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感漂“泊”-國慶尼泊爾13日自助游

作者: 藍色毛毛蟲

導讀七感漂“泊” ——2009年9月27日-10月9日尼泊爾三人行 雜亂,還是雜亂。每次寫游記之前都是這個感覺。 數年的夢想,13天的體驗,一個月的沉澱,要將真實的感知逐一理順付諸文字還真不容易。 對嘛。既為感知,當需五官參與,心腦呼應,七感共鳴。曾經有本書名《六感漂“泊”》,借來一用,這篇游記就叫《七感漂“泊”》。 第一感:大腦的貪戀 通常想去一個地方是� ...

七感漂“泊”

——2009年9月27日-10月9日尼泊爾三人行

雜亂,還是雜亂。每次寫游記之前都是這個感覺。

數年的夢想,13天的體驗,一個月的沉澱,要將真實的感知逐一理順付諸文字還真不容易。

對嘛。既為感知,當需五官參與,心腦呼應,七感共鳴。曾經有本書名《六感漂“泊”》,借來一用,這篇游記就叫《七感漂“泊”》。

第一感:大腦的貪戀

通常想去一個地方是有原因的,多半是聽到關於這個地方的太多傳說,希望自己親自印證真偽,於是上路出發。實地考察檢驗後,發現旅行體驗果真如小馬過河,深淺自知,冷暖不一。關於尼泊爾的故事,最早源自道聽途說,再翻看過幾本經典自助游記,後來又有熟人先行打探。接下來,心動是必然的結果。

對於沒錢又不容易得閑的我,決定去與不去,是經過了縝密分析的。去尼泊爾干啥?沒有標准答案,經過大腦運轉,以下是我的個人解答——

佛祖誕生地

釋迦牟尼出生在迦毗羅衛國,即現在的藍毗尼花園。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做夢,夢到一只白像飛入肋骨後懷孕。釋迦牟尼出生時,天地間顯現出吉祥萬像,他生下來便走了七步,一步一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雖是不乏傳說色彩,雖不是佛教徒,雖知藍毗尼地處偏僻難免車行疲憊,但對歷史文化天然感冒,家中亦有修行居士,於是前行這一佛教徒朝拜之聖地。後來才知,1997年藍毗尼花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當之無愧矣。

毗鄰印度和中國西藏,尼泊爾歷來為文化和宗教之交彙處。想要看看在這裡,在這個佛祖誕生卻以印度教為國教的國家,佛教與印度教如何實現和諧共存、混合又互相影響。

巔峰下的國度

尼泊爾是個山地國家,64%的國土是山地,10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環伺,其中8座與中國共有。這裡被稱為亞洲的瑞士和登山勝地,對於登山愛好者,雪山就是他們心中的圖騰。無論是高山飛行、攀岩、漂流、徒步、登山、跳傘滑翔、山地自行車游,尼泊爾眾多的旅行社都可以隨便給出幾條經典線路。當然,在拉薩飛往加德滿都的飛機上,可以清楚地領略到小學時就耳熟能詳的世界最高峰8848珠穆朗瑪的風采。

(見空間相冊)

對於我來說,在巔峰下的費瓦湖邊仰望、漫步與休憩,足矣。在博卡拉,這樣的夢想可以成真。

古城遺存

如今加德滿都谷地所保留下的精美建築大多建於尼泊爾歷史上的馬拉王朝,建立於14世紀的馬拉王朝輝煌一時,卻於100多年後被分裂,國王的兒子由於沒有得到明確指定繼承人的授意,各自占據一方,建立了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德崗三個王國。三座古城相距並不遙遠,建築風格類似,卻各有特色。

游歷尼泊爾,很多人因為時間有限放棄一些行程,三座古城卻是每個人的必到之地。風行於世界各地的尼泊爾風光片,無不以古城為背景。國人對於尼泊爾的第一印像,大都來源於此。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蜂擁至此,帶來了旅游業的繁榮,也帶來了對文明的破壞,2003年,古城已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購物天堂

如果你以為尼泊爾只有手鐲和耳環,那真是國人進貨狹隘給大家留下的錯覺。

外出旅行,我素來以理性自居,堅決不買沒有特色的旅行紀念品。如若在團隊游,必定是導游最痛恨的種類。在尼泊爾,我再三提醒自己三思而後行,還是將事先准備好的中號編織袋裝得滿當當地才返回成都。

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在尼泊爾這樣的農業國家,幾乎沒有工業,國人自給自足,全靠做些手工藝品貼補家用。全民如此,況且為了多掙點外國人的銀子,雖然質量不敢恭維,但手工藝品的品種能不琳琅滿目?

