建起元龍閣,是個三教合一的道觀,它靠山面水,氣勢不凡。池塘旁邊回廊環護,依山而上,可到艾思奇故居。文昌宮則是和順“文治光昌”的像征,這裡出過8個舉人,403個秀才。文昌宮建於道光年間,後來在這裡創建了益群中學,現在成了文化活動中心,應該說這裡一直都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和順的儒商並重的傳統可見一般。在和順,你看到的是居民和諧而平靜的生活,隨著游客的不斷增多,大到玉石,中到藤器,小到松花糕、燒餌塊的攤點,都擺了起來。但古鎮內,你仍會看到在洗衣亭下搗衣的村婦,在鄉村圖書館讀書的農民,和順人過著的還是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應該說和順是一個“活著的古鎮”。



(和順)



(圖書館)



(洗衣亭)



(元龍閣)



(宗祠)


精選遊記: 騰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