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那雲,那人,那一路——甘南川北游記

作者: haoranzhang79

導讀序:遲到的游記,為了忘卻的紀念 這真算得上是一份遲到的游記。 2007年7月,從甘南一直走到了川北。回來後,零零碎碎寫過一些小字,卻從來沒有完整地去整理過。只是經常會在夢裡,想起那一路美景。 2008年5月12日,因為汶川的一場地震,又牽扯起了那份思緒。 川北,曾經停留、曾經欣賞、曾經贊嘆的地方。 “風景舊曾諳”——在MSN的簽名檔裡寫下這幾個字的時候,� ...

序:遲到的游記,為了忘卻的紀念

這真算得上是一份遲到的游記。

2007年7月,從甘南一直走到了川北。回來後,零零碎碎寫過一些小字,卻從來沒有完整地去整理過。只是經常會在夢裡,想起那一路美景。

2008年5月12日,因為汶川的一場地震,又牽扯起了那份思緒。

川北,曾經停留、曾經欣賞、曾經贊嘆的地方。

“風景舊曾諳”——在MSN的簽名檔裡寫下這幾個字的時候,心裡是說不出的傷感。

仿佛聽到一個聲音,在內心裡說:寫吧,寫吧!把那天、那雲、那人、那一路,都寫下來吧,就算是為了忘卻的紀念。

可心裡總有些惴惴不安,怕自己缺少那種強大的記憶,也沒有那份面對回憶的勇氣。

“川北風景舊曾諳”——當我看到《上海一周》上,用這個標題,來懷念川北風景的時候,所有的記憶似乎一下子都跳了出來,那麼清晰!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激動的心情:要寫點什麼。

想記住如畫的風景,想懷念同行的朋友,想給沒有去過的朋友一個分享。

非常非常想把川北先寫下來,可是,倒序實在超出了我筆力的範圍。還是按照行程,慢慢道來吧。

對於游記,我向來懶散。柬埔寨的游記,到現在還沒寫完。希望這一次,我能盡早完成這份遲到的游記,不要拖太久。

1、行走的理由

行走,其實不需要什麼理由,只是想去走走。

看到報名通知裡說,那裡有藍天、有白雲,有中國夏天最美麗的風景線,心馳神往,一下子就占據了腦海。

於是,和多多相約,一起去行走。

出發之前,領隊替我們定好了去程的火車票,卻告訴我們,回程的機票就自己解決。彼時,多多正在扶桑盡情享樂,手機聯系不上。為了拿到便宜的折扣,我二話不說定下了咱們的回程機票。我知道,多多回來後,肯定會補我一個授權。果然如此。而且,多多還請我看了一場音樂劇《媽媽咪呀》,非常棒,算是一個好的開端吧。

2、除了美食,還是美食

此行的起點,在蘭州。

住處就在火車站邊上,一家經濟型酒店,倒也干淨方便。放下行李,盤算著找個地方打發晚飯。有朋友推薦“大漠烤肉”,據說就在蘭州賓館對面。看一下地圖,不算很遠,那就走過去吧,順道領略一下蘭州街景。

人行道上,有不少賣酸奶的小攤。來之前就聽說,此地的酸奶非常地道。領隊看出我們對酸奶的向往,請我們每人喝上一瓶。我們買光了那個小攤僅剩的酸奶,還不夠。於是,我和多多只能分享一瓶,那真叫一個香啊!

大漠烤肉,千萬不要顧名思義以為是一家很“大”的店,其實這只是一家中等規模的小吃店,裡頭有一些座位,門口有一塊空地,支了3、4張桌子,放幾張條凳,豪邁的風情,倒是有幾分的。烤肉師傅坐在店門口的爐子前,嫻熟地翻飛串在鋼絲上各式各樣的肉串,熟練地灑上調味粉,還時不時地讓火苗串出爐子,看起來要著火似的,再將肉串一把把地送到我們桌上。牛羊雞身上的各個部位,我們差不多都吃了個遍。

在這裡吃烤肉,不喝啤酒可樂,也不飲茶,流行喝一種叫“杏皮水”的東西。淺淺的黃色,清涼清涼的,回味中有淡淡的甜味,很解渴,還很能去掉烤肉的油膩和腥味,而且價格便宜。只是,我一直沒搞明白,這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難道是用杏子皮,加水熬出來的麼?實在沒功夫去研究了,享受美味最重要。

光吃烤肉肯定是不過癮的。明天就要離開蘭州了,怎麼能錯過拉面呢?於是我們開始尋找拉面。在這個當口,我們還去了商場,陪一個朋友補充了一些補給。結果,在那個商場門口的廣場上,我們先和酸辣粉做了一番甜蜜接觸。

在路人的指點下,我們找到了當地比較著名的一家拉面店:金鼎。據說,當地的拉面店一般過了晚飯時間就關門了,所以,我們能在晚上8點多找到這樣一家店,還真不容易。大概這就是我們和拉面的緣份吧。這裡的拉面果然名不虛傳,湯清,蔥綠,面白,肉香。我這個人對於面食基本上沒有什麼免疫力,再加上有朋友說,離開蘭州以後,後面幾天就不會再有那麼好吃的拉面了,結果,我呼哧呼哧地干掉了一大碗面條。這句話後來果然被驗證了。不管是在甘南還是川北,以至回到上海後,就再也沒吃到過那麼美味的拉面。

再後來,在《藏地孤旅》裡面看到,村郎也在金鼎吃過拉面,並且他的朋友也對他說過類似的話,當時就覺得吃面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當然,這是後話了。

3、蘭州風景線

頭天晚上尋找大漠烤肉的路上,路過了蘭州大學。當時,我有點兒驚訝,這所大學,居然占據了蘭州市內那麼好的地段。不知道這所大學算不算名牌,反正當年填志願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學提到過這所學校。不過在我印像裡,以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學,基本上都不差,比如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又比如南京大學、重慶大學。反正路過了,就留個影吧。嗚呼,此番旅行的第一個身影,就在蘭州大學校門口定格了。

吃罷烤肉,我們慕名去看中山橋。還沒來得及考證這“黃河第一橋”的名號是怎麼得來的,出租車就已經把我們送到了河邊。一座鐵架子橋,橫跨在泥沙泛濫的河上。河不是很寬,當然,橋也就不那麼長,大概百來米吧(不好意思,我的距離感幾乎等於零)。多多告訴我,橋底下就是黃河了。不會吧?我對黃河的概念,基本上來自於《黃河大合唱》的渲染。可看底下這黃河,溫吞水似的,咋沒那種氣勢呢?不過,這水果然混濁,如果打一瓶水上來,擱上五分鐘,起碼沉澱出半瓶沙子,真的是:跳進黃河洗也洗不清啊!領隊在一邊說:不到黃河心不死。而今到了,那麼心就死了。叫我無語。

中山橋這個名字,據說是為了紀念孫中山為蘭州所做的貢獻。當年孫中山曾經想定都蘭州,所以蘭州由此大大地發展了一把。只是,孫中山沒能打下天下,蘭州也就錯過了一次成為首都的機會。歷史,總有一種欲說還休的糾纏。

這橋其實挺普通的,如果沒有橋頭“中山橋”那三個字,跟上海的外白渡橋幾乎就沒啥兩樣。不過,外白渡橋一直有汽車開來開去,只是最近才拆了拿去修理。這中山橋,卻是一座步行橋。這樣,我們在上面走來走去,就不用擔心被汽車撞到,拍照也變得隨心所欲起來。

第二天一早,離開蘭州之前,我們又去了一次黃河邊。這次是去看一座名為黃河母親的雕塑。傍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想蘭州人多多少少有一份自豪吧,所以由當地的雕塑家,用當地的石料,制作了這樣一個雕塑,當作河邊的一道風景。許多人都站到雕塑前面拍照留念。我對這種當代人工制造的“風景”沒啥興趣。只是舉起相機,記錄了一下。

4、甘南第一站

從蘭州出發,包車開半天就可以到夏河,路況也不錯。

到夏河的時候,剛過了午餐的時間,來不及細看,我們徑直奔進了賓館對面的一家小飯店。後來,同行的其他朋友也陸續來到了這家店,三三兩兩地坐定下來點菜。狹小的店面,竟一下子顯得有點捉襟見肘。

