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西塘游記

作者: qiuchong

導讀烏鎮、西塘自助游烏鎮是大作家茅盾的出生地,是江南六大水鄉之一。水鄉的天空總是灰蒙蒙的,水鄉的小路總是濕漉漉的,水鄉的一切也都在歲月的滄桑中顯得久遠了。在遙遠的明清時候,烏鎮有100多座橋,把縱橫的水道連在一起,經過時代的變遷這裡只剩下幾十座了。鎮上的中心應該是修真觀戲樓,如果運氣好可以聽上一折紹興戲,軟軟的鄉音伴著潺潺的水音,呢呢喃喃� ...

烏鎮、西塘自助游烏鎮是大作家茅盾的出生地,是江南六大水鄉之一。水鄉的天空總是灰蒙蒙的,水鄉的小路總是濕漉漉的,水鄉的一切也都在歲月的滄桑中顯得久遠了。在遙遠的明清時候,烏鎮有100多座橋,把縱橫的水道連在一起,經過時代的變遷這裡只剩下幾十座了。鎮上的中心應該是修真觀戲樓,如果運氣好可以聽上一折紹興戲,軟軟的鄉音伴著潺潺的水音,呢呢喃喃地說著林黛玉愛著賈寶玉,牛郎織女相會在七夕。

告別戲樓,穿行在大大小小的作坊中間,這裡有小家碧玉般的印花布作坊,有新鮮出爐的米酒作坊,有吱吱不停的紡線作坊——這些個古代手工制作過程只是個復制品,新奇但缺少了點韻味。隨著人流,順著水巷,來到了烏鎮的廊橋,藍天白雲,紅檐黛瓦,綠水烏船,美人靠、女兒牆,有道是: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古人賦予了這座橋一個充滿深遠意味的名字——晴雨橋。

鎮上人家的牛肉粉、五香豆腐干和十裡飄揚的炸臭豆腐是一路行來的最佳美味,一路上走著、吃著、看著、聽著,入眼處老屋、小橋、水巷、佳肴、美女、吳音,突然感悟:這就是江南,這就是文化。烏鎮最著名的是水閣,臨水的人家把樓高高地建在水面上,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江南水鄉吊腳樓,主人或在閣樓裡悠閑打麻將,或大聲招呼著河對岸的游人“來吃飯”。

在烏鎮的中午飯可以在臨水人家的水閣中用餐,也可以到鎮西邊大一點的飯館,這裡有燉小羊肉和河鮮,只不過鎮外水面上載滿貨物匆匆而過的駁船會提醒你,水鄉只能夢回。

烏鎮很小,半天的時間已足矣,出來後乘車直達西塘。下車後可步行,也可乘一人力三輪車進鎮。路上可以看到“靜恰軒”的招牌在風中飄揚,這裡是最宜下踏的一個住處了,有一個大的客廳和高高的博古架,樓上有4個房間(60——80元一個房間),每個房間中都有一張百余年的雕花老床、幾件近百年家具。“靜恰軒”的老板是一對中年夫婦,他們不是西塘本地人,是附近鄉村地道的農民,有一對雙胞胎的女兒,幾年前為了女兒的學習來到了西塘,買了一片門面房,在鄉下收了一些舊家具,開了一個很有品味的旅館,老板娘總是謙虛的說“我們夫妻倆是農民沒什麼文化,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她會告訴你,在最初困難的日子裡,沒有想過退卻,大不了回去種田。

