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福泉廈之旅2(泉州)

作者: AllenZHOU1973

導讀泉州 2006.04.19 (天後宮-關帝廟-清淨寺) 晴 5:30起床,洗漱一下,帶著大包退房,去旁邊的汽車北站搭去泉州的高速大巴(52元).6:00不到一些車開出,先到南站接了幾個人上車,今天是星期三,乘客明顯不多,小半車而已.早起還沒睡醒,正好打瞌睡.8:45車到泉州市中心客運站,出站後看見很多摩托車仔.這個中心站新則新矣,但周圍配套設施相對缺乏,找了半天的住處都很不理想,最後只能咬咬牙住� ...

泉州 2006.04.19 (天後宮-關帝廟-清淨寺) 晴

5:30起床,洗漱一下,帶著大包退房,去旁邊的汽車北站搭去泉州的高速大巴(52元).6:00不到一些車開出,先到南站接了幾個人上車,今天是星期三,乘客明顯不多,小半車而已.早起還沒睡醒,正好打瞌睡.8:45車到泉州市中心客運站,出站後看見很多摩托車仔.這個中心站新則新矣,但周圍配套設施相對缺乏,找了半天的住處都很不理想,最後只能咬咬牙住了個55元的單間,窮人的悲哀啊,555.放好東西先去天後宮,中心站這裡過去有點麻煩,先要乘車去新車站或海關大樓再換車去天後宮,24路(1.5元)轉38路(1元),到站下車就是了.在門口看見搭了個戲台(難道老連又要來這裡??)進門後有個木偶劇團在表演,看介紹是在泉州得過獎的,雖然聽不懂,倒也蠻有趣的.台下的阿公阿婆也是自得其樂.天後宮地方不是很大,香火很旺,兩旁的展覽未開放,在大殿處拜了拜出來.沿門口的萬壽路向前就是李贄故居(門票3元,無學生票),資料倒是很精美,可惜地方也忒小了點,就一間屋子,從性價比來說,如果不是對李老兄有特別的興趣那就可去可不去了,反正看看我的照片也算是到次一游了,呵呵.

從故居出來,沿天後路前行到迎津街,在一個小巷裡找到釋迦寺.地方很小也比較偏,倒是香火也不錯.出了寺再向前走到大路就是關帝廟,很大的門臉,外面也造了兩個香爐,信眾們絡繹不絕地叩頭許願.偶的特點是遇寺就入,逢佛則拜,別的也不多指望,平平安安吧.轉出關帝廟,在向清淨寺的方向上走到一個小路口,轉角處的街面上看見了好成財牛肉店,好像是221號,生意很不錯,食客一直絡繹不絕,光我旁邊的台子在寫今天游記的過程中就換了三四茬食客.點了牛肉羹,牛排,酸菜和米飯(13元),味道蠻不錯,立照為證,吃完飯,補好游記向清淨寺進發.

清淨寺現在只存有當年的遺址了,據說是我國現在最早的伊斯蘭教建築,又稱"艾蘇哈蔔清真寺",始建於伊斯蘭歷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買好門票進入(全價3元,無學生票),主要是看了看當年的遺址,石刻和明成祖保護回教敕諭石刻以及一些展覽圖片,從模型可以想見當年的雄姿.

出清淨寺在百源路右轉,先到泉州府文廟(門票3元,無學生票),裡面東西不是很多,展設也是大同小異.出來後走回大路,華僑大廈對面是銅佛寺,因清順治十二年至十六年期間鑄造的15尊銅佛而聞名.地方不大,就是一座大殿,傍著一池綠水,幾位市民或圍或坐.倒也清靜.接著再走去承天寺(天哪,怎麼這麼多寺廟啊).承天寺初名南禪寺又名月台寺,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年間(公元954~959年),期間也曾被戰火波及過不少次,主體建築屢修屢廢,屢廢屢修.歷經千年的洗禮,建築規模越來越大,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為"泉州三大叢林",鼎盛時期殿宇曾達40多座.乍一看沒什麼出奇的,倒是越走越深,這裡也很是清靜,除了門口長過道處玩耍的小童.

