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藝術學校和哈爾濱俄僑美術家

作者: 盒飯5塊

導讀筆者在1925年《哈爾濱———傅家甸商工與鐵路指南》一書中看到過該藝術學校刊登的一幅廣告,其招生的專業有:素描和色彩畫、聲樂、話劇、芭蕾、鋼琴、小提琴和樂理。另據葉蓮娜·塔斯金娜著《鮮為人知的哈爾濱》(俄文,1994年莫斯科出版)中披露,不同時期該校還開設了雕塑、朗誦、啞劇和藝術史等專業。 在該校任教的教師大多是從事藝術教育多年並頗有影響的藝術 ...

筆者在1925年《哈爾濱———傅家甸商工與鐵路指南》一書中看到過該藝術學校刊登的一幅廣告,其招生的專業有:素描和色彩畫、聲樂、話劇、芭蕾、鋼琴、小提琴和樂理。另據葉蓮娜·塔斯金娜著《鮮為人知的哈爾濱》(俄文,1994年莫斯科出版)中披露,不同時期該校還開設了雕塑、朗誦、啞劇和藝術史等專業。 在該校任教的教師大多是從事藝術教育多年並頗有影響的藝術家。十月革命一場風暴將他們刮到了哈爾濱。在這裡他們找到了充滿藝術靈感的“天堂”。米哈伊爾·基奇金是畢業於斯特羅加諾夫美術學校和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藝術學校的高才生,才華橫溢的肖像畫家,在此教授素描和色彩畫;雕塑課教師阿·卡緬斯基是米·基奇金在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藝術學校的校友,後來又到法國巴黎師從於著名雕塑家羅丹(或許您腦海裡立刻浮現了《思想者》的形像)深造過的天才雕塑家;音樂專業的各門課程主要由卡·拉扎列娃及其丈夫勃·拉扎列夫負責。卡·拉扎列娃是聞名於世的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巴·米·特列季亞科夫的外孫女、俄羅斯著名鋼琴家和指揮家齊洛季的女兒。藝術史教師阿·阿·別爾納達齊和瓦·米·阿納斯塔耶夫;話劇課教師是演員吉·伊·卡扎科娃,造型藝術和雕塑課教師是著名教育家阿·霍洛季洛夫。

荷花藝術學校曾是相當有影響的哈爾濱藝術家,特別是美術家的苗圃。它培養的大批人才(包括中國學生)後來活躍於世界各地。

維克多·米哈依洛維奇·阿爾納烏托夫便是荷花藝術學校的學子,20年代後期離哈去上海,1938年移居美國,並加入共產黨。二戰期間,他積極地參加了援助蘇聯反法西斯運動,後定居墨西哥。1963年返回前蘇聯,在日丹諾夫和彼得堡舉辦過個人畫展。臨終時他仍在懷念哈爾濱。

米·阿·基奇金的學生、夫人維拉·葉梅利亞諾夫娜·庫茲涅佐娃現居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1929年她與丈夫由哈爾濱移居上海,1947年返回祖國。他們在中國生活了27年,作品傳播各地,桃李滿天下。1989年,庫茲涅佐娃在雅羅斯拉夫爾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東方題材的畫展:中國名山大川之逶迤,小橋流水之恬靜,庭院園林之雋秀,農民車夫之樸質盡入眼簾,令人留連忘返……這些精品的作者幾乎都是哈爾濱荷花藝術學校的師生。

在不同時期,哈爾濱還僑居了一批才能卓越的美術家,如:阿·斯捷潘諾夫,格·戈林貝爾格,阿·克列緬吉耶夫,米·洛巴諾夫,尤·斯米爾諾夫,伊·維尤諾夫等。他們中大部分是畢業於彼得堡、莫斯科或敖德薩高等美術學校的學生。正是他們和他們勤奮敬業的精神,巧不可價的才華,精彩豐富的作品使哈爾濱在西洋美術傳入中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介紹的是著名的阿·尼·克列緬吉耶夫。此人畢業於敖德薩美術學校,後又在彼得堡從師大名鼎鼎的伊·葉·列賓學畫油畫,然後又去慕尼黑、匈牙利深造,在阿什貝教授和霍爾羅什教授指導下繪畫水平不斷提高。他在彼得堡工作生活了20年,作品經常發表在《涅瓦》等畫刊上。1914年後當過沃木斯克藝術學校校長,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師範大學任過教,十月革命後來哈,創辦畫室,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美術人才。阿·尼·克列緬吉耶夫不僅是著名的油畫家,而且是傑出的美術教育家。他畢生培養了無數的學生,其中很多人成了著名畫家。他的兒子由哈爾濱去法國深造,在馬賽美術學院畢業時榮獲過金獎。我國著名作家、翻譯家、畫家、《世界文學》主編高莽當年就是他的學生。

