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的盛夏光年

作者: 兔子佳佳

導讀天界橋·此岸與彼岸初見吳哥(Angkor Wat),是穿越了一片叢林以後,一大片水域出現在眼前。沿著這片水域,和無數的Tuktuk(柬埔寨的摩托三輪車)一起,我們奔馳在一條並不平坦的水泥路上。拐一個彎,便看到熟悉的五座聖塔,那是被作為國家像征,鑲嵌在國旗和貨幣上的標志圖景。吳哥窟,不僅是吳哥王朝輝煌史記的最佳見證,更是柬埔寨人心系的聖地。陽光很刺眼,五� ...

天界橋·此岸與彼岸初見吳哥(Angkor Wat),是穿越了一片叢林以後,一大片水域出現在眼前。沿著這片水域,和無數的Tuktuk(柬埔寨的摩托三輪車)一起,我們奔馳在一條並不平坦的水泥路上。拐一個彎,便看到熟悉的五座聖塔,那是被作為國家像征,鑲嵌在國旗和貨幣上的標志圖景。吳哥窟,不僅是吳哥王朝輝煌史記的最佳見證,更是柬埔寨人心系的聖地。陽光很刺眼,五座高塔橋就矗立在天界橋的另一邊。隔著護城河,橋這邊,是等待游客的導游,無數的Tuktuk司機,和吆喝著 One Dollar(一美元) 的小販們;橋那邊,是一個王國,一段歷史,和曾經輝煌的宗教藝術。歷史和現實之間,隔著的是這條護城河,悠悠蕩蕩的水面,倒影著人們去尋找這一切的腳步。穿行於其中,發現這座幾百年前的城堡,居然是如此的大,讓人找不到盡頭。天神、大像、巨獅,還有隨處可見的七頭蛇神,讓人目不暇接。最外圍是浮雕長廊。頭一天去,並沒有走完,第三天再去了一次,才勉強繞了一圈。的確,看吳哥寺,是一場跋涉,一場體力和心理的跋涉。閃動著光陰的窗欞,層層疊疊的門廊,都雕刻著過去的時光。穿行其間,戰戰兢兢,生怕驚動了曾經在這裡的主人。

天堂梯·世間有百態要到達主殿必須攀越一座石梯,這樣的石梯東西南北各有一座。因為年久失修,石梯幾乎沒有了棱角,加之與地面垂直的角度,讓許多人望而卻步。這是天堂梯,爬上去,便可以俯瞰這片古堡與森林。於是,手腳並用,如朝聖般,達到了主殿。至此,那五座聖塔才真正出現在眼前。隨便找個門廊或者窗欞坐下來,便能看到這裡的世間百態:大凡攀爬上來的人,都不會立刻離開,他們有在這裡發呆養神的,也有找本地人說話聽故事的,也有拿著長槍短炮在這裡四處站角度的,還有拿著筆在這裡奮筆疾書的。主殿是能夠攀爬的最高處,遠處的叢林裡總是飄來高棉音樂,紅色的房頂掩映在翠綠的樹林裡,我幻想著那片森林裡還藏著多少像這樣的古堡,幻想著那又是一片怎樣的密境。天佛像·微笑的力量TUKTUK再把我帶到吳哥通王城的中心——巴揚寺(Bayon)。置身此地,遠處的山、近處的廟、代表著高棉微笑的四面佛,就那樣,鋪陳在你的四周,你的視線所及之處,密密麻麻,層層向上。這裡是五十四座佛塔組成的廟山,也是一座迷宮。每座佛塔的四面全是巨大的笑面佛像,由一塊塊巨石堆砌而成的兩百多個佛像,是當年統治者——國王傑耶跋摩七世的化身,他們眼睛半睜半閉,嘴角微微上揚,安靜、含蓄而慈祥。那是足以印刻於心底的微笑,從踏上這片土地起,我就在尋找他。其實,在暹粒機場、吳哥通王城的城門上和許多寺廟的門口,這面微笑都如影隨形。歲月流轉,時光更迭,他見證了這個王朝曾經的聞名與富庶、繁華和榮耀,也見證了它的衰敗和落寞、生死與苦難。數百年後的今天,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游人、僧侶到這裡參觀、膜拜,他始終以亙古不變的姿態,微笑著面對歷史和現實。最後,Tuktuk司機帶著我繞著巴揚跑了一圈,我用DV記錄下了巴揚的三百六十度。當那座廟山漸漸遠離,消失在視野盡頭時,我竟是那樣的留戀。原來,對於我來說,吳哥的磁場中心在這裡,坐在這裡的石頭上,看著滿目的笑臉,總有一種無形力量讓人淚流滿面,是感動於這面微笑的寬容和豁達,還是敬畏時光的沉默和永恆,我無力回答。天樹舞·時光的調子因為《古墓麗影》和《花樣年華》,塔布隆寺已經赫赫有名了。勞拉在這裡找到了光舞墓,梁朝偉把秘密藏在了這裡的樹洞中。我曾經繞造外牆走了幾乎一圈,怎麼也洞察不出那是一個怎樣的所在。其實,塔布隆寺就掩藏在一條茂密覆蓋的土路盡頭。參天的木棉樹騎牆而生,如巨蟒一般,和寺塔窒息地糾纏著。吳哥的許多古跡被發掘後,逐漸被人修復保護起來,而塔布隆卻一直保持著原來的模樣:幽暗,破敗,殘舊,落寞。人們無法確定,是讓樹和塔肆意糾纏,還是砍倒纏繞的大樹。於是保持原樣,也凝固了時光。根據碑文,這裡曾經住著數千個僧侶和舞者,他們在這裡追憶國王傑耶跋摩七世的母親。百年的佛塔千年的樹,是自然力量與人類文明的永世糾纏。淌過吳哥的時間河,不知道,這裡埋藏了多少花樣年華的秘密,才顯得如此永恆。永恆的東西總是沉重的,這時,特別盼望《古墓麗影》裡的場景再現,想像著從哪個樹根後,冒出一個蹦跳著的小女孩,為這座古寺平添些靈氣。天際紅·盛宴的落幕整整三天,塔布隆寺、女王宮、皇家浴池、班黛喀蒂、茶膠寺、周薩神廟……把腦海填得滿滿當當。下午四點過,逛外大圈小圈的游客都來到巴肯山上,去等待一場美麗的落日。巴肯山是一座土山,四面各有一條路通向山頂的巴肯寺。巴肯寺是吳哥景區的制高點。站在這裡,會不由自主地去冥想一個叫“遠方”的東西。這裡的遠方,是掩藏在叢林中的五座聖塔,是空曠無比的熱帶雨林,是遙遠的柬泰邊界,也是西梅奔的點點夕陽。當落日一點一點把巴肯山的殘垣斷壁染得金黃的時候,我坐在一個塔台上,打開一聽Angkor啤酒,和夕陽一起醉了。今天、明天、每一天,游人的視覺盛宴就像這樣,和一天的光陰一起,在此時此地落幕。盛夏光年,在吳哥的窗欞和門廊間溜走,凝固在了這些雕刻了時光的微笑石頭上。更多請來小博: http://txj7859.blogcn.com/index.shtml



(小吳哥)



(巴揚)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