我們十來號人點完菜,就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小伙子火急火燎地衝出去了。約摸二十來分鐘後,他又回來了,手裡提著很多蔬菜,都是我們剛才點的品種。看來,這家店真的是小,小到沒有足夠的原材料儲備。不過,這樣菜品才新鮮,這麼一想,就很滿足。

夏河是個小鎮子,比我想像中的鎮子要小許多。鎮子的主體就一條街道,這個鎮子上的主要建築,幾乎都分布在這條街道的兩邊,什麼鎮政府啊、郵局啊、小學啊,當然,還有很多客棧、飯店和紀念品商店,都是為我們這樣的游客准備的。

趁著等菜上桌的空檔,我去隔壁的郵局逛了一圈,買了一套明信片。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迷上了明信片,每到一個地方,都盤算著給自己寄一張回去,讓自己的每一個腳步,都通過明信片點點滴滴地被記錄下來。不過,這明信片的質量,差強人意。

晚上我們換了一個地方吃飯:華僑飯店。顯然,這個飯店有名氣得多,因為這裡冒出來許多老外。他們的咖喱飯不錯,正好對我胃口。酸奶非常酸,得加點兒蜂蜜才行。

從飯店回賓館的路上,我依舊穿著短袖汗衫,多多問我冷不冷,我沒答她。那時候正是7月底呢,上海火燒火燎的高溫,恨不得把整座城市燒成一座火焰山,這裡,只是20多度的陽光和清風,讓我多享受一會兒吧!

5、夢開始的地方

到夏河,就是為了看兩個地方,一是拉蔔楞寺,二是桑科草原。拉蔔楞寺就在街道的盡頭,兜兜轉轉,大概走個二十來分鐘就能到了。桑科草原稍微遠一些,需要坐車子過去。

拉蔔楞寺和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還有青海的塔爾寺,合稱為喇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規模上僅次於布達拉宮。雖然之前我從來沒有到過藏區,但是,對藏區的向往,一直是我心中難平的情愫。第一次進入藏區,第一次面對如此神聖的藏傳佛教寺廟,讓我激動不已。

前世的夢,是否遺落在這片土地上,在這個沒有世事紛擾的地方?而今生的召喚,就是要來尋找那前世裡失落的夢?

看到拉蔔楞寺,徹底顛覆了我對寺廟的概念。這是一個開放的寺廟,沒有圍牆。除了進入大經堂需要另外付40塊買一張門票外,其他的地方都不收門票。

拉蔔楞寺背靠一座大山,面前有一條大夏河流過,據說這樣的地形叫“金盆養魚”,是風水寶地。在這依山傍水的地方,順著地形,高低錯落建起了許多房子,牆頭有紅色的也有白色的,大部分都是平房,但也有高達四、五層的房子。紅色高牆上,開著一個個黑咕隆咚窗戶,外面掛上黑黃白三色的布簾子,風一吹,飄啊飄,放佛天音會順著那些黑窗戶飄到屋子裡。房頂或黑或金,還裝飾了很多金色的法器,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黃金堆起來的,反正在陽光照耀下,很有些今年大熱的“Bling Bling”的風格。這裡的牆也好,路也好,一律地粗糙古樸,散發著一種返璞歸真的味道。或許,這就是喇嘛們修行所要達到的境界吧。

人很少,我們走過好幾幢僧房,都沒看到個人影,只有這些土路,曲折蛇形地延伸,有點兒落寞的樣子。偶爾看見路中間的小鴿子,讓人覺得那麼地生機勃勃。

我很好奇,這裡泥巴路,到了下雨天,會不會泥濘?喇嘛們,會不會帶著滿腳的泥巴,步入神聖的廟堂?我們在夏河的那兩天,天氣很好,也就沒有機會驗證我的好奇心。

去曬佛台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個小插曲。領隊居然沒等我們,讓包車帶著大部隊就走了。我們幾個落伍的倒霉蛋,只能自己找摩托車過去。曬佛台在大夏河對面的一個土坡上,爬上去可以俯瞰拉寺全景。我們到那裡的時候,其他人都已經准備下撤了。我二話不說,趕緊爬了上去。夕陽下的拉寺,只能用“壯觀”來形容了。世界上最長的轉經廊,朝著山坡上綿延而去,好像要伸向天界。我多麼想把這景色收入鏡頭,沒有廣角頭啊。讓我覺得幸運的是,後來我又看到了晨曦中的拉寺全景,下回分解。

去曬佛台的路上,會路過甘肅省佛學院,很想進去看看,可惜人家大門緊閉。作罷作罷。

6、日出金頂

為了看日出,四點半就出門了。賓館的大門還沒開,得繞到後面院子裡,叫醒看門人,把車道的門打開。

凌晨氣溫低,又沒吃早飯,我決定坐出租車,於是跟出租車司機對話如下:

“我要去天葬台。”

“……”

“我想去天葬台,你去麼?不去的話沒關系,我換別的車好了。”

“……”

正當我准備轉身的時候,忽然反應過來:“不好意思,不是去天葬台,是去曬佛台”。

坐在車裡,我想,半夜三經,太陽還沒出來打招呼呢,就要去天葬台,司機肯定嚇蒙了。再說了,那附近哪有天葬台啊,怎麼會從我嘴巴裡蹦出這麼個地方來呢?奇了怪了。

爬到曬佛台上面的時候,太陽還沒升起來,人也不多,除了我和另外一個朋友,就只有兩個攝影師,支了三腳架在這裡等待。頭天晚上,領隊說他也要來的,卻沒有見到人影,撥一下他的手機吧。

“你在哪裡啊?我到曬佛台了,怎麼沒看見你啊?”

“我在305。”

“305?什麼地方啊?”

“賓館房間……”

“啊?!那,那你繼續睡吧!”掛機,說啥都是多余的。

太陽漸漸露面,大金塔像是一件被精心包裹的文物,隨著薄紗紙的層層揭開,次第展現出它的容貌。那時候,我非常非常願意相信,這個大金塔是真金堆起來的。對於信仰,最重要的是真,何況是藏民們的信仰。

轉經廊裡的經桶,沙沙地響起來,早起的藏民出來轉經了。我很想把這些經桶轉一遍,讓活佛也保佑我,但想到那些一直延伸到山後面的轉經廊,我想我還是放棄吧,別誤了行程。

7、緣分的邂逅

看完日出,又來到拉蔔楞寺的大經堂跟前。大門敞開著,裡面卻黑咕隆咚的,看不太分明。每隔一分鐘左右,就傳來一陣低沉的吟唱,然後是沉沉的寂靜。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早課。

門口有黃帽子的喇嘛守著,搞不清楚他們的級別,反正後來我就一直管這些喇嘛叫“黃帽子”。進大經堂要買門票的,而我顯然沒有票子,所以有點兒逡巡,想溜進去卻又不敢,怕惹怒了黃帽子。我試探著問那黃帽子,能不能進去看看?他朝我兩眼翻翻,不置可否的樣子。估計,黃帽子的漢語水平,還沒有達到能聽懂我的問題的地步。我又不會藏語,那怎麼辦?再看看那黃帽子,自顧自站一邊兒去了,沒有丁點兒查驗門票的意思,我就壯著膽子把左腿伸到門檻了裡邊。沒有阻攔!那麼容我把右腿也搬進去吧。就這麼進到大經堂來了,不收門票!又一次感覺在做夢!