宗教與文化向來密不可分。尼泊爾的手工藝品當然充滿了生活氣息,很多畫面與造型自然也滿含宗教寓意。佛教與印度教並行不悖的國度,手工藝品當然自成一脈。於是,各種材質,各種用途,但無不艷麗的手工藝品被我悉數收盡囊中。

第二感:閱讀內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人性大解放的時代,也是欲望大放縱的時代;是歡笑高歌的時代,也是哭泣悲鳴的時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是信仰重建的時代。面對這樣一個希望與失望並存、槍炮與玫瑰齊飛的時代大變局,我們該何以自處?” 有人選擇靜思反躬自省,有人希望聆聽智者的大智慧。

朝聖之地

在佛祖誕生地藍毗尼花園,我們遇到了轉機兩趟直奔中華寺而來的信徒,同即將由此踏上印度旅途的獨行者揮手道別,也與希望在此冥想三個月的浙江小伙子有過言語交鋒。不同膚色的人們紛至沓來,大概是希望在寧靜、清苦的佛教聖地悟透人生的真諦。

藍毗尼,是一個可以讓人安靜閱讀自己內心的偏僻之地。

摩耶夫人祠,阿育王石柱,娑羅雙樹,斷垣殘壁,佛祖塑像,20來個國家正在此悄悄修建的各具本國建築特色的佛教寺廟……迎著夏日的微風,我們騎著自行車穿行在藍毗尼花園,驚喜不斷。

並非歸處

書上說,中華寺是國人在尼泊爾最溫暖的家,實際情況反差卻很大。幾乎所有來到藍毗尼的中國人,都沒能住上中華寺,而是和各國游客一樣,混居在對面的韓國寺。在中華寺的告示中我們得知,由於中華寺目前只完成了一期工程,房間十分有限,所以一般不接待游客,除非游客和方丈熟絡。待到二期建成後,方可接待更多行者。

普渡眾生

在藍毗尼的眾多寺廟中,韓國寺是修建較早的,1989年動工,但因資金問題至今未能全部完工。和中華寺完全相反的是,韓國寺供人拜佛的廟宇雖尚未建成,但為居士和行者們修建的宿舍卻規模不小,讓疲憊到此的各國游客體會到溫暖和舒適。我們只需要在門口登記入住者的國家和姓名的漢語拼音,即可免費入住這裡的通鋪,免費享用揉合了韓國和尼泊爾飲食特色的齋飯三餐。離開寺廟的那天,個人隨意捐些布施的錢,無論多少,也沒有人會看你捐了多少,一切隨心。大乘佛教所謂普渡眾生,不正如此麼?

傳燈

在藍毗尼,我們過著最簡單的生活。沒有任何娛樂。吃飯自己洗碗。洗澡只有冷水。沒有淋浴,可以用盆子衝洗。天氣很熱,沒有空調,有吊扇。蚊子很多,但有蚊帳。很多人白天洗衣服,寫日記,騎車閑逛,隨便走走,要麼發呆。晚上大家三五成群,或者兩人相對私語,抹上防蚊液或者風油精、清涼油,坐在宿舍走廊的長木椅上,聊聊天南海北。講靈異,講鬼怪,講旅行的故事,也將人生感悟。每天晚上都要停電一會兒,這時候很容易看到不遠處的螢火蟲。停電時,走廊的公用照明始終明亮,像盞盞佛燈,點亮每個人的心。在藍毗尼,很多人發現,我們對物質的要求其實可以很低。

第三感:眼睛的盛宴

鮮艷,奪目。這是尼泊爾的任何一處都不缺乏的特質,雖不至於處處讓人眼花繚亂,卻隨時讓我們有停下來拍照的衝動。

絕美純色

天空,和雲南西藏的天空一樣湛藍。雪山,總是在空氣清澈的晨曦中最美,以純白作底,以霞光為妝。草甸,一層層嫩綠鋪就松軟,讓人想要躺在上面打兩個滾兒。湖邊的蘆葦,煙波浩淼的盡頭是隱約舞動的白衣少女。神廟,暗紅的磚土在陽光下散發著金光。三角梅,蓬勃蔓延在屋頂、牆角,向一團團燃燒的烈火。

生活色板

除了自然的傑作,尼泊爾人民在生活中則拒絕平庸的色彩。牆面,屋頂,欄杆,窗戶,台階,桌布,家具,一切都可以艷麗。加德滿都,博卡拉,藍毗尼,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款式繁復猜不出如何穿戴的格式紗麗,甚至油罐車、公交車、三輪車,都極盡艷哨之能事,色彩誇張得總是恰到好處。

