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甘肅(2)

作者: 布衣_鮑

導讀在草原旁休息一晚,早晨七點天色蒙蒙,昨晚結識的那位藏族貢寶大哥來接我們了。今天的目標是拉蔔楞寺。拉蔔楞寺離桑科草原不遠。拉蔔楞寺創建於1710年,由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創建,現在是甘,青,川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占地1234畝,建築面積82萬平米,有經堂6座,佛殿84座,經輪房500余間,是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教)六大宗主寺之一,以精湛建築藝術和宗教� ...

在草原旁休息一晚,早晨七點天色蒙蒙,昨晚結識的那位藏族貢寶大哥來接我們了。今天的目標是拉蔔楞寺。拉蔔楞寺離桑科草原不遠。拉蔔楞寺創建於1710年,由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創建,現在是甘,青,川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占地1234畝,建築面積82萬平米,有經堂6座,佛殿84座,經輪房500余間,是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教)六大宗主寺之一,以精湛建築藝術和宗教文化而著名。寺廟設有顯宗聞思學院,密宗續部下院,續部上院,喜金剛學院,時輪金剛學院,醫學院六大學院,是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學府,有嚴格的入學,教學,考試和畢業制度,為藏區培養了大量宗教人才。

天還大早,寺前已經有很多藏族同胞陸陸續續的手提柏枝和供奉之物往寺廟裡走去。貢唐寶塔別致的造型在晨霧中更是顯得聖神,1805年有三世貢唐倉.貢曲乎丹貝仲美大師修建的這座塔是拉蔔楞寺的標志,在建築上簡直達到完美的境界。雖然光線不是太好,我們仍然很激動地舉起相機,讓這個傑作化成凝固的照片,儲存於我們的記憶中。

准備早課的喇嘛在各座經堂外邊或坐或站,或沉默或嬉戲,還有一些虔誠的善男信女在經堂旁專設的走廊上規規矩矩一絲不苟地重復那套禮儀:站起,雙掌合十,禮拜,跪下,再拜,從腿部順次往上到臉依次與地接觸直至趴下。當然繞佛殿轉動那一周布置的經筒是每個信佛者朝佛必須的過程。我是看不懂這套規矩的,但那些藏民是虔誠的,讓我們感動。今天是農歷中秋,拜佛的人更多,在像一座村莊的寺廟裡到處都是匆匆忙忙的信士。另外有幾處房間竟然炊煙繚繞。太陽出來了,陽光在寺後的群山山頂上閃耀著金色光輝。透過群山包圍的陽光在寺廟裡煙霧,晨霧的阻擊下,牽引著游人的目光。如果不是及目皆是的喇嘛和陽光下到處泛著金光的經堂屋頂,我會把這幅畫面當成莊戶人家的早晨了。

我們請的一位導游,是一位年輕的不苟言笑的喇嘛,著紅袍,慢條斯理的挺文靜的。他介紹自己說是聞思學院的一年級學生,而聞思學院的學制是十五年,他畢業後將是佛教高級人才,相當於大學後碩士一級。他給我們講大乘佛教是認為一切都可成佛,小乘佛教是認為只能自己修行自己成佛,他說他修的是大乘佛教。他還與我們講活佛的偉大,活佛的神通等等,神態恭謹,而且是“不敢高聲語“。他帶我們在三四個暗黑,掛滿經幡,充滿酥油香味的經堂走過後,我們在一座白塔下合了個影,分了手,我們離開了拉蔔楞寺。

因為依戀桑科草原的風光,又想看看草原在太陽底下的風情,我們再次回到了草原。果然與夜晚的草原不同。

湛藍的天空;飄逸的白雲;遠處連綿群山錯落有致,顏色有別;近處的高山,平緩處似圓潤的肌膚,陡峭處似突兀的屏風;在這深秋的天氣中,群山之間的綠黃草原,陽光之下依舊泛著生機;小溪一樣無聲歡快流淌的大夏河,不知疲倦,詮釋著一方淨土的風情;不知名的一片小湖上映著天空的白雲就像西子湖邊的浣紗,還游蕩著數對鴛鴦;一匹膘悍的馬獨自在湖邊吃草,又像在散步,棕色的毛膚給梳理得如同緞子一樣平滑整潔;另外依稀傳來的藏族女孩天籟般歌聲,讓人不可侵犯的聖潔的經幡等等……這時看到的與晚上的景像將是何等的不同,也許能找到唯一的相似之處是靜謐。這是怎樣一幅畫面啊!自然,一切都將是觸目難忘的。

我們想留下來,可是我們不能。我們必須要趕回蘭州,登上今晚去嘉峪關的火車。美好的景像是我們無法帶走的,我們只能把這片美好留在記憶裡。

再見,拉蔔楞寺,再見,桑科草原。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