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遊記列表



泉州市區一日游

在泉州出差兩個月,一直很忙,這周末終於有了時間,泉州之旅開動啦!帶上DC、換上輕便跑鞋、前一天晚上准備的路線圖出發,因為只有一天所以只在城區轉,後來發現其實早點出發,清源山和聖墓都是有時間去的。 到新車站乘19路到橋南站(3元),繼續向前走400米就到了洛陽橋,沒看到有人收費,一直走到橋北,發現了一個售票口,窗口緊閉,我心想:估計他們五一太忙,這些天都放假了。這次賺到了!橋北頭有一尊蔡襄像,不過是後來建的。向橋下看也沒有看到傳說中當年幫助固定橋基的牡蠣。 回頭再坐19路到義全街(3元),向前走路口左拐走300米就到天後宮,照兩張照片後沿原路向北走1 ...

車行福建五之刺桐泉州

泉州無疑是這次旅行我最在意的地方,它也是中國我最想參觀的城市之一。原因?很簡單,那裡有我最喜歡的多元文化,那裡是中國海洋性格的代表,那裡是中華民族包容性的典型!西方人津津樂道的是西班牙的格拉納達,尤其是那座城市在摩爾人統治時期各民族各宗教各文化的和平共處和由此產生的絢爛文化。而泉州,無疑就是東方的格拉納達,事實上,兩者比較,泉州(阿拉伯人和西方人稱之為刺桐)在我看來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雖只兩天,帶給我的感受和知識卻已經讓我已經有些不知如何落筆了。想來想去,還是按所參觀的景點的類別來略敘一番吧。一、寺:開元寺、清淨寺、天後宮和草 ...

福建游之泉州

泉州 泉州的色彩——褚色。 泉州建築的用材——紅磚。 泉州建築的特色——寺廟 / 騎樓 褚色的磚,褚色的瓦,不但古建築是這個色調,新建的樓大多也沿用這一傳統,尤其是在風貌保護區。 這裡的人是用磚的高手。部分老建築磚牆的磚縫極薄,不到半公分。這得益於優異的造磚術(磚的表面平整)以及粘合劑——一種奶黃的東西而非普通砂漿。有趣的是,許多磚上都有黑色斜向的條紋,不知是否和制磚術有關。這些條紋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以至於仿磚的貼面上也故意弄上了幾條黑道道。 混砌的表皮也很有意思。有大小磚塊混砌的,也有磚和石材混砌的,甚至一些碎磚瓦也被當作填縫的砌 ...

閩南隨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閩南隨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題記: 一只小鳥從窗台飛過,倏爾,又飛了回來,卻不是原先的。 -這就是日子。 在相似的鳥兒飛來飛去的歲月裡,每逢春雨綿綿的時候,那些逝水流年的童年往事,便會出現在柔軟的雨絲之中,所以我喜歡下雨的日子。特別是春天時節的雨,不像秋雨那般瀟瀟,使人愁煞。 一 在晉江流域的安海有座橋叫做安平橋(也叫五裡橋),橋的另一頭連接著一座叫做水頭的小鎮。晉水依依的鎮上有座山叫做“奎峰”山(俗稱雞籠山),山腳下有個村莊-山前村,那就是我的外婆家。 當年祖上為逃避戰亂遷居的地方也在“奎峰”山下,當年叫做轉移大隊(現在稱作水頭 ...

閩南隨筆:山中的石頭會說話

閩南隨筆:山中的石頭會說話 題記:有道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不知游山又玩水的“雙料”,應該算哪一類?直到有一天到醫院檢查身體被懷疑患有“肺結核”病兆,又到第一醫院結核病專科復查排除(在做排除的七十二小時裡,可謂度日如年)。虛驚一場之後,才真正意識到“生命在於運動”,也才有了後來的“樂山”。接下來的黃山之行,徒步了六個小時到了光明頂;華山從天蒙蒙亮開始,一直到天黑才到達西峰;衡山再快也用了四小時;峨眉山只好坐汽車啦;說來恆山是最快-二十分鐘,當然是坐纜車。那年為了適應去西藏的高原反應,在家裡天天去爬清源山,雖然清源山海拔才499 ...

閩南隨筆:彎街僻巷

閩南隨筆:彎街僻巷 題記: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總難免沉澱很多東西。有的,已淡出人們的視野;有的,雖然頑強掙扎,也慢慢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但不管怎樣,沉浮與坎坷,荊棘與繁榮,絕不是昨日的煙塵和易碎的瓦礫,而是黑夜裡的珍珠,深深地根植在城市的心靈深處。 一些來泉州的同學、朋友,常常報怨,作為國家第一批的歷史文化名城,除了一對東西塔(開元寺內)和一尊老君造像(清源山上)外,歷史文化城市的風韻,卻被拆蕩一空啦。是啊!那些承載著厚重歷史的街巷,這幾年幸存的惟有中山路和西街了。也只有西街才保存了原生態的“雜亂差”,號稱泉州“十裡長街”的 ...

潑辣惠安女

《潑辣惠安女》 她們腦後的發髻上插著一把鋒利的小戟,歷經五百年了。那時候,倭寇橫行福建沿海,殺人奪財,侮辱婦女,惠安女是好惹的嗎!悄悄拔下小戟,“喀、嚓”一聲,搗毀作案工具,犧牲自己,保全姐妹。敵人聞風喪膽,戚繼光率軍平倭時就老打勝仗。太平盛世也不丟棄,削個水果啊什麼的比較方便。 打扮獨樹一幟,包著頭巾,還戴鬥笠,上衣短促露肚臍,看幾眼沒關系,若是有人膽敢去掀頭巾,侵犯隱私權,挨揍無疑。惠安女孔武有力,多出現在砌石工地,老長的條石,拿鐵鏈子往黃金分割線處繞一圈,兩個人用圓竹棍抬著,喊起號子,硬把它給拖走,知道厲害了吧! 白痴說了 ...

閩南隨筆:過年啦

閩南隨筆:過年啦 題記: 孩童愛“年兜”,大人亂糟糟。 -閩南俚語 日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到來,又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人們只有在胡子一大把了,才會感嘆歲月的無情,也是這個時候,才老愛回憶起那些逝去的往事。年少時卻盼著一天天快點長大。想想還是孩童時候是最幸福的,每天的陽光總是燦爛的。只須抬頭看看父母慈祥的眼光,心裡就能無憂無慮,踏踏實實地去玩,瘋到肚子餓了就回家吃飯。天黑了就回家睡覺,也有睡不著的時候,那就是過大年的前夜。 每當過節或是婚喪喜慶,尤其是孩子們的天堂。記憶中,閩南的節日特別多。除了春節外,清明的“麥籽粿”、端午的“粽子” ...