艷麗背後

在艷麗的背後,卻是尼泊爾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貧窮的人民。一路上,我們反復和中國比較,覺得這個國慶雖然與大閱兵無緣,卻在異國他鄉受到了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理解了“祖國繁榮昌盛”的內涵以及隨之必然的自豪感。一路上,我們免不了和家鄉成都比較,才發現即使在成都最落後的三圈層縣市,也一定比尼泊爾發達。一路上,我們掐算時光的差距,得出中肯結論是,尼泊爾比成都落後30年。

愛恨交織

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垃圾四處堆積,下水道系統缺乏,自來水混濁不堪,蒼蠅成群,公共運輸車輛擁擠破爛,城市交通混亂無序,幾乎沒有本國工業,本地食物單調乏味……這是真實的尼泊爾。

一個優點於缺點同樣突出的國家。所以,國外的旅行者對這個國家鐘愛有加,趨之若鶩,很多人談論起尼泊爾總是愛恨交織。

第四感:道聽途說

交融抑或侵襲

本以為尼泊爾被印度四面包圍,歌舞娛樂一定和印度的風格差不多。結果走在加德滿都的大街小巷,CD店播放的尼泊爾本地音樂卻和印度歌舞差別很大。本來執意想要買一些回來,卻發現那種類似念經和山村二人轉的風格實在不對胃口,放棄了之。不過,在這裡要想買到熱辣的印度舞曲和人氣很旺的印度電影倒是很容易,這也許就是經濟強勢必然引起的文化強勢。

暮鼓晨鐘

凡是向往藍毗尼的人,大多向往到中華寺聆聽暮鼓晨鐘,以及每天晚上8點,方丈的弟子敲鐘時吟唱的不知是不是經文的天籟之音。我們在藍毗尼住了兩晚,住在中華寺對面的韓國寺,第一晚,我們來到中華寺的大雄寶殿,赤腳席地而坐,也有幸聆聽了一次。果然非同“凡”響。

第五感:口腹之外

語言不是障礙

在尼泊爾,我們沒有遇到曾經擔心的語言障礙。旅游業是尼泊爾的支柱產業,做生意的尼泊爾人都會簡單的英語,因此只要英語馬虎,交流是不成問題的。尼泊爾人的英語口音很重,很喜歡卷舌,不過聽習慣了也就好了。中國,尼泊爾,都不是英語國家,所以大家操著蹩腳的英語,只要幾個關鍵詞沒錯,加上肢體語言,相互都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吃飯是個問題

不過,每次吃飯點菜倒是個頗費腦筋的事兒。菜譜都是英文,全是菜肴的名字,即使是英美人民看了也弄不明白很多當地菜名究竟端上桌來是什麼樣。於是,每次點菜我們都花了不少時間,當然最有效的方法是看別人點了什麼,合適的立即復制一份。因為即使我們問了“這道菜有些什麼?”服務生的解釋也沒有一次聽明白。吃過幾餐後,我們對尼泊爾菜譜也大致有了了解,每次點熟悉的菜名,也是個辦法。在尼泊爾餐廳,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每桌客人都很關注別人桌上的菜品。我們疑惑的是,既然服務生每次也需要花費半天唇舌,為什麼不給菜品配上圖片呢?

潛力瞬間爆發

由於語言溝通不順暢,買東西講價也更有趣了。我發現每到講價之時,人們的語言潛力瞬間爆發,連對英語毫無自信的袁大師,也成功地憑著幾句頗具喜感的英語“we are friends;this one is the last one,you can chipper ……”,將她喜愛的木盒收入囊中。每當我們殺價過狠時,尼泊爾老板就會說“you aer price killer”,然後做出刀抹脖子的樣子。當地人使用的語法格式和中國式英語很類似,一定可以雷到一大片英美人民,當然我們卻更容易相互溝通了。

