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紀行——通海秀山(第一站)

作者: 從容

導讀秀山(秀甲滇南) 通海可通,鑿江川、導晉寧,達滇省,兼與各處通。重岩峻嶺中,商貨往來,帆檣上下,洵快事哉。奢願要須償,吾將借祖龍鞭,施巨靈臂;秀山本秀,建古剎,築涼台,辟公園,獨有全城秀。曲檻回欄外,水天一色,煙火萬家,真畫境也。會心原不遠,君試讀岳陽記,披豳風圖。雲南之行第一站是通海。行政區劃上屬於玉溪市的一個縣,屬於那種偏隅一方 ...

秀山(秀甲滇南)

通海可通,鑿江川、導晉寧,達滇省,兼與各處通。重岩峻嶺中,商貨往來,帆檣上下,洵快事哉。奢願要須償,吾將借祖龍鞭,施巨靈臂;秀山本秀,建古剎,築涼台,辟公園,獨有全城秀。曲檻回欄外,水天一色,煙火萬家,真畫境也。會心原不遠,君試讀岳陽記,披豳風圖。雲南之行第一站是通海。行政區劃上屬於玉溪市的一個縣,屬於那種偏隅一方的小縣。而秀山,便坐落於此。這是個一旦去過就讓心倦紅塵的人,從此會戀戀不忘的地方。

從玉溪出發,車行一小時,就到了這個靜臥於滇中腹地,杞麓湖畔的小城。沿途大多是荒山野嶺,直到轉入通海境內,路兩邊才出現大片菜畦。是群山之間的盆地,難得的一馬平川,風水裡應是聚財生財的好地方,所以那菜畦肥壯健碩,所產之物遠銷沿海各省,算是難得的富庶之縣。小城很干淨,更有一片極安寧靜謚的老城,老城巍然,有無數曲折小巷。小巷倒也不窄,兩面多是高牆。高牆之內,隱匿的是陶瓦瓢盆還是錦衣玉食,卻總讓我捉摸不透。因著那門扉內的照壁、盆栽或曲折,總遮了視線,讓人無處窺探;還有門口守著的曬太陽的纏足老嫗,安然自得,更使得那高牆內裡憑地神秘,滋生我心底無數好奇。

小城裡有個玉溪日報社的朋友,是我多年沉澱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朋友,是那種值得信賴、很溫暖的朋友。他陪我們上秀山,兼作導游。記得前年來,亦是他陪我上山的,說起種種典故倒真算得上如數家珍,他家本就在通海腳下,當年高考前夕更在此處日日盤桓,此時又被社中調到此處駐站,沾盡了秀山靈秀,讓我不由得嫉妒叢生。清涼台後側殿上,殿宇幽然,樹影婆娑,坐於苔痕斑駁的青石階上,聽他講昔日晨暮時分在此讀書時的境況,有林濤陣陣,讓我不由想起林木間無數飛鳥被朗書聲驚起時的畫面,林秀而風幽,心靜而神清,清新生動之極。

秀山,山如其名,有“秀甲滇南”之稱,我想這並不是吹噓之辭。雖然它名氣不如昆明西山,或者大理蒼山那麼傳世,它亦跟雲南眾多的名山不同,沒有縱橫宏偉的山體,亦無溝壑萬千的壯觀,但它是藏在繁華背後的碧玉,靈性自蘊,有它自成一派的古樸秀雅,安居一隅,靜若處子,不是認真來尋的人是發現不了它的。不是細心體味的人亦不會察覺它的底蘊,原來早就在這一片土地上隱然存在。

秀山多樹,樹多古樹。晚唐的寺院中,有宋時的柏,元時的杉,明時的玉蘭,千年的山茶,一山相聚,四時競秀。僅僅是站在山腳,一眼向上望去,視線所及,盈盈蔚蔚,滿目生碧。若踏階而上,則青石為砌,林木為傘,大顆鵝卵石鋪於腳下,野生的海棠一路開著細小的花朵,陽光班駁印於階前,石縫間苔痕宛然青碧,有小小松鼠四處溜達。拾級而上,有步步離塵之感。

