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青海甘肅之行/第五天:曠世莫高窟(上)

作者: 愛因斯坦雷

導讀七月青海甘肅之行 / 第五天(上):曠世莫高窟 7月14日 星期三 晴 清晨七點四十分,我們從酒店出發。今天的行程,將是一場饕餮盛宴,亦是我們一行人所最為期待的。特別是小沈,出發前對此行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這場飛天之旅。 莫高窟距離敦煌不遠,出了市區往東南方向駛出二十多公裡即是。鳴沙山東麓的斷崖、綿延1.6公裡的沙山上,錯落排列的洞窟鱗次櫛比,雖歷經� ...

七月青海甘肅之行 / 第五天(上):曠世莫高窟

7月14日 星期三 晴

清晨七點四十分,我們從酒店出發。今天的行程,將是一場饕餮盛宴,亦是我們一行人所最為期待的。特別是小沈,出發前對此行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這場飛天之旅。

莫高窟距離敦煌不遠,出了市區往東南方向駛出二十多公裡即是。鳴沙山東麓的斷崖、綿延1.6公裡的沙山上,錯落排列的洞窟鱗次櫛比,雖歷經千年開鑿而成,但卻如一氣呵成般地淋漓酣暢......我不禁感嘆,當年雲游到此的樂尊僧人又怎能想到,他一念之下的舉動,竟能造就後世一千余年的承續,造就出跨越了昭昭歷史、絲綢之路河西走廊上綿延的朝聖之路,造就出一門獨特的學科——敦煌學......

莫高窟,史詩也,辛酸往事也。千余個洞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其間勞作,又有多少五彩潑灑在它的周身內外......而今僅存的492個洞窟,遍及的滄桑又怎訴得盡多少年的凌辱、多少年的搶掠。那些浪跡天涯的經卷、文書與造像,是再也回不來故土了,好在,無論如何,我們還擁有一個敦煌,擁有一段數不盡、幾多愁的往事蒼蒼......

莫高石窟遺存的2500多身造像、大量的壁畫,大多被封存起來,僅做學術研究之用了。每天對游人開放的,僅十來個洞窟而已,並根據窟內溫濕度的變化,隨時開啟與關閉,以最大的限度保護窟內無價的歷史珍跡。門票很貴,160元一位,但對應莫高窟來說,是完全值回來的。游人由專職講解員帶領著進入石窟區,大約十幾個人一組,講解員手持電筒,引導著觀者去看那些最值得注目的所在。講解自然是很專業、也很完整,游人亦多是屏息靜聽,唯恐驚擾了洞窟裡沉睡多年的那些佛面......實在來講,身處在這樣的境地裡,你很難完全沉靜下來,四周的氣場是安然而篤定的,但這仍然無法破解心頭的澎湃與湧動。你總想在這個時刻說些什麼、亦或是表達些什麼,但視線能及的所有景物,都讓我瞬間無語,這一切形成一股巨大的衝擊,在整個參觀過程中不斷地撲面而來......

記得余秋雨曾在《莫高窟》一文中寫道:“我在莫高窟一連呆了好幾天。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著莫高窟的山腳來回徘徊,試著想把白天觀看的感受在心頭整理一下,很難。只得一次次對著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沒錯,切切實實地,就是這般一樣的感受......

如余公所言,如果僅僅因為來聽取佛教故事,莫高顯得過於多姿;如果僅僅為了學習繪畫技法,莫高吸引不了普通的游人;如果僅僅為了歷史與文化的名義,莫高至多只是歷史的插圖而已......他似乎要深得多、復雜得多、神奇得多。余公在《莫高窟》文中這樣寫:“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成為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在這裡,狂歡是天然秩序,釋放是天賦人格,藝術的天國是自由的殿堂......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義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了儀式應有的玄秘、潔淨和高超。只要知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接受它的洗禮和熏陶......”

一個上午的時間,我們游走在莫高窟的十來個洞窟內,縱然是走馬觀花,亦是夙願了然了。草錄如下:

--------------------------------------------------------------------------------

第29窟 藻井/ 晚唐

覆鬥方形的窟頂,畫團龍卷瓣蓮花井心,浮塑團龍的龍身細長靈巧、張牙舞爪。四披與佛龕內的頂部描畫著棋格的團花圖案,簡潔而整齊、色彩艷麗。

前室保存著毗沙門天王、毗琉璃天王與千佛,佛龕猶似古代暖閣,龕內馬蹄形佛床上是清代重修的一鋪九身塑像。西夏王朝篤信佛教,於瓜沙建造頗多石窟,其中大多為重修前朝舊窟,在莫高窟共重修了六十個洞窟,第29窟便是其中之一。

--------------------------------------------------------------------------------

第329窟 初唐

329窟北壁上的彌勒經變壁畫。經變,意指根據佛經所繪制的畫,也即是把佛經內容從文字“變”成圖畫。《彌勒經》說,彌勒為佛弟子,轉生成為彌勒菩薩。56億萬年後下生娑婆世界成佛。329窟所見的的這幅彌勒經變畫,是敦煌彌勒經變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敦煌石窟中最早將彌勒上生和下生之經變繪在同一幅畫裡的作品。