第六感:聞香識尼


惟臭味最難忘

在餐廳,有食物混合著香料尤其是咖喱的味道;在手工藝品店,彌漫著熏香的味道。不過,讓我們至今難忘的,卻是尼泊爾的臭味。

街上垃圾清運不及時,時常可見溢著髒水的生活垃圾堆積在大街上,蒼蠅嗡嗡,腐臭難聞。

在長途車上,短途公交車上,油跡斑斑的座椅套讓人很倒胃口,擁擠的空間讓空氣不容易流通,歷史陳跡混合產生的味道充溢在整個車廂,即使掩鼻,也無大用。

尼泊爾人喜歡用一種香料在身體上、衣服上,所以每當與尼泊爾人擦身而過,總會聞到一種奇怪的味道:香香的,似乎又有一種浸漬了汗水沒能及時洗澡的臭味。

在擁擠的當定巴士上,這種香臭混合的味道更加濃郁。這樣的巴士在迂回曲折的盤山公路再幾繞幾繞,難怪有人忍不住要嘔吐。

第七感:舌尖味道


生水,喝不喝由你

的確,我們沒敢在尼泊爾喝一口生水,但是自帶了開水壺,燒了開水,衝泡奶茶和咖啡比較方便。畢竟每天只能喝冰冷的礦泉水還是不太舒服。尼泊爾的自來水很渾濁,懸浮物十分明顯,讓人沒有入口的勇氣。不過,當地人倒是習慣了,直接下肚,也沒見有什麼不適。礦泉水倏爾加德滿都幾個大超市(說大也不大,和成都的紅旗連鎖差不多,而且還是中等店面)最便宜,1元人民幣一瓶(1升),旅游景點稍貴,2-3元,比起成都1元只有550毫升,還是便宜。

半價面包?排隊請早

網友們都推薦加德滿都超市旁的面包店,晚上8點後可以買半價面包,用作第二日的早餐。沒錯。不過,不同的面包店打折時間節點不同,有的7點,有的8點,有的9點。每到臨近節點,面包店外總會站滿了等候的外國游客,眼睛瞄准目標,有的干脆先用盤子裝好排隊等著。一到點,立即獵殺如囊所以在這些面包店內,經常可見大家提前排隊卻不急於付款的景像。

早餐有沒有別的選擇呢?可以說,基本上沒有。除非你願意購買超市裡昂貴的從中國進口的各種餅干。我至今也不太清楚,尼泊爾人民早上一般吃什麼,因為大街上很少看見賣早餐的。難怪面包店每次都會賣得精光。尼泊爾的面包制作技術的確讓人不敢恭維,實在太硬了,看起來其實挺誘人,但入口很難找到松軟的感覺。所以,我們每次吞咽早餐,總需要一大杯熱水,否則太難消化。

鮮榨果汁,物美價廉

雖然自來水很髒,但尼泊爾的鮮榨果汁對此做了補償,便宜又好喝。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售賣鮮榨果汁的攤點,五顏六色的新鮮水果簇擁著,榨汁後加入干淨的礦泉水,一人一杯,或者三人點上三種味道都各嘗一點,在炎熱的尼泊爾,這是對旅行者最好的慰勞。價錢也很便宜,每杯3元人民幣到8元不等,這要看你點的水果品種還有攤點地處繁華地段還是偏僻街角。

西餐劃算,中餐好貴

說實話,比較起中餐尤其是川菜文化的博大精深,尼泊爾本地餐的品種不算豐富,味道也較單調,尤其喜歡煎炸,咖喱作為主要調料,蔬菜只作搭配。這樣的菜品,營養搭配不合理,味道也談不上鮮美,果腹而已。還是國人幸運!有色香味俱全的中餐每日為伴。

在尼泊爾,本地餐很便宜,每人5-10元可以大飽。西餐稍貴,但也比國內便宜,每人15-25元可以吃得豐盛。中餐屬於高檔菜,一盤素炒土豆絲賣10元,一道葷菜20元-50元不等,一餐下來,每人得要30元左右。很多餐廳要另外加收10%的服務費,有的餐廳在菜價中包含了服務費,付款的時候心裡得有本明白賬。

在加都,我們吃過兩餐泰山飯店的中餐,主要是川菜,還是比較地道。在博卡拉,唐人餐廳很多中國游客都回去,也有一些菜品比較地道,不過總體上不如加德滿都的中餐廳,可能是因為很多配料和蔬菜由於運輸不暢無法齊備,影響了味道。例如我們在那裡點的回鍋肉,基本上是一盤肉,找不到蒜苗。

後記:不算攻略


決定到尼泊爾自由行之前,聽說一些關於尼泊爾注意事項的善意提醒,此番實地印證,去粗取精,豐富完善,揀出幾樣也許有用的提醒以方便後來者。

機票和簽證 我們三人是通過成都的旅行社代辦的,由於旅行時間正逢國慶,也算是尼泊爾旅游的旺季(旱季開始)了,因此提前1個半月預定了往返機票。機票當然是套著團隊的往返時間最便宜,我們的價格是從成都飛加德滿都往返每人4200元人民幣,簽證費用每人350.。後來在尼泊爾遇到很多從成都來的游客,發現這個價格已算是比較便宜的了。有幾個成都朋友提前了5個月預定機票,而且是繞道香港飛目的地,價格卻並不便宜。看來,要搶到便宜的機票,也並非越早越好,因為那制約機票價格的因素挺多,碰運氣吧。

