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行游記完整版

作者: 徐EL

導讀婺源行之一第一次聽到婺源的名字,我就對她充滿了好奇與向往,也許是因為她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婺源。婺水之源,青山碧水,散落並保存著眾多的古村落,是一個未被現代的鋼筋水泥所占據的地方,是一個寧靜祥和的福地,是一個透過她可以看到過去與未來的歷史交彙點。 登上4月30日19: 43的火車,我知道它將帶著我越來越接近我的目的地--婺源。一生痴絕處,無夢至徽州� ...

婺源行之一第一次聽到婺源的名字,我就對她充滿了好奇與向往,也許是因為她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婺源。婺水之源,青山碧水,散落並保存著眾多的古村落,是一個未被現代的鋼筋水泥所占據的地方,是一個寧靜祥和的福地,是一個透過她可以看到過去與未來的歷史交彙點。

登上4月30日19: 43的火車,我知道它將帶著我越來越接近我的目的地--婺源。一生痴絕處,無夢至徽州。古人或為避難隱居,或為貶謫修身,或為逃逸戰亂,或為躲避瘟疫,而我們這些城市中人,平時看慣了都市夜空的霓紅燈火,聽慣了車水馬龍的嘈雜喧囂,真的要到一個名叫婺源的地方,到底去追尋什麼?

我們一行9人,4女5男,我想先對他們作一個簡單的白描。

宋驥中,我們的發起人,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白面書生。

劉詩奇, 是一個直爽,能干,充滿活力的女孩子,作事果斷,實顯英武氣蓋。

小哈,原名謝桂生,因‘謝’與‘蟹’同音,而‘蟹’在上海話裡與‘哈’近似,因而得名,不過他的名字還多著呢,每個都有典故,一個比一個有趣,且聽下回逐個兒分解。

黃華是一個見多識廣的女孩子,清清一句話,就能一針見血地點明,淡淡一笑,有很有韻味。

勞延銘,據說有一點阿拉伯血統,其特點是他的大鼻子和小眼睛。玩話最多,是調節氣氛的潤滑油。

小文,其實是他是我們這裡較年長的,‘小’乃是心理年齡,而‘文‘則是他鼻梁上的眼鏡。

呂超,亦名驢超,是打牌高手,擅長算牌。

章易,一個頗有中國古典氣息的女孩子,柳葉眉,櫻桃嘴,清秀可人。

最後一位是本人—Lisa Xu,天生麗智,博古通今,號稱“十萬個為什麼”和“睡神”,好打破沙鍋紋(問)到底,遇事究其原由,有個性,求創意,酷愛玩殺人游戲,因功力深厚,在非常時候也能呼呼大睡。

微笑蕩漾在每個小組成員的臉上,旅程就這樣開始了。到達中轉站衢州,已是凌晨兩點多了。天上飄著蒙蒙細雨,小哈和隊長都熱心地幫我搬行李,出站的時候,大家不時前瞻後望,左顧右盼,儼然是一個小小的團隊。

婺源行之二

第一天的早餐是在衢州市的一個挺像樣的小餐廳裡對付的,有小籠包子,小米粥和綠豆粥,加上當地的筍干和鹹菜。所謂小籠包子,不如說是厚皮小包,為了補充熬夜耗費的體力,勉強吃了一些。綠豆粥味道還不錯,黑棗特甜;小米粥顏色好看,但據說口味不怎麼樣。大家嬉笑了一番,期待把胃口留到婺源去。

以前我每次出游,總免不了他鄉遇故知。這次也不例外,在長途汽車站,我又遇上了8位大學校友和老師,碰巧又和他們同車去婺源,又感嘆,又高興。好家伙,都到婺源來了,到時候,會不會滿山遍野都是人啊!

