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隨想(二)

作者: 山水閱

導讀2006年10月1日國慶節陽光燦爛早晨一看, 昨天還陰霾的天氣今天突然晴朗起來,天公作美,首先是國運昌盛的好兆頭,其次我們來給舅舅做八十大壽自然也是福壽滿堂了。 銅川是個比較老的地級市,知其名遠則是來往延安、黃陵必經之地,近則恐怕就要算是去年那場震驚全國的大礦難了。我和銅川還是很有緣的,1973年,也就是三十三年前,那年我25歲,我參加國家儲備局的業� ...

2006年10月1日國慶節陽光燦爛早晨一看, 昨天還陰霾的天氣今天突然晴朗起來,天公作美,首先是國運昌盛的好兆頭,其次我們來給舅舅做八十大壽自然也是福壽滿堂了。

銅川是個比較老的地級市,知其名遠則是來往延安、黃陵必經之地,近則恐怕就要算是去年那場震驚全國的大礦難了。我和銅川還是很有緣的,1973年,也就是三十三年前,那年我25歲,我參加國家儲備局的業務培訓班時在銅川實習了一個多月時間。那時的銅川,就說和晉城比,無論哪一方面都要好得多,城市規模大,人口多,工業發達,交通方便。而當時的晉城還是個小小的縣城。可事過境遷,去年過來時我就發現,還是同樣和晉城比,差距就比較明顯了。當然這與銅川資源枯竭,污染行業調整有重要關系,但市政中心的南移更是拉大銅川和晉城差距的直接原因。過去的一個市變成今天的一個區(王益區),我無法想像廣大市民的感覺。

銅川是道川,據說這道川有二十裡長,因為還有個二十裡鋪的地名。走在銅川街上,兩旁的門店鱗次櫛比,人們的穿著打扮一點都不落後於同緯度的其他城市,但隱約間有種暮氣,給人一種略微窒息的感覺。也許是我多慮吧。

想起1973年在銅川的日子,那是留下美好記憶的一個月。每逢星期天,我總要來到舅舅家,盡管那時人們生活並不富裕,但舅舅、舅媽總是要做好吃的給我。舅舅是很懂得陝西歷史的人,他給我講了許多歷史故事。一個星期天他帶我去了銅川老縣,現在改為印台區。還有一個星期天他特意帶我去看了一場秦腔,那個老劇院的樣子至今我還記得,他們說前幾年給拆掉了。

說說我的這位舅舅吧,我准備寫專門的文章或傳記給這位很值得人們稱道的老人,這裡只簡單聊上幾句吧。這位13歲就跟上別人遠走它鄉,顛沛流離,飽嘗人生之艱辛的老人是中國現代史中民間疾苦的見證人,是日本人入侵中國後燒殺搶奪的見證人,是國統區青年學生要民主、要生存鬥爭的見證人,是建國後中國工人階級發奮圖強的見證人,也是在極左思潮統治下不同人等苦難生活的見證人,更是改革開放的見證人。我會寫的,太值得寫了!

中午一大家人在酒店歡宴,舅舅顯得十分開心,我們兄妹們自然也非常高興,飯前飯後,大家在一起照了很多照片,做個紀念吧,畢竟見一次面也的確很不容易。

下午時間很寶貴,我和浩輝從舅舅那裡想知道有關他的、他父母姐妹的、親朋好友的更多更詳盡的東西,我們在一起談得很開心,舅舅也很激動,還拿出很多老照片讓我們看。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有時會開一個很大的玩笑。這是後話。

明天,我們夫妻二人就要和同去的桂琴和浩輝分開了,我們要繼續西行,他倆則可能在銅川多住一兩天,陪陪舅舅。所以下午弟妹們就和我們作了告別,晚上我們吃過飯。和舅舅辭了行,就回酒店整理東西,准備明天的行程。

總之,這個國慶節還是非同一般的。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