停電不是問題 很多介紹尼泊爾的書上都說尼泊爾會經常停電,需要帶上電筒。我們的體會是,不用帶手電。在加德滿都、博卡拉和藍毗尼,我們都經常遇到停電,停電的時候大多是當地時間晚上8點左右。不過,卻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不大。在外國游客聚集的街區,商鋪是不會停電的,他們基本上都備有小型發電機,供應照明足夠了。在旅館,都有兩個回路,遇上停電,立即開始自己發電,走廊、廳堂等公用區域依然明亮,只是房間裡面沒電。每次停電的時間也不是很長,有時候半個小時,有時候1個多小時。停電的時候,很多游客都正在餐廳吃飯或者逛街,所以,影響也不大。因為停電的時候並非一片漆黑,所以手電筒基本是不太需要的,可以給行李箱節省點空間。

晴帶雨傘 果真如書上所說,尼泊爾是一個旱季和干季區分明顯的國家,一定要選擇旱季前往,不然遇上天天下雨,就失去了去尼泊爾的意義了。我們是9月27日到的尼泊爾,正是雨季的最尾聲和向旱季過渡的階段。在整個13天行程裡,碰上下過3次持續1、2個小時的陣雨,還有一次連續一天半的綿綿細雨。幸運的是,當時我們都正好在趕路的車上,並非游玩的過程中。否則,在游玩過程中遇到這樣的雨,不僅行走不便,更可能耽誤很多拍照的時間,就算時間充裕,但屬於尼泊爾的燦爛陽光和艷麗色彩卻蕩然無存了。這樣的陰雨天,還不如就呆在成都。

兌換人民幣 在尼泊爾兌換人民幣多次,我們的經驗是,三個城市中自然是首都加德滿都的彙率最高,在加德滿都,當屬泰山飯店門口的小賣部最高,高於很多人稱道的鳳凰賓館。我們在泰山可以換到11.35的時候,在鳳凰是11.15,在泰山換到11.15的時候,在鳳凰只能換到10.8。在博卡拉整體彙率都會低一些,每個錢莊似乎明碼實價,其實是可以講價的。當錢莊統一標價9.89時,我們在家庭旅館換到的是10.5。在藍毗尼,沒有看到兌換尼幣的地方,這裡用錢的地方也的確有限。尼泊爾的彙率隨時都在變動,有時候一個小時前後也會有所區別,這裡的彙率隨著西藏樟木那邊的彙率高低而起伏。

交通工具 尼泊爾整個國家的面積不到四川省的三分之一,但是,僅僅是在尼泊爾的中部地區,我們坐旅游車從首都加德滿都到博卡拉用了7個小時,從博卡拉到藍毗尼用了7小時,從藍毗尼返回加都用了12小時。

在尼泊爾境內不同城市間轉換,不用省錢而且趕時間的可以直接乘坐飛機,節約呢當然就只能坐班車了。飛機可以比班車節約很多時間,例如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坐車要6、7個小時,飛機航行時間(除去到機場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價錢當然也差很多,40元人民幣或者60-80美元,自己選擇吧。

往返於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德崗三個古城,坐當地公交車也可,有時候趕時間坐出租車也很便宜。從加德滿都到巴德崗每人次1元人民幣,但從泰米爾地區需要步行約25分鐘到達汽車站,回程我們打車回泰米爾花費11元人民幣。到帕坦我們打車前行,3人一車共250約合22元人民幣,耗時約半個小時(因為正好遇上尼泊爾節日,很多人放假休息,出租車自然漲價,平時大約150-200就可以了)。

家庭旅館 在尼泊爾家庭旅館比比皆是,比較起來,博卡拉的家庭旅館最可愛,住起來也最舒適,論性價比,博卡拉的旅館好過加德滿都太多。我們在加德滿都住了一天鳳凰,三人間和雙人間都是70人民幣一間。後來幾天,我們選擇了一家離街面有一定距離的,比較安靜,雙人間和大床房只需要35元人民幣一間。我們也能看過幾家其他旅館,總體條件都差不多,都沒有麗江的家庭旅館干淨,只能將就,有24小時熱水,洗澡方便就行了,所以就選便宜的吧。在尼泊爾這個國家旅行,還是沒必要貪圖享受的,因為即使你再有錢,這裡也不可能提供奢侈的居住環境。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