初到西塘已是黃昏時分,住下來後,在屋中砌上一盞香茶,仿佛出門在外已久游子又回到家中;打開擺放整齊的衣籠,猶可嗅到嬌弱的小姐熏衣的芬芳;夜晚躺在吱吱作響的老床上,不禁幻想著一張百年的老床會發生多少令人神往的故事。如果運氣好就住在“靜恰軒”樓上北邊的一間,窗上擺著一盆君子蘭,推開窗戶下面就是著名的“石皮弄”,長達68米,路面由166塊僅3釐米厚的石板鋪成,弄堂最寬的地方不足1米,高高的牆逼得人喘不氣來,濕濕的路沒有盡頭,讓人想起走不出黑暗日子的祥林嫂。在有太陽的日子裡,晌午會有一、兩束光從斜剌裡穿出來,直直地剌在身上,人行走在光與影的世界裡,心卻失落在陰與陽的交織中。

傍晚的西塘,游人漸漸退去,喧鬧聲音也遠去,河邊的人家會點上一盞盞紅燈,倒映在水中,細雨過處燈籠搖曳,水中的倒影也被攪得支離破碎。冒雨信步來到永寧橋畔的“錢塘人家”,透過卷起的葦簾,聽小雨淅淅瀝瀝地打在石板路面上的細碎聲,未上酒,人已醉;在昏黃的燈光下,溫上一角釅釅的老酒(善釀禮酒/8元/瓶),點上兩三小菜,邀上四五知己,來他七杯八盞,直喝得酒興十分,待老板為打烊百般無耐,千勸萬求,方攜手蹣跚而去。

一夜無夢,晨曦中被窗外的陣陣荷葉和葦葉香喚醒,才覺腹中已飢腸碌碌,胡亂擦把臉,跑到阿牛家點上一塊荷葉粉蒸肉,如豬八戒吃人參果一般囫圇吞下,不禁大叫一聲:再來一客!待放在嘴裡如賈府的劉姥姥品味茄鯗(xiang),初嘗是肥肥的豬肉香而不膩,再品是嫩嫩的雞肉軟而不柴,三嚼是潤潤的糯米細而不糟,細細回味卻只在齒間留上清清的荷葉香。

心滿意足之余,買上一張通票(32元/張),凡通票之內的地方少有不得不看、不可不看之景點,為了完成任務似地繞上一圈,什麼禮耕堂、種福堂、西園、七老爺廟、薛宅等景點大可一帶而過。中午的午餐可以在河畔的“老街飯店”吃上一頓地道的江南飯,要早去,不然臨窗的位子一定沒有了。這家飯館是一戶西塘人家開的,老板娘的妹妹不停地招呼著客人,老父親會熱情地為客人挑上幾尾河鮮,老媽媽則麻利地烹好菜肴,26元的老鴨餛燉煲,16元的家鄉魚、再配上一碟時令青菜,中午就不要酒了,來上一壺西湖龍井,才知道“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客人少的時候老媽媽會心滿意足地站一旁像個溺愛孩子的母親看著你把飯菜統統吃下。

西塘值得一提的是私人博物館,大多收費(3元/人),私人博物館花費了主人的多年心血,收費支持是應該的。在燒香港有一戶人家,緣在水北而得名“水陽樓”。此樓為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築,石庫門、風火牆、精巧的瓦砌花牆,拾級而下的河埠;走過狹長的天井,穿過寬敞的廳堂,路過雅致的書齋,出得後門,便是水陽台,一石一磚一瓦成了盆景,一草一木成了風景。這裡的主人是一位桃李滿門的物理老師,經過若干年的精心收藏和打理,形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的私人博物館,但是徐老師家最珍貴的寶貝是他的女兒,一位師從名師的小畫家,如今已獨自赴南京深造去了,也許有一天她會走得更遠。向前行去,就是“姚宅”,如今徐老師女兒的才華是他一生的驕傲,可當年姚家女兒的貞潔卻是姚老爺眼中的無價珍寶,為了維護溫順婉轉、貌美如花的女兒的貞操,姚家老爺修砌了高高的院牆,建起了高高的木樓,有著三寸金蓮溫柔順從的姑娘每天不需要下樓就可一日用三餐,高高的牆、深深的院不僅封住姑娘的心,更鎖住了少女的青春。夜晚的姚宅是可以借宿的,大概60——80元/晚,夜晚來臨時,上樓的樓板被封住,睡在小姐的繡樓上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夢呢?

