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小布達拉宮(五)

作者: 往往

導讀小布達拉宮我們接下來就要去參觀普陀宗乘之廟,又稱小布達拉宮。這裡規模之大,氣勢之恢宏是我不曾預料的,遠遠看上去總覺得像來到西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60大壽之年,次年是皇太後鈕鑽錄氏80壽辰。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領都要求赴承德祝壽。乾隆異常重視這兩次盛大集會,特令內務府仿前藏政教領袖達賴駐地拉薩布達拉宮在承德修建此廟� ...

小布達拉宮我們接下來就要去參觀普陀宗乘之廟,又稱小布達拉宮。這裡規模之大,氣勢之恢宏是我不曾預料的,遠遠看上去總覺得像來到西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60大壽之年,次年是皇太後鈕鑽錄氏80壽辰。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領都要求赴承德祝壽。乾隆異常重視這兩次盛大集會,特令內務府仿前藏政教領袖達賴駐地拉薩布達拉宮在承德修建此廟。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開工,原計三年竣工,因施工後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占地21.6公頃。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意譯,故此廟亦稱布達拉,因規模比西藏布達拉小,俗稱小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總體布局與西藏布達拉宮相似,無明顯中軸線,氣勢趕不上西藏布達拉,但其占地之廣、體量之大卻為內地寺廟所僅有。我們跟隨導游進入山門,此門由藏式城台及漢式廡殿組成。山門前有一對石獅,挺神氣。再南為五孔石橋,山門兩側各有一個腰門,和圍牆相連。看上去好似一個城池。進山門就見碑亭,黃琉璃閃閃發光,共有三塊巨大的石碑:中間的碑為《普陀宗乘之廟碑記》,記述建廟的背景及經過;東邊的為《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史實。土爾扈特部原為我國新疆蒙古族一部分,因為上層爭權,於1630年,被他們的頭目帶到伏爾加何流域游牧,受盡了沙皇俄國的欺壓,備受凌辱,後經和清政府聯系,於乾隆35年(1770)決計回歸祖國,他們拖家帶口,忍飢挨餓,還要時刻防範沙俄騎兵的追擊,歷時8個多月,行程萬余裡,以巨大的犧牲為代價,終於回到祖國,到達伊犁時還有人口二十七、八萬。清政府撥出價值20萬兩的糧食、布匹安撫。此事件在前些年還拍成了一部電影叫“東歸英雄傳”,由寧靜和斯琴高娃等主演。(下邊是劇照)西邊的碑就是《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記述厄魯特蒙古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過程及清政府撫恤該部的情況。碑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漢文為乾隆親筆。碑亭以北為五塔門,白台上有三個拱門,實壁盲窗,據說可以保溫,台上砌有女兒牆,白台上矗立五塔,從東往西分別為黑、白、黃、綠、紅五色,每色代表一個體教教派。清代尊黃教為國教,故黃色居中。五塔門前有一對石像,為大乘教派的像征。五塔門北為黃色琉璃牌坊,是仿照北京北海公園小西天的牌樓所建。牌樓前額“普門應現”,意觀音顯現普度眾生之門。後額“蓮界莊嚴”,意為觀音道場。大紅台南兩側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成“×”形不規則布置。據介紹,白台分殿台、樓台、敞台、實台,形狀不一,體量不等,功能各異。有的就是為了裝飾的。登上一個白台,就看到了後面的大紅台。這是我們最常見到的酷似西藏布達拉宮的建築,大紅台位於普陀宗乘之廟最後,位置最高,因巧妙利用地形將幾組建築連成一個整體,所以讓人感到規模宏偉,正面基層是白台,是實心,高 17米,牆壁設三層梯形盲窗,你可以沿著東西兩側石階登道直達白台頂部。看時總覺這個建築有點特別,在藏式建築上方卻有一些漢式建築,在大紅台正中有六個琉璃佛龕,而頂上還有四個漢式亭子,顯得有點不倫不類。聽導游說,這是因為乾隆雖尊重少數民族習俗,但也要凌駕他們之上,故建漢式建築壓在上面,不知這種說法是否可靠。無論如何,看到這樣的建築還是很震撼的,它的規模、它的形制都那末有氣勢,真的很值得一看。登上紅台,你會發現裡邊還有三層閣樓,每層都很大,它四面合圍成一個回字形,這裡稱群樓。群樓頂部的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東北角建殿名權衡三界,都是鎦金銅瓦,在陽光下顯得金碧輝煌。