插播一下,據說進入藏廟大殿,都是先開左腳,再邁右腳的。不知道為什麼,規矩如此,照辦就是了。

裡面果然大,且深,還暗。我的眼睛,才看過朝陽下金晃晃的大金塔,這會兒費了好長時間才適應裡頭的光線。低沉的吟唱聲還在繼續盤旋,肅穆得讓我情不自禁要雙手合十。在藏區,所有的轉圈,都得是順時針方向。我也如此這般,沿著牆邊躡手躡腳地走過去,生怕驚動了什麼。這裡好像有一種隱性的力量,叫人不自覺地敬畏起來。

轉過兩個拐角,我才稍微看清楚一些大經堂裡面的樣子。中間地面上,放著一排排打坐的墊子,大概有100個吧,也可能有200個。十來個喇嘛,聚坐在前排的墊子上念經。頭頂上,各式各樣的布條,垂垂地落下來,好像觸手可及,又好像高不可攀。神台上供著這個寺的神,應該有釋迦牟尼吧,我想。周邊一圈小小的酥油燈,搖搖曳曳地,每一個都認真地照亮周邊那一小塊自留地,一排過去,倒也滲出幾分靈氣。

大經堂裡面,還套了小“包間”,只隔一道門而已。跨進去,發現這裡的裝飾更加絢麗奢華。因為房間小,擺在中間的神,就顯得更為高大,喇嘛們則坐在靠牆的地板上念經。我的腦袋裡,生出很多很多疑惑:裡面的喇嘛跟外面的喇嘛有啥區別?裡面的神跟外面的神,又有啥區別?為什麼大經堂裡面要有包間?內地的寺廟,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格局……可是我不敢發問,我羞愧於自己的無知,又害怕打擾了這些做早課的喇嘛們。為了他們的功德,我還是止住我的好奇心吧。

從包間出來後,我選了一個角落裡的墊子,坐上去,盤起腿,閉上眼,屏息凝神,跟那些老外一樣,聽起了早課。能夠在這裡聆聽、冥想,也是一種幸運。

回到賓館,多多已經起床,將一早的神奇經歷跟她一一分享。一切都像是冥冥中注定的那樣,一種邂逅的緣分。那一刻開始,我喜歡上了藏區。我想我會繼續行走藏區,而終有一天,我會回到這裡,回到這個夢開始的地方。

8、向著草原千裡,閃著金光

去桑科草原的路邊,是鋪天蓋地的油菜花田。來之前就聽朋友說過,7月份是去青海湖看油菜花的好季節,沒想到這裡也有!《出塞曲》裡的一句歌詞,就這樣蹦了出來:向著草原千裡,閃著金光。

可是,當我看到桑科草原的時候,免不了有些失望。這裡沒有綿延不絕的油菜花,只是很普通的青草地;也沒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而是高高低低的丘陵,盡管這丘陵也是海拔2500多米高原上的丘陵。

天空不適時宜地下起了雨,多多堅持去騎馬。我對自己的馬術沒啥信心,還是進帳篷避雨吧。高原的天氣就是這麼變幻莫測,不到十分鐘,天空就放晴了,我趕緊跑出去,在草原上奔跑,在草原上撒歡兒,在草原上一陣猛拍。

跑著跑著才發現,其實這草地裡,有許多不知名的野花,開得那麼鮮艷、那麼自信,就好像舞台上怒放的卡門。

多多騎馬回來的時候,一個勁地衝著我過來,我當然明白她的意思,端起相機“哢嚓哢嚓”,給她拍了好幾張颯爽的英姿。可惜,我忘記當時拿的是誰的相機了,以至於後來整理照片的時候,怎麼也找不到那些照片。這對我來說實在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直接破滅了我做攝影助理的夢想,就更不用提攝影師了。

9、心中的九層閣

夏河名聲夠大,以至於我把它當作甘南的首府了。到了合作才知道,這裡才是甘南自治州的首府,規模確實要比夏河大了許多,也繁華了許多。我們導游的家,就在合作。她的爸爸是藏族人,媽媽是漢族人,所以算得上是一個“混血”姑娘。導游姑娘不僅懂漢語,還會藏語,一路上,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米拉日巴佛閣就在合作,我們原先的行程裡頭並沒有提到這個地方,但這個佛閣裡面供奉了藏傳佛教所有的佛,收藏了幾乎全部佛經,聽上去像是藏傳佛教的藏書樓一般,集大成者,於是我們決定進去瞧一瞧。

進入佛閣之前,導游姑娘特意指了這裡的標牌給我們看:藏、英、漢三種文字寫在一塊木匾上,英文還在中文之前,真夠特別的,估計在整個藏區,也是絕無僅有的吧。

進入佛閣,得換上他們的拖鞋。雖然潮乎乎的不怎麼舒服,還有點兒形式主義,但也得換上,算是對佛的尊敬。

佛閣裡頭果然不同凡響!第一層,供奉著最重要的佛,諸如釋迦牟尼、蓮花生大師之類。佛像不僅高大,而且端莊、威嚴,周邊還擺放著各式法器和精美的酥油花。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酥油花,那模樣,讓我想起小時候玩的面人兒。只是,這酥油花來得更鮮艷些,也更嬌嫩,只可遠觀,不能把玩。

爬上狹窄陡峭的木樓梯,依次來到其他幾個樓層。每個層面,都集中介紹了藏傳佛教中的一個派別,什麼寧瑪派、格魯派、薩迦派,噶舉派。幾乎每一世的達賴和班禪,還有各個重要藏族寺廟的活佛,圓寂之後,都會在這裡供上一尊他們的佛像。差別只是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據說是因為他們的歷史地位和所做的貢獻不同。四周的牆壁上還有壁畫,哦,對了,這裡該叫唐卡,描繪了藏傳佛教裡的各種故事,或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勞動場景,或是他們美好的憧憬。

我藏了點兒小小的私念,想知道關於密宗的秘密。帶領我們參觀的喇嘛,指著一排中藥鋪子似的櫃子說:這裡面就是密宗,手抄本。

我問這喇嘛:密宗裡面到底講了啥?

喇嘛的回答倒真干脆:我不修密宗,不知道。而且,這裡的密宗,雖然歸我保管,但是,我不能打開來看。

唾手可得的秘密,卻不能探究,真是對人性的巨大考驗啊!這不禁讓我對喇嘛多了一些別樣的崇敬。

進來之前聽說了,米拉日巴是個九層佛閣。可是,我等肉眼凡胎,爬到第八層的時候,發現沒有向上的樓梯了,這個第九層,在哪裡呢?問喇嘛,喇嘛笑笑,用手指了指屋頂。

“難道上面有閣樓?”我聯想到上海的復式房子,買了頂樓送你一個閣樓的那種。

喇嘛搖頭,還是笑。

“那麼,是外面屋頂上有亭子?”沒有閣樓,那我去掉圍牆,變成一個亭子,總該有了吧?誰叫我們上不去,也看不見呢。

喇嘛還是笑,不過這次他開口了:

“第九層,是釋迦牟尼講經的地方。”

釋迦牟尼跑到合作來講經,也太離譜了吧?當我還在雲裡霧裡折騰時,有朋友醍醐灌頂一般地醒悟過來,告訴我:看那屋頂中央向上突起的部分,畫上了彩色的壇城圖案,那就是第九層!

恍然大悟!這裡並沒有建築學意義上的第九層。所謂的第九層,就在當下,在你我頭頂,在你我心裡。悟到了,就有,沒有悟到,就沒有。

10、尋找天邊的那一片海

去尕海,走的是國道,路況不錯,兩邊是綿延的草坡和群山,很美。天很藍很藍,雲很白很白,而且很低很低,姚明來了,大概伸手一撈,就能撈到一大朵棉花糖似的白雲,塞進口袋裡。

我們在路上遇上了一個放羊的藏族小伙兒,騎著馬,趕著百多頭羊。這難得一見的景像,搞得我們車裡好幾個朋友蠢蠢欲動。導游姑娘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下車去幫我們協調。這時候才明白,會說藏語,是何等地重要啊!那個藏族小伙兒爽快地答應了我們的要求,趕著羊群讓出一條通道,讓我們的車先開過去,然後他再趕著羊群往前走,讓我們從正面看個夠,拍個飽!

我對拍動物沒有經驗,沒拍到一張像樣的作品,但是那牧羊人的笑容,卻在不經意間留在了我的相機裡。真的很感動,這裡的人民,是這樣地率真熱情。

車子開到一片沼澤地旁邊,領隊下車向牧民問路。結果,牧民告訴我們,路邊的沼澤就是尕海!本以為遠在天邊的,其實就在眼前。

到達尕海的時候,剛過了正午,太陽高高地掛在頭頂,空氣裡沒有什麼風,但是氣溫不高,也不覺得悶熱。天上的白雲,像貼在藍色畫布上的裝飾,一片片地掛在那裡動也不動。湖面很寬很靜,白雲的影子投下去,就像是青花瓷碗底泛出來的花紋。

水邊有一些水草和野花,星星點點地交替著,長得並不茂盛,可蔓延開來倒也有一大片。這大概就是沼澤地形的特點吧,水和岸的界限不那麼清晰。

我們跑到水邊,擺出各種造型來拍照。領隊幫我拍了一張,回放的時候贊嘆了一聲:真棒,人像掉到雲朵裡一樣!

