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天堂更快樂的地方-尼泊爾旅行散記

作者: 青青曼尼

導讀沒去尼泊爾之前,對那裡的印像只能用幾個簡單的詞彙來表達:珠穆拉瑪峰、雪山、印度教、徒步旅行者的天堂、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一個自然神秘而充滿濃郁風情的地方。 加德滿都印像 上海有直飛加德滿都的航班,只是我們去的那天飛機誤點了近三個小時,等我們到加德滿都的時候已是當地時間的晚上九點多。之前有同行的朋友通過網絡找到當地旅行社派車來接,車程才半 ...

沒去尼泊爾之前,對那裡的印像只能用幾個簡單的詞彙來表達:珠穆拉瑪峰、雪山、印度教、徒步旅行者的天堂、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一個自然神秘而充滿濃郁風情的地方。

加德滿都印像

上海有直飛加德滿都的航班,只是我們去的那天飛機誤點了近三個小時,等我們到加德滿都的時候已是當地時間的晚上九點多。之前有同行的朋友通過網絡找到當地旅行社派車來接,車程才半小時左右,就把我們送到了加德滿都西北部的泰美爾(THAMEL)地區。這裡集中了大量的Guest House,也就是俗稱家庭旅館,價格一晚上大約在400-500RS,相當於人民幣40至50元左右。一般都比較干淨,雙人房帶衛生間有淋浴,被子上還透著一股當地特有的香味。

第二天早上走出旅館才知道,整個泰美爾地區的道路只不過是比我們上海的弄堂稍寬一點的小巷。幾乎沒有什麼高樓,最高的建築也就四、五層高。街面上到處是旅游服務的店鋪:換錢的,工藝品店、旅游登山用品店、酒吧、餐館、旅游公司、網吧等等。

隨便找了家露天的餐館吃早飯,也許是來這個國家旅行的歐美國家老外太多了,所以一段時間呆下來之後,發現不管是在加德滿都這樣的大城市,在巴德崗這樣的古城,還是在山裡徒步時寄居的小旅館,大多都能做出很地道的西餐。對不喜歡吃西餐的人來說,時間一久肯定就是受罪。不過對我來說倒不怎麼成問題,成問題的是尼泊爾任何一家餐館上菜都太慢,你點完菜,完全有時間出去溜達一圈,過半小時以後再回來吃,也許第一道湯剛好上來。但是味道絕對不差!

第二天晚上找了一家看上去還不錯的露天餐館吃飯,進去剛坐下,過來一個中國女人向我們打招呼,一問才知道原來就是這家餐館的老板娘叫陳黛娜,是台灣人。她是8年前作為志願者來的尼泊爾,當時是去尼泊爾一些窮苦的山區做教育方面的志願者。然後認識了現在的尼泊爾丈夫,於是結婚定居下來。夫妻倆在泰美爾地區開了一家餐館和一家酒吧,生意還不錯。陳黛娜已經有兩年沒有回台灣了,不知她當時是出於什麼原因來尼泊爾做志願者,但是現在的她已經溶入這個國家,甚至完全溶入那個她眼裡男尊女卑很嚴重的尼泊爾大家庭,說著當地的語言,穿著當地露肚臍的莎麗,滿面笑容地迎接四方賓客。雖然這家餐館是吃正宗墨西哥菜的,但是我們還是跟她提議說,門口最好有一塊中文字樣的指示牌,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國游客。等我們最後回到加德滿都的時候,那塊寫著繁體中文的指示牌已醒目地掛在花園門口。這家餐館的名字叫Northfield Café & Jesse James Bar。