西塘最為著名的是長達千米的廊棚,長長的廊棚傍河而建,裡面是民居,用棚子順著屋檐接出來,斜伸至河邊把石板街面全都遮住了,行人可以用來遮風避雨,兒童在裡面嘻戲,老人坐在裡面談古論今,廊棚中洗衣、擇菜、閑聊的西塘人成為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傍晚時分到“送子來鳳橋”畔的小飯館坐一坐,歇歇腳,喝上一杯清茶。茶桌和酒桌都擺放在大樹下,河邊一棵已有百年歷史的大樹在1998年百年不遇的的洪災中被淹死了,現在又頑強地抽出了嫩芽和新枝。當夜色漸濃時,河面上會升起一層淡淡的水霧,遠遠望去河對面的白牆黑瓦在霧氣中像宣紙上的墨散了去,鼻中盡是家家戶戶的廚房中飄出誘人的菜香,又到了開飯的時間,今晚的主菜一定是“阿牛家蹄膀”,注冊了的“阿牛家蹄膀”在西塘只有兩家,一家在石皮弄邊上,一家在燒香港。

第二天早晨到河北岸的一家買兩塊軟軟的、甜甜的麥芽餅充當早點,含在嘴裡漸漸的化了,不禁想:如果我常吃這種食品是不是也會說上一口好聽的吳音軟語。

早飯過後,到店中買一只 “阿牛家蹄膀”和幾只“荷葉粉蒸肉”,做上真空包裝,帶給家人分享。然後程車去嘉興,到著名的嘉興南湖一游,看看乾隆皇帝鐘愛的煙雨樓和中國共產黨召開一大的會址——“南湖船”,從南湖出來,到五芳齋吃上兩個肉棕,心滿意足的與嘉興說再見。

乘車回上海,來到繁華的上海灘竟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如此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一時間竟不知身在何處。

上海的交通極為方便,回北京的火車很多。

建議:

1:第一天:在北京站乘15:50的T31次列車赴嘉興,宿車上。

第二天:早晨7:00到達嘉興,如果是“五一”或“十一”等節假日,請在火車站馬上買返程車票。出站後,乘6路公共汽車至長途汽車西站,隨時有中巴車去桐鄉(7元/人),不用出站就可以轉乘去烏鎮的中巴(4元/人),經過近40分鐘的平坦路途即抵烏鎮。

2:在烏鎮門口購買50元/張的門票,非買不可,無法投機取巧,保存好,因為每到一處都要驗票。

3:烏鎮很小,半天的時間已足矣,出來後有直達嘉善的中巴車(14元/人),可以直達西塘,下車後可步行,也可乘一人力三輪車進鎮,但千萬不要三輪車夫介紹旅館,他可能會從中提成的。

4:西塘住的地方很多,石皮弄的“靜恰軒”、聖堂邊上的“樂園酒家”、燒香港的“姚宅”多古式家具,住上一宿會讓你仿佛回到許久以前。

其他一些住處如俞園賓館等大多在30元/人左右(侃價後),與其他地方的旅館無異。

5:“錢塘人家”是拍攝電影“孔已己”的鹹享酒樓,風景和品味不錯,但菜味一般,服務態度也不大好。如果不是為了“吃文化”,這裡推薦沿河的“老街飯店”,在前文中有介紹。

6:西塘的特色美食有:粉蒸肉、蹄膀、棕子、麥芽餅和酒釀;美味菜肴有:肉末夜開花、老鴨煲、青豆、河鮮等;美酒有:西塘善釀也叫梨花三白,緣於水白、米白、瓶白,但現在三白的名字已被人們遺忘了,只有善釀還讓游人不醉不歸。

7、烏鎮、西塘等地的交通極為方便,中巴四通八達,沒有出現過宰客現像。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