婺源現屬江西省,而衢州仍是在浙江省,因此,搭乘長途車去婺源必須要出省證。一邊與校友閑聊,一邊耐心等候,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後,我們的司機來了,說“對不起”,他剛才叫Taxi去取證件了,辦出省證還需要到兩個地方敲章,他已聰明地拜托一位同事去一處辦理,約定在中途轉接,以節約時間。我們算是等來了汽車的發動,同聲說好,並激勵他趕快趕上那幾輛理應與我們一同出發的車。司機深感我們並無責怪,“士為知己者死”,超了近道,努力追趕。一路上,我們大家紛紛慷慨陳辭,談論著出省手續簡化的事兒,都認為在旅游旺季應該創造便利條件,優化手續辦理流程。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驢友來游玩。一車人,一路上,其樂融融,笑聲不斷。

畢竟是長途汽車,開了兩個小時,習慣了兩邊上斜的山岩,眾人睡意漸濃,紛紛歪在椅子上睡著了。不知道有沒有夢到婺源,只記得醒來時,一下子至身於一個青山環抱,秀水長流的美麗世界中。車行山中,不斷改變著觀察視角,一幅幅清雅的水墨畫映入眼簾,忽濃,忽淡;忽疏,忽密;忽動,忽靜;山間的矮簇濃密的茶樹,臨水輕搖的蒿草;層層梯田,疏落有致,如詩如畫,那是天人合一的偉大創舉;挺拔的翠竹和茂盛的松柏郁郁蔥蔥;不息的流水,逝者如斯,山頭上矗立一角的古樹,仿佛俯視世間數百年,依然沉默不語,又好像是山林守候神,守望著歷史變遷的腳步。我這個“睡神”再舍不得閉上雙眼,不願意錯過每一個刻的美景,生怕它們悄悄溜走,不復回還。

婺源行之三(上)——婺源故事

金牛賓館是婺源紫陽鎮最好的住宿地點,不過我們的住所,是當地公安局科長——詹老伯的家。他的家踞在半山上,是一棟三層高的房子,頂上有陽台,底層是水泥鋪的天井,擺放著君子蘭等花卉。有一對母子狗,乖乖地趴在門前,看我們跟著主人進屋,才沒有吠叫。屋裡裝潢得十分考究,底樓是大廳,只有電視機櫃,台式音響,木制沙發和茶幾,寬敞而明亮。廳內還擺放著許多瓷器和古玩,吊著鑲金的匾額,最引人注目的是詹老伯與某位國家領導人的合影。整棟房子分主樓和副樓,副樓倚山建造,是兩層樓的空房子,每間房裡有席夢思和椅子,是現成的旅館,聽主人介紹說,平時是留給訪客或親戚的。我們一行9人到他家時,已有一批北京驢人住下,因詹老伯的兒女出門在外,所以他又將他們臥室開放給我們。

沒等我們放下行李,好客的詹夫人就砌茶歡迎我們。第一次品大障茶葉,覺得清潤提神,苦中帶甜,回味無窮。如果說西湖龍井像大家閨秀般知書達理,那麼婺源大障就是小家碧玉式的清婉自然。勞頓之余,還能捧著熱茶,聽主人講婺源的故事,實在是人生之幸事。

婺源行之三(下)——婺源故事

婺源--顧名思義乃婺水之源,聽詹老伯解釋,“婺”字,原本是指美麗、文靜的少女矗立在水中。但我覺得整個婺源就像是一個婷婷玉立的少女,青山是她的衣裳,碧水是她的裙服,那匆匆飄過的白雲,是她頭上美麗的紗巾。原來有如此佳人,在婺水一方。

婺源享有“書鄉”之譽,自宋至清,共有527為名人,加上其余仕人、秀才、進士、舉人達2665之多。不過,詹老伯說,那個奸人秦檜也是婺源縣人士,他也曾金榜提名,高中狀元,只是心術不正耳 !這也應證了他自己的意願,“不能名垂青史,也要遺臭萬年。”人們永遠記得他的所作所為。

著名的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祖籍也在婺源,據考證,他的父母都是婺源人。相傳他出生於福建建陽武夷山地區,7歲時得了軟骨病,他母親報著他回婺源看病,在山腳下歇息喝茶時,將留給朱熹吃的干糧給了一個乞丐,乞丐感恩,輕輕拍了小朱熹一下,他的病便奇跡般地好了,馬上下地可以行路了。真是施善澤福,善因善緣啊 !

