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仙山、名山

作者: mssjw

導讀茅山不僅是我國著名的道教歷史文化名山,而且也是開發較早的旅游勝地。據歷史記載,早在4100年前,大禹即登臨茅山,大會朝臣,商議治水事宜;商朝末年,周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奔江南,曾在此居住並采集藥草;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此修建梧園宮,作為巡游休憩之所;戰國時期,楚威王滅越之前,亦曾在此駐軍巡游,至今山中仍留有楚王澗遺跡;秦始皇南巡時,亦� ...

茅山不僅是我國著名的道教歷史文化名山,而且也是開發較早的旅游勝地。據歷史記載,早在4100年前,大禹即登臨茅山,大會朝臣,商議治水事宜;商朝末年,周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奔江南,曾在此居住並采集藥草;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此修建梧園宮,作為巡游休憩之所;戰國時期,楚威王滅越之前,亦曾在此駐軍巡游,至今山中仍留有楚王澗遺跡;秦始皇南巡時,亦曾游歷茅山,並在北重山埋入白璧一雙……,西漢末年,茅山即建有道院,西晉時建有多處道觀,至齊梁之際,有名的道觀就達五十余所,精舍十余所。唐宋時期,茅山道教達到極盛時期。最多時,茅山道院共有257處宮觀,房屋5000多間,道士數千人,形成以“三宮五觀”為代表的江南道教中心。宮觀依山而建,鱗次櫛比,巍峨壯觀。茅山景色幽美,峰巒逶迤,林木幽深,茂林修竹,溪澗縱橫,清泉潺緩,花妍鳥鳴,野趣橫逸,更兼殿宇輝煌,香煙繚繞,山水相映,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壯觀的山水畫軸,不僅吸引了眾多的香客信徒,也招來了眾多的文人墨客,名士隱逸,他們或在如詩如畫的山光水色中吟詠流連,或者流戀山水,隱居不仕,歷代詩家吟詠茅山的詩篇多達數百首,廣為流傳,其中最著名的有唐代的韓愈、顧況、李德裕、皮日休、陸龜蒙、杜荀鶴,宋代範仲淹、王安石、周邦彥,元代虞集,明代湯顯祖、王守仁、李東陽,清代沈德潛、康有為等。此外,山中至今還保留大量文物古跡和多種珍貴的碑刻。其中有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的蕭梁時代的石井欄、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文並真書的《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李玄靖碑》)以及茅山道院鎮山四寶(玉印、玉圭、玉符、哈硯)等,宋代茅山道院道士劉混康曾治愈孟皇後之病,宋哲宗曾賜茅山八寶,現僅存上述四寶。

茅山歷為中國道教聖地,歷代高道輩出,他們不僅對中國道教的發展和研究作出極大的貢獻,而且對推動我國乃至世界思想、文化、藝術、冶煉、化工、天文、醫學、養生等領域的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精選遊記: 鎮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