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囂的加都

作者: 大尻

導讀摘自www.lucytravel.net.cn加都鄰近巴格馬蒂河(Bagmati)與維什馬蒂河的會合處。723年由古納卡馬德瓦國王建立,1768年始成為廓爾喀族統治者沙阿家族的駐地。沙阿王朝延續至今。 加都谷地(海拔1300米)四周高山環繞,當地人說這裡不下雪的,但晴天的時候,在加都就能看到雪山。谷地裡相當肥沃,稻米、玉米、小麥,田園景色十分宜人。 馬拉(Malla)王朝的亞克西雅·馬拉王( ...

摘自www.lucytravel.net.cn加都鄰近巴格馬蒂河(Bagmati)與維什馬蒂河的會合處。723年由古納卡馬德瓦國王建立,1768年始成為廓爾喀族統治者沙阿家族的駐地。沙阿王朝延續至今。

加都谷地(海拔1300米)四周高山環繞,當地人說這裡不下雪的,但晴天的時候,在加都就能看到雪山。谷地裡相當肥沃,稻米、玉米、小麥,田園景色十分宜人。

馬拉(Malla)王朝的亞克西雅·馬拉王(1428-1482)征服了許多土邦,去世前把王國分給3個兒子,使谷地分裂為加都、帕坦和巴克塔普爾3個王國。在此後二、三百年間,谷地三國都空前繁榮,商業、貿易和手工業都有很大發展,文化藝術特別是建築藝術蓬勃發展,谷地裡馬拉王朝之前的建築已不多了。在藝術和建築風格方面這3個城市像兄弟一般既相似又各有不同,相同的是三個城市都以紅色為主調,紅磚的寺廟加上褐紅得發黑的木雕,給人以十分強烈的感覺。五步一塔十步一寺,加都谷地堪稱寺廟之都。三個城市都有各自的杜巴廣場,也就是舊王宮廣場,其精華所在是廣場及其四周的寺廟。

寺廟最常見的是尼泊爾式的建築風格,建築材料以紅磚為主,配以木雕裝飾。一般是多層屋頂,屋頂通常為土瓦片,有的為鍍銅裝飾。每層頂之下都有金屬的裝飾,例如一排小鐘或金屬浮雕幡。下面為多級地台,地台一般比其上的層頂要高,有些地台的級數與塔的層數相對應,地台階梯兩側一般有石像守護。

第二多的是Shikhara寺,其深受印度的影響。之所以叫做Shikhara寺是因其錐形塔頂似一個山峰,而在梵語裡Shikhara就是山峰之意。Shikhara寺幾乎全是石頭壘築,塔有不高的方形底座,Shikhara寺有門廊和小角塔,多為三四層。

印度教是尼泊爾的國教,印度教徒占全國人口的89%,所以印度教寺廟比比皆是。雖然佛教徒只占全國人口的5.7%,但由於尼泊爾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地,在印度教流行之前,佛教在尼泊爾極盛一時,所以今天我們仍然較易看到佛教遺址、寺廟。在佛寺裡行走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進入佛寺或印度教寺通常都要脫鞋,但一般印度教寺院只允許印度教徒內進。

加都是首都,同時也是尼泊爾的第一大城市,但並不是個大都會,市內的現代化建築不多,只有新王宮、使館區和政府所在地顯得比較新淨。

一走近杜巴廣場,就像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中世紀,眼前是成片的廟宇,紅色的磚牆加上精工細雕的木門窗,令人贊嘆不已,略舊的紅色難掩當年的華麗,只是凝重的塔頂上青草漫生,木門窗塵跡斑斑,蒼桑得很。一些寺廟還充當店鋪,各式商品、真假古董琳琅滿目。

活女神(Kumari,庫瑪麗)廟位於杜巴廣場南側,兩座彩色的石獅守護著大門。與其它供奉神佛的寺廟不同,這裡供奉的是活人----活女神。活女神代表著純潔、神聖和權力。所謂的活女神,是一名尚未發育的少女,她一踏入青春期,就要再選另一少女來頂替。尋找庫瑪麗的程序與咱們西藏尋找轉世喇嘛相似。庫瑪麗要滿足32個吉祥的特征,從眼睛的顏色、牙齒的形狀到說話的聲音都有要求,傳言脖子要像海螺,身軀要像榕樹,睫毛要像牛的睫毛等等,當活女神期間腳還不能觸地,卸任後她會得到一大筆財富,不過尼泊爾人認為卸任的庫瑪麗會克夫,真是匪夷所思。活女神廟是一座帶天井的圍屋,比起王宮來只是一個小院,但裡裡外外同樣是精巧的木雕門窗和圍欄。庫瑪麗和她的家人平時就住在這裡,據說過節時活女神會出門接見民眾,我們是無緣看到她的尊容了,不過可以從明信片上看到當今的活女神是一位衣著華貴且天真美麗的小姑娘。

活女神廟旁邊有一個名為Kathmandap的寺,是加都最古老的寺,至今已經過多次的維修,所以看上去並不比其它塔寺古舊。Kathmandap名氣很大,據說加都(Kathmandu)的名字源於它。Kathmandap為木構建築,有一個較大的殿堂,裡面空空蕩蕩、冷冷清清,外面就熱鬧非凡,賣花的、賣菜的、賣水果的……