接著,詹老伯又和我們聊起了婺源的四大特產——“紅”“綠”“黑”“白”。哪四樣,不用說,很多人都知道。紅,為荷包紅鯉魚;綠,是婺源大樟綠茶;黑,是上好的龍尾硯;白,是素有“江南梨王”的雪梨,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沒有嘗到。荷包紅鯉魚,許多當地人家中有在大水缸裡飼養,而它在婺源的由來還與朝廷風雲有關。追溯宋朝崇禎皇帝末年,各黨派爭權奪利,有一位清廉的尚書,因為所屬派系的大臣犯死罪被凌遲處死,也遭人灌毒酒身亡。後其子孫來到婺源必禍躲災,修身養性,在清朝乾隆年間,又有後世子孫高中榜首,但其不意為官,寧願千裡還鄉;乾隆帝感其身事,特賜荷包紅鯉魚,並題詞“千裡虎豹,兩袖清風”贈之,顯其高潔廉正。此狀元為答謝龍恩,又將御賜鯉魚其帶回家鄉奉養。於是婺源的歷史上又多了一位賢人雅士,多了一種像征中華民族正氣的紅鯉魚。

話過三旬,添了一回茶,詹老伯的茶杯又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個木制的老板杯,赫紅色的原木和木刻工藝更顯出它的與眾不同。我好奇地詢問,“是什麼木頭作的。”不料這一問,又問出一個源遠流長的話題。

婺源行之四(上)——婺源故事

婺源縣建於唐開元28年(公元740年),自宋至清,才人輩出,歷史悠遠。聽詹老伯說,古時太原的晉商,因躲避北方黃河水災,瘟疫戰亂,南下遷至此地,生根繁衍,並栽下紅豆杉和銀杏樹作為建村的紀念。紅豆杉原本生長在古老的昆侖山上,木質緊密結實,是上好的木材。偉大的中華民族,歷來有著落葉歸根的傳統,把“根”看得非常重要。因此,他們的足跡延續到哪裡,往往就把這像征文明存在的紅豆杉栽種到哪裡。銀杏樹,又名白果樹,白果,諧音北果,實際上是指北方的果子,其樹葉、樹根、樹皮,結實都是寶。中華民族北部的發祥地是在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遺址(今陝西省省內),北族南下中原,栽下紀念家鄉的銀杏樹,告訴後人不要忘記自己的根脈。而詹老伯的老板杯,竟然是1200年以上的紅豆杉木制成的。暗紅色的杯體,清晰的年輪,光滑的手感,還有特別的香氣,拿在手上,仿佛就是一件珍稀的古董,令人嘖嘖稱奇。據說在此杯中泡制的茶水,有抗癌健體的功效(不過,這一點令人質疑。)我禁不住暗想:“要能給老爸老媽買一對回去,那就帥呆了!”不過,我的想法注定是不能的,因為現在山上的古樹都有戶口,每年都要樹口普查,健康體檢的。若要砍伐,需打報告經當地林業局、旅游局等多重政府機構審批,證明此樹確已壽終正寢,或妨礙重點建設工程才可能獲准。唉,為了保存古跡,我只能選其他東西來孝敬老爸老媽了。

聽罷婺源四色特產,我又問起有何特色小吃,沒想到詹老伯突然反問我今天是農歷初幾。我們幾個都不知道,詹老伯揭開謎底,“四月初九,你們真有口福啊,365天裡就是今天我們才會做這個東西吃。”哈哈,本人經常在旅途中有意外的好運,這次亦沒有例外。到底是什麼美味家肴呢?詹老伯讓詹夫人從廚房裡拿出來一個電飯煲的盛飯鍋,好家伙,滿滿一鍋黑糊糊的東西,這是什麼作的,能吃嗎?