我知道領隊誇的是這景色,不是我,但這句話還是讓我很激動,就好像自己真的掉到了雲朵裡那麼開心。

11、麗莎飯店

到了郎木寺,就到了甘肅和四川的邊境,也就意味著這次甘南川北之旅即將進入後半程。

麗莎飯店,在郎木寺可是鼎鼎有名。火車上,就有同行的朋友在研究攻略時,重點推薦了這個飯店。

據說,這裡的老板娘,非常會做生意,而且特別會做老外的生意,不僅能燒中餐,還能就地取材,折騰出不俗的牛肉漢堡之類的西餐,吊足了慕名前來的老外的胃口,再加上店名起得洋派,當然更是叫老外們趨之若鶩。

到達郎木寺之後,我們也直奔麗莎飯店而去。去的時候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店裡沒有客人,服務生看見我們這群人,竟然也有點兒意興闌珊的樣子,跟我之前想像的門庭若市真是大相徑庭。

不過,麗莎飯店的裝修,更確切地說,應該是裝飾,很吸引我。店堂左右兩側的牆上,貼滿了大大小小的紙片,游客用各種顏色的筆和各種語言,在紙片上面留言,然後貼在這牆頭上。也有戶外活動俱樂部,把他們的旗幟掛到了牆頭上。

仔細看了一下,紙片上的留言大多跟旅行心情有關,幾乎沒有看見“到此一游”的蹤跡。我估摸著,如果有朝一日這個地方被旅行社大肆開發了,那麼“到此一游”的紙片,該會貼滿牆頭了吧?到那時,這道美妙的風景線,就不復存在了,多可惜啊。還是不要開發的好,留一點兒原始和古樸,給我們這些真正熱愛大自然的朋友吧!

我試圖在紙片中找出一點兒感人的故事或是八卦新聞來,可惜,沒有。估計就算有,也早就被人揭了去吧?

可別說,還真有人來揭紙片的呢。有游客獨自一人到了郎木寺之後,想找人一起包車去別的地方,就來這店裡,把自己的行程和聯系方式貼到牆上,其他游客看到了,就可以把紙片揭下來去找那個留言的人。這是戶外旅行中經常用到的方法,沒想到這麗莎飯店的牆頭,也成了驢友發布消息的BBS。

晚飯當然沒有再去麗莎飯店,但是路過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氣氛果然暖和了許多,也溫馨了許多。老外們紛紛落座,在獨具特色的藏式吊燈的昏黃燈光下,把酒言歡,回味著白天郎木寺的美景;或是獨占一隅,奮筆疾書,不知道是在記錄白天的點點滴滴,還是在給遠方的朋友塗明信片。不管哪一種,只要是發自內心的,都是愉快的。

前面提到了麗莎的牛肉漢堡,說實話,味道真的是不敢恭維,連KFC都不如。我想,牛肉漢堡的名聲之所以如此之大,如此受老外推崇,並不在於它有多麼美味,而在於它出現在這個本不該出現漢堡的小鎮上。

12、騎在白龍江背上的小鎮

一條白龍江從郎木寺的主街道中穿過,於是,郎木寺就成了一個騎在白龍江背上的小鎮。

當然,千萬不要因為“白龍江”這個聽上去非常“西游記”的名字,更不要因為白龍江是嘉陵江的支流,而試圖在郎木寺找一條感官上磅礡、氣勢上雄壯的大河。不幸的是,當時的我,再一次犯了主觀臆斷的錯誤。當我從當地人們口中得知,腳底下那條細細長長、纏纏綿綿的小溪,就是傳說中的白龍江時,我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想像力,那豈是信馬由韁可以形容的啊。

白龍江不僅是郎木寺的重要地標,還是甘肅、四川兩個省份的分界線。騎在白龍江的背上,郎木寺小鎮就分出了這邊和那邊。這邊屬於甘肅,那邊嘛,自然就是四川了。於是,好玩兒的事情就出現了,我們先是在甘肅這邊打尖住店,然後跑去四川那邊吃飯嘮嗑,回頭又跑到甘肅這邊來遛彎購物。

白龍江邊上有一家很不錯的飯店,全木建築,長長的走廊上,搭著木涼棚,綠葉纏纏繞繞地掩映著幾張原木制成的桌子和凳子;不想曬太陽的話,可以去屋子裡面坐坐。進入這家飯店的台階,搭在白龍江的這邊,跨上去之後,走過一截很短的木板,就能從白龍江的那邊進入飯店。也就是說,每進出一次飯店,就完成了甘肅和四川兩省之間的一次跨越。於是我童心大發,趁大家吃飯的時候,在那個木板小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次。

那個時候,我一直在想,難道我在這邊用手機打個電話,漫游的是甘肅的信號,跑到那邊再打個電話,就漫游到四川的信號了?當時很想這麼做一下試試看,回上海後再跑去移動公司拉個詳單看一下。不過,怎麼想都覺得這個念頭實在太無聊,就放棄了。

這裡的喇嘛廟,有兩個,甘肅和四川各一個,都叫郎木寺。當然了,以示區別,他們各自都有別名。甘肅那邊的叫“達倉郎木賽赤寺”,四川那邊的叫“郎木格爾底寺”。名字有點兒拗口,我可記不住,翻出了保留下來的門票,抄一下。

再怎麼神奇,對於郎木寺,總得在行政區劃上給它給名分。為此,我特地看了我從郎木寺寄回來的明信片,郵戳上寫的是“甘肅碌曲郎木寺”。看來,這地方還是歸屬於甘肅,只不過地理範圍上占了兩個省的土地。就像俄羅斯,管它再遼闊的西伯利亞是在亞洲還是別的什麼地方,它就是個歐洲國家。

前面說了,白龍江把郎木寺鎮分成了這邊和那邊。我不想用東南西北,雖然我自認為方向感不錯,但在這個地方,腦子裡的GPS暫時失靈了,因為這裡有更重要的內容要關心:號稱“東方小瑞士”的美景。

13、東方小瑞士

郎木寺,對國人來說,並不像麗江、九寨溝那樣大名鼎鼎,但這真是一個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地方,每年都吸引著大批西方游客來到這裡,並且給它起了一個引人無限遐想的外號:東方小瑞士。

第一天下午,我們打算去四川的郎木寺,但是那裡的看門人告訴我們,寺裡的喇嘛放假三天,所以我們只能在寺廟景區走走看看,卻不能進入廟堂之中。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懷著巨大的好奇心去了。

叫人意外的是,寺廟的對面有一個小山坡,風景絕佳,是俯瞰寺廟的好地方。那山坡上,遍地綠色,夾雜著藍色、白色、黃色、紫色的小花,迎風招展。半山腰上,幾匹栗色的駿馬,正晃著尾巴,閑閑地啃食青草。遠處,幾幢白牆黑瓦的民居,映襯在山頂的松樹下,格外簡樸。山坡上還有一片經幡和一個瑪尼堆,矗立在藍天白雲下。

我一下子被這番景像迷住了!一個激動,跨上了山坡底下的一對亂石,要多多給我拍一張照片。於是,在郎木寺,頭頂藍天白雲,背靠青山綠草,腳踩紅色山石,我留下了這麼一個難忘的身影。

我們在山坡上慢慢地爬,慢慢地看,並不是因為海拔高了爬起來累,而是因為這裡的風景實在是太引人入勝了,生怕爬得太快,遺漏了絲絲毫毫的美景。

這美景,又一次激發了我和多多的創作欲望。我們在這片山坡上摸爬滾打,你方拍罷我登場,完完全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了。

玩得累了,我們就席地而坐,靜靜地欣賞山坡對面的郎木寺,享受這片刻的寧靜。這個喇嘛廟,也是依山傍水而建,跟拉撲楞寺如出一轍。只是廟前的河流,由大夏河換作了白龍江。當然,比起拉蔔楞寺,這個郎木寺的建築規模和風格,要遜色不少。今天喇嘛們放假,原本就清靜的喇嘛廟,顯得更加幽靜,增加了不少神秘氣氛。

