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紀行

作者: tjm1966

導讀1994年初夏,我赴西安公干,事畢特意去了趟西岳華山。 傍晚,抵達華山所在的的華陰縣。當地人為我指點遠處的華山,但見夕陽映照下,華山諸峰高聳於天,如同一朵含苞漸放的粉紅色蓮花。這些年來我看過不少名山遠景,但尚無一山能勝過華山之美。 翌日凌晨,天色未明,驅車前往華山。車在華山腳下停下,沿著通往北峰的登山小路上山。 華山有自古登山一條路之說,� ...

1994年初夏,我赴西安公干,事畢特意去了趟西岳華山。

傍晚,抵達華山所在的的華陰縣。當地人為我指點遠處的華山,但見夕陽映照下,華山諸峰高聳於天,如同一朵含苞漸放的粉紅色蓮花。這些年來我看過不少名山遠景,但尚無一山能勝過華山之美。

翌日凌晨,天色未明,驅車前往華山。車在華山腳下停下,沿著通往北峰的登山小路上山。

華山有自古登山一條路之說,但自1949年解放軍從另一條小路登北峰智取華山後,登華山理論上就有兩條路。我登山走的就是那條在當年解放軍智取華山的小路基礎上修建的登山路。路有些陡,雖修了石階,但登山還是不易,沿途起伏的峰巒和茂密的林木則使我忘記了疲憊。

隨著山路漸陡,登山路也越發艱險起來,許多地方幾乎是絕壁,需手腳並用,攀援而上。目睹沿途那些架設不久的電塔電纜,不禁感慨軍隊才有的那份奉獻和艱難。華山之險和難以攀登,只有身歷其境才能真切領教。記得我曾站在一座兩側為懸崖深谷的險峻巨石絕壁前,仰視絕壁頂上漸明天光,而幾生恐高卻步之心,但看到前面有人抓住絕壁上的鐵鏈奮力攀援登上了絕壁頂,我也鼓起勇氣,終於攀上絕壁,戰勝了猶豫和膽怯。有此墊底,以後登山路上再臨險境,我未再遲疑。最終在晨曦中登上了海拔1614.7米的華山北峰。

北峰又名雲台峰,有些平坦的峰頂原有一座不大的道觀廟宇,建築格局與電影《智取華山》中的場景差不多,不過似乎已改成小招待所,也未見有什麼客人。晨光初現中,我站在山巔等待日出。未幾,一輪紅日在遠方天際升起,華山遠山近嵐沐浴在薄霧和朝暉之中,分外靜謐美麗。北峰是華山五峰中最低的山峰,但也是領略華山諸峰美景的風景眼。站在北峰前眺,西、東、南、中峰相聚在一起就如同碩大的蓮花花瓣,美侖美奐。

在北峰稍作停留後,便南行踏上連接北峰與另外四峰的蒼龍嶺。先經擦耳崖,這段登山路沿懸崖峭壁鑿修,腳邊一側是萬丈深壑。古時路面非常窄,只能容得下一只腳,行人通過時,必須肚腹緊貼著崖壁,雙手扣著石窩,就只能像粘在崖壁上的鼠類一般,摩面擦耳,橫移而過,面頰、耳朵擦過崖壁上的青苔,往往留下綠色苔痕,故名擦耳崖。明代袁宏道有擦耳崖》詩,記詠過華山擦耳崖趣事“欲知懸逕欹危甚,看我青苔一面痕。”

過擦耳崖,便到一段上天梯路,絕壁上開鑿的狹窄石級長梯,驚險陡峭,往往要手抓鐵鏈緩慢而行,攀援時仿佛上面人踩著身後人的頭而上。走過天梯段,來到韓退之投書處,前方便是蒼龍嶺最狹窄嶺脊上的一段路,約長1500米,寬一米許,兩旁萬丈深壑,勢陡如削,身旁青松白雲,耳邊山風聲呼嘯,是考驗有人膽略意志的地方。相傳唐代韓愈至此不敢行,放聲大哭,草草向家人寫了一封遺書,投到嶺下的青柯坪。恰好當時華陰縣令和夫人正在那裡的九天宮進香,看到書信,忙派差人把韓愈從嶺上背下山,後人遂在此刻石。不過膽大的古人也有,有位名趙文備的百歲老人就在此放聲大笑韓愈怯弱。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題刻:“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一哭一笑傳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獨立嶺上但長嘯。”我過此段路,不哭不笑也不嘯,扶欄俯身慎行中漫目蒼龍嶺嶺上景色而過。

走過這段嶺脊路,過五雲峰繼續前行,路寬也好走了些,路邊鐵鏈上也開始有同心鎖,眼前便是蒼龍嶺與中峰交接處的金鎖關。金鎖關又叫通天門,是通向東峰、南峰、西峰、中峰的咽喉,過了金鎖關便是東、中、南、西峰所在的華山主峰區了,地勢開闊起來,古木參天,郁郁蔥蔥。站在金鎖關,回望北峰,峰頂有些平坦的北峰顯得有些低矮渺小,不過雲台是雲中之台的意思,如逢雲海,雲中之台的北峰應該是一片佳境。

