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與梅花山

作者: 煙柳斜陽

導讀正月裡的南京,往年常常是寒風刺骨,今年卻是暖風拂面,處處春意。 多日的小陽春天氣,催開了梅花山的數千枝早梅,春節時分的片片早梅,將梅花山染上層層嫣粉清綠,猶如彩雲繚繞。站在博愛閣下,眺望鐘山,滿目蔥蘢,俯視近處,只見一抺紅牆,在松柏中若隱若現。呵,那可是久違的明孝陵。 走進明孝陵的甬道,兩旁古柏森森,早開的腊梅雖已過盛期,但仍給陵園� ...

正月裡的南京,往年常常是寒風刺骨,今年卻是暖風拂面,處處春意。 多日的小陽春天氣,催開了梅花山的數千枝早梅,春節時分的片片早梅,將梅花山染上層層嫣粉清綠,猶如彩雲繚繞。站在博愛閣下,眺望鐘山,滿目蔥蘢,俯視近處,只見一抺紅牆,在松柏中若隱若現。呵,那可是久違的明孝陵。

走進明孝陵的甬道,兩旁古柏森森,早開的腊梅雖已過盛期,但仍給陵園內帶來腊梅獨有的清香。金雕蠟刻般的花朵,在斜陽的映照下,顯得玲瓏剔透。腊梅不僅有傲霜鬥雪之志,亦有清香素色之雅,可謂是剛柔相濟,楚楚動人。

碑殿裡,清康熙皇帝親筆題書的“治隆唐宋”御碑,默默地豎立著,緊靠兩側的是乾隆皇帝的題碑,往後,則是康熙兩次南巡時留下的兩塊臥碑。碑身雖然破損很多,修補的痕跡也顯而易見,但碑文尚依稀可辨。透過碑文,可以感受到康熙、乾隆來此處時的那種春風得意。須彌殿遺址留下了數十只柱礎,當年它們共同托起的大殿已蕩然無存,只能讓人通過這些仰面向天的柱礎,想像大殿的當年的氣勢和輝煌。四周的雕梁畫柱,現在只剩下少許的斷壁殘垣。須彌殿遺址的中間,是那座同治年間重建的享殿,規模小多了。記得以前此處掛的是朱洪武和馬皇後的大幅畫像,現在卻成了一個旅游品的銷售部,只在屋內一側的牆壁上,和其他字畫一起掛著幾張帝王畫像,其中就有朱元璋和馬皇後的,不知有哪位游客願意將二位買回去掛在家裡?

沿甬道再往前走,過升仙橋,便是方城明樓。登上方城,明樓仍是陡有四壁,抬頭可見日月星辰。方城之北,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俗稱“寶頂”,直徑約有400余米。寶頂上衰草離離,古木森森。

說起來,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可他的陵寢比起北京十三陵裡他的子孫們,還是頗有不及。不僅是在規模上,即便是在保護方面,也相去甚遠。如今的明孝陵,比之十三陵,破損更為嚴重,真正的完好之物,猶如鳳毛麟角。據介紹,很多嚴重的破壞發生在清鹹豐年間,不過什麼人毀的大多避而不談。細細了解,便知那正是太平軍占領南京之時。太平軍攻占南京後,大肆拆毀明故宮和明孝陵,其中有修築城牆、工事之需,但大多可能還是為了修建天王府及其他王府之用。歷史教材上常說農民起義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可是他們在創造歷史的同時,常常又在毀滅歷史。

清朝的皇帝對明孝陵還是注意保護的,康乾皇帝南巡數次拜謁明孝陵,也曾多次修繕,甚至到了宣統皇帝時期,那時滿清已是風雨飄搖,當時的滿清駐江蘇的官員還以六國文字在明孝陵樹了一塊碑,告示各國人等來此務須注意保護孝陵等。清廷如此做法,實際上是有自己的用意,一是為了緩和滿、漢之間的矛盾,以此來消除漢人對滿人的敵視;二是通過贊頌明朝開國皇帝的功績來暗喻大清更在大明之上。

梅花山與明孝陵相距不遠,兩座土丘之下,葬的都可算是一代英豪。梅花山實為東吳孫權之墓,故曾名為孫陵崗。相傳當年為朱元璋修墓時,為使墓前的神道取直,曾有人建議將孫權墓遷走,朱元璋卻說:孫權也算是一條好漢,留下來給我看門吧。因此,明孝陵前的神道,圍著梅花山繞了一個半圓形,到了山後才成為正南正北。數百年過去了,昔日的孫陵崗上現在年年梅花盛開,引來游人如織,明孝陵卻少有人至,人們常常是游罷梅花山後,若有余興,才會到此匆匆一覽。三國之時,孫權雖未能統一江山,但卻能憑借江東地勢之險峻和猛將謀士之忠勇,守住半壁江山。聯蜀抗曹、火燒連營、還有大喬小喬等種種佳話在民間廣為流傳。朱元璋出身草莽,卻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成就當在孫權之上,也有不少有趣的傳說。可是朱元璋在開國之後,誅滅功臣,屠殺文人,當年的南京明皇宮,可算是歷代殺人最多的宮城。南京雖名為六朝古都,但真正做全國意義上的首都,唯有朱元璋一朝。可是南京人似乎對此並不十分在意,年年春去冬來之際,結伴來梅花山踏春賞梅,對明孝陵常視若不見。到如今,為別人看門的風光得很;讓人來看門的,卻是門庭冷落。一橋之隔,二丘相對,一邊是梅花怒放,歡聲笑語;一邊是古柏蒼勁,鳥語啾啾,也可算是相映成趣了。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