帕坦 印度教火葬

帕坦位於加德滿都以南五公裡處,是尼泊爾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尼泊爾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這裡廟宇林立,房屋建築都很精美,帕坦故宮是200多年前國王的官邸,皇宮廟宇充滿了貴族氣派。而普通居民的房屋同樣不拘一格,木頭門窗的雕刻非常精美,藝術氣氛十分濃厚。房子一般都不高,尤其是門很矮,進去要低頭。聽導游介紹才知道,原來尼泊爾國家是有規定的,尼泊爾的民居不能高過寺廟和皇宮。難怪尼泊爾是個沒有鋼筋叢林的國家,山脈卻成了它最好的屏障和資源。但同樣是古城,我更喜歡後去的巴德崗,因為覺得那裡的民族人文氣息更濃郁一些。帕坦花半天不到的時間就可以看完。

印像較為深刻的是距離帕坦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印度教火葬場,當地信仰印度教的尼泊爾人在生命走向終結的時候,將在這裡舉行一個重要的儀式——印度教的河壇燒屍。一條渾濁的河向南緩緩地流淌著,據說這條河是恆河上游的支流,這裡的印度教教徒臨死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躺在河畔、用聖河的清水,洗淨雙腳,在熊熊大火中走向天國。當家人把他們的骨灰撒到河裡的時候,他們也就可以葉落歸根了。我們趕到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印度教徒的屍體在河壇上焚燒,河旁的橋邊上聚集了很多來給他送行的親屬和朋友,眾人表情肅穆,一個僧侶又添了一把火柴,燃燒的柴火發出劈啪作響的聲音。我安靜地坐在河對岸看著這一切,當你和死如此接近的時候,心裡總會有很多的感觸。聖潔、寧靜、安詳、平和,也許這是許多人面對死亡的時候所追求的境界。

“糜爛”在博卡拉

博卡拉距離加德滿都200多公裡,由於全部是山路,所以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坐旅游公交車也需要6至7個小時。早上7點出發,到博卡拉的時候正是黃昏時分,找到一家臨湖街面上的小旅館Majesty Home住下,急忙借了輛自行車就出去溜達。

博卡拉河谷被譽為是“人間天堂”的地方。這裡最動人心魄的奇景是河谷的四周都是海拔7000米以上的皚皚雪山。純淨湛藍的天空,白雲和雪峰交相輝映,它們的倒影灑落在美麗的費娃湖裡(Phewa Lake),泛舟在晶瑩剔透的湖水中,令人心神蕩漾。

我們住的Majesty Home與費娃湖隔街相望,坐在二樓或三樓的陽台上,你可以直接感受到雪山湖水帶來的清涼微風吹拂在臉上,喝一杯尼泊爾紅茶,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那種愜意的滋味會在你心頭逐漸地彌漫開來。旅館的老板是加德滿都人,非常和善,有求必應。他和朋友三年前合伙在這裡開了這家小旅館,前兩年生意好的時候,一間帶淋浴的普通雙人房要10-15美金,而現在因為國內反政府武裝和政府軍隊之間的戰亂,游客減少了許多,房價也一落千丈,一間房只要4-5美金。但老板喜歡這裡,他說加德滿都太鬧了。我發現他總喜歡光腳在小花園和房間中走來走去,輕聲的說著什麼,這也是我對尼泊爾人生活狀態的總體印像。也許是因為佛教國家的原因,這裡沒有高樓,沒有喧囂,沒有壓力,有的只是平靜安寧、閑散緩慢的生活。

費娃湖一端的街面上集中了大量的旅館、酒吧、餐館和工藝品商店和書店。這裡很多銀飾品、圍巾、藏刀、紙制品等要比加德滿都便宜。你絕對可以還掉老板開價的三分之一。其實旅游業已經成為尼泊爾的支柱產業,這裡不管是城市裡的人還是山民,都會想辦法在旅游方面做點小生意賺錢。最有意思的是我們在Sanangkit山上看完日出准備離開的時候,一位穿著土氣的山村婦女想讓我們買她的地毯,吃不准我們是哪裡人,她居然熟練地用英語、日語、韓語,最後是中文輪番跟我們打招呼談價錢,我們對她的語言能力真是佩服之至。這讓我想起了上海襄陽路市場和北京秀水街的一些小老板,看來跟國際接軌在哪裡都是一樣,首先要語言接軌。

博卡拉是一個可以讓你徹底“糜爛”的地方,你可以聽著鳥叫聲起床,迎著雪山吹來的清風進餐;你可以站在麗人般的費娃湖邊發呆,也可以坐在街邊的任何一家咖啡吧喝茶曬太陽,看著被當地敬為國獸的黃牛拖家帶口的在大街上逍遙度步;你還可以去一家家的小店淘東西,享受砍價給你帶來的樂趣。真想“爛”在博卡拉算了!