華山主體由一整塊純粹完整的巨型花崗岩構成,如同碩大的石蓮,險峻挺拔,雄奇瑰偉。華山五峰中,以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南峰(落雁)三峰較高,風姿獨具,三峰鼎峙,人稱“天外三峰”,我在山下遠望若蓮花花瓣的,就是此三峰。其下是海拔稍低的中、北兩峰。華山五峰下還有36座較小些的奇峰秀嶺羅列於四周,使整個華山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奇險峻峭之美。

華山東峰是凌晨觀日出的佳處,西峰的東西兩側狀如蓮花,是華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海拔2160米高是華山最高峰。中峰玉女峰相傳曾有玉女乘白馬入山間,也許因東、西、南峰高的緣故,我置身中峰而未有峰頂的感覺,倒好像中峰只是東、西、南峰間鞍部平台。據說,中峰原有廟舍,但文革時被焚,我去時也未見有什麼建築。

離開中峰前往東峰,東峰還有一個別名為手掌峰,這因為東峰東北側絕壁上有一大塊明顯的印跡,遠眺如同豎立的手掌。手掌很醒目,我在攀登北峰和蒼龍嶺的路上間或能看到。花崗岩質地的華山因絕壁眾多,地質構造上有“華岳仙掌”之說,列關中八景之首,我想東峰的這個手掌最為傳神了。

來到東峰東南端的“鷂子翻身”,此為華山一絕,也是尋常游客不敢下的景點。從“鷂子翻身”可下至右前方的峰石上的下棋亭,相傳當年趙匡胤在此與道士陳摶下棋,將華山輸給了陳摶。此處的驚險在於攀爬者需手抓鐵鏈面貼崖壁而下,崖壁陡峭幾乎垂直,甚至會大於90度而呈向崖壁內凹,因看不到腳下,踩腳點難以掌握,稍有不慎就會掉入崖深谷。我來到“鷂子翻身”懸崖邊目睹此景最初也不敢下,但見有人下去,加以受趙匡胤、陳摶下棋亭故事吸引,我也決心下去。雙手緊抓鐵鏈貼崖壁而下,腳尖摸索到崖壁上的淺小石窩,小心下行。突然,我的腳尖找不到踩腳點,我頓時心一緊,冷汗直冒,暗忖難道我今日要身墜懸崖,命喪華山?我用力緊緊抓住鐵鏈,腳尖向下左右探索,終於在斜下方接觸到了踩腳點,心為之一定,小心而下,終於下到連接下棋亭所在峰巒的平地。下棋亭風很大,人幾乎不能站穩,在那裡稍看一會風景後,便折返。回攀時,因為心裡有底,輕松多了,很快上到出發地。

離開東峰,前往南峰。登上華山極頂的南峰峰頂,見有一、二處很小的凹坑,內有積水,名為天池,有些附會牽強。南峰最勝處在東側懸崖上的“長空棧道”,此為華山又一絕。那是一條長達五、六十米左右的棧道,兩塊木板騰空擱在從近乎垂直的絕壁懸崖上打出的石樁上,棧道木板的底下是萬丈深淵,棧道沒有外欄保護,唯一能依附的僅僅是一條貼崖壁而設的鐵鏈。木板很狹窄,人只能抓著鐵鏈側身而行,這又是一處考驗膽量和意志力的地方。我抓著鐵鏈小心側行,到達棧道終點一棵植根於絕壁斜著向外長出的古樹處,再從原路返回。據說此處有不少游客失足墜下深谷,當地山民有撈屍隊援繩而下谷底幫助把屍體撈上來,索價千元。華山之險之危於此可見。

告別南峰,轉往華山的像征西峰。西峰西北絕壁懸崖如刀削鋸截,東南陡坡下松柏蒼翠,清泉輕流。登西峰之路,一面為絕壁,一邊是斜坡,也是華山一處險道。光溜的山峰脊背上三兩游人蟻行於石級之上,也是一道風景。西峰有翠雲宮、斧劈石、摘星辰、舍身崖、巨靈足、楊公塔等景觀,都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故事有關。那裡還有一座氣像站,峰頂還有氣像設施。

走下西峰踏上返途,步履輕松,行至北峰後,從另一條登山路即傳統的華山峪登山道下山。沿途經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險途,下至青柯坪。自此而下,則是易行的山路,沿途崖壁上即或可以看到一些不大的洞窟遺跡,估計是當年華山道士結廬修行之所,條件之艱苦可想而知。經五裡關、靈官廟、魚石,最後到達山腳下的玉泉院。在玉泉院徜徉了一會兒,看了據說陳摶手植的無憂樹。時近傍晚,便登上返程。

自此之後,我再也沒有去過華山。據聞1996年4月華山索道開通,索道沿當年智取華山的小道直達北峰,正是我當年的登山線路。2006年華山被列入國家級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保護名錄。華山曾因登山路險,能上山的游客並不多,據說有些名人已至山下終不得不止步。然因索道建成,據說上山人數漸多,近年每年有數十萬。然而華山之險之壯之美,只有經歷艱險徒步登上華山之巔才能體會和領略。如果有機會,我還是願意再次徒步而行,重上華山。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