欲知此物為何,且聽下回分解。

婺源行之四(下)——婺源故事

每年“四月初九”, 詹老伯家裡到底煮的是什麼呢?我好奇地朝那鍋裡瞧去,只見一大鍋黑黑的米飯,夾雜著青綠的豌豆、老黃的油豆腐、深紅的豬肉丁和鮮紅的尖辣椒。乍看上去,色香可餐,但這黑黑的米飯倒著實令人望而生畏,不由得聯想到了顏色紅紅的耗子藥。詹老伯一語道破:“這叫‘烏飯’!”果然名符其實!可這並不是我們平日所見的血糯米或南京的黑米,而是經過特別染色的普通白米。接過詹夫人遞過來的筷子,我看到大家都不敢輕易動筷,心想,帶頭入鄉隨俗吧。於是拿起木筷,從鍋裡隨意地挑了一些嘗嘗味道。哇,不嘗不知道,真的是太好吃了,飯粒兒有種莫名的清香,青豆甜嫩,肉丁鮮美,辣子爽口。而“烏飯”的由來又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相傳故時占坑一帶有個女孩子,後娘在其親爹死後,不僅不分給她應有的財產,還對其百般虐待。後來女孩子出嫁的時候,偷了原本屬於她的地契,藏在發髻裡面,帶到了公婆家。婆家的村裡人,都十分感激她帶來了良田。但是這件事讓後娘知道了,就狀告當地縣官,把女孩子抓起來候審。村裡人為她送牢飯,每次送,每次都被獄卒偷偷吃掉。於是,村裡人采擷山上的一種樹葉,浸在水裡,使之吐出青黑色的樹汁,以之煮飯,米粒呈黑色。他們在烏飯底下藏了其他的小菜,送到牢房。獄卒查看時,誤以為是有毒的飯食,不敢偷吃,這才全部送到了女孩子那裡。後來,因為後娘沒有足夠的證據,女孩子獲得了當庭釋放,再也不受後娘的欺負。村裡人為了紀念她對整個村子的恩情,每年這個時候,都煮上香烹烹的“烏飯”,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如同端午節的粽子一樣,久而久之,烏飯在配料和做法上也不斷變化,制作更精細、更道地,形成了獨特的風味。我們那天嘗到的烏飯,是用山蕨的葉子泡制而成的。一聽到蕨類植物,自然想到三葉蟲等原始的生物,那麼烏飯的歷史悠長,便可想而知了。它並非像婺源“四色特產”那樣馳名中外,也許,到婺源來游玩的人們,沒有多少人會知道它的存在,即使品嘗過,也未必會追索它背後的故事。但我真得覺得,游山玩水的日子裡,如果能更多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底蘊,能更多地去感受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更多地明白歷史的沉澱是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去等待取舍,更多得體會到許多真善美就在身邊,更多得去發問、發掘和發現,用我們真誠的心靈和坦誠的態度,那將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婺源行之五

第一天的晚餐,說來真有意思。婺源的飯店或餐館都是沒有菜單的。老板說,自己到廚房裡去,看到有什麼愛吃的,就吩咐下去准備。大家真的好開心,點了滿滿一桌豐盛的酒菜,還特地要嘗一嘗婺源名菜----清蒸荷包紅鯉魚,不過味道一般,實在令人失望。幾個同伴,在路上屢屢看到肥美的山雞,早就津津樂道,現在終於讓大家一飽口福了。那幾天,恰逢婺源第一屆民俗風情節,街上商鋪林立,貨品充足,張燈節彩,熱鬧不比往常。我們選擇的飯店,沿街而立,通過敞開的格窗,正好可以觀賞到街上精彩的舞龍表演,和其他富有濃郁當地特色的節目。有歌舞助興,美食相伴,哪怕是以茶代酒,也要開懷暢飲,慶祝我們相聚在婺源。

晚餐結束時將近9點半,街上依然燈火通明,人頭攅動, 我們也饒有興致地走進人群中,去融入喜慶歡快的節日氣氛。人流開始向街尾的戲台聚集,我們奮力撥開擁擠的人潮,朝前湧去。

