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遊記列表



八千裡路塵與土——川藏紀行

“我身 我口 我心 我的一切都毫無保留的奉獻給佛祖!” 隨著口中的喃喃低語, 身體一絲不苟的傾倒在地, 雙手向前伸展, 舉過低伏的頭。 這是川藏線上永遠的風景,那些滿懷虔誠磕著長頭入藏的信徒,一步步地緩慢接近自己的理想——聖城拉薩。 在內心中,我就如他們一樣,終於要走入夢想多年的西藏了。 如何入藏?這是一個問題。 我曾經想像過數種入藏的方式和線路,其中最浪漫的便是從川藏線徒步入藏,似乎只有這種方式才算得上對西藏無比虔誠的頂禮膜拜。 而當我站在金沙江的大橋上,步步走近那塊寫著“西藏界”的標志牌時,卻沒有什麼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 直到回到 ...

尼羊河,神女流出的眼淚

尼羊河,神女流出的眼淚能從一條河的源頭一路看到它的下游,就好像看一個嬰兒從出生一直長大成人一樣,在我人生中這還是第一次,那就是西藏林芝地區的尼羊河之旅。 早晨7:00鐘,我們就從拉薩乘車向林芝進發了,全程500公裡:從拉薩到米拉山口約200公裡,是一條沿拉薩河上行的路線;從米拉山口到林芝首府八一鎮約300公裡,則是一條沿尼羊河下行的路線。途中所經過的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是我到西藏游登上的第二高的地方了。 當大巴車行駛在高高的山路上時我才知道,這便是著名的川藏公路。於是讓我回憶起小時候唱的“二呀嗎二郎山,高呀嗎高萬丈”那種神氣勁兒。是我國早期的築路 ...

西藏行記之六:高原最美麗的風景

9月4日傍晚,我從布達拉宮南面的武警賓館搬到了位於布達拉宮北面的帝人賓館。條件更好了一些,但是每晚的價格也比原來高出了近一倍。正好遇到那個服務員也是江蘇的。她給我爭取了每晚20元的價格優惠。房間的窗口是朝正東的。遠方,一圈的高山,圍在拉薩的周邊。夕陽下,出沒於晚雲中的群峰越發顯得巍峨與神秘了。5日早晨,吃完早餐,到總台取寄存箱。服務員很禮貌地站起來,微笑地招呼我。她下班了吧?我問眼前的新的服務員。是的,她說,我值今天的白班。我說那個是我的江蘇老鄉,昨天跟她聊了會西藏旅行的事情。她說噢,是這樣啊。然後就問我的情況,來這裡幾天了,對拉薩印 ...

坎坷而幸運——南迦巴瓦之旅

開始得並不順利,等了許久的帳篷沒有寄到,通過網絡和貼條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旅伴。正准備獨自上路的時候,一個朋友的朋友妍說要跟我走,於是決定等她一天。而正是因為等她的這一天,9月30日的晚上竟然意外地加班。10月1日從拉薩坐班車到八一,因為限速,四百公裡的路開了八個半小時。司機把我們拉到他的關系戶那裡,說讓老板打電話給去派鎮的車,明早來招待所接我們,老板打了電話,約了明早八點,幸虧我長了個心眼,偷偷記下了電話號碼。10月2日八點,果然沒見車來,便撥了電話過去,原來是車老板,說馬上給司機打電話問明情況後回復我。答復如我所料,還是要我們自己去橋頭坐 ...

聽道說途——武當山,三月的一次行走

算是忙裡偷閑,去了一次武當山。 不為什麼。只想在沿途能看到金黃色的油菜花。 早7:00分。上高速公路的時候,霧較濃。我們很擔心高速會封閉。在給汽車加油的一會兒功夫,打聽到了高速沒封閉。這也算是幸福吧! 久居城市中央,心似囚禁的鳥。10個旅游同行朋友,一路說笑。三月的107國道,是放飛夢想的跑道。 也許是做了多年旅游工作的原因。沒過一會兒,車裡就靜寂下來了。 我打開隨身帶的MP3。以前不喜歡周傑倫的歌,《千裡之外》的問世,改變了我的想法。詞不僅寫得好,旋律也很優美。如泣如訴中,掩飾不了心中那淡淡的愁。我喜歡這種曲風。其中費玉清的那段獨唱,猶為經典 ...

徒步墨脫(四)-拉格驛站

現在是10月13日的中午12點10分,我看了一下四周,衰草從山腰擠到山坳的鍋底成了濃密的草叢,再往前就是模糊一片的原始森林。山上的條條小溪在此彙聚,已經成為一條不大不小的河了,這就是多雄河的源頭吧,此後的兩天我們將一直隨著這條河在高山和原始森林裡穿越,與它一起向東奔向雅魯藏布江。 跨過由七八根圓木捆扎在一起的小橋--多雄河第一橋,我們向草叢的深處開進,拐了一個彎,一個一身綠軍裝的中年女人從草叢裡鑽出來,巨大的背簍裡堆滿了藤葉,遠遠高出她的頭,怎麼這裡還有人家?平措和索朗都認識她,說她就是拉格驛站的老板娘,她是到這裡來打豬草的。“什麼,到10裡外 ...

米拉山口記事--風雨雪雹(自行車到拉薩途中記事)

米拉山口記事---風雨雪雹 作者:啟程旅行http://qi-chen.blog.***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 平頂上有犛牛雕像---雪域之舟, 還有介紹山口的石碑, 眾多的旅客在此地停車留念, 在雕像的旁邊和公路邊上, 雜亂地建有十多間的簡陋棚屋, 是藏民建起的五六間廁所和三四個小賣部, 與山口和雕像的景觀極不協調, 其實雕像側邊下去一點, 就有一間建築得不錯的廁所, 應該是援建雕像時一起建成的, 但人們只看到棚屋陋廁, 都花一元錢去解決問題, 看來藏族同胞也很有經濟頭腦。 但周邊和路旁都有大量的生活垃圾。 高原的天氣說變就變, 烈日當空轉眼就烏雲滿天, 遠處山峰漸朦朧, 是雨還 ...

徒步墨脫(三)翻越多雄拉

多雄拉雪山終年積雪不化,即使在盛夏也是白雪皚皚,每年這裡只有4個月大雪不封山。但我們要經過的多雄拉雪山埡口海拔只有4200多米,這在雪域高原是常見的高度,唯一與眾不同的是,這裡的天氣變化無常,甚至盛夏也會暴風和雨雪,每天氣溫最高的時間是中午,部分冰雪從下部融化,也會出現雪崩和冰層塌方,因此不論出山還是進山,必須趕在中午前翻過山口。 翻越多雄拉是進出墨脫的必由之路,也是進出墨脫最艱難的一段。鄧書記是戶外運動的發燒友,他的可以測海拔、氣壓、氣溫、心律的多功能運動手表告訴我們松林口的高度是3500米,剛開始我們還是沿著林間的岩石小道向上行走,沒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