看完承天寺走至開元寺,這個是今天的一個重點了.本來想坐人力車的,奈何開價太高,本身路也不遠,只能再次辛苦腳腳了.在中山路口已可看見鎮國塔的塔尖,到寺門口買票入內(全價10元,無學生票).這裡可謂是歷史悠久,且游人眾多.開元寺初名"蓮花寺",後改為"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現名,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進去先看了看門口的榕樹王,號稱有800當年了.在掛有"桑蓮法界"的大雄寶殿,也叫百柱殿這裡蹭上個旅游團,聽了聽百柱和飛天的來歷.轉到殿後,關於觀音女性外形的典故,再看看那兩根婆羅門柱子,說是上面每個圖案都有不同的故事,應該有濕婆神吧.再向上走就是甘露戒壇了,這裡有明代的盧舍那佛木雕坐像和千年老桑樹,據說這裡原是一口井,遠近聞名,索取者絡繹不絕,當時的方丈不勝其擾,索性在井上建了這個戒壇,距今也有幾百年了,那四周立柱鬥拱和鋪作間的24尊"飛天樂伎",身系五彩飄帶,手持琵琶、二弦、洞蕭、響板等各式樂器,輕歌曼舞,翩翩若飛,它們與百柱殿的頻伽一樣,既是建築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南音與南戲十分寶貴的形像資料."桑蓬古跡"的那棵老桑樹曾被雷電一劈為三,其中一技墜落在地上,於是僧人們將其用一塊花崗岩托起,並鐫一對聯"此對生蓮垂拱二年,支令勿壞以全其天",老桑樹果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且枝繁葉茂,青春煥發.前幾年,大風將樹於從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們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樹同根"的老桑樹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向著北、東、南三個方向延伸開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摘自網上資料).轉到西塔(仁壽塔),因為不開放,簡單看了看塔身的浮雕,然後去說是上過中國四大名塔郵票的東塔(鎮國塔),結果很是失望,為了保護文物,要事先聯系才能參觀,不甘心地圍著塔身拍了一圈.此行最後參觀的是"沉船紀念館(1元)"和"弘一法師紀念館",沉船確實蠻誇張的以當年的技術能造出這麼大的帆船且能夠保存到現在委實不易.聯想到央視拍的有關鄭和下西洋時寶船所用的龍骨,得動用傾國之力才得,不禁感嘆老祖宗的聰明才智.

出了開元寺(我是從旁邊的汽車通道出來的,門口的亭子裡有人看著,想逃10元門票的也可以試試看,後果自負哦,呵呵)走到二院,15:20,13路中巴開出,方向洛陽橋(2元),差不多半個小時到航空旅游城站,車上的人管這裡叫橋南.下車後往前走一點是公路橋,橋的東面遠望是些橋墩和石板,那裡就是洛陽橋了.洛陽橋又名萬安橋,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是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橋頭有兩個塔,橋板是青石條鋪成的.走到管理處這裡,原先的售票亭寫著門票3元,不過現在也沒人管了,說是旅游公園但也沒什麼設施,倒是方便橋兩邊的居民通行和散步了,呵呵.橋的中間有座佛龕,兩邊停著些小船,可惜江水太混濁,要不倒真是有些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味道了.

從橋北走回橋南的候車點,還是乘13路車去聖墓(2元).到站下車倒走一些,馬路對面有個"靈山"的牌坊,走進去些有塊"靈山伊斯蘭聖墓"的牌坊,還有個31路的終點站.進到牌坊裡面順河渠走,看見有尖頂窗戶的建築--管理處,寫著門票3元,一問之下,得知只我一人,蠻大方地讓我進去不用買票了,逛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好事.靈山聖墓墓內安葬著穆罕默德兩位弟子的遺體,是世界伊斯蘭教中最古老、保存最好的聖墓之一,與麥地那的穆罕默德聖墓、納夫的阿裡聖墓齊名,被稱為"世界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墓".沿台階拾級而上,環境很是不錯,左手邊就是聖墓,並排擺放著兩座石棺,這就是當年三賢四賢的最終歸宿了.在平台上遠望對面的山頭上有座雕像,據說是鄭成功.看過風動石再過去就是丁氏的祖墓,都是伊斯蘭教的信徒,等於是家族墓地,現在聖墓周圍已經是居民區了,不知道晚上有何感想,可能都已經習慣了吧.出了墓區,在牌坊這裡開始有人陸續擺開了夜排檔,悠閑的生活啊,呵呵.

補完游記繼續出發,已經過六點了,走到現在肚子也很餓了,准備去試試看攻略上大力推薦的姜母鴨.走回大路,原來最方便去崇福路的32路已經過了末班車時間,問了位乘客,指點我乘13路到東門下(1元),人相當不錯.到站下車往前一點就是崇福路了,一直東張西望走到崇福禪寺也沒有看見有姜母鴨的招牌,估計是走過了.再問了問,最後看見有家叫"忠記"的門臉,不過寫的是鹽燒番鴨什麼的,難怪我找不到.一盆姜母鴨38元,我一個人有點困難,既來之則安之,慢慢吃吧.消滅了一半打包走人(39元).

回到東街,行至鐘樓處買了4個粽子,附近沒有直接回客運中心站的車,只能再回到東門坐15路回去(1元).到住處洗漱

一番,看了會兒電視,等頭發稍干,睡覺覺咯!

http://photo.***/photos/eben91/43166516/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