上部的畫面中,彌勒菩薩倚坐在兜率天宮主殿中說法,側旁有眾位菩薩脅侍;宮外有諸天赴會的場面,空中天樂自鳴。而在中間的畫面裡,彌勒菩薩降生閻浮提,在龍華樹下成了佛。最下部的畫面中央畫有香案,案上有供品,兩側有儴佉王和王妃臣眾等人剃度出家的場面。兜率天宮、主尊、香案構成了畫面的中軸線,貫穿於上下。

--------------------------------------------------------------------------------

第328窟 盛唐

覆鬥形的窟頂與四壁繪制著千佛畫。佛像居中說法,雍容大度,衣褶低垂輕擺、仿佛有微風吹動,年少的阿難出神地聆聽著佛法,袈裟華麗,而年邁的迦葉雖有一身坎坷風霜,卻依然沉靜持重。兩側旁半跪著的供養菩薩只剩下一身了,南側的那一身,被當年的華爾納盜走,如今棲身於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這位美國探險家,當年曾是哈佛福格藝術博物院館東方部的主任,1924年初到敦煌,盜走了這尊供養菩薩,又剝離走了莫高窟十余幅盛唐壁畫精品,只是,由於失敗的保護技術令壁畫完全地破碎,永不復合......

--------------------------------------------------------------------------------

第16、17窟 藏經洞

景德年間(1006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黑韓王國滅了於闐佛教王國,這一消息被於闐人得知,迫於穆斯林東進的威脅、與佛教像法滅盡思想的影響,一大批重要經卷、佛像與幡畫被集中存放在這裡,洞窟被封存並掩飾了起來,此之後,隨著當事人、知情者的一一故去,這個洞窟的秘密,終成了永久的秘密。直到將近900年後,1900年,因莫高窟而名聞天下的王圓箓道士在清理洞窟積沙時,於無意中發現藏經洞。從公元四世紀到十一世紀、數以萬計的經卷、文書、刺繡、絹畫、法器......一一重現,轟動天下。其後,聞風而動的探險家接踵而至,變賣的、掠奪的,空前的浩劫令絕大部分的文物散落世界各地,再也無法回到這裡......

--------------------------------------------------------------------------------

第324 / 323 / 325窟 初唐

《張騫出使西域》是323窟內南北兩壁上的壁畫。講述的是霍去病攻打匈奴勝利後獲得兩個“祭天金人”,於是漢武帝建造甘泉宮供奉它們。每日裡帶領群臣焚香禮拜,卻不知金人名號,便派張騫遠赴西域去探問金人的名號。畫面裡,漢武帝騎於馬上,群臣手持著傘蓋相隨其後,張騫一行人辭行後穿山越嶺、長途跋涉。近大夏國時,比丘出城迎接......

南面的畫壁中央有一塊已空白,這便是華爾納將原畫粘走之後遺留的痕跡。這一小方壁畫,如今亦安身於哈佛賽克勒博物館。323窟內初唐時期的塑像,已經過清代的重繪,唐代原貌盡失......

--------------------------------------------------------------------------------

第428窟 北周

428窟,敦煌早期最大的中心塔柱式石窟。窟內壁畫多彩紛呈,東面的壁畫佛本生故事“薩綞太子舍身飼虎”的故事尤其動人:國王的三個兒子進山狩獵,見母虎領著幾只幼虎飢餓交迫。三太子見狀,甘願舍身救濟,投身山崖之下,以身飼虎。國王聞訊而來,抱著兒子痛哭一場,收拾骸骨起塔供養。洗練的用筆、寫實而靈活多變的手法,完整的故事以連環畫的構圖方式呈現。

428窟裡繪制的供養人像足有一千多身,是敦煌石窟中供養人最多的洞窟,這也昭示了當時的石窟主人——瓜州刺史於氏家族在河西的勢力。作為428窟的發起者和大施主,於義在任瓜州刺史期間,大興開窟造像之舉,他的興佛運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掀起了莫高窟的開窟高潮,進而使這裡發展成為傳授教義、興舉佛事的重要場所。

--------------------------------------------------------------------------------

第427窟 隋

在朝三十七年的隋代,在莫高窟一共開鑿了70個大大小小的洞窟,427窟是其中最大型的中心柱窟。前室的木結構大梁上書寫的“維大宋乾德八年......”的題記,與乾德在朝總共六年互為矛盾,這是由於敦煌山高偏遠,消息無法及時傳遞所至,當時手書之人落筆之時又何能知曉,朝廷卻已不再。

窟內主室裡塑有三鋪立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塑像頭大、體壯而腿短,具有這隋代造像的顯著特征。兩側,菩薩的身上出現了以獅、鳳和連珠紋構成的圖案,當時紡織業水平的高超從中可見一斑。

請來我家參觀http://sanweixiaozhu.blog.***/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