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高棉之旅D4暹粒-吳哥大圈

作者: 霹靂蓓蓓

導讀圖文版游記請看: http://***/beibeish/blog/cns!D33BF41004BB7F5D!1055.entryD4 暹粒-吳哥大圈 今天依然天不亮就起床,披星戴月地就乘著Tuktuk上路了。四周靜悄悄的,只有馬達的轟鳴聲,車燈劃破黑暗,載著我們穿過叢林。有了昨天的經驗,我們直接來到蓮花池邊,靜靜地等待著日出。吳哥的第二個日出是金色的。看完日出,我們乘著清晨人少,又把小吳哥復習了一遍。這次走的是另一條� ...

圖文版游記請看:

http://***/beibeish/blog/cns!D33BF41004BB7F5D!1055.entryD4 暹粒-吳哥大圈

今天依然天不亮就起床,披星戴月地就乘著Tuktuk上路了。四周靜悄悄的,只有馬達的轟鳴聲,車燈劃破黑暗,載著我們穿過叢林。有了昨天的經驗,我們直接來到蓮花池邊,靜靜地等待著日出。吳哥的第二個日出是金色的。看完日出,我們乘著清晨人少,又把小吳哥復習了一遍。這次走的是另一條線路,自然也有新的發現。選了幾個逆光的角度拍了幾張照片,殿前的雄獅顯得格外威武精神。繞著回廊,從門洞中看著昨天爬過的險梯,揣測著僧人們每天上下時朝聖的心情,突然有種歷經滄桑的感覺,還是那些門洞柱廊,少了幾分昨天初見時的驚嘆,卻添了幾分對吳哥建造者的崇敬。這是昨天沒有走到的回廊的一面,整面牆上雕刻著攪拌乳海的神話故事,只可惜我的相機只能記錄下一個片斷。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了。再看一眼平靜如畫般的護城河。在Angkor Wat邊上用完早餐(順便提一句,柬埔寨的法國小面包真是太好吃了,或許是法國殖民地的緣故?),我們抓緊時間趕去看昨天晚上匆匆掠過的吳哥通王城的一群建築。這次是從南門進入的,依然是攪拌乳海的神話故事形成一個序列,迎接著四方的朝聖者。和昨晚不同的是,白天的游人顯然多了很多。各個旅游團的車也排起了長隊。這時我們才慶幸昨天聽了Tuktuk司機的建議,逆時針游覽小圈的各個景點,這樣可以避開順時針游覽的旅游團的大批人流,打個時間差可以在人少的時候游覽得盡興。否則,像吳哥這樣的地方,人一多就一點味道也沒有了。慈眉善目的修羅在左側。南門的神像保存得比較好一些,不像勝利門Victory Gate那邊,神像的頭都被偷去了,一幅悲慘壯烈的景像,

進了吳哥通王城,巴戎寺(Bayon)遠遠的就在眼前了。巴戎寺前的廢墟中,開著不知名的小花。巴戎寺位於通王城中央,兩層台基內外兩側環繞著浮雕壁畫回廊,紛繁宏大的戰爭場面吸引了所有剛來到這裡的游人。層層的回廊在背著陽光的地方已經長出了淺淺的青苔,配合著Apasara的雕刻(Apasara是法國人給吳哥的一種雕像起的法國名字,現在已經被普遍運用,解釋為舞蹈著的美麗女子,這種永恆的微笑,伸展出圓潤的手臂,妸娜多姿的小仙女雕像遍布於整個吳哥的各個角落,十分精美),給人一種柔美的滄桑感。台基上是迷宮般的神殿和高高矮矮的幾十座寶塔,每個塔身上都刻著四面佛像,那一張張被稱作高棉微笑的臉是那般微妙神秘,在他的引領下只有不停地走著,看著。去發現,去感受,去領悟。

陽光下的高棉微笑與昨晚看到的陰森恐怖的笑臉截然不同。吳哥的神奇就在於此,同一個景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光線下看,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氣氛,這也許也是吳哥如此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吧。難怪有人說,坐在吳哥的廢墟裡呆上一整天是最享受的事情。此時人是靜止的,眼前的景像卻在光影的變化下講述著歷史,在這裡,可以有充分的自由想像,仿佛到了世外桃源一般,完全脫離了人世間的喧囂。

