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lwedance?--巴釐島不穿紅舞鞋

作者: nestworks

導讀外行人看巴釐島的舞蹈看上去差不多,但實際千差萬別,讀了下文後你一眼就可以看出巴釐人如痴如醉地在跳什麼舞了:舞蹈劇 戲劇性舞蹈,或稱貝巴釐(bebali),是一種敘事形式,從爪哇的馬加巴希帝國傳入巴釐島,並在巴釐島加巴希帝國傳入巴釐島,並在巴釐島的宮廷內進一步發展出來。舞蹈劇有時候跟廟會奧大藍一起演出,同時取悅神明與信徒,不過不一定是儀式的一 ...

外行人看巴釐島的舞蹈看上去差不多,但實際千差萬別,讀了下文後你一眼就可以看出巴釐人如痴如醉地在跳什麼舞了:舞蹈劇

戲劇性舞蹈,或稱貝巴釐(bebali),是一種敘事形式,從爪哇的馬加巴希帝國傳入巴釐島,並在巴釐島加巴希帝國傳入巴釐島,並在巴釐島的宮廷內進一步發展出來。舞蹈劇有時候跟廟會奧大藍一起演出,同時取悅神明與信徒,不過不一定是儀式的一部分。

除了傳統舞蹈劇形式之外,也有在過去一個世紀逐漸發展出來新形式的舞蹈,許多是從神聖的形式衍生出來,加上世俗的情境,包括觀光客表演。神聖的形式、結構也許還存在,但是祭祀和祈禱省略掉,甚至有一些舞蹈表演以政治議題為主題,比如說由國家所贊助演出的塔利塔尼農民舞(tari tani)。其他現代舞蹈劇如三德拉塔利(sendratari)則是由公立表演藝術學校的師生所發展出來。

甘布

在所有舞蹈劇當中,正式、高貴的甘布(Gambuh)是最重要的,因為許多現代形式的舞蹈劇是根據甘布發展出來的。則開始,甘布是宮廷內的娛樂表演,可是最與宗教儀式相關的表演。現在甘布的表演被視為廟會奧大蘭儀式成功與否的指標。以前,甘布由男性表演所有角色,現在女性表演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可能演出男性王子的角色。

甘布的故事取材自稱為潘吉(panji)或瑪拉特(malar)的爪哇文化英雄的浪漫故事,在華麗的服裝和精致的舞蹈表演中,舞者還有樂團伴奏,主要樂器有竹制笛子、魯特琴、鼓和其他打擊樂器,對白是古爪哇語卡威(Kawi),有陪從或是喜劇賞提供同步翻譯,甘布的曲目由速度掌握精確的場景所組成。

瓦揚翁影子戲(Wayang wong)

影子戲可以說是所有舞蹈劇中最具戲劇性的表演,內容取材自印度史詩拉瑪雅那(Ramayana),由瓦揚,即影子戲院演出,但是表演的是人(wong)而非木偶。當然其中有些部分需要改編,故事經過簡化,影子劇院把長的對白變短,換句話說,就是加入精簡的甘舞蹈介紹。除了在吉安雅的普將甘(Pujungan)有完整故事演出外,多數表演只演出拉瑪雅那故事的一部分。瓦揚翁的演出通常是純娛樂性質,然而在布勒倫的村莊提加庫拉(Tejakula),有保存最完整的瓦揚翁面具,村民在兩百一十天廟會時廟宇的第二中庭演出瓦揚翁,表演被視為神聖演出,面具則有魔力。

朋拿薩(penasar,醜僕)是瓦揚翁演出的重要角色,不只因為他是卡威語的翻譯者,解釋劇情,同時也是廣受喜愛的喜劇演員。雙關語和鬧劇的演出是表演的重要部分,舞蹈劇都是由充滿動作和活力,怪物和猴子軍團之間的大戰結束,在瓦揚翁,拉瑪雅那中邪惡的國王拉瓦納(Rawana)永遠不會被殺死。