天色漸暗,山坡上的民居裡,升起了裊裊炊煙,不知道他們用的是什麼燃料,只覺得那煙特別地白,又特別地濃,經久不散,順著屋頂飄飄然地升上去,一直飄到天際,飄到白雲深處……

我和多多不約而同地想起了那首歌: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照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那裡

我們相視一笑:我們哪裡也不去,我們就在這裡,屬於自己的“這裡”。

後來,有幾個朋友提議騎馬去看大峽谷。他們一直騎到了大峽谷的邊上,看到了白龍江的源頭,那真是一場驚險刺激的經歷,差一點兒就馬失前蹄,跌落到大峽谷裡,做了白龍。當然,他們欣賞到了另一番壯闊艷麗的風景。可惜,我沒有去,如果還有機會,我真想也去看一看。

第二天離開郎木寺的時候,我又去了一次四川的郎木寺,這回進了景區。倒不是為了那張兩日裡可以多次進出的門票,只是想再近距離看看那群建築。平日裡喇嘛們進進出出,煙火繚繞,熱鬧非凡,今天,卻格外清冷。不知道廟堂裡面的佛,會不會寂寞。我想,佛是不會寂寞的,因為已經四大皆空了。

有色友在等待光線,尋找創作靈感。在如今的風景點,要找一個沒有人的時間和地點,去完成創作,很難很難。那麼,偶爾的冷清和寂寞,還不值得珍惜麼?

14、繁華,不過是手心裡的一捧沙

第二天上午,我們繼續游覽郎木寺,不過這次去的是甘肅的郎木寺。相比之下,甘肅的郎木寺,規模更大,喇嘛更多,當然,也更有看頭。我們的導游姑娘有一個好姐妹,在這個寺廟裡頭做導游,經過她的引薦和介紹,我們看得也就更加津津有味。

再次進入藏族寺廟的大經堂,少了上次在拉蔔楞寺時的興奮和迷惘。聽看守大經堂的喇嘛向我們娓娓道來,我發現我已經能坦然地接受大經堂裡的繁復和眼花繚亂。大經堂裡照例地貼金描銀,雕梁畫棟,可惜,我沒有時間來一一細究,但是我明白,這是藏族人民的希望和寄托,他們寧願窮其一身所有,將畢生積累的金銀財寶,貢到這大經堂裡頭,修一個今生今世的功德,盼一個來世的圓滿。

肉身佛閣,是一個充滿傳奇和遺憾的地方。據說,裡面曾經珍藏了這個一位活佛圓寂後的肉身。可惜的是,這尊傳奇肉身,沒能逃過動亂年代的劫難。歷史,總是給人留下遺憾,又給人留下遐想的空間,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在肉身佛閣裡,我們還看到了這樣一個東西:佛像跟前的一張大桌子上,擺放了一尊將近一人高的寶塔,四周用木板低低地圍了起來,裡面鋪滿了米粒。導游姑娘走過去,抓起一把散落的米粒,朝寶塔上面灑去,然後看著那些米粒依舊落到桌子上,默默祈禱。聽導游姑娘說,這樣就能得到佛祖的保佑,就會心想事成,雖然不是很明白其中的緣由,但是我們一個個都照做了,入鄉隨俗。

在另外一個看似普通的扎倉裡,我看到了正在制作中的壇城。

壇城,又叫曼陀羅,是佛教世界的中心。制作壇城,就是要在一張正方形的木板上,用沙子“畫”出這個虛幻的世間。壇城的制作,通常由喇嘛們完成。他們先在木板上打好壇城的底稿,然後把加工得非常細膩非常鮮艷的彩色沙子,通過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兒堆到底稿上。這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心和細致程度的工作,為了不受影響,工作區域用厚重的布圍了起來,工作台上方,只懸一盞白熾燈,作畫的喇嘛們,一個個蒙著面巾趴在工作台邊上工作。

我走近了去看的時候,大氣也不敢喘,生怕腳步稍微重了一點兒,或者呼吸稍微急促了一點兒,就吹跑了桌上的沙子。甚至,當我湊上前去,想拍一個壇城細節的時候,有一種非常矛盾的心情,既想湊得更近一些,拍得清楚一些,又害怕動靜太大,弄糊了已經初見規模的壇城。

仔細欣賞坦誠,我不得不為它的精美而擊掌。層層方形和圓形的圖案,依次交疊著鋪展開來,像征著天圓地方的世界,中間穿插著描繪了世上萬物,蓮花仙鶴、祥雲瑞雪、江河湖海,無不栩栩如生。無論是色彩的飽和度,還是畫面的層次感,一點都不輸給歐洲大師的油畫名作。

我不知道喇嘛們為什麼要制作這壇城,也不知道這個壇城能保存多久,但我想,這沙子堆砌的世界,總不會太長久,或許某天的一陣風,就把這世界整個兒地吹掉了。當那些喇嘛們,用手中的沙,打造這個理想國的時候,是不是會想到,也許很快,這個理想國就會不復存在,而那時,他們或許得著手另外描繪一個心中的理想國?

我相信,他們是知道的。當然,他們也坦然地接受這一切,無怨無悔。我想到了這樣一句話:“繁華,不過是手心裡的一捧沙”。

是的,不管你有多在乎,一松手,曾經擁有的一切都會從指縫中滑落,而手心裡卻不留痕跡。所以,太過執著和留戀,都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重拾信心的勇氣。

15、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

甘肅郎木寺後面有一片山頭,那裡有天葬台。我們去的那天,沒有藏民進行天葬,於是導游說,可以帶我們去看天葬台。

去天葬台,先要爬上郎木寺後面的一座山坡,然後沿著山路繼續向上走大約40分鐘,有點遠,當然,也可以跟著向導騎馬上去。所謂的向導,其實就是那些十幾歲的孩子。遠遠地看見游客,他們就會駕著坐騎來到你跟前,說帶你去天葬台,然後跟你討價還價。沒想到,這些看似淳樸的孩子,竟如此有經濟頭腦。

我知道,在藏族人民心中,天葬,是一件非常隱秘的事情,絕對不能讓外人看見。延伸到天葬台,也不能輕易讓外人參觀。所以,當幾乎所有人都決定走那40分鐘山路的時候,我決定留下。倒不是擔心路途的遙遠,只是真的不想,不想任由自己被好奇心驅使,去破壞對一種信仰的尊重。有時候,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

放棄天葬台後,我收獲了另外一番經歷。

因為不確定大部隊何時返回,我不敢離開那個山坡,就一直在那裡留守。走走看看,才發現,這裡風景很好。面前有一片山坡,時而平緩,時而陡峭,一路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山谷,直到對面山腳下。對面的山,就隔著這山谷,拔地而起。

高山仰止,如果要用風景畫來形容這個詞語的話,大概也就是這麼一副樣子吧?

太陽還沒完全升起來,山谷裡水氣很重,雲霧繚繞,對面的山頭隱藏在一片氤氳迷濛之中,看不太清楚真相,叫人生出許多遐想。太陽漸漸升高,山頂的濃霧慢慢化開,遐想沒有了,山巒一層層地從迷霧中剝出了真容。我非常喜歡這種漸變的過程,時光流轉之間,差點以為自己錯位,身在阿爾卑斯。難怪,老外要把這裡叫做“東方小瑞士”。

這山坡上,有一間平房,裡面有兩個巨大的轉經桶。一位老奶奶來轉經,帶著她七八歲的孫子。那孩子對我的相機很好奇,盯著看。我給他拍了一張照片,回放給他看的時候,他竟顯得有點兒茫然,或許這是他第一次在除了鏡子以外的物體裡看到自己吧。我翻出一條巧克力來給他,那孩子怯怯地朝奶奶望了一眼,得到了一個肯定的眼神後,克服了羞澀,伸手接了過去。我問他,巧克力好吃麼?他一邊“咯咯”地笑,一邊狠狠地點頭。雖然他不會講漢語,但是他懂得表達。

那孩子不小心把一塊巧克力掉在了地上,我趕緊告訴他:髒了,不要了。他隨後的舉動,卻讓我有幾分驚訝:他毫不猶豫地彎腰,撿起了掉在泥土上的巧克力,用手擦了擦,塞進了嘴巴裡。真是淳樸簡單到極點了,這孩子!