戲台搭得非常漂亮,上面有八色錦旗,飄逸風中;兩邊懸掛著絲絲彩帶,隨風起舞,台上的燈光效果也不錯。我雖然不是票友,但對中國的戲曲很有興趣,現在離舞台這麼近,真是個絕好的機會。上演的是京劇,看不清是哪一出,只記得有個老生和幾個跑龍套的在打鬥,京鼓擂得正響,愈來愈快,台上打得難解難分,正時候,忽然鈸子一震,京鼓順勢慢下,鼓聲止時,眾人已擺定一個很好的姿勢,那個老生更是瞪大了眼睛,鼓足了精神。但我還是發覺,他立定時的腳步微微有顫,台上的瞬間精彩,原是台下十幾年的苦功打造而成,而一個好的演員,不論台下如何,只要一上場,就應該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支持他,認可他的觀眾們。我想,這個扮老生的演員也是個戲德頗高的人吧。圍觀的人群連聲叫好,我們也熱烈鼓掌,以示感謝。此時的喝彩,對演員們來說,應該是最好的回報 !

回首間,看到有些村民將小孩子舉放在肩上,讓他們也能過把戲癮。我不禁聯想到小時侯,父親也是這樣讓我坐著,帶我去看煙火和燈會,而我卻沒注意到,父親常常累得滿頭大汗,還在逗我笑。也許這些看戲的小孩子,還什麼都不懂,只是感受一下熱鬧的場面和花花綠綠的行頭,不過我想兒時的記憶,哪怕只是點點滴滴的片段,都應該會銘刻在心裡,陪伴一輩子吧。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去接觸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這樣的言傳身教,恐怕是文化和文明延續的最好最直接的方式。

逛完燈會,回到詹老伯的家裡,我們又玩了大半夜的“殺人游戲”。這個經典的游戲,我走到哪裡,都要廣而推之,而且每次玩都有新的體會和提高,不用說推理和分析的技巧越來越高超,“殺手”的作案手法也越來越高明了。我們雖然覺得意猶未盡,但還是決定為明天的旅程好好養精蓄銳。鄉間空氣清新,夜裡寂靜無聲,一覺睡到天亮,第二天,九個人精神抖擻地乘上包車,婺源的旅行就此開始了。

婺源行之六

去婺源的第一個景點是秋口,車子剛離開紫陽鎮時,還有一段很平整的路面,剛完工不久,但沒過20分鐘,就遇上了崎嶇不平的小路。我想,要是來婺源的旅人再多一些,也許當地政府就會有更多的理由去修繕道路,將來的路況會更好。

秋口,不是婺源著名的景點。是因為我們感到路上太熱,才順道下去,透透氣,走一走。第一次看到真實的小村莊,覺得很有意思。走進秋口,感到它是幾乎被荒廢了,因為什麼聲音都沒有,一切都是那麼寧靜,仿佛時間也停滯了。破落的馬廄,空置在村口,頂棚還很結實,梁上和檐角微微露出一些雕刻的痕跡, 讓人聯想到,它也曾有過輝煌的好日子。下雨的時候,這個馬廄興許還能當個避難所吧。又或者是因為拆除需要花費人力、物力,才任之廢棄,無人管理。

我們走進村子裡,看到每家每戶的門上都貼有門聯,詞句工整,各有千秋,大都期盼五谷豐登和如意吉祥。院子裡整齊地擺放著很高的柴堆,在我看來,這些不經意堆砌的農家之物,無不透露出純樸的藝術氣息,疏密相間中蘊涵著平常日子裡的風風雨雨,錯落有致中也不乏生活安排上的井井有條,其實,人生不正是這樣日積月累的沉澱嗎?

我瞧見有一戶人家的大門敞開著,便和同伴一起,想走進去看個究竟。在門外招呼了幾聲,都沒人答應。我們想,這裡可能真的沒有人住吧,就鬥膽闖了進去。不料,在昏暗的光線下,看到一張消瘦的、爬滿皺紋的老婦人的臉龐,慢慢轉過來,白發中夾雜著幾根烏絲,凹陷的雙眼直直地盯著我們,並不開口說話。現在回想起來,仍有點心有余悸的感覺。這樣的鏡頭定格,是我們始料未及的。馬上試圖和她交談,但是她說的話,一句也聽不懂,於是只好打消原來的念頭,趕緊離開。身後的一群雞仔,歡快雀躍地向我們奔來,倒比他們的主人更歡迎我們呢 !

