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三靈山地質公園姜太公五行洞游記

作者: chssun

導讀三靈山地質公園位於婺源縣賦春鎮賦春中學(排岑村)對面,山上存有晉代的廟宇三靈山寺而得名。風景區內群山起伏,奇石怪石,古溶洞群,千姿百態,景色獨特,蔚為奇觀。今年農歷七月初四,睛天無雲,微風佛佛,身爽舒暢,傳來三靈山地質公園姜太公五行洞奇觀的新聞,余覺耳邊風。不久消傳截道,余內心盤思,眼見之事尤然假,耳聽之事未必真,是人們竹竿見影之� ...

三靈山地質公園位於婺源縣賦春鎮賦春中學(排岑村)對面,山上存有晉代的廟宇三靈山寺而得名。風景區內群山起伏,奇石怪石,古溶洞群,千姿百態,景色獨特,蔚為奇觀。今年農歷七月初四,睛天無雲,微風佛佛,身爽舒暢,傳來三靈山地質公園姜太公五行洞奇觀的新聞,余覺耳邊風。不久消傳截道,余內心盤思,眼見之事尤然假,耳聽之事未必真,是人們竹竿見影之傳說,想到自已體力不足,步履困難,有舉棋不定的打算,因相約之人執意不從,余念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之道理,亦乘興而去。

一路上,相約之人告之五行洞發現之傳奇:一天,一個樵夫上山砍柴,看到一對白鼠,人追鼠走,人停鼠停,對壘糾纏不休,是福是禍,任天由命,追蹤不放,見鼠入一小洞,跟蹤而至,眼前現出一晶光燦爛的洞來,異景秀麗,數不勝數。其時樵夫心歡心畏,忘記了從何而至,看四方無口,心寒至極,幸得天助,轉一處發現上空一線熒火的小孔,有梯也難撐起,樵夫憑著在山中的練出的爬山的功夫,向著光線爬去,終出得洞外。

說著已進入旅游區,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來往果然絡絡不絕,三靈山古時稱為姜公山,她位於連綿五公裡的雞公山的雞尾,古有傳言:“雞公頭上出天子,雞公尾上出霸王。”這說明了形如太師椅的三靈山的靈氣。

三靈山何謂姜公山,姜公是商周姜子牙——姜太公。姜子牙,又名姜尚、姜飛熊,東海上(今河南許昌)人。他三十六歲上昆侖山向原始天尊學藝,他有三位至尊的大師父,一是原始天尊、二是太上老君、三是通天教主(邪教首領)。在昆侖山上學藝四十載,其年七十六歲,奉師命下山,出山扶助真主。下山後曾在商朝做過小官,因不滿紂王暴政,毅然辭官,離開商都朝歌。下山四年後,終遇文王,扶助文王二十余載,終滅商立周,安定了天下,人民安居樂業,姜公見師命已完成,辭退朝政,意尋一仙界過神仙們的生活,於是他穿上鄂魚八卦衣,雲游四海,來到婺源、路過雞山,遠見雞山一片宇宙紅光,他騰定立足,見有二十四向發脈,左邊是青龍疊疊,右白虎眠眠,二十四氣,天地人三才,好一座風水將相的寶山,此覺非凡,他運用五行,又擇一卦,卦曰:“疊疊迭迭凡無知,是寶非寶實可奇,巧遇桃源空入境,尾峰底下藏隱情,要問寶藏誰人得,不是天仙也半仙”。他又騰空張望,好一個尾峰底下,果見龍騰之氣、鳳舞之風,雲霄籠罩山頂,南北紫氣相連,歷受日月精華,有彙聚八仙之靈氣,上空一條虹光直入斜下,姜公跟蹤而入,見是一座與世隔絕之洞景,此洞四方無門,隱藏蔽密,是世外桃源仙境。從此,此洞作為姜公獨自居住的仙境,八仙中的李洞斌、鐵拐李、何仙姑知道姜太公居住此仙境,也經常雲游此洞,與姜太公作伴,喝酒、飲茶、奕棋,談笑作樂,從此與姜太公交上了知已朋友。後姜公在此洞中瀟灑一生。故後人取名此山為姜公山,姜太公居住的山洞名為姜太公五行洞。

余入洞慢步沿洞而觀,上下左右舉目認真視景,對我有特殊的感悟,看得心歡露放,真的耳聞不如目睹,不怪人傳說是個仙洞。大洞套小套,洞洞都是秀景,勝如廬牛之晝。上面是恐龍盤踞,旗開彩,幕開放,旗幟分明,如瓊樓帝閣一樣,四大金鋼整齊排開,後有十八樽羅漢,羅漢前晶果累累,馬起馬伏,將帥上陣行裝模樣,仙、神、佛的神形樣狀。天犬吠日,畜禽犬樣,妙化其形。石柱、石椅,石筍林立,奇石鬥秀,清泉潺潺浮動,一對仙女下凡,群雁齊飛、八仙椅桌,其它異景,數不勝數,一一天然秀麗美景。

余欣賞出洞,見游客們個個笑臉,意示他們欣賞滿意而歸景像,余亦其傿。

余其晚入寢,久久不眠,索性坐立身軀,披衣開燈,執筆伴盞,想起今天洞景狀況,只好將自己在三靈山所見所感做成一盤雜燴和盤端上,夾敘夾議,全無行文章法尺度,姑妄稱之為散記。

余念本籍同公始入遷居排岑,現已二十多世祖,約300余載,五行洞至今無人巧遇,是天意注定,而無人能有所為,有詩曰:“萬載寶藏姜半夕,一萬年間與世隔;凡事天助無解移,到了仁辰是他得”。所謂仁辰:有詩贊曰:“昔日煙硝時時有,黎民苦難竟何休;全國人民得解放,山河日益勝千秋。德政仁君得天下,三個代表無限好;國制前程遂民意,安居樂業有何憂”。三靈山真是世外桃源神仙境,在三靈山周圍生活的人民過著神仙的生活。

錄於2002年8月13日

作者:程學伊(是年七十六)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