等到多多從天葬台回來,我們一起下山。路上,導游姑娘說,我是個很善的人,舍得放棄,懂得尊重。呵呵,是麼?很多年以前,新加坡的那場經典辯論,讓我多麼地相信,人性本惡。到底是善還是惡?我迷茫了,請佛祖提點我。

16、郎木寺鎮拾遺

第一天的晚飯,換到了達老飯店,同樣也是攻略上推薦的地方。

飯店在路邊一排房子的二樓,可以坐在靠窗的位子上,看街上的人,在夕陽的余暉裡來來往往,把影子拖得老長老長。飯店的裝飾不錯,唐卡、吊燈、經幡,很有藏族特色,營造出一種讓人想躺下來發呆的感覺,難怪那麼受老外歡迎。但是,這家飯店的上菜速度,實在是一大詬病。

正吃著,看到一對搞攝影的夫妻,大約四十來歲的樣子,一人抱個相機,扛個三角架,有說有笑的樣子,神仙眷侶啊!他們在這裡找到了另外幾個朋友,商量著明天一起包車去紅原。看來,不止是麗莎,只要是此地稍有名氣的飯店,都承擔了這種類似BBS的功能。

馬上就要進入四川了,決定把紀念品全部搞定,因為進入四川之後,民風不再那麼淳樸,紀念品的價格當然也就如當今的CPI一般漲得飛快了。在拉蔔楞寺的時候,已經一口氣給上海的朋友們選好了紀念品,可自己的東西,遲遲沒看中。

卻在回頭之間,看到了路邊小店裡一套三個的首飾盒,圓形,朱紅色,外面貼了五彩的星星月亮珠片等裝飾。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月光寶盒”麼?中等個頭兒的最漂亮最秀美,沒有猶豫,拿下。

一邊往回走,一邊把玩這個剛到手的月光寶盒,越看越歡喜。沒忍住,回頭再去那家小店,把那個最小的也買下了,誰叫我那麼喜歡這紅色呢?

剛出店門,又後悔了:既然都買下兩個了,那個大的,還猶豫什麼呢?有點兒經驗和常識的人都知道,買東西就忌諱的就是回頭了,一點價格都砍不下來。顧不上那麼多了,難得碰到中意的東西,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真的再也沒有在別的店裡看到過月光寶盒。幸哉!

17、風吹皺了湖面,那是因為想念

來到花湖,就真正進入了川北。

如果要我選擇那九天裡最感性的一個地方,我會毫不猶豫地把票投給花湖。當初決定出行的時候,就被幾張花湖的照片深深吸引了。微波蕩漾的湖面上,疏疏朗朗開著幾簇小花,只那麼幾筆,襯得藍天白雲也格外清新起來。雖然眼前的花湖並不像網上的圖片那樣令人銷魂,但是,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美,真的是引人思緒萬千,感慨良多。

花湖其實是一片沼澤,深深淺淺的草地和池塘之間,搭了木棧道,給人們行走,還有木制觀景台,可以爬上去抒發創作欲望。在那條似乎要通向湖面深處的木棧道上,我慢慢地走,慢慢地看,慢慢地拍,行走的感覺,不就是在這樣一片天地裡麼?

這裡真的是創作的好地方,拗了無數造型,謀殺無數內存,正面來過,側面再來,廣角拍過,長焦上陣。回來以後向朋友秀照片,朋友們贊嘆:堪比時裝大片!

花湖,算不得第一眼美人,但是,那種清水芙蓉般的淡定和曠世天地下的從容,卻美得叫人毫無防備。

回來後整理照片的時候,花湖的那一組,幾乎激發了我所有的文字靈感,給照片起下的名字,無比動情。

比如“匆匆,淙淙”;

比如“想念的天空下”;

比如“溫柔的倒影裡”;

比如“風吹皺了湖面,那是因為想念”。

最後,花湖以這麼一種姿態定格了它在我腦海裡的記憶:

輕輕地,我來了,夢中的花湖,你可曾聽見,我小心翼翼的腳步?

輕輕地,我來了,夢中的花湖,你可曾看見,我頂禮膜拜的目光?

輕輕地,我來了,夢中的花湖,你可曾感覺,我屏息凝神的虔誠?

草原,是你夢想的家園。日月之行,圍繞在你身邊;星漢燦爛,閃爍在你頭頂。你用寬廣的胸懷,容日月的滄桑,觀山川的變幻,任成群牛羊在你身邊嬉戲,看朵朵小花在你左右綻放。我看到,在你心裡,卻有那最美麗的一池碧水。那是高原上,你落下的一滴眼淚。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

我來了,真的來了,循著寂寞的呼喚,來到你的身邊。在見到你的剎那,我也看見了自己的心:所有的思念和期待,如明鏡般清晰,照在那滴眼淚上。而這裡的陽光,卻灼傷了我的脖頸,曬黑了我的胳膊。難道,這就是來見你的代價?

前世的500次回頭,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你可能不曾知道,我多想在你身邊停留。終究,我不是歸人。我只是你身邊的一個過客。來去,都如此匆匆。我試圖記錄下些什麼,卻發現,一切都是徒勞,無法表達那份眷戀。於是,我帶來了對你的深情,把這款深情,和我為你落下的那滴淚,一起埋葬在這裡。

那是2007年的夏天,剛從四川回來時,寫下的感想。而今回看,似乎已是萬水千山,滄海桑田。我以為我不會再感慨了,卻還是忍不住淚濕衣襟。一場天災,山河同悲,草木同淚。花湖,今安在?

本來還打算看花湖日落的,可惜,這裡太陽下山的時間太晚了,我們的隊伍等不及,留下一個遺憾。旅行,總會有遺憾,只希望,如果以後有朋友去,能拍到漂亮的花湖日落,幫我彌補這個缺憾。

18、那一轉身的溫柔

黃河在青海境內一路奔騰而下,眼看著就快流進四川了,卻調皮地玩了個神龍擺尾,轉過180度的彎,朝著甘肅而去。這個轉身,正好衝著唐克鄉,於是,唐克郊外的一片山坡,就成了欣賞這“九曲第一彎”的勝地。

我們到的時候,正接近中午,太陽高高地懸在頭頂,陽光像鋒利的箭一樣從天上射下來,照得人眼睛發花。

那山坡,不過100多米高,在我看來,三步並作兩步地爬上去,似乎不成問題。但是,我忘記了,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任何運動都要比在上海消耗掉更多的體能。爬到中途的時候,我就氣喘得厲害,口也渴得厲害,更要命的是,我忘記帶水了!看見半道上有一個亭子,趕緊進去休息一下。

有人是騎馬上去的,在亭子裡休息的時候,就有孩子上前來問我,需不需要騎馬。騎馬?這讓我覺得會喪失攀到頂端後的成就感,拒絕了。

修整過後,我調整了爬坡的策略。不再急於求成,每爬上一段台階,就停下來調整一下呼吸,很快就到了坡頂。再次明白,欲速則不達。

坡頂也有一個小亭子,從那裡望出去,就能看到整個黃河第一彎的景色。一條寬闊平靜的河流,像一條透明的藍色絲巾,彎彎曲曲地從天邊蜿蜒而來。到山坡下,這絲巾卻被一片片綠洲分隔出條條水道,好像分出了一縷一縷的流蘇。那流蘇,逶迤地灑開來,繞過這山坡之後,又聚攏來,再變成一條絲巾朝著地平線的另一端飄去。

我想到了電影《保鏢》裡的那個鏡頭:絲巾從空中悠悠然地飄下來,落到刀鋒上,變成兩截,整個過程,悄無聲息,卻充滿溫暖的力量。前幾天還覺得蘭州的黃河沒有氣勢呢,這會兒才發覺,我們的母親河,並不是自始至終都那麼氣貫長虹的。至少在這裡,在這一個轉身之間,散發出多少柔情!只是這柔情,深鎖在草原。

我很慶幸,能夠走到這草原深處,能夠頂著烈日堅持爬上這山坡,看一眼這一轉身的溫柔。我非常非常想把整個天地全部拍下來,沒有廣角頭啊廣角頭,我只能再一次感嘆。

下坡的時候,真的是三步並作兩步,輕松了許多。時間尚有多余,就一路奔向水邊。一位藏族大媽,站在黃河灘邊洗衣服,紅色的頭巾,和綠色的遠山近水,形成鮮明對比,衣服攪得漣漪在她身邊層層泛開,那是非常靈動的生活場景。正當我著迷於眼前景像的時候,忽然發現一黑一白兩匹駿馬闖進了我的鏡頭,你追我趕地,驚起層層白浪,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色般的光澤,再落到馬背上,把馬兒也在裝點的熠熠生輝。我一下子興奮起來,踏著岸邊的草地,追著那兩匹馬兒一路跑過去,差一點就跟著馬兒一起跑到黃河裡去了。

