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東岳

作者: 沐浣

導讀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此話時時銘記在心。閑時除掌燈夜讀幾卷之外,更喜背上背包,獨自去外闖蕩幾番。一來飽覽祖國壯麗山河,親臨書中所不及;二來探訪異地風土人情,豐富自己人生的閱歷。今年七月初,又得了幾天的假期,便也顧不得烈日當頭,酷暑難耐,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向山東境內奔去。 東岳泰山乃五岳之首,歷代為帝王所重視。每逢登 ...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此話時時銘記在心。閑時除掌燈夜讀幾卷之外,更喜背上背包,獨自去外闖蕩幾番。一來飽覽祖國壯麗山河,親臨書中所不及;二來探訪異地風土人情,豐富自己人生的閱歷。今年七月初,又得了幾天的假期,便也顧不得烈日當頭,酷暑難耐,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向山東境內奔去。

東岳泰山乃五岳之首,歷代為帝王所重視。每逢登基慶典,必來泰山祭天表功,行封禪之禮。而自己對彼也仰慕已久,這次終於有了機會親臨登攀。

從曲阜到達泰安,已是午後時分,日漸西沉,樹影拉長。一直就期盼著能在夜裡爬一回山,看來今天是能如了自己的願了,想到此,心中都是壓抑不住的興奮。在遙參亭稍做休憩整頓,便邁出了山行的第一步。不遠,既是岱廟,舊稱東岳廟或泰山行宮,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主殿天貺殿,內祀泰山之神,古代帝王在此祭祀泰山山神。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我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

及行至岱宗坊,才真正是登泰山的起點。相傳碧霞元君坐了泰山之後,一心想將領地擴至汶河,引起了眾神的不滿,姜太公得知後,施計將元君的領地限在山下,並立坊作為標志,為泰山之門戶,正是這岱宗坊。穿過一天門,行至紅門宮。再往前,便隱隱約約聽見有潺潺流水之聲。從登臨道俯身向東望去,果真有一條小溪蜿蜿蜒蜒,自高至低流下。連忙奔到溪邊,將鞋襪除去,盡情地享受那山泉的清涼,鵝卵的圓潤。淌水弄溪,身心甚悅,不知不覺也玩耍了近半個小時。復登山路,倍感輕松,邊聽山鳥低唱,邊賞道旁石刻。有石刻“名言莫磬”,喻意即便您有名家名言,然而進了山,也不得像敲響磬鐘一般,需放低音量;有石刻“膚寸升雲”,告知泰山天氣變化莫測,走不出幾步,也會晴天轉陰。最有意思的一塊位於萬仙樓北,在一突兀石壁上,刻有“蟲二”二字。起初自己佇立那裡良久,觀望半天也不得所以,後來找人詢問,才知道這裡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據傳光緒年間,濟南名士劉延桂同友人登岱至此,但見此處蒼松翠柏,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劉便獨出心裁,將“風月”二字去掉邊框,題寫了這兩個字,取風月無邊之意,盛贊這裡的自然風景之美。經當地人這麼一講,我才豁然開朗,倍感前人之詼諧風趣。於鬥母宮旁邊,有臥龍槐,因其狀酷似臥龍翹首,故得此名。而又兩樹連根,本生於地下,只因風吹雨刷,山石塌方,才得現於世人前。感比翼、連理等故事常於動、植物身上發生,而於人類身上只略有所聞,隱升悲傷,不敢久留,惶惶離去。行至壺天閣,衣衫已濕個通透,再吟張旭的《山中留客》卻別有味道: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路旁有茶社,匾上書“泰山女兒紅”五個大字。入內休憩片刻,環顧四圍古木護屋,茅茨遮頂,茶幾坐墩,形態各異,頓覺神清志爽,恬靜安逸。偶有輕風撫過,撥弄心脾,微閉上眼睛,淡淡地品一口香茗,便似那半山腰上的神仙,游弋在雲裡霧裡。