這樣的遭遇,使我對秋口的好印像大打折扣,和紫陽鎮相比,一個是熱鬧的商業化的小鎮,一個是冷寂的閉塞的小村,草草逛了一下,繼續上車趕路。

婺源行之七

終於到了一個有名的景點----汪口。這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村落,著名的俞氏祠堂,就坐落在此。村裡的房屋排列整齊,街道的名稱頗有文采,例如:白雲巷,聽上去很悠然自得。

由於婺源地處浙皖贛三省交界,歷史上屬徽州管轄,故其民居大都具有被稱之為我國四大民居建築之一的徽派風格。其典型的外部特征就是白牆灰瓦及馬頭牆(既房屋側牆的上部,兩邊高高翹起,酷似馬頭而得名)。

踏在瓦青色磚石鋪成的小道上,左右兩邊就是當地居民的屋子,許多大門都敞開著(可見這裡民風純樸吧),可以瞥見,門邊上掛著的一些辟邪的樹葉和火紅的辣椒串。有的院子裡放有大水缸,會不會養著美麗的荷包紅鯉魚呢?沒有機會考證過!小雞和大狗是這裡家家戶戶常有的,而且並沒有發現“雞犬不寧”的狀況,可能是他們從小青梅竹馬,已經學會和平共處,求同存異了。

走過一排磚瓦房,忽然飄來一陣熟悉的歌聲,打破了村落的安靜,回響在狹長的小道中,顯得特別有穿透力。我們尋聲而趨,終於找到歌聲的源頭。在一家門戶大開的人家裡,一個小孩子,大約和桌子差不多高,正在很認真地唱著“魯冰花”,只見他一手拿著話筒,一手放在背後,好像很專業的樣子,對著電視機裡播放的伴唱音樂,精神飽滿得放聲高歌: “啊~~,啊~~~~,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花魯冰花;啊~~,啊~~~~”“唱得真不錯,”我對一旁的小哈(見《婺源行之一》中的人物介紹)說,“說不定將來又是一個廖昌永哦!”許是玩話吧,但他的嗓子真的很嘹亮,很厚實,以後可能大有培養前途啊 !據說廖昌永當年在一青山小城裡寄宿念書,每天要走一座吊橋,經過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他每次走到橋上,眼望流水洶湧澎湃,心胸豁然開朗,不禁向遠處高聲大喊,宣泄心中的思鄉之情,久而久之,居然練成了溫潤渾厚的世界第一男中音,不過其中當然天分和勤奮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見,真的是人間福祗,鐘靈毓秀啊!大凡俊傑輩出之地,多為山水秀美的豐饒之鄉,並且蘊涵深厚的文化底蘊。

婺源行之八

又經過一條小道,俞氏祠堂還不見蹤影,我們便停下來問路,當地居民的回答很有意思,“往上走,筆直。”我沒覺著有上坡的路,明明是向前走嘛,不過對他們而言,可能是逆水向上的方向吧。曾經有一部影片叫《傳教》,描寫的是歐洲殖民擴張時期,虔誠的基督教徒們用傳教的方式來感化美洲大陸上原始的印第安人,在土著的領地建造教堂,宣揚教義,傳播福音。好像所有的宗教標志性建築物都會選擇在一個地勢較高的重要地點。俞氏祠堂雖然不是佛堂和神廟,但卻是當時俞姓宗族,聚會討論重大決定,祭拜祖先,或訓教授禮的神聖莊嚴之地,因此這一點也不例外。

俞氏祠堂,果然氣派非凡。寬闊的大門,精美的飛檐,結實的粱柱,傳神的雕刻……,一切都讓人可以想像,當時門庭的顯赫和家族的榮耀。大門兩側鑲嵌兩面巨大的木鼓,是用天然的原木樹墩制成的。聽祠堂內的俞小姐(她也是俞氏後人)說,這兩面木鼓稱為“遮羞鼓”,古時宗族聚會,以輩分長為尊,於是就有,許多年老的長者向輩分高的小孩磕頭行禮,為了避免下跪不便,就設計了“遮羞鼓”,可以讓他們躲在鼓的後面,行注目禮,這樣也避免了尷尬的處境。

