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隨筆:大裾衫、寬腳褲和簪花圍、鮮花串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在閩南沿海的漁港村落生活著一群群常年討海為生的漁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連他們也沒想到,若干年後的今天,在這些角落裡生活的婦女們,會因為自己獨特、鮮明的服飾,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最後還被冠之為“福建三女”風情:湄州女、惠安女、蟳埔女,成了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 地處湄州島一帶的漁民婦女,身上的藍色上衣、黑色褲子以及她們頭上奇特的“帆髻 ...

在閩南沿海的漁港村落生活著一群群常年討海為生的漁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連他們也沒想到,若干年後的今天,在這些角落裡生活的婦女們,會因為自己獨特、鮮明的服飾,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最後還被冠之為“福建三女”風情:湄州女、惠安女、蟳埔女,成了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

地處湄州島一帶的漁民婦女,身上的藍色上衣、黑色褲子以及她們頭上奇特的“帆髻”,據說都是來自救苦救難的媽祖首創,尤其是頭飾上的“帆髻”,看起來像是一艘遠航的帆船。一位正在梳頭的大媽,告訴我們這些好奇的客人:這發髻就是代表著討海打魚的帆船,後腦上高高聳起的發束像是升起的風帆,而兩旁的波浪形銀簪代表著搖櫓、船槳,頭頂上的銀叉、銀勺則像征著桅杆和船舵,那條不起眼的紅繩,卻是帆船靠岸拋錨的纜繩。最後她還鄭重地對我們說,如果是已婚的婦女,她的“帆髻”一定要梳得特別得正,這樣她那出海的丈夫才能平安地歸來。

一提起惠安女,我們眼前馬上能泛起的是:黃鬥笠、花頭巾、藍短衫和寬筒褲,還有樣式別致的銀腰鏈。這種不同凡響的精裝打扮,與她們勤勞、堅韌的品格一樣引人注目。由於地方的習俗,長期生活在崇武沿海(大乍、小乍)一帶的女子,從小就許配給夫家,男人長期的出海遠洋,造就了她們吃苦耐勞的性格,小到家裡細活,大到工地上的搬運條石,男人能干的活,惠安女也能干,男人干不了的活,她們也可以干。隨著惠安女勞工的輸出,人們的眼球開始關注起這群與眾不同的婦女,她們奇特的服飾,被人們形像地戲謔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同時也被文藝曲目搬上了舞台,成為風靡一時的節目。

而在泉州古城的東面(離市區9公裡左右),有一處面臨入海口的千年漁村-蟳埔。不大的村子,在碧波洶湧的潮汐中,安然地繁衍生息。走近村落,低矮古樸的大厝,經受住台風、地震的考驗,卻淹沒在崛起的水泥洋樓中。但是她那散發著海水鹹澀氣息的“蚵殼厝”,卻顯露出向往大海的志向。望著被海風蝕落的洋樓粉牆,“蚵殼厝”則越發證明了先人們的偉大,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

村口的港灣,靠岸的根根桅杆上彩旗飄飄。岸邊忙碌的人群中,具有“商業血統”的蟳埔女,挑起海鮮擔子,趕往城中的市場叫賣。泉州人把這些身著“大裾衫、寬腳褲”,頭飾“簪花圍、鮮花串”,腰別“紅腰包”,專賣海味的蟳埔女,叫做“蟳埔阿姨”。

“蟳埔阿姨”的服飾,與湄州女、惠安女大同小異,奇特的是她們頭上的“簪花圍”-一種用七樣鮮花串成的發髻。據專門制作蟳埔服飾的裁縫師傅-黃章晨介紹,只有已婚的女人,才佩戴這樣的“簪花圍”。梳頭時先將頭發盤在腦後,綰成一圈圓髻,再橫著插上發簪(一般都用家中的筷子作為發簪),然後用串好的玉蘭花和素馨花花環,固定圍在發髻上。這樣,色彩絢麗、樣式美觀的“簪花圍”,每每從街上走過,潔白淡雅的清香和美艷的服飾總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據說蟳埔女的這種服飾,是宋朝楊家將入閩平定十八洞時,由楊八姐傳授的。經考證當時泉州後渚港的東海鎮境內,就有十八洞中的白鹿洞和蝴蝶洞。平亂之後,楊八姐的奇異服飾吸引了這裡的婦女,她們紛紛效仿,並留傳至今。這種服飾的特點是,寬袖長衫,斜領長襟。演變到現在,蟳埔女的服飾一般分為:挖海蠣穿的、打魚穿的、賣魚穿的和結婚時穿的四種。褲子的顏色以藍、黑為主,衣衫以青、藍為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上衣的顏色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增加了紫色、粉紅色和淺色碎花等色調。

為了勞作的便利,蟳埔女一般穿“紅長衫”和“寬松褲”下海,即使是寒冬腊月,她們也是這身打份。出海捕魚時,她們會換上“寬松褲”和“大裾衫”,同時是為了方便勞動。上岸後,勤勞的蟳埔女又要挑上擔子,到城裡賣魚謀生,寬松的“雙面褲”更適合長途的奔波。至於結婚的衣服,蟳埔女一輩子只穿一回,婚後就收拾起來壓箱底,直到走完這段人生後,才又穿著入葬。

也有人認為蟳埔女的服飾,是阿拉伯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傳承過來的。還有人甚至覺得她們獨特的習俗、奇異的服飾,可能代表著某些移居中國的外來民族。不管怎樣,宋、元、明時期,泉州古城的經濟、文化等和外界有著許多交流和來往,湄州女、惠安女、蟳埔女的服飾習俗也許就是從那而來的,發展至今已成為人們關注的對像。跟著時代的變遷,這些或許埋藏著某種秘密的載體,正在逐漸地消亡中。年輕一代的“三女”們,也已經溶入了時代的潮流,這奇特的“大裾衫、寬腳褲和簪花圍、鮮花串”,變得越來越遙遠啦! 2006年9月14日稿成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