秀山多花,花多鮮妍。尤其是盆栽,做得極好。山茶、玉蘭、海棠、梅、桃、櫻、李、桂,全開得如雲如雪,卷起千砌。人間二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晚唐寺院中的花,於氤氯檀香中,靜寂佛祖眉眼下,摻和出鮮妍與寂寥之意。盆栽多在清涼台上,有松竹虯枝,桃李嫣紅,不讓陽光分毫的奪目顏色,如火如荼,絢麗卻不妖嬈,因了那背景的一殿幽深,庭前的老樹扶疏,所以一殿風來時,清涼台上,只見漫天飛花碎玉,教人拂了一身還滿。還記得最早一次來秀山游玩時,秀山頂上,曾看著自己喜歡的男生和他喜歡的女生一起合影,身後大篷的白色茶花,堅硬而潔白的花瓣。我站在鏡頭後面,陽光晃花眼睛,有暗香隨風襲來。那一刻,是什麼樣的心境此刻已然不解,唯有那抹暗香,多年之後宛然依稀。秀山多古剎,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畹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台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鬥在閣的風格迥異,大小二十余座樓廊亭閣。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檐高聳,暗香浮動。若你仔細了看,每個不經意的角落,都有勝景,偏又不是江南園林那種緊湊而小家子氣的格局,而是雅中有拙,拙中藏秀,秀氣不掩滄桑的景致風物。一路上去,寺剎的鬥拱牆垣間,極少那種尋常旅游景點的紅磚黃瓦的翻新陋作,大多是歲月磨勵後保存下來的舊物,比如普光寺中的牆壁,只用了竹篾編織,塗抹上泥灰,歷數百年而未倒,即使是當年的大地震,幾乎半個寺院的土木磚石都化作廢墟時,這一片牆垣竟完好存留了下來,不能不叫人驚嘆。秀山多匾聯。它原就有“匾山聯海”之稱的,算得上是中國對聯最多的園林之最。滿山上下,無額不匾,無楣不聯,每一個曲徑通幽處,除了勝境,更見典故。清涼台上,聯匾最盛,有我最喜歡的“萬古此崔嵬,杜當陽沉碑漢水,殊嫌多事;百年直瞬息,林處士放鶴孤山,頗覺可人。”亦有山上最有名的兩塊匾,一塊是懸在清涼殿前殿朱熹的“松竹陋春”,一塊是掛在後殿米芾的“寶藏”。朋友問,所謂陋,究竟何解?笑。不語。想松竹常青,而春色易逝,陋者,拙也。雖拙卻仍見春意,當指生命之盎然生機也。於是想起很多年前,和同學來秀山,為了省票錢,繞了好大圈子從後山門進山的,後山有大片竹林,晚秋竹葉在小徑上落了厚厚一層,竹林在風中籟籟,籟出了滿山空寂,連話語和笑聲都會在空氣中四下散失,那樣空曠寂寥天地間已身渺若飄鴻的感覺,直到如今仍在心頭栩栩。秀山多禮樂。清涼台上,常有“妙善學會”演奏的洞經古樂,18名老婦,62年前選擇一生不嫁學習樂理的女子,如今台上僅存的6位都已然垂垂老矣,那日在清涼台上,藍衣布襟的老婦們拉著各種弦樂,銅鑼鼓陣齊響,聽得洞經古樂許久,談唱之樂,也有江南絲竹的清雅,和大漠北曲的蒼勁,院台下,數株老梅於陣陣風中,花瓣落如亂雨。一陣風來,一陣絲竹鼓樂,一陣花瓣急雨,又一陣風來,迷了多少視線和心緒。此刻,陽光溫暖明媚,洞經古樂中,奏者未必盡心,聽者未必皆入心,可是那份閑情逸致,卻真深入骨髓。自第一次來秀山,就始終羨慕生活在秀山周圍的人們,恬淡經年,無聞默默,自成天地的雍容,又豈是外人足以體會?

秀山腳下多美食。下午下山,已是兩點,去那家我吃過一次就念念不忘的清真食館吃飯,就在秀山腳下的正街上,朋友介紹的。不大門面,卻做一手好菜,而且上菜速度奇快。要了香爆雞塊、酸菜炒滑芋,泡椒牛肉、清燉小瓜,既有濃香鮮嫩,亦有酸辣可口,更兼了小南瓜清燉出來的清甜糯口,真算得上是色香味俱全。雖是尋常小店,也不過是些家常菜,做來卻是最見功底的。


精選遊記: 紅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