對了,若哪位俞姓驢友前往的話,可以憑身份證免門票一張,算是俞氏宗族對後代子孫的關愛吧。聞古人曰:“官宦人家門檻高”,現在親眼所見,確實如此。那高高的門檻居然高到快要齊腰了,從木板的紋路和顏色來看,顯然是保存善好的古木。不過聽介紹說,更有甚者,門檻高至前胸,用爬的才能進去呢,想想不禁貽笑天下,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封建等級觀念還是非常森嚴的。

歷史上俞氏家族的子孫世代為官,受俸朝廷,官而廉潔,我想一方面是家訓熏陶,從小習文讀書的緣故,另一方面就是歸功於這山青水秀的婺源福地了。其實望著這湧流不息的河水,會因自然的和諧而產生內心的平靜,為官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這樂而樂。看到這開闊的山水景圖,走出家門,便是滿山遍野的濃翠欲滴,生機盎然,無論是吟詩還是作畫,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靈感,怎能不為這方水土而發憤努力,怎能不為百姓的安居樂業而鞠躬盡瘁呢?

婺源行之九

離開婺源的前一天晚上,我和詹老伯----我們婺源之行的房主,聊了很久,直到深夜,許是因為我們要離開了,心裡裝滿了淡淡的憂傷。雖然那幾天我們總是早出晚歸,平時也只是和詹老伯一家打聲招呼問個好,但是,就是這樣平淡普通的問候,卻浸透了他們一家,對待我們如同兒女般的關照和友善,使我對這塊美麗神奇的,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產生了特殊的感情和依戀。久久地,我無法入睡,萬千思緒編織成離別的網,仿佛要將美好的回憶一同帶走。

我還記得,那滿眼望去連綿不絕的青山,到處是錯落有致的梯田。那是人類與自然環境抗爭的明證,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歷史不斷延續的記錄。在低矮蔥郁的茶樹林裡,依稀可見頂著烈日,彎腰采茶的村民們,從這些普通人身上,可以感受到他們從未放棄的對生活的追求和執著。那清澈見底,汩汩湧動的流水,是婺源人祖祖輩輩的生活依靠,是他們連接各個村舍的疏紐,也確實是帶給他們生活力量的源泉。而如今,婺源人在堅定地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飛速地學習外來的新事物,他們願意以友好的微笑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來客,傾聽對婺源建設有幫助的想法和主意,願意以他們的不懈努力和實干,呈現給我們一個充滿生機的、進步的、發展的婺源。我們要衷心祈禱他們的期望,會得到上天的庇佑,祝福婺源人的道路越走越寬,生活越來越好。

還記得,彩虹橋邊那巨大的水利裝置,通過轉軸和齒輪的作用,利用水能,來磨面和舂米,並且可同時完成幾項工序。由此可見,明清時代的農業已有許多先進的耕作方式。中國人自古走的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能與自然和諧的共存是他們畢生的追求和向往。

我記得,虹關那棵著名的大樟樹,歷時三百年,依然蒼勁有力,風采不凡,主干粗壯挺拔,巨枝舒展向上,枝葉繁茂連天,深深扎根於土地,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仿佛振臂高呼的巨人,守護著村落的和平與安寧。村民們習慣了聚集在大樟樹下,享受蔭涼,習風聊天,也不忘搬出一些所謂的古董字畫和書拓來吸引游人的眼光和興趣。

