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保成為一種態度(作者:無言)  

作者: simbaleo

導讀當環保成為一種態度 (作者:無言)環保這個詞彙,你一定不會陌生。環保這個概念,你也許已了解了幾分。當環保已經成為你的自覺行為,我們說,你選擇了一種健康的、充滿活力的綠色生活方式。 我們這裡想要講述的,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宣揚善待地球,他們呼吁人人參與的環保行為,他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帶動著他人,期待綠色能滲進我們的� ...

當環保成為一種態度 (作者:無言)環保這個詞彙,你一定不會陌生。環保這個概念,你也許已了解了幾分。當環保已經成為你的自覺行為,我們說,你選擇了一種健康的、充滿活力的綠色生活方式。

我們這裡想要講述的,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宣揚善待地球,他們呼吁人人參與的環保行為,他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帶動著他人,期待綠色能滲進我們的文化與文明。他們用智慧去關注生存環境的變化,用良知去阻止破壞環境的現像,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的理念,用勇氣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價值和生活習慣……他們,被人們稱為“環保志士”。

他們中有學生、工人、學者、退休職工,他們盡心進行著一場變革,一場靜悄悄的、牽涉到每個家庭每個個體的變革,然而,卻不為名也不為利。他們堅信,在今天,在21世紀,環保行為意味著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正如環保質量標志一個國家的尊嚴和力量。

王愉:從喚青社一路走來

王愉稱她真正開始為環保做些事,就是從喚青社開始的。清瘦秀氣的她,在大學時代算一個風雲人物———雲大喚青社的創始人、第一任社長。在他們一幫同學的努力下,喚青社在短短的兩三年裡就發展成雲南最大的學生社團,幾乎年年被評為學校的社團之星,2000年還獲得了省裡頒發的科普優秀集體獎。

1996年11月,聽了著名環保人士、“自然之友”協會會長梁從誡先生在昆明作的演講,還是生態專業大一學生的王愉心中的熱情被點燃了,她立即與宿舍的3個姐妹商量著要為環保做點什麼。於是,每個周六的翠湖旁,都會有一幫大學生帶著簍子,撿垃圾。

撿了幾次垃圾後,他們意識到,光這樣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應該成立一個環保社團,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環保宣傳活動。經過多方努力,1997年3月,雲南第一個學生環保社團———雲南大學喚青社呱呱落地了。有了這樣一個社團,王愉和她的同伴們組織的活動開始有聲有色:走上街頭撿垃圾,通過展板、廣播台、海報在校園、社區宣傳,到小學義務作環保知識講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他們的隊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擰緊水龍頭、隨身帶著筷子。昆工、雲師大、雲工、農大等雲南高校也來取經,相繼成立了自己的環保社團。

王愉他們還利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活動,1999年暑假的“綠色希望工程萬裡行”、2000年寒假的“昭通訪鶴”、2000年暑假的“三江喚青世紀行”……從城市走進農村,王愉開始真切地感受到貧困、災害等現實問題,開始思考發展本身的問題———區域整體利益與地方個別利益、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

2000年大學畢業時,王愉選擇了現在的工作———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年紀輕輕的她,常常到農村進行調查和研究,改良和推廣當地的傳統知識,以期保存生物多樣性以及促進當地人生活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一個志願埋藏在她的心底,那就是:“為綠而歌志不休,不到天涯豈回頭?”

來,加入到我們撿垃圾的行列

田玲:喜歡動物的老太太

白發蒼蒼的田玲今年66歲,卻已是5年多的環保“工作者”,許多人對這位普通老太太的了解都是從她為思茅野像傷人事件四處奔走開始的。兩年前老人拖著病弱的身體,自費到思茅看望慰問被野像傷害的農民,並從自己微薄的積蓄裡捐贈出了2000多元錢。

只上過一年初中的老人,從小喜歡動物,但總感覺自己對動物的認識有限。求知若渴的老人看電視、讀報紙,邊看邊記,沒記住的就看重播,做了很多剪報。老人抱怨道:“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就沒接受過環保的教育,沒有環保意識,現在的環保教育又總是忽略我們,我們老同志對公益事業是很關心的。”老人把自己從電視、報紙上得到的環保知識、信息打印下來,分送給四川、玉溪和身邊的朋友,倡導環保,建議保護野生動物。