中天門又稱二天門,還因這一帶土質赤黃,又作黃峴嶺。上至此處,天已完全黑了下來。暗夜張狂地侵蝕著整座山巒,想見著點點星光都成了一種奢望。我獨自在黑暗中摸索著,先前還在在山腳下嚴詞拒絕向我兜售手電的商販,而現在,那種衝勁已漸漸隱退,湧上心頭的,是一種莫名的恐懼。它一不來自妖魔鬼怪,二不來自豺狼虎豹,那種恐懼,僅來自於自己的同類。想大喊兩聲為自己壯壯膽,又怕驚動了山神土地;想轉頭回中天門找客棧投宿,又不願這麼輕易的放棄。惟有咬緊牙關,伴著黑夜肆無忌憚的無情以及山澗震耳欲聾水聲帶來的壓抑,繼續向前行進。不多時,來到一座虹橋處,一邊凌駕深澗,另一邊則有瀑布傾注而下,這才找著了水響的根源。過了橋,給一位姐姐發信息告她我在夜登泰山,有點怕怕。遲些時候收到她的回復:“記得抬頭望望天空,有我給你勇氣和力量的眼睛,有我由衷的牽念:小伙兒你依舊勇敢、男人!”我仰起頭,天吶!豆大的雨點開始驟然落下,這也太諷刺了吧?至今我仍然沒敢把那次的尷尬告訴給姐姐。想自己被老天愚弄也不是一回兩回,便也不再去理會那些郁悶,索性坦坦蕩蕩,沐浴風中雨中。當然,塞翁失馬,又安知非福呢?記得當時曾在幾棵松樹下避雨,後來翻閱資料才知道,那便是“五大夫松”。拒《史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至此,“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其封為五大夫”。沒想到自己在無意之中,卻享受了一回皇帝的待遇,心中自有些“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竊喜。“拔地五千丈,衝霄十八盤。”攀“十八盤”,是最艱苦的一段。行到這裡,體力幾乎已經消耗殆盡,肩上的背包有如鉛灌,要將身體壓垮一般。因雨後路滑,摔過一交的傷口又在隱隱作痛。陡峭的階梯恨不能筆直插上雲天,爬上一小骨節兒,便要大口喘著粗氣歇息片刻。自己真真切切體會了一回古人所說的“行百裡者半九十”是什麼概念,惟有憑著希望與信念,步步向上挪移。

終於,在黑暗中看見了亮光。柔和的光線落在“南天門”三個大字上,心裡都能感到絲絲的暖意。大門左右聯書“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入得內裡,即是一方小院,在此可能好好地休息一番了,擰擰濕衫,定定驚魂,看了眼表,已經過了子夜時分。來到天街時,又是一番景像:路寬道平,樓閣櫛比,恰如天上街市一樣。想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瑩。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一景,無奈天空仍不肯放晴,便也作罷。道旁少不了的茶館、旅店,找了一家茶舍,喝兩杯暖茶,整理一下出門幾日來的筆記、手抄,東方已微微吐白。

前往日觀峰的路上,人們三五成群、搭幫結伙,跟夜間登山時的景像自是大相徑庭。及到達彼處,已經有很多人在那裡等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拱北石”俗稱探海石,因其向北斜上橫出,似起身眺望雲海固名,我便於此處盼望著那旭日東升的壯觀奇景。不多時,東方的濃雲似欲擴散,而天色也越來越亮。曾有一剎那,雲朵落出了空隙,火紅的光線已顯露出來,人們再也不能按耐住心中的喜悅,歡呼雀躍起來。而當天的太陽卻像受了驚嚇一般,往雲彩裡一躲,任你再怎樣勸說也不肯出來。半個小時以後,晨霧愈來愈濃,聚集的人們便在一片唏噓聲中向四方散去。在“五岳獨尊”石刻前留過影後,我登上了海拔1545米的泰山極頂玉皇頂。鳥瞰四周,放眼雲海,大有包容萬物,容納百山的胸懷。而依我看,也只有在這裡才能體會出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在頂峰留連許久,我才挑了條小路向山下行去。沿途賞其風光優美,壑深谷幽,奇峰陡立,溪流瀑飛,古松爭奇,風雲變幻,神秀莫測,自是悠哉悠哉,其樂融融。

感這次夜登泰山有驚有險,有奇有妙,目睹自然風光之秀美,感悟歷史文化之精深,實令人難以忘懷。歸來後數日,查找史實相關資料,增補當地居民及導游所訴稗官野史,回味當時身臨其境時的感受,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