還有那浙源的龍天塔,有7層之高,每層開有6扇小窗,我和隊長、還有小哈都興致勃勃地登高遠望,拾階而上,每一扇窗子,都為我們呈現一幅精致優美的風景畫,是人為的取景所無法達到的,“秀水環山”、“山霧嵐藹”、“古村青山”、“裊裊炊煙”、“參天古木”、“斜陽稻田”、“野渡橫舟”、“浣紗溪邊”、“群鴨戲水”、“平步水堰”……要不是光線不夠,我真想拍攝下所有的濃縮的圖畫,那將是多麼美麗啊!攝影是需要技巧的一門藝術,但是首先需要從生活中去發現,找不到合適的構圖或者素材,攝影是無法表現它無窮的魅力的。所以,如果我能有幸捕捉到特別的鏡頭,那真的是上帝的眷顧和恩賜,讓它們在特定的時候和地方被我發現了。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事情,婺源人的家墓安放在北山坡上,與自家的坐南朝北的屋舍,遙遙相對而立,是親人對逝者的牽掛和思念吧。墳墓的外觀是仿效婺源村落依山傍水的特點建造的,中間是灰白色的墓碑,有的加以檐角裝飾,遠看外圍還築有環繞的水道,下雨的時候可以有助於排水。因為本人好奇,這是向當地人考問了解的,但畢竟不是專家的意見,僅供各位驢友參考。

在婺源的最後一站是延村,“延”字,像征著延續,延展和延伸,從當年徽商遷居此地時命名至今,希望後代子孫繁衍,財運延達,繁榮昌盛,有著深遠的意義。這裡又有“富而不貴”的傳統,所以門庭並不外顯,但屋內卻有難得一見的珍貴的石雕和木雕,何其精美絕倫,何其細致入微。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在城裡做事,只有老人和小孩子留守在村中。在那裡,我無意中親耳聽到一段長輩對小孩子的訓教:“你以後長大了,上班做事要聽老板的話,因為他給發你工資……”哇,果然是世代經商的教導,和其他的村落不大一樣。居住在破落的白牆灰瓦下,婺源人的意識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落後和守舊。

對了,婺源博物館是一個本人極力推薦的地方。位於紫陽鎮西隅儒學山上,博物館為殿宇式三層建築,有展廳6間。館藏文物甚豐,有陶瓷器、銅鐵器、玉器、漆器、金銀器、牙骨和竹木雕刻、古硯、徽墨、印章、字畫、刺繡等近萬件,以唐宋名硯、兩宋瓷器、明清字畫和古代工藝品見優。不少為國家一、二級珍品,如明代百花金蓮掌燈炬、翡翠鰲魚佩、犀牛角杯;明代董其昌《溪山行旅圖》、及祝枝山、文征明、馮夢龍等名人的書法真跡。每隔三個月,展品就會有部分更換,這次我們看到有一幅《百猴圖》,神態各異,姿態傳神,我還饒有興趣地數了一下,確實有一百只,數到最後,是一只躲在母猴懷裡,探出半個鬼臉的小猴子。參觀婺源博物館,就像是解讀婺源的文化歷史和民俗傳統,加深了解,收益匪淺!

我更感謝我們婺源之行的成員們,朝夕相處的5天裡,相互扶持,相互關心,相互照顧,表現出真正的團隊精神和協作共進。

說不完,道不盡的婺源啊,終於要離開你了。我久久不願睡去,是因為不忍與你揮手告別。但是我終究是要走的,因為本不屬於這裡的我,只是一個對你仰幕已久的游客。盡管對詹老伯說,以後還會再見,但是心裡明白,也許這一生再也不會見到了。想到這裡,我忽然哽咽了,淚水濕潤了我的雙眼,好像從小到大,離開一個短暫停留的地方,還是第一次哭。我好像是一個天真的幸運的孩子,總是得到上帝的恩寵,無論我到哪裡,都會遇到關心我、鼓勵我、指引我、幫助我的人。在此,真誠地感謝大家,無論有沒有重逢的機會,我都為你們祝福和祈禱!

別了,婺源!我深深熱愛和眷戀的土地!

很抱歉,寫了這麼久,婺源行游記到此終於結束了。

下面是James Cooper小說中的詩句,獻給所有熱愛旅游,熱愛攝影,熱愛生活的朋友們:

荒蕪人徑的森林中自有樂趣,

寂寞凄涼的湖畔也令人陶醉,

大海之濱另有一個恬靜的世界,

無人打攪我傾聽海濤的樂聲。

在我和大自然的接觸中,

我忘卻了我的過去和未來,

而與宇宙合而為一,

我的感覺永遠不能表達,

但卻根本無法隱瞞。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