雷宮舞

據說由吉安雅一位王子發展出來的舞蹈雷宮舞(Legong),可以說是女性美與優雅的徹底實現。原來的版本山海揚雷宮(sanghyang legong)是神聖舞蹈的一種,還要戴面具,後來由年輕男孩不戴面具表演,而現在則由三名青春期前女孩演出簡短故事,就像多數觀光客所見一般。

舞蹈本身的表現是一連串驚喜,舞者從頭到腳穿戴華麗,還有飾滿花朵的頭飾,舞者必須要從一個角色轉變成另一個角色,比如說從女僕變成烏鴉,從公主變成王子,而且不能破壞舞蹈的和諧。

開頭的獨舞表現出雷宮舞的完整語段,接下來精彩的雙人舞有兩個小舞者互相模仿對方的動作,他們拍動他們的扇子,手掌以奇怪痙且顫抖的方式動作,眼睛興奮地忽左忽右轉動,伴隨持續一致地動作,直到忽然停止。

克拜雅

另外一種巴釐島令人贊賞的舞蹈是克拜雅(Kebyar),剛開始是純粹舞蹈,由年輕女性穿著男性衣物表演音樂,這稱為克拜雅同貝班其安(kebyar bebanchian),也就是中性的克拜雅,可以由男性或女性演出,如果舞者演出角色對像是年輕男性,就沒有故事內容。

在一九二零年代,一個天賦和年輕舞者依克突馬力歐(I Ketut Mario)進一步交克拜雅舞加以發展,變成克拜雅堵堵克(kebyar duduk)由他演出坦朋(topong)銅鑼組,誇張地舞動棍子,其形式介於純舞蹈與動作之間。

這種舞蹈透過音樂的表現,呈現出年輕人的情感,勇敢、羞澀、和悲傷。因為舞者是坐著的(duduk),手腕、手肘、手指和軀干等細微的動作、姿態,加上面部表情,才是舞者真正的天賦所在。

阿加(Arja)

阿加是十九世紀所發展出來的民谷戲劇,其特點在於,舞者必須是受過訓練的歌者。

技術上而言這是相當辛苦的娛樂形式,內容取材自東爪哇馬加巴希時代的羅曼史,充滿了情緒和誇張劇情。剛開始是全部由男性演出,到了一九二零年代,女性取代男性,由於女性聲音被認為比男性要優美,這可說是受歡迎的創新,現在也有許多女性阿加演員變成歌星。

科卡克

卡克(cak)或科卡克(Kecak)舞就是有名的猴子舞,由此迪杜魯(bdedulu)村民所創造,史拜斯於一九二零年代加以大眾化。其起源是神聖的山海揚(sanghyang)舞蹈,再加上拉瑪雅那的場景和故事。科卡克舞是由一連串奇妙不和諧的聲音所組成,一百個人代表拉瑪雅那的猴子軍才,坐成一個圓圈,開始吟唱,他們手臂伸向天空,手指張開,但是其聲音、動作除了趕走惡魔以外,並沒有其他含意,就像早期山海揚舞蹈一樣。

揚格和普藍朋

楊格(Janger)的意思是熱情,基本上是有趣的舞蹈,在二十世紀初期編舞是由男女對立的舞蹈風格所組成,這種舞蹈集合了巴釐島、印尼和西方根源。十二個女舞者穿著傳統服飾,表演的舞步緩慢幽雅,看得出有雷宮舞的影響,舞者進入舞時,一邊唱簡單的巴釐島語民謠。而十二個男舞者在女舞者之後出場,臉上化著胡須,服裝則常常是狂想曲表現,比如說太陽眼鏡、網球鞋或誇張的軍服。相較於女性舞者,男孩們的舞蹈形成強烈對比,動作由顫抖、扭曲和行刺組成,加上極度激動的動作和狂吼。揚格舞通常是戲劇性演出的前奏。

普藍朋(prembon)實際上是由不同種類舞蹈所組成的舞蹈劇,字面上的意思來說,是一種諷刺的滑稽劇,表演給觀光客看,由雷宮舞、克拜雅或其他舞蹈中擷取一系列場景演出,並沒有對話或故事。


精選遊記: 巴釐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