老人也很喜歡孩子,她說孩子是環保的希望,所以環保一定得從娃娃抓起。她一趟一趟到小學、中學贈送自己做的環保資料,連院子裡的孩子都會主動找到她要環保的相關資料。老人有一顆年輕的心,她原本希望到山區住下來與當地人一起保護野生動物的,但現在身體不好,去了只會給地方上添麻煩,於是就在家寫材料反映環保情況,她說保護野生動物有很多辦法,不僅僅是捐款,還應該像發行福利彩票、體育彩票一樣發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彩票,這樣既可以解決資金矛盾,也讓老百姓更貼近環保,多為環保做些事。

最近,老人要求加入雲大喚青社,她說,可以在那裡學到更多的知識。

王紫江:與鳥有緣

神采奕奕的王紫江教授已經退休兩年了,他是我省著名的鳥類專家,連續三屆當選昆明市鳥類協會的理事長。自1985年紅嘴鷗首次飛臨昆明起,以王教授為首的紅嘴鷗課題研究組的專家學者就開始對紅嘴鷗的食性、繁殖、遷徙規律等諸多方面進行研究,為紅嘴鷗將昆明作為冬棲地起到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的研究實驗,他們研制出了海鷗的專用飼料,解決了海鷗因缺乏營養食品體質體重下降等問題。

雲貴高原上的精靈黑頸鶴不會忘了王教授,因為正是王教授向世人揭開了它們的神秘面紗,讓它們得到了“公正待遇”。那年,王教授一行到昭通進行漁洞水庫的環境評價,快到大山包時聽到“嗚———嘎嘎”的叫聲,由於霧太大,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在叫。根據聲音、地上的腳印和當時所在的3000多米的海拔,王教授推測是鶴類中唯一生活在高海拔的黑頸鶴。在一家農戶的門口,王教授看到一張鳥皮,當地人說是雁鵝的皮毛,王教授一看,果真就是黑頸鶴。當晚9點多回到昭通市,王教授立刻向當地市委、市環保局彙報了發現黑頸鶴的情況,讓當地人知道了在他們眼裡微不足道的雁鵝,竟是世界瀕危滅絕的珍稀動物黑頸鶴!從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保護這一高原精靈,大山包的黑頸鶴數量也從300多只增長到現在的近千只,占去世界總數量的近1/5。

在教學、科研的同時,王教授也積極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十幾年來致力於特禽的人工馴化馴養。所謂特禽,即非傳統家禽,如雉雞,通過對野生禽類的馴化馴養滿足人類的需要。王教授說,特禽馴養對保護野生動物資源有著重要意義。

環保別只停留在嘴上

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在想,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環保當作了一個時髦的詞彙?雖然我們也隨時關緊水龍頭、不亂扔廢棄物、用無磷洗衣粉……我認識的一位記者前輩,有品貌有才華,一年來,她和一批環保愛好者正在籌備一個民間的環保組織,說是要從意識上,從與公眾生活相關的問題入手,多宣傳、多影響,讓人們從小事做起,養成環保的習慣,建立綠色的生活方式。

她問我,你用不用一次性筷子?我說,用。她告訴我,她的一些熱衷於環保的朋友,到飯館裡吃飯,果真就是隨身帶著筷子的。環保的概念,早已經落實在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從自覺的,變成下意識的、不自覺的行為。她說,我就在想,環保是社會性的,是公眾參與性的,要是有更多的人能把環保變成自覺的行為,並且影響他人,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說句心裡話,跟這些有想法、有做法的人比起來,我真是覺得自愧不如。但是,細細地想,我們可以不拿環保當作一項事業,但我們可以生活得很“環保”。選擇環保,就是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什麼是綠色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利於環境保護的事不做,不利於環境保護的物品不用,不利於環境保護的食品不吃,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話不說,而且,要堅決。具體到我們每個人身上,就是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筷子、方便飯盒、塑料袋,不亂扔廢棄物,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盡量使用無氟冰箱、空調器,使用無磷洗衣粉,家庭裝修時盡可能地考慮環境的保護因素,平時注重節約用水……

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只要我們有一點保護環境的意識,養成一種綠色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就可以得到遏制,我們的家園就可以更美麗,我們的子孫就可以受益,不也就是為環保做出了一點貢獻嗎?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