徒步在安那普納山脈

尼泊爾號稱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這是因為尼泊爾不僅有綿延起伏的雪山山脈,更有完善的為徒步旅行者服務的系統。幾乎所有的徒步線路,每隔半小時到一小時就會有一個可以休息吃飯甚至睡覺的客棧,為徒步者提供生活服務已經成為山民主要的生活來源。我們選擇的是在安那普納山脈徒步五天的線路,將從海拔900米左右的博卡拉河谷,一直行進到3193米左右的Poon Hill。出發前Majesty Home的老板為我們6個人找了一位當地的向導和三個挑夫。進山前還要到當地政府辦理進山證,每個人交納2000RS的費用。

安那普納山脈位於尼泊爾的中北部,喜馬拉雅山地中段,博卡拉北面,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雪峰有七座。這裡高峰林立,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山崖間始終有潺潺的溪水和小型的瀑布環繞。出發前就有人說,你們要去Walk Walk了,是啊,山間的徒步除了走還是走。到後來連我們都在問自己干嗎要這樣走,走的目的是什麼,想想當你行走在世界上最高屋脊的邊緣,你仿佛能觸摸到這些山脈的魂魄,你能感受到它的空靈,它的偉岸,它的氣勢,它的壯美!同時你也能感受到自己不常有的毅力、韌性和潛能。但我們還是覺得慚愧,我們的背包都在挑夫身上,我們一路上有向導為我們安排食宿。而很多歐美國家的徒步者,他們都自己背著大背包,拄著登山杖緩慢而有力地行走著。當然每個人試圖要去體驗的感覺和考驗自己的程度是不同的,但我還是敬佩他們。

就是這樣一身輕松的行走,到了第四天我還是出事了。第四天已經開始下山路了,那天我們行走在一片叢林地帶,前一天晚上山裡下了場大雨,讓本來就幾乎不是路的山路顯得更加泥濘難走,雨後山澗的薄霧蔓延開來,地上和樹上還不停地有螞蝗出現。不敢多停下來休息,更不敢就地而坐,急匆匆地行走中,我的左腿踩到了一塊下坡的石頭,那塊石頭不穩而且潮濕,左腿用力過猛,順著石頭滑了出去。一陣鑽心地疼襲來,我甚至能聽見自己左腿膝蓋處斷裂的聲音。聽到我痛苦的叫聲,他們都趕了過來,同伴中有一個醫生,她幫我檢查後排除了骨折的可能,說應該是韌帶或肌肉拉傷,我這才略微放下心來,但是重新站起來以後,這左腳是無論如何也動不了了。那幾個尼泊爾挑夫一看我這情景,二話沒說,背起我就走,幸虧那天離我們預先計劃住宿的地方只有一個小時的路程了。可最後一天還有近5個小時的下山路該怎麼辦呢,我開始犯愁,那幾個挑夫喘著粗氣也直犯愁。想了不少辦法,雇馬雇驢都不安全,最後挑夫們決定還是輪流背我,只是背的方法改變一下。當地山民喜歡把重的東西放在一個大的竹筐裡,用寬帶子綁在自己頭上背著,平時看見覺得他們還是很輕松,但是當他們從臨村給我也找來了一個大竹筐的時候,我還是猶豫了一下,可我沒有別的選擇。這些挑夫真是好得沒話說,他們要背我這麼重的人(我在這裡也不避諱自己的體重,我有54公斤),還要考慮怎麼讓我在竹筐裡坐得更舒服點,他們在竹筐底部墊了些衣服,竹筐一邊是開口的,我的兩只腳可以伸在外面,兩只手可以抓住竹筐上端的兩根細杆,他們讓我盡量往後仰,這樣我的背部緊緊貼著他們的背部,大家都能省力一些。但是其實這一路上我坐得並不舒服也不省力,他們更是累得個個氣喘吁吁。最好笑的是路上不停地碰到下山或上山的徒步者,他們都驚異地看著我,問我是怎麼回事,更有甚者還要給我拍照拍錄像。說實話,當時我真想找個地方躲起來,實在是有點丟人現眼。

