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芙蓉谷北大門登黃山記(兼芙蓉谷和飛龍瀑游記)

作者: 桂驢

導讀早就聽說由芙蓉谷北大門登山的風景是黃山三條登山道(另兩條是雲谷寺-白鵝嶺、慈光閣-玉屏樓)中最美麗的,但是在網上檢索來檢索去都沒有發現任何資料,詢問了多家旅行社也都不得要領。於是下定決心去闖一下。 第一天,和老伴早上10:00在屯溪下了火車,乘上從屯溪到太平的汽車,車費是20元,汽車先到湯口,然後圍繞著黃山風景區的東面,時而穿行在峽谷中,時� ...

早就聽說由芙蓉谷北大門登山的風景是黃山三條登山道(另兩條是雲谷寺-白鵝嶺、慈光閣-玉屏樓)中最美麗的,但是在網上檢索來檢索去都沒有發現任何資料,詢問了多家旅行社也都不得要領。於是下定決心去闖一下。

第一天,和老伴早上10:00在屯溪下了火車,乘上從屯溪到太平的汽車,車費是20元,汽車先到湯口,然後圍繞著黃山風景區的東面,時而穿行在峽谷中,時而行駛在樹林中,雖然是炎炎夏日,但仍感覺十分涼爽。大約12點多到達太平,步行十多分鐘後入住由黃山假日旅游網程經理預先安排好的原野假日酒店。這是一家新建的三星級賓館,每晚才100元,還包兩人早餐。比起湯口來,太平區的物價要便宜一些。賓館對面一個農貿市場,西瓜才3角一斤。太平有許多旅游服務中心,免費熱情提供各種信息。詢問以後,決定利用下午時間去芙蓉谷和飛龍瀑一游。找到一輛出租說好每個景點40元。我們先到了芙蓉谷,雖然芙蓉谷的風景優美,但和網上關於芙蓉谷的介紹相比,只能說網上介紹的只是規劃中的遠景而已。如介紹中說芙蓉谷一直通到黃山北大門,但實際只有四公裡長,已經開發出來對游人開放的只有大約兩公裡。芙蓉谷一進門由一個人工高壩欄起來的湖,倒映著遠處的山峰和湖邊的竹林十分幽靜。從湖一路往上走,可看到許多冰川潭礫交錯溪中和一些小瀑垂懸。從芙蓉谷出來接著去了飛龍瀑,

飛龍瀑景區縱深2公裡,共形成九組三十六瀑之巨,形如長龍,從下往上走,瀑布一個比一個好看,最精彩的是由景區上出口出去跨越通往黃山北大門的公路後再往上走的瀑布源頭,氣勢雄偉壯觀。如果覺得自下而上爬山比較吃力,可以請司機將車直接開到景區上出口,看了瀑布源頭,再從景區上出口往下走(但是要在下出口先買好票),但那樣就失去了漸入佳境的那種感受。據司機說,飛龍瀑的水流總是很大。這一點後來得到驗證。過兩天我們從南面下山時,看到山澗裡幾乎沒有什麼水,問起到過翡翠谷和九龍瀑的游客,都說水流太小(因那幾天黃山沒怎麼下雨)。

兩個景區的門票都是38元,也許是由於網上關於飛龍瀑的資料相對芙蓉谷較少的原因,總覺得飛龍瀑的性價比要好得多。

第二天一大早,去酒店對面的農貿市場買了黃瓜。在山上黃瓜是絕好的食品,既解渴又飽肚子。仍請頭天拉我們去芙蓉谷的司機送我們去黃山,價格是50元。但從芙蓉嶺大門到索道站,景區要收15元的汽車進門費。據說黃山風景管理部門正在鼓勵大家從北面和西面登山,以化解南面游客的壓力。但這15元的進山費所起作用是適得其反了。其實這段路只有1.7公裡,路邊是峽谷和原始森林,一路走過去照了不少相,也是一種享受。我們去年來時,就是從大門走到纜車站的。今年因為要步行上山,為保持體力,也就直接做到索道站了。許多順便說一下,網站上介紹的松谷景區的一些景區,如翡翠池、五龍潭、廿字亭等都是在路邊下方的峽谷中,不下去是看不見的。所以只能想像他們的樣子了。

從索道站左面下去一個台階就是進山的路了。台階下面有一個指路牌,上面寫著從那裡到北海是7.5公裡,比我們想像的要近。在此之前,在央視國際-地圖中心網站查到的信息是“從北大門芙蓉嶺進山,沿北部蹬道直達北海,全長12.5公裡的景區….”。從指路牌往前不多遠就是松谷庵。

松谷庵始建於宋代寶佑年間(公元1253年—1259年),創建人為松谷道人張尹甫。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重建,改觀為寺,名松谷庵。2005年12月由黃山風景管理委員會舉行了全面修復。但目前並沒有什麼法事活動,只是建築給人以一種古老的滄桑感。游過松谷庵,向北海清涼台進發,雖然有一份地圖標明沿途要經過三個亭,稱一道亭、二道亭、三道亭、但我們只看見二道亭和三道亭。而且亭子並無牌匾,二道亭中只有用顏料不規則寫著的幾個字,極不容易辨認。倒是三道亭前有兩幅石刻,寫明周圍可觀的景物。從松谷庵上山的路的開頭,左邊是流水潺潺的峽谷和巨大的石頭,很像頭一天去過的芙蓉谷。再往上,過了二道亭就沒有水流了,但是可以看見峽谷對面山峰上許多奇松怪石。雖然資料標明這一帶應該是轎頂峰、書箱峰、寶塔峰等所在之處,但面對眾多俊秀的山峰,實在無法將描述與景像對應起來。

我們一路用CASIO PROTREK手表測量了高度,松谷索道站的高度是海拔645米,二道亭的高度是970米,三道亭的高度是1310米。過了三道亭,路邊的峽谷一下變得開闊起來,遠處十八羅漢望南海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又是一番競賽。過了三道亭迎面可見的一大一小兩個相對的巨石,估計這就是所謂的關公檔曹了,這也是與描述最符合的一處景點。然後就是所謂的“十八彎”盤山道,直通山頂北海的清涼台。該處的高度是1620米。算下來,這條路的高差為973米,比資料上所說的1100米要少許多。 當然,一路照了不少相。

歸納下來,從北面松谷庵或者說芙蓉嶺等黃山,沿途向上可以看見三種景色,首先是冰川潭礫交錯和小瀑垂懸的山澗溪流,然後是頗具黃山特色的奇松怪石,最後是雲霧繚繞的峽谷風光,可以說充分集中體現了黃山的景色特點。

至此,我用兩年時間走遍了黃山全部三條登山路,像我們這樣的旅客如果不說是絕無僅有,也為數不多,但我大概是其中年齡最長的(61歲)。在此過程中我們對各條路徑的高度分別進行了測量:慈光閣到玉屏樓(6公裡,850米)、雲谷寺到白鵝嶺(6.5公裡,735米)、芙蓉嶺到清涼台 (7.5公裡,975米)。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