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讀水(1)--冬至湘西之三

作者: 坐看青苔

導讀鳳凰讀水(1)--冬至湘西之三 許多人大概和我一樣,通過沈從文筆下清麗純美的《邊城》,知道了鳳凰。去年11月11日下午,攜著一本合印的《邊城》與《湘行散記》,同女兒從張家界乘大巴,踏上了鳳凰尋美的旅途。 鳳凰,位於湖南西部邊緣、沅水上游的沱江岸邊。由於“南銜楚尾,西接黔邊”,軍事上“扼西南苗疆之咽喉”,一直為兵家所爭的邊陲重鎮,歷史可溯至先秦 ...

鳳凰讀水(1)--冬至湘西之三

許多人大概和我一樣,通過沈從文筆下清麗純美的《邊城》,知道了鳳凰。去年11月11日下午,攜著一本合印的《邊城》與《湘行散記》,同女兒從張家界乘大巴,踏上了鳳凰尋美的旅途。

鳳凰,位於湖南西部邊緣、沅水上游的沱江岸邊。由於“南銜楚尾,西接黔邊”,軍事上“扼西南苗疆之咽喉”,一直為兵家所爭的邊陲重鎮,歷史可溯至先秦,古稱鎮竿。至清朝在此屯軍後改稱鳳凰,據說是因鎮西一座頗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山而得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家族、苗族、漢族雜居的人文環境,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風貌。現在的鳳凰,分新舊兩個城區。老城區傍沱江而建。晚6點多,經過近4小時盤山公路的輾轉,在閃爍的燈火中,我們乘坐的大巴駛入了鳳凰。汽車站在鳳凰新城,離老城還有約二、三公裡。打的(4元)到虹橋南端。原以為時進冬月,已是旅游淡季,鳳凰會比較清靜。但駐足橋邊,只見賣各種土特產的攤位,沿路排了長長的幾趟,燈光閃爍,人聲熙攘。看一處攤主,是位苗族裝束的大媽,但剛端起相機,她便迅捷地用布遮住頭部,說拍照要給5元,讓我們先感受了鳳凰的商化。因計劃在此住3晚,把沱江兩邊吊腳樓的景色都體會到,便就近順橋頭右側路的台階而下,沿吊腳樓邊的小街前行,尋覓住處。小街寬約兩、三米,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兩邊三、二層的翹檐老屋,透出滄桑古樸。但不少也物是人非,下層被裝飾成霓虹燈閃爍的酒吧,裡邊躍動著現代青年的勁舞,轟鳴著震耳欲聾的爵士樂聲。看來,昔日清幽靜謐的鳳凰,也伴隨著一代文學大師沈從文駕鶴而去。走了不遠,便看到網友推薦過的“沱江人家”,但見門上,已掛出“客滿”的招牌。又前行約十余米,見一家掛“裕義”招牌的旅店大門洞開,廳堂裡,一對中年夫婦,正圍坐在一個老奶奶身邊看電視。見我們向裡張望,面貌樸實的女主人起身迎來,領我們上樓尋看住處。旅店似有三層,第二層有多間客房。女主人說:面向江邊的雙人間,一天60元。走進房內,白色的被褥及衛生間都還干淨,有電視,供熱水,朝江一邊有木柵涼台,並有靠椅。憑欄眺望,江對岸,東關門一帶及萬名塔等建築的燈光剪影,倒映在夜色的沱江裡。燈影後,有黛色的山形。峰巔處,一座燈光勾勒的小閣上端,高懸一輪圓月,在漆黑的夜空及沱江裡相對閃亮,格外醒目。遂決定在此住下。未打開行囊,便迫不及待地到涼台上拍照。涼台上因有木欄可作相機依托,雖沒帶三角架,拍攝夜景以及次日朦朧的晨曦,都能如願。隨後,出去吃飯觀景。在橋邊一家小店吃了米粉及小籠包後,穿過兩邊排滿店鋪的虹橋,沿江北西行。這一帶沿江的小樓前,有石板路。路邊依然是打著燈光的各種攤位。在一位苗裝大媽的攤位上,選了兩個圖色艷麗的刺繡錢包,並借此為她拍照。走近由一座座相距不遠的石礅連成、供過江用的“跳岩”,有不少賣河燈的攤位。用彩紙粘貼成花狀、中間為蠟燭的小燈,幾角錢可買。多層或造型復雜些的花燈,多不過數元。放河燈的游客不多。偶有幾盞幽幽的河燈,順流飄游,一會兒便隱入無盡的夜色。一位賣河燈的大嫂,秀美和善,想必年輕時,也是一位有眾多追求者的“翠翠”。順便又看了幾家江邊的客棧,不少還有客房。臨江的雙人間,五、六十至百元不等。在一天的旅途勞頓中返回住處,伴著遠近酒吧嘈雜的噪音入夢,不知還能否尋覓到那如詩似畫的鳳凰?



(沱江月色)



(鳳凰酒吧)



(河燈)



(昔日的翠翠嗎)



(沱江晨色)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