回到上海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忘記了那段事情。直到有一天,看到Sony的一段攝像機廣告,背景就是黃河第一彎,一下子興奮起來,那畫面太熟悉太親切了!有許多地方,沒有去之前,總是覺得很遙遠很難去,一旦去過之後,回想起來,就會覺得其實一點兒都不難。是啊,當你決定開始旅行的時候,最難的事情已經過去了。

19、心中的日月

從唐克回來,我們住在了若爾蓋縣城。那是一個很小,但是很生活化的縣城。他留給我最深的印像,是晚上的廣場舞會。入夜之後,人們紛紛集中到縣城的廣場上,圍成圓圈跳集體舞。從我賓館房間望出去,就能看到那個廣場,和翩翩起舞的市民,雖然沒有人組織,跳得也不怎麼規範,但他們那種自娛自樂的精神,看了,就讓人快樂。

在這次地震的新聞裡,也聽到了一些關於若爾蓋的消息,具體內容不記得了,真希望,廣場上快樂的集體舞,還能繼續。

離開若爾蓋,我們就要去川主寺。在這路上,我們繞到去看瓦切的塔林和經幡群。

瓦切,其實是一個位於公路邊上的小鎮,這裡是一個丁字路口。大概是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吧,當地的藏民特別喜歡把經幡掛到這裡,經年累月的下來,竟造就了大大一片經幡群。說實話,從拉蔔楞寺開始,這一路上沒少看經幡。藏民們每天都要念經,於是他們就把經文印在這些或綢或棉的五彩布料上,連成長長的一條,掛在山頂,掛在路口,掛在一切容易起風的地方,每當有風吹過,經幡嗚嗚作響,就好似在替藏民念經。

但是,當我看到瓦切經幡群的時候,仍然被震撼了。經幡們被規劃過似的,像一頂頂巨大的傘,從中間的立柱向四周散開,又像是一個個圓形的帳篷,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這裡的經幡,似乎都有些年代了,原先或藍或紅或黃的底色,經過時光的洗禮,大多已經微微泛白,上面的經文,也已經褪去原先的字跡。

有風的時候,成片的經幡就朝著一個方向起舞,像是要掙脫繩索的遷絆,飛向天際。要是顏色再鮮艷一些,那該是多美的一幅景像啊!不過,從這些依稀可辨的底色裡,我看到的是,任歲月流逝,人們心中的信仰,從來未曾褪色。

一低頭,我鑽到了巨傘的中間,拍經幡。視角不夠低,那就索性躺倒在地,四腳朝天了,我。

測光、對焦、構圖、曝光,瓦藍瓦藍的天空下,紅白兩色的經幡,被風吹起來的樣子,真的很引人入勝。我得看著點兒我的靈魂,否則,一個出竅,就跟著這高原上的風,飛去了外太空。那飛揚的經幡,帶來了我的期盼,也帶走了我的希望。

回家後,我給其中一張照片用了這樣一個名字:“心中的日月”。在我自己看來,這張照片只是瓦切眾多經幡中很普通的一張;這個名字,也是我隨手起的一個名字。可沒想到的是,藏語裡頭“香格裡拉”的意思,竟然就是心中的日月,這是我前一陣子看《消失的地平線》才知道的。更出乎我意料的是,這張“心中的日月”,還幫我掙了一個Lowepro的攝影包,那是一個攝影比賽三等獎的獎品。

看完經幡出來,路口的一個茶攤上正放著歡快的藏歌。雖然聽不懂歌詞,但那旋律,快樂得讓腳趾頭都覺得癢癢。我們這些女孩子沒能按捺住跳舞的衝動,跟在導游姑娘後頭,很陶醉地跳起了藏族舞蹈。不要管咱們的舞姿怎麼樣,開心最要緊。

瓦切塔林,是我們此行中唯一成功地對門票進行砍價的地方,從20塊砍到了5塊。領隊的省錢功夫,這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20、紅軍長征曾路過

但凡去過九寨溝和黃龍的人,沒有不知道川主寺的,因為這裡是進入景區之前的最後一站。這一次,我們也在這裡安營扎寨。

剛到川主寺,我就看見遠處的山坡上,有一座高高的紀念碑,碑的頂端,有尊雕像,一個軍人昂首站立,向著天空張開雙臂。打聽了一下,才知道,紅軍當年長征時,翻雪山過草地,曾經過這裡。山上的那個,就是紅軍長征紀念碑。

在川主寺的第二天,正好是一位同行的女孩子的生日,於是大家約好,晚上去火鍋店為她慶祝。有人說,要是有鮮花就好了。話音剛落,就看見一個朋友,“蹭”地一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到店門外,拔了兩束路邊的野花進來,惹得我們哈哈大笑。太實在了,這人。

酒過三尋,同行的其他朋友開始起哄,要那個壽星女孩的男朋友向她求婚。那小男朋友,是個非常老實的人,一路上話很少,女朋友叫他干啥他就干啥。但是那天的表現,簡直讓我們刮目相看,手捧鮮花,對自己的女朋友說了許多肺腑之言。我記得,他最後對他的女朋友說:今天的求婚,不太正式,就算是彩排吧,以後會給你一個正式的。其他女孩子也被他的真誠感動得熱淚盈眶。

進入四川之後,明顯感覺民風不再那麼淳樸了,物價一路竄高。我和多多為第二天進九寨溝補充糧草時,就明顯感覺,啥東西都比別的地方貴出許多。這還不算,這裡的服務很差。我們的賓館,說好了晚上8點到11點供應熱水,結果10點鐘就沒有了,去問服務員,得到的回答居然是:用完了,自然就沒有了。

連續兩個晚上,我們都在川主寺的街道上轉悠,除了吃飯逛街,也沒干出別的什麼正經事兒。路過藏族風情表演的場子,我們倆面面相覷,想想那不過是些草台班子,最終還是沒有買票。說實話,川主寺讓我有點兒失望,雖然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但除了那個紀念碑,已經看不到紅軍留下的任何痕跡了。可我們的子弟兵,依然處處衝鋒陷陣,這次地震救災中,衝在第一線的也是他們。

21、夏天也有童話

終於要去九寨溝了,期待了很久的地方。為了趕在一開門的時候就能進溝,我們早上4點起床,5點就出發了。結果,我們到得太早了,在溝口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想起來真是不爽,要是能再多睡一小時,該多好。

在景區門口買個地圖,先把九寨溝裡面的線路研究一下。九寨溝其實有三條溝,呈“Y”字形分布。景區入口在“Y”字形的最下面,一路向上,先看到的是樹正群海溝,到諾日朗分出兩條岔路,順著左邊的則查窪溝上去,可以到長海,右邊那條叫日則溝,一直上去,就是原始森林。

十個旅游廣告裡面,有八個會用“秋天的童話”來形容九寨溝。秋天,當然是九寨溝最美的季節,網上的照片,已經把這份美渲染得如同人間仙境。為此,來之前我一直在擔心,7月裡的九寨溝,會漂亮麼?會不會讓我後悔呢?

當我坐上環保車,瀏覽兩邊的風光時,我明白,夏天的九寨溝,不會讓我失望。滿山滿坡的綠色,排山倒海似地湧入視線。大大小小的海子,像一串溫潤的珍珠項鏈,從山坡上垂掛而下。這裡的水,時而平靜,靜得像一匹光滑的天鵝絨,時而湍急,急得像一首流淌的進行曲。千百年前地殼運動中倒下的樹木,沉在海子裡,折射出層層疊疊的影像。真的以為自己一不小心闖進了童話世界。

第一站,是則查窪溝的頂端,長海。剛下車,一群婦女就衝著女孩子們蜂擁而上,采取“人盯人”戰術。她們左手搭著幾件藏袍,右手拿著一疊照片,不停地在你耳邊嘮叨,告訴你,穿上這樣的衣服留影,該有多漂亮。對這種推銷方式,我一向避而遠之,趕緊轉身走開。沒想到,盯防我的那個阿姨,執著得叫我根本甩不開,還一個勁地說:給你穿新衣服,給你打對折,保證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末了,還衝我來上這麼一句:我咋這麼倒霉啊,你咋就不肯讓我做一筆生意呢?