這裡建築繁多,走完了也記不住了,只記得有個洛伽勝境殿,大紅台東邊有個東群樓,這裡有個戲台,正在唱戲,西北角還有雕樓,據說是起裝飾作用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群樓空井中心的萬法歸一殿,它殿頂高出群樓,金光閃爍,殿頂部全部被鎏金銅瓦所覆蓋,僅此一項用了黃金1萬多兩,都是先用黃金和水銀共同熔化以後鍍在銅瓦上,然後讓水銀揮發掉,就制成了鎦金魚鱗狀銅瓦,它的四條屋脊都飾有波紋,真是壯麗無比。在這裡有人扮上皇帝在這裡照相,我也趕快偷拍一張,因為感覺挺有點味道。大殿裡供著釋迦牟尼,而主要是供奉宗喀巴的。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也稱喇嘛教)創始人,在世界佛教界有重大影響,被譽為藏傳佛教的一代大師,世界第二佛陀。達賴和班禪都是他的弟子。大殿兩側供達賴和宗喀巴像,均為紫銅雕塑,質地精良,工藝精細,身段勻稱,神態生動。這裡是舉行重大的宗教儀式或清帝接見重要的少數民族部落首領及王公大臣們的場所。說句題外話,也能說明這個殿多麼有價值了。1932年,美國在芝加哥舉辦大型國際博覽會,大財閥洛克菲勒為了招睞交易,於1930年采納了瑞典人赫文斯定的進言,派人對該殿進行實測實繪,在芝加哥制造了一個與此殿同樣大小的模型,又通過各種手段在中國搜集了大批佛像、法器,於1931年用專輪運往芝加哥,在復制的“萬法歸一殿”展出,致使芝加哥萬國博覽會出現了東方文化熱,洛克菲勒大出風頭,賺了大錢。我們從上面下來時,只見處處古木參天,環境十分清幽,還可在此遠眺棒槌山,這裡是外八廟中不可不游的一處,我認為也是最好的一處。到此承德兩日游就全部結束了,吃過中飯,他們就要趕下午1:30的火車回北京了。我們是三日游,主要是為了同學聚會別太趕了。下午就是自由活動,好好睡了一覺起來逛逛街。說實在的承德沒有太多可買的東西,最多的是杏,這個季節正是杏成熟的季節,黃色的甜杏1~2元一斤,熟透的真甜。再就是一些山貨,帶殼的杏仁大約7.5元一斤,還有蘑菇等,不過要記住,千萬要看好,有時,他們會把不新鮮的賣給你,當然是在你嘗過新鮮的以後。第二天一早,我們是去了磬錘峰,我們在游覽前面景點的時候已經遠遠看過它的尊容了。承德磬錘峰,俗名棒槌山,古稱石挺,位於市區東北部武烈河東岸的山巔之上,聳立於避署山莊正東十裡許的高山崗上,距市區約2.5公裡,所以開車很快就到了。這裡上山有兩種交通工具,一種是纜車,往返40元,一種是電瓶車,往返30元,我們這裡有恐高的,只好作電瓶車了。作電瓶車要多爬一小段山路,據說當年乾隆來到這裡,看到風光無限,所以要求下轎走路,說這裡走走可以或百歲,所以這裡就叫百歲坡,這裡風景的確不錯,蔓延皆綠,讓人舒適無比。走不多遠,就見一個小廟,就在山腰處,是清代廟宇,它依山而建,以洞為殿。廟內石壁上有摩崖石刻佛像,從北至南依次是:彌勒佛、七世達賴(格桑嘉錯)、宗喀巴、五世班禪(羅桑依西)、不動金剛、米拉日巴、吉祥天母。廟很小,卻有香火。順著山脊一側的小路向上走,不一會兒就到達了山頂,遠遠看見了這個奇石。只見它下懸絕壁,上接藍天,形勢險極。據說這峰海拔596米。峰頂上粗下細,形似棒槌,下部直徑l0.7米,上部直徑15.04米,高38.29米,連同棒槌底下突起的基座通高60米。不知道它是怎樣立在這裡的。。它重約16,000噸,人是無法將它擺放在這裡的,看來只有借助神了。沿著一條小道,我們就來到了“棒槌”下面。“棒槌”底部是一個長約10多米、寬約五六米的平台,站在平台上舉目四望,群山起伏,莽莽蒼蒼,整個承德市區、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棒槌”位於平台南側的邊緣,酷似婦女洗衣用的棒槌,又像和尚敲擊法器的錘兒,所以康熙皇帝叫它“磬錘峰”,真是恰如其分。最出奇的是在“棒槌”的半腰上,向西長出一株桑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已有300多年的樹齡了,每年還可結出不少的大白桑椹,堪稱承德的一大奇觀。樹根竟然把岩石掙裂了一條大縫。手摸“棒槌”根部,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舉起相機,從不同角度開始拍照,爭取從照片上體現出磬錘峰的奇、雄、險。剛剛還是陰雲密布,卻突然陽光明媚起來,所以不同角度找出的像竟然不像同一時間。

離開磬錘峰,向南翻上另一道山梁,就是“蛤蟆石”了。只見起伏的山巒向南探出一塊巨石,我們在避暑山莊看到它時,發現它狀似一只大蛤蟆,抬著頭,張著嘴,憨態可掬,栩栩如生。但在山上看卻部太像了,有嘴上沒把門的同學說,怎麼看怎麼像一堆牛糞,大家細看時,雖不甚雅,卻形像無比。一笑。因有一個控告的同學不看上來,我們也不便久留,歡笑著下山了。在山下,大家買了杏仁、鮑魚果(15元1斤,比北京便宜許多)夏威夷果等,吃了一頓午飯,與下午1點30分,我們登上了回京的N212次列車,結束了我們在承德的3日游。



(白塔)



(扮皇帝)



(小布達拉宮)



(小布達拉宮)



(磬錘峰)


精選遊記: 承德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