徒步中最開心的莫過於我們自己燒雞湯喝,吃太多當地的西式菜肴,每天又消耗那麼大的體力,不補補怎麼行呢?更何況我的腳又受傷了,更是找到了奢侈一把的理由。下山前的最後一頓晚餐我們問當地人買了兩只雞,一只紅燒,一只篤湯,同行的一個男孩兒大顯身手,沒有燒菜用的黃酒,他把啤酒倒在雞湯裡,當地的廚子瞪大了眼睛,燒好的雞湯端到他面前一嘗,直誇GOOD“鮮”!當然我還不忘記親自端上雞湯慰勞那幾位背我下山的尼泊爾挑夫。

黃昏的巴德崗

巴德崗也是聯合國亞洲重點保護的十八座古城之一,被譽為尼泊爾的“露天博物館”,巴德崗是尼泊爾中世紀藝術和建築藝術的發源地。

在門口買進城門票,出示中國護照,門票只要相當於人民幣5元,而且在你離開這座古城之前,門票始終有效。小小一張門票充分顯示了中尼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到達巴德崗的時候已是黃昏,古城廣場內印度教的寺廟、佛塔、華表、石亭等等,這些各個時期風格迥異的建築在夕陽的輝映下顯得光彩奪目,皚皚雪山將這座充滿著中世紀神韻的古城緊緊地擁在懷裡,讓她增添了幾許柔美的情懷。

那幾天正好是尼泊爾的達善節,有各種歡慶和祭拜活動。大街小巷到處是衣著鮮艷川流不息的人群,他們的額頭上點著朱砂,對於神明尼泊爾人就是用地卡和血祭的方式來博取他們的歡心,他們在銅制的小碟子裡放上一些米、紅粉和細小的花瓣,然後和一些黏土,把這些混合物點在自己額頭眉毛間,這就是地卡,像征神的存在。廣場上有幾位老人在擊鼓,鼓點忽悠忽揚,幾個老外在旁邊隨著鼓聲歡快地跳起舞來。放風箏的小孩子、快樂美麗的尼泊爾少女、騎著摩托車幸福的三口之家、還有各色小商販,在街頭兜售的也是尼泊爾特色的笛子和胡琴﹍﹍,他們使巴德崗充裕著濃濃的人文氣息。

廣場旁邊有一家石亭建築樣式的咖啡吧,三層樓高,坐在上面喝著茶,等待著夕陽慢慢劃落,天色逐漸昏暗下來,你可以欣賞到古城最風情萬種的那一瞬間。古城的小旅店也是隱匿在鋪著石板路的小巷深處,窗戶很低,趴在窗台上,看著街上的市井百態,你會有一種不願時間前行的念頭,如果時間能倒流,哪怕能滯留,讓你能在這裡變得簡單而快樂起來,那該是一件多好的事兒啊!

是啊,旅行的目的不就是讓你找回最簡單最自然的快樂方式嗎?旅行的目的還在於你快樂的同時還能感受到別人的快樂。尼泊爾實在是一個很容易讓人快樂起來的地方,他們的國徽上有一句格言:祖國比天堂更寶貴,但我相信這裡肯定也是一個比天堂更快樂的地方!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