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的外景地

作者: 行者洛藝嘉

導讀這荒涼的地區,曾生活著北非伊斯蘭教的隱士。它貧瘠、干旱、無趣、沉悶。但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因為,它是《星球大戰》的外景地。 為星戰而來 洛藝嘉 廣袤的大地,一兩個小時都看不到一個人;崎嶇的路上,前後沒有一輛車。這樣的地方,出現個外星人我不會奇怪,也明白了,《星球大戰》的外景,為什麼會選這裡。 瑪特瑪塔小鎮深藏於此,突尼斯南方。聲名 ...

這荒涼的地區,曾生活著北非伊斯蘭教的隱士。它貧瘠、干旱、無趣、沉悶。但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因為,它是《星球大戰》的外景地。

為星戰而來

洛藝嘉

廣袤的大地,一兩個小時都看不到一個人;崎嶇的路上,前後沒有一輛車。這樣的地方,出現個外星人我不會奇怪,也明白了,《星球大戰》的外景,為什麼會選這裡。

瑪特瑪塔小鎮深藏於此,突尼斯南方。聲名遠播的星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長途跋涉前來。

今天的瑪特瑪塔和幾十年前估計區別不大。這裡的人們還是老式的生活習慣,在北非漫長的炎熱中,慢慢、悠閑地生活。縱然如此,星戰還是改變了這裡。瑪特瑪塔、Kousseila 等比較高級的飯店建立起來;有些村民也開始改建自家的房子,通上水電,迎接旅客。

人們最願意住的,還是Hotelsidi

driss。這是當年星戰的基地。

都不用特意尋找,站在山崗上一望,那人最多的地方,無疑就是Hotelsidi

driss。小小的門洞,簡陋的旅店招牌,它樸實如那個遠去的70年代。那個誕生星戰的年代。

下幾級台階,經過昏暗的走廊,右拐,是酒店的Reception。它弧形的牆壁看得出房子是在岩壁裡挖出來的。牆上掛著周邊地區的風景照、星戰的老照片。到處可見的突尼斯總統本.阿裡的照片,鑲在鏡框裡,也掛於此。它的簡單,甚至不及一個鄉村的家庭旅館,但它獨特的氣息讓人迷戀。

Reception對面,是相當於大堂功能的一個房間。也是弧形的房頂。加上圓形的小窗,使人如同身居太空艙。從那裡,能望見外面點綴著綠色的荒茫。不知從太空看地球,是不是這個樣子。我問過馬克·沙特爾沃思,世界上第三個登上太空的人。“可以看到一片黃色的煙霧,在亞洲部分。”我真怕他說的是中國。還好,是印度。

像突尼斯的一些咖啡館和庭院的座位一樣,“大堂”裡的座位是靠牆圍成半圈,土砌起來的;上面直接放上柏柏地毯。

從“大堂”再接著向裡走,是個小庭院。這裡是賓館的餐廳和酒吧。岩石牆體上,鑲著很多造型奇特的門。當然得奇特些,因為是電影裡的飛行器、外星人居住的地方。

從“大堂”向左拐,有好幾個庭院。客房分兩層錯落排列。外牆刷著阿拉伯人喜歡的白色。簡單的大白。賓館共有27個房間。每個房間能睡7到8人。每人19第納爾。相當於人民幣120元左右。簡單的鋪位,只有毯子;沒有窗戶。今天尚且如此,想來當年的攝制組日子更不好到哪裡(我要求太高了,這樣的“窯洞”,怎麼能有窗戶?)。不過類似中國陝北窯洞的這種房子倒是冬暖夏涼。當地人其實就住這樣的房子。那是柏柏爾人,北非的土著人。700年前,他們就這麼住。

阿裡克謝等人高興地把長長的條凳搬進房間。來自俄羅斯的他們,要在屋裡吃飯聯歡。不知道從遙遠的俄羅斯來到這北非,這星戰的外景,他是什麼樣的心情。1969年,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人類對外星的探索,有了新的想像。前蘇聯也插翅飛到了太空。正是這樣的背景,1977年,《星球大戰》風靡世界。

世界的變化太快。當前蘇聯的宇航員在太空,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飛行時,他的國家,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了。

世界的變化太快。約定,在很多人,都是可以不兌現的。我和朋友相約去看《星球大戰》3。可她“臨時有事”,不能來了。我一個人,坐在只有十幾個觀眾的電影院裡。電影院座無虛席的日子早已遠去。新人,坐在新的,音效超強的電影院裡,看新電影。我再找不出一絲曾在北非的外景,看到的痕跡。是的,它已經與那裡無關。它更多來自電腦特技。會有那麼一天,電影不再需要任何外景嗎?

星戰的外景,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因為房間不能上網,沒有電視,我們吃過飯,就互相走動。仿佛回到小時候的大院,“推門就進鄰居家”的時代。各種語言,各國人的和諧相處,使我恍惚覺得:外星人再來,大家會齊心協力保護地球這個家的。我更願意相信,外星人,也是朋友。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史卡保羅市集》、《回家》……老歌,篝火,我看到重返純真的一張張臉。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