得了,求個耳根清靜,就讓你做一筆生意吧。選了一套我最喜歡的紅色藏服套上,跑到長海邊上,左轉右轉,拍了一連串。可憐的我,壓根沒睡醒,怎麼都進入不了狀態。回放的時候,倒是覺得效果還看得過去,暗自慶幸了一下。後來,我們的導游姑娘看了我的照片說,那不是真正的藏袍。被騙了,原來。

回來後,我努力地回憶,那天我們看了多少海子,實在是想不起來,總覺得那一路上到處都是海子,到處都是水,到處都是景色,我只能應接不暇地邊走邊看,邊看邊拍。雖然我把看過的海子,在地圖上都打了圈圈做標記,但是,整理照片的時候,我還是覺得無從下手,那些景色,實在美得太相似,我暈了。於是,這一組照片,連同後來黃龍的照片,就成了我電腦裡少有的沒有整理過的照片。

去諾日朗瀑布的時候,我們跟在幾位大叔後頭,“偷聽”到一位大叔對他的同伴說:“迭個瀑布,為啥叫“落日朗”,儂曉得伐?”

原來也是上海人。我和多多相視而笑。

“因為在落日的時候看,特別晴朗,所以叫落日朗。”

哈哈哈哈,聽到這裡,我和多多樂得都快笑不動了。哪有這樣解釋的,這明擺著以訛傳訛嘛!多多實在忍不住,跑上去跟那位搞笑的大叔打招呼:

“阿叔,這個瀑布不叫‘落日朗’,人家叫‘諾日朗’,是承諾的諾,不是日落的落。”

只怪童話太美好,童話裡的人物,太可愛。

從景區出來,我去寄明信片。真不愧是旅游開發重地,這裡的明信片,做成了一本小冊子,紙張上乘,印刷精良,拿在手裡,都舍不得寄了。郵局裡可以蓋紀念戳,一套六個,戳上的字,就是九寨溝裡六個著名景點。當然了,這個是要付費的!童話世界,原來也很現實。

再插播一段題外話。回來後,上世界文化遺產之旅網,發現在原始森林和天鵝海的地方,居然掛了黃龍五彩池的一組照片。我在猶豫,要不要給UNESCO寫封由局面,告訴他們這個Bug,呵呵。

22、最後一片海子

我們並沒有吸取頭天的教訓,再次一大清早趕去黃龍,結果,我們又在景區開門前一個多小時到了黃龍。時間尚早,就在車上繼續睡覺。

有兩個朋友睡不著,下車去轉悠,發現停車場邊上有一排小木屋,屋子後面有一條水溝,如果跨過水溝,就進入景區了。他們當然並非想逃票,也知道逃票的罰款非常嚴厲,但這麼有挑戰性的事情,他們很想試一試。正在這時,領隊告訴他們,離停車場不遠處,堆著一些鋪設景區棧道用的木板,搬上一塊搭在水溝上,嘿,正正好好!於是,那兩個調皮的家伙就這麼進去了。

領隊再三關照,進去之後自己找地方躲起來,等景區開門大部隊進去之後,再與我們彙合。否則,被罰巨款不說,丟臉可就丟大了。那女孩子找了個大樹背後的角落,把自己藏了起來。可那男孩子,不知道是興奮還是咋地,傻呵呵地站在那裡東張西望。結果,早起的伐木工人,一眼就看到了穿著鮮紅色衝鋒衣的他,立馬喝住:哪裡進來的?怎麼進來的?還有沒有其他人一起進來?

那個男生估計被嚇懵了,愣在那裡什麼話都說不出來,眼睛直往躲在角落裡的女孩子身上瞟。

沒辦法,那個女孩子也只能站出來,承認他們倆是逃票進來的,和那個伐木工人好一陣軟纏硬泡,才沒有被帶去景區管理處罰款,乖乖地退了出來。

回到車上以後,他們把這一場風波,繪聲繪色地講給大伙兒聽,那個女孩子還向我們演示,她如何模仿四川口音,跟那個伐木工人套近乎。一場鬧劇就此過去,我們終於等到了景區開門。

跟九寨溝差不多,黃龍裡也有大大小小許多海子,不過這裡只有一條溝,就叫黃龍溝,而且這裡沒有景區公路,從下到上,全部是木頭棧道。經歷了八天的旅行,又是連續兩天很早起床,人已經接近疲憊的邊緣,但我還是決定自己爬上去,我要把腳印留在最後一片海子。

在川主寺的街道上,就能看見黃龍的巨幅廣告,廣告上的畫面是這裡的標志性景色:五彩池。那天下著雨,木棧道有些濕滑,不那麼好走,再加上疲勞和高原缺氧,只能走走停停。

五彩池,由大大小小的許多池子組成,這些池子像梯田一樣從高到低綿延下去,由於各個池中所含的礦物質不同,其中的水就反射出不同的顏色。或許是下雨的緣故,那天我看見的是各種各樣深深淺淺的藍和綠,還有說不上來是藍還是綠的顏色。姑且算是五彩的吧。我想,如果是晴天,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池子肯定會像廣告上的畫面那麼漂亮。哦,不,會更漂亮。

黃龍頂上還有黃龍洞和黃龍寺。進入黃龍洞先要沿著一段很陡的樓梯下去,再進入一個極其陰暗濕滑的洞穴。看到那個洞穴的時候,我打退堂鼓了,在朋友們的鼓勵下,才鼓起勇氣進去。洞穴很小,不消兩分鐘就繞完了,那裡面有一截長得頗有佛像模樣的石鐘乳,被欄杆圍了起來,還有就是滴滴答答不時掉到頭上的水。黃龍寺是個燒香拜佛的地方,還分前寺、中寺和後寺。個人習慣,沒有進去。

其實黃龍頂端風景很美,周圍群山環繞,雪山隱隱約約藏在白雲深處,眼前碧水纏繞,像一條巨龍逶迤而下。可惜,是雨天,一切美景都藏在重重水氣之後,變成了朦朧美。

沿著下山道往回走的時候,發現下山道兩側的風景比上山道的更美。如果想保存體力,那麼纜車上山步行下山,是個不錯的選擇。

23、今夜,請將我遺忘

在川主寺吃過午飯,我們踏上了此番旅行中最最漫長的一段路程——去成都。如果當天晚上趕不到成都,我們就只能在松潘過夜。聽說213國道上松潘段附近發生了塌方事故,車輛只能單向通行,所以,能不能趕到成都,誰都說不准。

開上213國道,就明白為何會發生塌方事故了。左手邊是崇山峻嶺,右手邊是茫茫岷江,這國道,就是硬生生在山中辟出來的一條盤山路。山上土石稍有松動,被雨水一衝,就成了塌方。而且這國道,本來就只容兩輛車子通過,稍有一些碎石堆積,就被堵了。為了防止山上飛石砸下來傷及過路車輛,有些路段的山體上,安裝了巨大的鐵絲網,把碎石罩起來。看來,這213國道還是挺凶險的。

我們很快就到了松潘,並順利地通過了塌方路段,沒有耽擱時間。看樣子,我們今天晚上鐵定回成都了。經過七天的旅行,我開始想家了,非常非常想快點兒回到舒服的家裡。每次旅行都是這樣,想家的念頭,總是在我出門以後一個星期,准時報道。

我和多多原先定了後天上午的回程機票,這時候,我開始給航空公司打電話,改簽我的機票。那一路上,手機信號相當不好,跟對方說著說著,電話就斷了。我還要等對方答復呢,只能向客戶服務說明,我這會兒在山區路上,信號不穩定,如果回我電話打不通,請繼續聯系我,或者發短消息通知我。

所以,發生地震的當天晚上,有朋友跟我說新聞裡還沒有災區的畫面,看起來情形不嚴重的時候,我非常肯定地告訴她,錯了,通訊交通肯定全部中斷了,所以才沒有畫面。沒有走過那條路的人,真的無法想像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