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魯西的一顆璀璨明珠

作者: 謝澤明

導讀著名的“江北水城”——聊城市是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全國雙擁模範城”;是“全國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鄉。這裡人傑地靈,物阜民康,四季分明,是典型的中國鄉土標本,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活化石。聊城市地處山東省的西部,是魯西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華北大平原晉(山西)冀(河北)魯(山東)豫(� ...

著名的“江北水城”——聊城市是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全國雙擁模範城”;是“全國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鄉。這裡人傑地靈,物阜民康,四季分明,是典型的中國鄉土標本,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活化石。聊城市地處山東省的西部,是魯西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華北大平原晉(山西)冀(河北)魯(山東)豫(河南)的交界處。位於北緯35°47~37°02 和東經115°16~116 °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裡,東西直距114公裡,總面積8715平方公裡。主要河流有黃河、金堤河、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和小運河,有2個著名的湖泊:東昌湖和魚邱湖。

聊城市總人口561.31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644人, 其中非農業人口112.6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39個,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市總人口的99%。市境地處黃河衝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41823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45畝。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干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市平均氣溫12.8~13.4℃,全年降水量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56~68%,無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風和偏南風。聊城市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和冠縣、莘縣、陽谷縣、東阿縣、茌平縣、高唐縣等6個縣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96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輩出。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境內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聊王就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其歷史遺跡“聖水井”尚存。可見,聊城一帶是中國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商初大臣伊尹曾“躬耕於有莘之野”,輔佐商湯滅夏桀,世稱“賢相”。

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有謀士計然。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時有著名兵家孫臏、名士魯仲連建功立業,威名遠播。

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銅、鐵、鋁用於制造生產工具,銅鏡、熏爐等成為必需品,能制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時有“天下第一才子”曹植、三國大將程昱、魏相華歆等。

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聊城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造就了許多名人,如馬周、呂才、張鎬和程咬金等。

北宋之前,聊城曾因黃河泛濫淪陷,三次遷移城址。1072年,為防止遼國進攻,與蕭城對壘,在現城址重新修築城池,保留至今,未再遷徙。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26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修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為運河沿岸九大商埠之列。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當時較著名的民間工藝有木版年畫、蟈蟈葫蘆、聊城毛筆、茌平剪紙、臨清哈達、董莊中堂畫、金銀制品。當時的風味名吃有八批果子、魏氏熏雞、沙鎮呱嗒、進京腐乳、甜醬瓜、高唐羅漢餅、五香驢肉和烏棗等。

聊城教育發達,有書院、私塾和學館3種辦學方式,公元1905年聊城有6處書院:東林、光岳、龍灣、陽平、啟文、攝西。中國清代四大藏書家之一楊以增的私人藏書樓海源閣藏書多達3705部,224600余卷。

《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游記》中記載有發生在聊城的人和事。明清之際.聊城人才薈萃,湧現了眾多名人,如有明朝大臣於慎行、朱延禧,明末大將左良玉、抗稅首領王朝佐、心學學者穆孔暉、“江右六君子”之一劉琰、博覽群書的鄧鐘岳、書法家崔班、畫家董立元、清代狀元傅以漸、李孟悅,行乞興學的“貧民教育家”武訓。

20世紀20年代前後,開設了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公立中學堂、師範學校等,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後由於軍閥混戰、運河淤塞、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共聊城地方黨組織與國民黨第六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範築先合作抗戰,建立了華北最早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武裝6萬余人,與日軍作戰80余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

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先後支持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東北野戰軍渡河南下進行渡江作戰,有17萬人參軍入伍,有三千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區建設;組織了數以萬計的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全力支援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為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湧現出不少抗日民族英雄,如範築先、張自忠、金方昌;也有不少著名革命烈士,如共產黨員趙以政、王寅生等。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信通訊發達,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聊城的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還有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土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牛、肉雞產量較多。

聊城交通便利。聊城是山東省交通發達的城市,京九鐵路、濟邯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彙,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1小時50分鐘到達濟南,3小時58分鐘可到達北京。

聊城通信、通訊發達。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網絡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絡。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絡。“聊城信息港”、“聊城政務網”是中國公眾多媒體信息網的一部分,它與國外信息網相連,實現了與世界資源共享。

聊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聊城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游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光岳樓、山陝會館、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等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宋代鐵塔、鰲頭磯等14處。

“江北水城”是一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她有著迷人的魅力和靈氣。煙波浩淼的東昌湖;氣勢恢宏的京杭大運河;綠樹成蔭的徒駭河;中華文明搖籃的黃河,孕育著秀美的“江北水城”,構成了湖中有城、城中有湖,城湖一體的水城格局。“江北水城”是投資經商、旅游度假的好去處,她會以其獨特的風韻,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

(聊城大學旅游系 謝整理發表)


精選遊記: 聊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