我們坐在空洞洞的佛龕之上,透過窗欞看微笑,那是穿透千年的目光,青冷的石壁被陽光溫暖地包裹著,微笑的面龐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中。在吳哥寺中,大量的戰爭浮雕呈現在寺廟的回廊之中,神與魔,人與魔,人與人, 太多的殺戮與血腥,而在這裡,這一切都不見了,有的只是微笑。

漸漸的,游人越來越多,我們趕緊離開,生怕人聲鼎沸影響了微笑的神秘意境。走過鬥像壇(Terrace of Elephants),想像了一下當年站在這裡指揮千軍萬馬的壯觀景像。旁邊的癩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四周雕滿了雙手向上托舉著什麼的小人,他們是保護癩王的勇士嗎?台上的癩王早已被人盜去,現在存放在博物館裡,代替它的位置的只是一個復制品而已。結束了昨天未完成的任務,離開了吳哥通王城,開始今天的重頭戲,吳哥大圈的游覽。早上九點的太陽已經有些曬了,好在Tuktuk一陣狂奔,把我們身上的汗都吹散了。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第一個目的地:聖劍寺 Preah Khan。通過一條樹蔭遮蔽的甬道,整齊列隊的林迦(男性生殖器的像征,也是古代高棉人的一種信仰)和攪拌乳海的畫面又一次出現在眼前。獻給父親的聖劍寺是狹長的,因為查耶跋摩七世的兒子在裡面埋藏了父親贈送給自己的寶劍,由此得名。正門口守衛的士兵已經被盜伐者削去了頭,但依然筆直地站立著護衛著寺廟。層層疊疊的門框一道比一道矮,恭身僂腰,一次又一次顯示出對長者的敬意,無意中直起身子,只見兩邊門套復門套,深深復深深,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走到中心處,是一個較大的塔屋,天井上投射下的光線正好射在中間供奉的那座覆缽式的中央聖塔上。聖劍寺就是以這座主塔為中心修建了十字形的抱式廊道,通向四個門。這種東方人崇尚的對稱美在吳哥建築群中,處處得以體現。

出了聖劍寺東門不遠,便到了龍蟠水池Neak Pean。水池是由中間一個大方池和四邊的四個小方池組成。大水池中央是個石砌的圓島,由兩條虛構的水神九頭雙靈蛇環繞,蛇尾交相纏繞直指蒼穹,島上的小廟也就因此得名:龍蟠水池神廟。中央水池通過四面的噴水口向四個小水池灌注,噴水口分別為:像頭、馬頭、獅頭和人頭。水池是善男信女前來朝聖和取聖水的地方,據說池水可以祛病,不同的水池分別有不同的療效。可惜現在水池已經基本干涸,不見了那祛病的聖水,只有龜裂的池床無奈地苦等著雨季的甘霖。接下來的塔遜Ta Som則是以將大門圍繞的大樹聞名的。看了太多的寺廟,我們已經有點審美疲勞,沒多逗留,直奔下一個景點。東梅奔寺(East Mebon)和茶膠寺有些類似,頂層的五座磚塔在正午的陽光下顯得很鮮艷,第一層與第二層間的平台四周矗立著2米多高栩栩如生的石像。走進看,牆面由於年久失修已經出現了一個個小洞,但怪說吳哥是正在消失的奇跡,這些偉大的建築不知道還能存在多久。從上往下看,大門的上半部分已經完全倒塌,倒還有幾分殘缺美。到達比粒寺 Pre Rup的時候已經有些體力不支,沒有爬到最高層,我只是匆匆瀏覽了一下,就回車上躲避正午灼人的陽光去了。

雖然損壞已經非常厲害,留下的牆體遺跡還是看得出寺廟的結構。守護寺廟的石獅雖然已經風化的不行了,但還保持著驕傲的姿態,迎接著每天的太陽。其實大圈的景點遠遠沒有小圈的精彩,我們乘著下午重新又回到了Angkor Wat,想看看夕陽下的吳哥。與日出時不同,早上背光的正面已經被夕陽灑上一層金黃,暖暖的,柔柔的,古老而懷舊的感覺。我們坐在石凳上,不說話,安靜地等待著夜幕的降臨。夕陽下的護城河也多了一份柔美。天完全黑了,結束了今天的游程,我們坐在Tuktuk上回到城裡,一路上誰也沒說話,生怕破壞了那一份神秘。天完全黑了,結束了今天的游程,我們坐在Tuktuk上回到城裡,一路上誰也沒說話,生怕破壞了那一份神秘。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