據《亞洲之光》(俄文)1944年第2期載,阿·克列緬吉耶夫藝術學校舉辦了一次青年美術家畫展。參展的學生有阿·阿貝什金娜等8人。畫展展出了上百幅油畫,其中托克馬科夫的《農夫》,拉烏特曼的《失寵的貴族》,布雷切娃的《向日葵》和阿貝什金娜的《八雜市》等貼近生活,技法高超,深受好評。尤為使人興奮的是,筆者在參展青年畫家名單中發現了兩名中國青年學生的姓:宋與陳。宋,不就是宋毓柟———高莽先生的原姓名嗎?據高莽先生的回憶,他17歲那年參加的畫展正是這次青年美術家畫展。他的《自畫像》、《爺爺的肖像》和《牧童趕牛》已展示了畫家的藝術天賦。

提起阿·葉·斯捷潘諾夫,當年的哈爾濱文化界無人不曉。他1894年生於莫斯科,1915年畢業於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藝術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俄國軍隊當過飛行員,戰後又選擇了他所鐘愛的藝術道路。十月革命後來哈,在哈爾濱基督教青年會中學教授美術課,並在很多劇院擔任舞台美術設計師,是有名的風景畫家和肖像畫家。他的很多作品展現了松花江金色的沙灘,城郊的田園風光,表現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第二故鄉的眷戀。他所創作的《松花江中的水罐》、《陰暗的早晨》等作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為他贏得了普遍的贊譽。他所設計的舞台布景與劇中角色共鳴,令觀眾過目不忘。1941年1月2日哈爾濱舉辦了斯捷潘諾夫從藝25周年個人畫展,取得了巨大成功。1955年他回到祖國,在新西伯利亞繼續其藝術生涯,1985年逝世。

米·米·洛巴諾夫也是哈爾濱俄僑美術家中的佼佼者。他在中國生活了25年,創作了上百幅畫稿。他的作品有很多反映了哈爾濱建築藝術和中國的廟宇。他畫的《極樂寺廟會》、《孔夫子廟的橋與拱門》、《道觀》等體現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他寫生的《四方台林谷》、《莊稼人》等展示了他豐厚的生活底蘊。哈爾濱的畫家幾乎沒有誰沒畫過母親河松花江。洛巴諾夫的畫表現了松花江的四季,其中《乘冰爬犁》成為其獨樹一幟的名作:冰封的松花江上,淡藍色間有玫瑰色的天空透著絲絲寒意,長長的藍紫色的倒影映在冰面上,告訴人們已是薄暮時分。頭戴皮帽、身著半截皮襖、腳穿氈靴的冰爬犁主們手持長竿,耐心地等候著乘客。兩個漂亮的俄羅斯姑娘跳下爬犁,向中央大街走去……據有關報導,米·洛巴諾夫的絕大部分作品現在美國,被收藏家收藏。

舍施明采夫在哈爾濱西洋美術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生於外貝加爾,20年代初來到哈爾濱,1941年移居上海,然後在巴拉圭生活10年,又在美國度過14年。他的作品大多抒發了他對俄羅斯風光和中國山川的熱愛。哈爾濱不同造型、風格各異的教堂也是他的畫中經常表現的內容。他畫的《岸邊的駁船》、《船塢的小橋》、《哈爾濱水災》、《市立公園之春》等作品抒發了畫家對第二故鄉的熱愛。1978年,遵其遺囑近百幅舍施明采夫的油畫從美國運回俄羅斯,贈予庫爾干州立藝術博物館。1992年,該博物館還舉辦過他的個人畫展。

著名畫家、雕塑家戈林貝爾格1914年從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來到哈爾濱,開辦了哈爾濱第一美術學校,教授了很多學生。

此外,還有巴諾夫、烏拉索維慈、波亞內舍夫、烏尤諾夫、霍洛季洛夫、阿佐甫采娃等一大批俄僑畫家在不同時期活躍在哈爾濱美術界,嘔心瀝血地創作,誨人不倦地育人,豐富了哈爾濱的文化生活,並在西洋美術傳入中國的過程中起了橋梁的作用。


精選遊記: 哈爾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