杜巴廣場北側Shiva-Parvati寺,隔著廣場和活女神廟遙遙相望。樓下正面一排木雕門,美輪美奐,樓上開一小窗,窗口是濕婆與他妻子的塑像,個頭與真人相仿,正活靈活現的地趴在窗台上俯視著杜巴廣場。

杜巴廣場西側的Maju Deval寺塔,具有典型的尼泊爾風格,下面九層地台,上面三層屋頂。坐在Maju Deval的台階上,居高臨下東張西望:花裡胡哨的人力三輪車,車頭上還插上一束假花或是一個風車,叮叮當當的招攬顧客;不時走過一個身披白袍的美須公;不時又走過三兩個艷麗莎麗的婦人;初來乍到的游客也被吸引到地台上來……。這廣場上除了來來往往的人還在矗立不動黃牛。尼泊爾的牛身軀偉岸,活似一只小像,有時在路中央一站就半天,令路人紛紛繞道。牛也成為了游客的拍攝模特。要知道,黃牛可是尼泊爾的國獸呢!我舉起相機一陣掃描,再把鏡頭推拉幾下,總有什麼東西能令我按下快門。我喜歡下午呆在這裡,一直呆到快吃晚飯,這個時段人氣最旺。

廣場旁邊眾多的寺廟神殿給人以莊重神聖之感,但我驚訝地發現往塔美爾(Thamel)街區去的路上有些不大的神殿居然住著貧寒的人家。有次隨便走進一座看上去古色古香的院子,精雕細刻的木門窗後面住著老百姓,院子裡還有成排的白色神龕和很多很多鴿子。真可謂“店鋪與寺廟為鄰,居民與佛像同住”。

苦行僧(Sadhu)是加都谷地的一道風景。苦行僧有大兩類,額上畫有三條橫線、手持一個三叉戟的苦行僧追隨濕婆,而追隨毗濕奴的額上畫有豎線,紅紅綠綠,這裡面可是有講究的。不論額上畫的是豎線還是橫線,他們一般都精瘦矍鑠,披頭散發----有的頭發及地,披著橙紅或黃色的袈衣,極其鮮艷地守坐在寺塔裡外。他們通常都是赤腳,但我留意到有一個苦行僧腳上穿的是咱們的解放鞋,他們給游客充當拍攝模特得到布施。在旅游熱點,苦行僧的眼珠子轉得可靈了,只要你注視他的時間稍長,他就會向你露出燦爛的笑容,還會向你招手,看你還不明白他就用雙手做出按快門的樣子----誘你去拍照呢。一天大早我們坐車出城,就看到一個胖胖的苦行僧拎著個小桶向城裡走去----上班去了,我心裡暗暗地笑,這麼胖,何來苦行呢?苦行僧熱情的笑容讓你看不清他們的面目,笑也是可怕的呵!不過,修行的苦行僧也是有的,在巴格馬蒂河畔的小塔林裡就靜坐著閑目修心的老僧。

圓佛塔是尼泊爾的特色之一。印度最早的佛寺是圓蓋墳山式的,經過多個世紀的進化現在變成了復雜的結構。最下層的底座一般是簡單的方形地台,底座上半球型的圓蓋(Kumbha,罐子之意)每年都會用白色刷新。圓蓋上面為一尖頂,先是一個方座,四面均有一雙眯縫眼,可不要小看這雙半眯的眼,這可是能觀四方的佛眼。迷人的眼睛下是一個像問號一樣的鼻子,我原以為是“問蒼茫大地”呢,後來查資料才知這是尼泊爾數字“1”,具有和諧一體之意。方座上有13層錐形,代表著13級完美。最頂尖是鍍金的小傘,代表著王權。

市裡有幾個大大小小的圓佛塔,而城西面的Bodhnath(博德納)是全世界最大的圓佛塔,白色巨大的穹形,氣勢不凡,給人以寬大為懷的感覺。圓穹外圍有一些藏傳佛寺,色彩斑斕的唐卡、金光燦燦的經輪、濃濃的酥油味、偶爾傳來的誦經聲,讓我誤以為回到了西藏。圓佛塔旁有幾棟四五層的餐廳,坐在樓上的陽台喝上一杯熱牛奶,看著從佛塔尖往外幅射的彩色經幡在微風中飄舞,看著信徒和游人環塔悠悠而行。

Swayambhunath(蘇瓦揚布納)也是一座圓佛塔。從圖片上看Swayambhunath與Bodhnath很相似,其實尺寸上差了一大截,也許前者只有後者的四分之一。雖然Swayambhunath的個頭遠小於Bodhnath,但由於它座落在谷地裡的猴山(山上有不少野生的猴子)頂,高高在上默視四方,而成為尼泊爾的像征之一。地理學家認為谷地以前是一個大湖,這小山就是湖中的一個小島。從山下拾級而上,階梯越走越陡,猴山大樹遮天,石階較為殘舊,煙雨蒙蒙時上山,顯得森森陰陰。山頂上剛好安坐著Swayambhunath,上到山頂視野豁然開闊,腳下是蔥郁綠樹,遠處加都谷地盡收眼底,紅色的房屋連成片,綠樹點綴其間,令人心曠神怡。猴子在圓佛塔上跳上跳下,扯著彩幡打秋千,一會兒從彩幡下探出半個腦袋,一會兒又把尾巴懸下來在佛眼上掃來掃去。如果是人在圓塔上爬來爬去,那一定是對佛的不敬,而這些猴子把圓佛塔作為它們的游樂園盡情地嘻戲,也許這些猴子本身就是神靈。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