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柳及東海岸

作者: 燕飛天涯

導讀到台灣之前,最盼望的是野柳地質公園和東部的海岸線。 如果旅行團沒有這兩個行程,哪怕是缺一,我都不會參加的。 台北的野柳地址公園,被眾多的旅游雜志以“一聲嘆息”般的文字來配以獨特的圖片展示給人們:1.7公裡狹長的海峽,歷盡千萬年海水和海風的侵蝕風化形成了或燭台或蘑菇或棋盤狀的地址奇觀;尤其是那高綰發髻、形似雍容華貴的“女王頭”,既是野柳地� ...

到台灣之前,最盼望的是野柳地質公園和東部的海岸線。

如果旅行團沒有這兩個行程,哪怕是缺一,我都不會參加的。

台北的野柳地址公園,被眾多的旅游雜志以“一聲嘆息”般的文字來配以獨特的圖片展示給人們:1.7公裡狹長的海峽,歷盡千萬年海水和海風的侵蝕風化形成了或燭台或蘑菇或棋盤狀的地址奇觀;尤其是那高綰發髻、形似雍容華貴的“女王頭”,既是野柳地質公園的像征,又是逐漸在“垂暮”、即將消逝的天公之作---由於自然風化和游客的觸摸,她的脖子漸漸變細,不知道哪一天便會斷頭或坍塌而“香消玉損”(據說是在15年之內)。台灣人曾想盡力營救“女王”,但最後還是決定讓她“悄悄的來,靜靜地走”,既然是自然造就了她,那麼還是讓她最終回歸自然。所以,有生之年可以一睹她的風采是一大幸事!

而野柳之行唯一的遺憾是過多的慕名大陸游客擁擠在女王面前沒有秩序可言。

東部的海岸,從知本到花蓮再往台北,在奇萊上的狹窄盤山公路上從車窗向下俯視,山腳就是碧藍無盡的太平洋;懸崖峭壁如同千萬噸的巨石直矗於深藍色的大海,砸得一片白浪飛濺。沿蘇花公路行進,更可以看到太平洋的層次:近處是碧藍,遠處是墨綠,在遠處是天空的淡藍。海浪不停地拍打山腳與礁石,搶眼的白色如同閃光的輪廓線,明了清晰又逐漸褪色之後又濃重了… …

花蓮的石梯坪在我的眼中風景和奇特簡直能夠和野柳PK:其獨特的海岸岩礁和壺穴地形突出地面,岩石長短不一,高低錯落,形如階梯。當地人多在此海釣和潛水。雪白的岩石嵌在藍色的海洋之中,放眼過去,浪湧浪落,多少還是有點驚心動魄的感覺,即便是在遠離海邊的公路上,那條路的盡頭,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白色的浪高出了地平線。海邊還有木棚供露營的人們盡情地在這裡傾聽海的韻律。



(台灣野柳女王像)



(台灣野柳仙女鞋)



(台灣野柳石群)



(台灣東海岸線)



(台灣石梯坪浪湧)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